閩南網訊(通訊員 黃才耀 謝珺 福建日報新媒體·閩南網記者 李昌乾 文/圖/視頻)12月14日,以「肛腸論道 微創爭鋒」為主題的漳州市首次5G手術直播在漳州市醫院順利舉行。漳州市醫院黨委書記郭永林、院長蔡銘智到場指導工作並接受媒體採訪。據悉,此次5G手術直播由該院宣傳科統籌策劃。
5G技術應用 探索「網際網路+」醫療建設的創新嘗試
據漳州市醫院黨委書記郭永林介紹,本次直播是漳州市醫院第五次舉辦手術網絡直播,此次通過移動5G技術的應用,畫面更加清晰流暢,能夠更好地欣賞到專家們高超的手術演示技巧。這是漳州衛生系統的一次盛事,是漳州市醫院探索「網際網路+」醫療建設的一次創新嘗試,體現了漳州市醫院在滿足人民健康需求、建設人民滿意醫院、建設高水平醫院的一次創新嘗試。
郭永林書記接受採訪通過此次學術盛會的直播向全國展示漳州市醫院在肛腸微創手術的技術水平,也是對普通民眾的一次很好健康宣教。同時,漳州市醫院黨委充分發揮管大局、把方向、作決策、促改革、保落實的領導作用,引領新技術在醫院醫療技術中的應用發展。
蔡銘智院長接受採訪而該院院長蔡銘智表示,此次5G手術直播是漳州市醫院探索網際網路+助推智慧醫共體建設的創新,促進衛生健康事業「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立足大衛生大健康,打造健康傳播新格局。通過直播向全國醫師們演示腹腔鏡結直腸手術的手術方式及操作要點,解惑技術難點,交流漳州市醫院相關技術經驗,積極推廣普及腹腔鏡結直腸癌標準化手術。
蔡銘智院長與結直腸肛門外科郭銀樅主任、宣傳科黃才耀科長合影 同步收看直播全市同道同步收看 4場吸引60萬人次觀看
此次直播在漳州市醫院宣傳科統籌協調下,獲得漳州移動公司的5G技術支持,是漳州市醫院結直腸肛門外科第四次對外手術直播,同時起到宣講結直腸手術規範的作用,也是漳州市首次將移動5G網絡應用於醫療直播,4場直播當天獲得將近60萬人次觀看。
郭永林書記與工作人員合影此次直播基於漳州移動5G技術,依託5G網絡和視頻融合技術,實現4K腹腔鏡影像以及多路4K手術視頻的多方實時共享及交互,5G網絡「大帶寬、低時延」的優勢,幾乎可以做到音視頻完全同步,遠端醫生可同步看到4K腔鏡畫面及超高清畫質的手術直播場景,手術部位圖像清晰,觀眾在家也能通過掃碼同步收看全程手術直播。
專家團隊技術精良 不斷突破勇攀技術高峰
據了解,此次醫生專家團隊技術精良,實力雄厚。直播當天共完成4臺精品大腸癌微創手術: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馮波教授團隊、青海大學附屬醫院燕速教授團隊分別完成腹腔鏡輔助下右半結腸癌根治術,面對隨時出現的血管變異及困難解剖,教授團隊們手術中鎮定自若,將微創手術做成藝術化、幾乎零出血程度。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馮波教授團隊 馮波(教授) 青海大學附屬醫院燕速教授團隊 燕速(教授)而由中國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劉騫教授團隊順利挑戰低位直腸癌根治術+單側側方淋巴結清掃,常規清掃程度上進一步擴大了腫瘤淋巴結可能轉移的清掃範圍,同時保留了重要的神經、血管,進一步降低了腫瘤的復發概率。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劉騫教授團隊 劉騫(教授)另外,由漳州市醫院結直腸肛門外科郭銀樅教授團隊再次將超低位直腸癌順利保肛,使該患者腫瘤距離肛門僅3.5cm的情況下,以根治效果為前,保留肛門的同時也保留了患者的性、排尿等功能。精準的解剖、精細的講解、精彩嫻熟的手術操作、手術團隊良好的配合,再一次為大家奉上了一場學術盛宴。
漳州市醫院結直腸肛門外科郭銀樅教授團隊 郭銀樅(教授)「結直腸癌是胃腸道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有上升趨勢,國內統計在惡性腫瘤中發病率第三位,死亡率第五位。」漳州市醫院結直腸肛門外科郭銀樅主任介紹時說,其中,超低位直腸癌係指距離肛門5釐米以內的惡性腫瘤,由於原發病灶局限於小骨盆腔內、周圍毗鄰多個重要臟器,在腫瘤根治的前提下還要保留肛門功能,因此一直是胃腸外科的手術難點。此次,直腸癌D3+TME根治術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對該病變的最佳治療手段,該技術在確保腫瘤得到徹底治療的同時還儘可能保留了肛門的排便功能,明顯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和生存信心,近幾年,結直腸肛門外科在5000多例手術經驗的基礎上,不斷突破創新總結,迎難而上,勇攀技術高峰,獨立開展經括約肌間超低位直腸切除術(ISR)這一極限性保肛技術,而且目前超低位直腸部分ISR技術已成為漳州市醫院常規手術,已逐漸形成規範診療。目前每年完成結直腸癌手術近700多例左右,手術數量與治療效果均位居全省前列。
同時,閩西南大腸癌高峰論壇於12月15日在漳州市龍文區溫德姆酒店舉行,會議內容豐富,業界相關人士參會,共同探討大腸癌相關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