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發展無人機蜂群作戰能力

2021-01-10 網易

2020-12-30 08:55:42 來源: 環球網資訊

舉報

  來源:中國國防報

  

  近年來,在無人機技術不斷成熟的基礎上,英國防部積極推進無人機蜂群技術研究,提升無人機蜂群作戰能力。

  據外媒報導,英國防部以英國「藍熊」系統研究公司為主,聯合多家企業共同開發無人機蜂群技術,形成可攜帶多種載荷的新型無人機蜂群系統。新系統主要利用多款成熟無人機及先進指揮控制系統,通過模塊化拼插和智能連接方式,攜帶不同載荷,形成任務能力。從最新試驗情況看,該新型無人機蜂群系統可同時指揮控制20架無人機,執行各類任務,包括態勢感知、醫療援助、後勤補給、爆炸物探測與處置以及誘敵欺騙等。

  據相關資料顯示,新型無人機蜂群系統使用的多款無人機平均續航時間3小時,除垂直起降機型外,多為彈射或手持拋射型無人機,操作簡便,飛行次數可達500次以上。在指揮控制方面,該系統採用移動式指揮系統,具備全球衛星通信能力,用戶可在不同地域對無人機蜂群實施指揮控制。這一指揮控制系統還可同時控制無人系統和有人設備,並與一線部隊實現聯通,形成全球部署能力。另外,這套系統還使用「空域防撞分層」技術,在超視距飛行過程中,既可在蜂群內自動避免相互撞擊,又可探測來自第三方的飛行器。未來作戰中,該無人機蜂群系統主要用於保護英軍有人飛行器,摧毀敵防空系統,或執行自殺式攻擊任務。

