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危物種的方舟:俄將建首座地球生物材料庫

2020-11-30 cnBeta

俄媒稱,莫斯科國立大學校長維克多·薩多夫尼奇稱:「俄羅斯科學基金會給予了我們最高額的資助。我將該項目稱為『諾亞方舟』,它使建立集合地球上已經滅絕的、正在瀕危的、以及尚存的所有生命體的信息庫成為可能。我們的目標就是建立這樣的一個材料庫。」

  資料圖片:這隻巴巴裡幼獅目前住在貝爾法斯特動物園(Belfast Zoo)裡。歐洲現存巴巴裡獅(Barbary lion)都和這個小傢伙一樣,參與了一項拯救滅亡物種的繁殖計劃。野生的巴巴裡獅早在20世紀40年代就已滅亡。現存的這些巴巴裡獅子大多是由摩洛哥國王養在皇宮裡的巴巴裡獅人工繁殖出來的。

據俄羅斯衛星網12月25日報導,莫斯科國立大學校長維克多·薩多夫尼奇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世界上首座地球生物材料庫將在該校建立。

薩多夫尼奇稱:「俄羅斯科學基金會給予了我們最高額的資助。我將該項目稱為『諾亞方舟』,它使建立集合地球上已經滅絕的、正在瀕危的、以及尚存的所有生命體的信息庫成為可能。我們的目標就是建立這樣的一個材料庫。」

據他所說,該項目的第一階段將投入10億盧布,而材料庫將建造在莫斯科大學位於「麻雀山」的新校區。

薩多夫尼奇說:「在那裡可以冷藏細胞樣本,然後將其進行複製。還將配備信息系統,因為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要保存在試管中。」

他指出,同時還會建立一個把該生物材料庫與俄羅斯國內外的其他資料庫聯繫起來的系統。他說:「如果這個項目能被實現,將是俄羅斯歷史上的一次飛躍,俄羅斯將建成世界上第一艘『諾亞方舟』。」他解釋道,目前在世界上還沒有類似的生物材料庫。

莫斯科國立大學新聞處表示,在這個材料庫的基礎上,已經有來自莫斯科大學人類學博物館、植物標本室、動物博物館、植物園的藏品。莫斯科大學各分支機構將共同努力實現該項目。該校的年輕科學家也會參與到這個項目的工作中。

相關焦點

  • 為生物物種打造「諾亞方舟」
    這朵神奇的花由1500根種子亞克力杆組成,而這些種子全部來源於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以下簡稱種質庫)。  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依託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建設,是我國唯一的國家級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世界上兩個按國際標準建立的野生生物種質資源保藏設施之一,被稱為中國野生生物種質資源的「諾亞方舟」。
  • 末日種子庫——生物的「諾亞方舟」
    肩負著保護全球傳統基因庫遺傳多樣性的重擔,又被稱為「植物諾亞方舟」。這座種子庫自2008年投入使用以來,到2015年初,已備存了來自美國、墨西哥等100多個國家的小麥、玉米的農作物種子。歷史上就有多個因戰爭、內亂或災害而導致基因庫被摧毀的例子,如菲律賓國家種子庫被洪水損壞,後又被一場大火燒毀;阿富汗和伊拉克的種子庫已經完全喪失;而蘇聯的瓦維洛夫全俄植物栽培研究所亦曾遭遇過戰爭之困,其間,數名植物學家寧願餓死,也沒有捨得吃庫裡收集保存的作物種子。而斯瓦爾巴種子庫則因為其獨特偏遠的地理環境而遠離這些天災人難,被稱為當今世上最安全的基因庫。
  • 冰凍方舟計劃:第六次物種滅絕前保留生物基因
    科學家近日開展了一項研究項目,希望能在地球第六次大滅絕開始之際,將即將滅絕的瀕危物種的DNA保存下來。圖為「冰凍方舟」項目的共同創始人,安·克拉克從零下80度的冰櫃中選取樣本。在聖經故事中,動物們兩兩踏上諾亞方舟,從而在末日中倖免於難。
  • 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 為植物建造「諾亞方舟」
    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位於昆明市盤龍區城郊,佔地面積並不大,看起來不起眼。然而,這裡被稱為中國植物的「諾亞方舟」。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主任李德銖說。雲南野生稻有過記載的分布點曾達26個,如今僅剩兩個;金鐵鎖作為雲南白藥三種主要成分之一,在金沙江地區曾經常見,由於藥農的過度採集,如今瀕危;紅豆杉樹皮中提取的紫杉醇是治療乳腺癌的最好藥物之一,雲南野生紅豆杉曾佔全國總數的55%,如今也瀕危。保存種質資源,並非保護一個物種那麼簡單。
  • 為了那些瀕危的野生動物,他想用攝影建一座諾亞方舟
    傳說諾亞方舟是諾亞依據神的囑託而建造的一艘巨大船隻,建造的目的是為了讓諾亞與他的家人,以及世界上的各種陸上生物能夠躲避一場因神懲而造的洪災,最後方舟實現了目的,這個故事被代代相傳保留並紀錄在《聖經》裡。 這是一個流傳已久的宗教故事,然而在今天,有一位法國的攝影師正致力於建設新的「攝影諾亞方舟」。
  • 探秘「種子方舟」,尋找物種生命的起源
    與瀕危動物一樣,植物種群也面臨著來自氣候、環境和人類活動的各種威脅。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糧食和蔬果種群正從地球上消失。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是我國唯一的國家級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被認為是中國野生生物種質資源的「諾亞方舟」,對我國乃至世界的生物多樣性有著重要意義。
  • 科學史上365天——末日種子庫
    這頭「怪獸」身負全人類的重任,是確保人類糧食安全的最後一個堡壘,是能在地球危難時刻拯救全人類的地方,是人類長久生存的保障,它就是被稱作「植物諾亞方舟」的「末日種子庫」。2006年世界種子基金會和挪威政府聯合斥資911萬美元修建末日種子庫,於當年6月19日奠基,歷時一年半,於2008年2月27日建成。
  • 建設中國生物物種基因庫
    本報訊  記者溫雅莉報導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神農架林區區長錢遠坤日前建議,國家應堅決保護神農架林區豐富的生物物種資源,建立生物物種基因庫。  據錢遠坤介紹,神農架幾乎囊括了北自漠河,南至西雙版納,東自日本中部,西至喜馬拉雅山的所有動植物物種。
  • 《流浪地球》的末日種子庫真的存在嗎?
    央廣網北京2月18日消息 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導,春節期間,電影《流浪地球》非常火,裡面有很多未來科技都讓觀眾感到十分新奇。其中還有一個和農業有關:國際空間站將帶著一座種子庫前往宇宙深處。很多人覺得,種子庫只是科幻電影中的虛擬事物,但實際上,地球上確實存在「末日種子庫」,而且還有好幾個!地球上的種子庫什麼樣?
  • 用生物技術保護生物多樣性 中國這樣做
    她手中的報告顯示,現在地球上物種消亡的速度正在加快,有千餘種瀕危物種正面臨滅絕的危險。  用新的基因組測序技術,比對純種與有其他物種產生基因交流的孔雀,比對國外同行公開的基因組數據,楊曉君團隊轉戰雲南橫斷山和大小保護區,終於找到了六七隻「寶貝」,並帶到精心模仿野外生境的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實驗室。「我們的保護和研究出現了一縷曙光,但離足夠多的種群間基因交流的目標還有不小距離。」
  • 中國打造世界第二大「末日種子庫」: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
    2015年9月,位於挪威北極地區「植物諾亞方舟」——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在建成7年多後首次提取種子備份,這一申請來自戰火中的敘利亞。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儲存著來自全球各地數十萬份植物種子的「備份」,以防人類賴以生存的農作物因災難而絕種。科學家對這座「植物諾亞方舟」將要應對的「災難」的設定,包括自然災害、疫病、戰爭,甚至「世界末日」。
  • 瀕危物種,很多你沒見過卻悄悄地消失了
    為了這一萬多種生物,於是喬爾以國家地理攝影師的身份走遍世界,歷時15年拍攝了一套影集。他還帶著【影像方舟】進行了世界巡展,在杭州、佛山等城市也有過展覽,還登上了帝國大廈。攝影展上,也有很多中國的瀕危物種,例如華南虎,熊貓。
  • 明日方舟:羅德島哪些角色的原型是瀕危物種?強如銀灰,也是瀕危
    大家都知道,明日方舟裡的角色,大多不是人……咳咳,是大多都有一個動物原型,畢竟有些耳朵尾巴什麼的,還是挺明顯的。據說泰拉世界的純種人類幾乎不存在了,所以博士其實是最瀕危的物種,除卻指揮才能之外,本身就非常非常稀有。
  • 留住希望的「諾亞方舟」——探訪亞洲最大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
    新華社昆明12月9日電題:留住希望的「諾亞方舟」——探訪亞洲最大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新華社記者安曉萌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地下,有一座「熱鬧」的冷庫。珙桐、喜馬拉雅紅豆杉、彌勒苣苔……包括許多珍稀瀕危植物在內的上萬種野生植物的種子,一同棲身於這座位於昆明的「諾亞方舟」。這處設施便是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全國唯一一座國家級野生生物種質庫。穿過兩重厚重的金屬門,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陳列架,形形色色的種子分類整齊地躺在透明密封罐內。不管春夏秋冬,冷庫溫度恆定在零下20攝氏度。在這裡,植物種子有望存活幾十年,甚至上千年。
  • 全球基因組生物多樣性聯盟2020大會將在深圳國家基因庫舉辦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近日,全球基因組生物多樣性聯盟(GGBN)正式宣布:GGBN 2020大會、亦即全球基因組生物多樣性聯盟第四屆大會,將於2020年5月11日至15日在中國深圳舉行,由深圳國家基因庫主辦。
  • 行動起來,保護海洋瀕危物種
    為此,大自然保護協會(TNC)與騰訊企鵝愛地球一起,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國家瀕管辦)、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的指導下,與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海洋世界》雜誌聯合發起了關注海洋瀕危物種的主題線上傳播活動。明星李光潔、關曉彤、陸宇鵬作為本次活動的三位海洋瀕危物種保護大使,也積極呼籲大眾關注水下的生命,以「生命比虛榮更重要,保護海洋瀕危物種」為主題發聲。
  • 中國「諾亞方舟」起航——揭秘搭載生物遺傳密碼的國家基因庫
    (原標題:中國「諾亞方舟」起航——揭秘搭載生物遺傳密碼的國家基因庫)
  • 我國首個國家基因庫開始運營
    浙江在線·浙江科技新聞網09月23日訊在西方神話中,諾亞建造了一艘方舟,帶著各種牲畜、鳥類等,躲避了大洪水,安然渡過「世界末日」。  22日起在深圳開始運營的國家基因庫正是帶著「留存現在、締造未來」的使命誕生。中國將擁有這樣一艘「諾亞方舟」,承載人類及其他生物的遺傳樣本和密碼。
  • 《明日方舟》中瀕危物種有多少?動物系幹員大盤點
    前段時間《明日方舟》的「萬類共生」活動使玩家又想起了,《明日方舟》的本質是動物園模擬器,在這次活動中鷹角網絡與WWF進行聯動,推出了兩個公益包與新幹員「清流」,玩家們一邊調笑著鷹角騙氪,一邊打開錢包為保護野生動物貢獻一份力量。
  • 位於挪威的「世界末日種子庫」隧道入口被淹 因全球氣候變暖
    據看看新聞5月21報導,挪威政府於2008年投入使用的斯瓦巴爾全球種子庫(也稱「末日種子庫」),保存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植物種子。種子庫的目地是當地球因受隕石撞擊或核戰等全球災難的時候,避免導致物種滅絕。不過,受全球變暖影響,北極地區溫度急增,致使永久凍土融化,雪水湧入種子庫入口並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