  根據英國防部要求,一支由20架無人機組成的蜂群機隊成本約50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4427萬元),預計可在6個月內完成實戰部署準備。為加緊形成無人機蜂群作戰能力,英國防部指定皇家空軍第216中隊負責無人機蜂群技術研發和列裝,並儘快將其用於支援一線作戰行動。英國防部希望,未來無人機蜂群技術能夠提升英軍在日益複雜環境下的作戰能力。不過,英國防部同時表示,有效的人機結合是這項研究的核心所在,以確保人始終牢牢地控制無人系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英國防部積極推進無人機蜂群技術研究,提升無人機蜂群作戰能力
    打開APP 英國防部積極推進無人機蜂群技術研究,提升無人機蜂群作戰能力 光明網 發表於 2020-12-29 17:40:29
  • 無人機「蜂群」作戰,該怎麼看怎麼辦?
    只是近年隨著無人機、人工智慧、自主系統、大數據等前沿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無人機「蜂群」作戰又重回人們的視野。作為無人機「蜂群」作戰技術的先導國家,美國正致力於這一顛覆性技術的發展,主要有戰略能力辦公室的「山鶉」項目、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的「小精靈」項目、空軍研究實驗室的「忠誠僚機」項目、海軍研究局「低成本」項目等。
  • 解碼無人作戰「蜂群戰術」
    「蜂群戰術」已不是新詞,但在智能化裝備日新月異的當下,升級版的無人作戰「蜂群戰術」具有了新的內涵和看點,也體現著大國博弈的新特點。20年發展進階  一隻馬蜂或蜜蜂的殺傷力非常有限,但一個龐大的蜂群,卻有殺傷甚至殺死一頭牛或一匹馬的能力。
  • 蜂擁而至,引領下一代潮流的蜂群作戰
    在過去的幾年中,無人機迎來了井噴式的增長,並通過一次次的實戰聲名鵲起。2018年,俄軍駐敘利亞軍事基地遭13架無人機集群攻擊,今年9月,沙特國家石油公司的一家「世界最大石油加工設施」和一座油田也遭到10架無人機的襲擊。無人機具有單機成本低、人員傷亡小的優勢,同時作戰模式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無人機蜂群作戰模式。
  • 改變未來作戰規則,中國首個實用化無人機蜂群系統公開,火力強悍
    文\唏兮不知有多少人看過去年的一部名叫《天使陷落》的電影,裡面燃爆的無人機群CG片段可是讓很多人都熱血沸騰呢。不知當時觀看影片的大家有沒有想到一年後會在現實中看到這一畫面呢。近日,中國電科電科院開展了無人機「蜂群」系統的試飛工作,驗證了陸空協同固定翼無人機「蜂群」對地察打以及精確打擊等能力。
  • 美軍無人機「蜂群」有多強,怎麼破
    美軍大力發展無人機「蜂群」,逐步從單平臺作戰向大規模「蜂群」作戰方向發展,就是為了將其部署在反介入/區域拒止區域,提高對方防禦難度,降低自身受威脅程度,從而提高其全球介入能力,實現在反介入/區域拒止條件下的自由行動。 二、美軍無人機「蜂群」概念是怎麼一路走來的? 無人機「蜂群」的概念最初來源於生物界。
  • 國產蜂群無人機、兵蟻戰術機器人曝光,全地形協同作戰
    繼前不久「蜂群」無人機系統亮相後,近期媒體又曝光了一款「兵蟻3型」BY-3單兵戰術機器人。據報導,這款戰術機器人的專利名稱為「自適應無人越野平臺」,與國外同類產品相比,它具有性能出色、成本低廉的優勢。該平臺採用輪式8×8全驅動越野底盤,可以適應各種複雜的戰場環境;其每個車輪都能上下大幅度擺動,以自適應的方式與地面實現良好接觸,保證動力能夠正常輸出。
  • 中國超級無人機「金雕」問世 帶8枚飛彈堪比武直,可進行蜂群戰術
    除了可以擔負隱蔽偵察的任務外,金雕CR500無人機的兩側掛架最多可以攜帶8枚藍劍9型空地飛彈,其火力不亞於一架武裝直升機。而且金雕無人機也能接入數據鏈進行聯網,很適合剛剛興起的「蜂群」戰術。中國無人機「金雕」達到了國際同類無人直升機先進水準,500公斤,飛行高度4000米,最大航速140公裡,滿載狀態下的續航時間5小時,用於作戰可搭載150公斤武器,能攜帶4枚8公斤飛彈,戰鬥半徑150公裡,能在6級大風天氣情況下自主起降。另外,其隱身性、靈活性和生存能力都是世界領先。
  • 國產「蜂群」無人機系統來了
    ,眼尖的網友很容易就會發現,電影中箱式「蜂群」無人機系統和我國電科院自主研發的「蜂群」系統幾乎是如出一轍。「蜂群」無人機系統相比於傳統的無人機平臺有著較為明顯的差異,分別表現在無人機單體上的差異以及集群作戰樣式的差異
  • 美軍研製無人機蜂群,空戰會變成科幻大片?
    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無人機對於我們並不陌生,由軍用到民用,無人機已經取得了不小的發展。說起無人機未來該向何處發展,多數人稱無人機將變得愈發人工智慧化。客觀來講,集群(或稱「蜂群」)化則更是無人機主要的發展方向。
  • 上百架無人機「蜂群」升空,防空飛彈乾瞪眼!誰能反制無人機?
    與有人駕駛飛機相比,無人機具有成本低廉、操作靈活等特點,如今隨著無人機技術發展,其在軍用和民用領域的應用都越來越廣範。特別是現在的無人機「蜂群」常是多任務模式,即「蜂群」中有負責偵察的,有負責打擊的,有負責反輻射的……互相分工協作,實施體系化作戰。反輻射無人機就是專門壓制防空系統的。在納卡之戰中,亞塞拜然軍隊就用以色列生產的「哈洛普」反輻射無人機來壓制亞美尼亞軍隊的防空系統,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所以,無人機「蜂群」對於現在的防空系統有著致命的威脅。
  • 地空同時釋放蜂群無人機!空中列陣多種戰鬥模式,美:模仿好萊塢
    由於這是我們首款實用化的「蜂群」無人機系統,所以此次公開展示吸引了很多軍迷的關注。從視頻中看,這款無人機還是可圈可點的,不僅能夠車載快速部署和發射,還可以空中懸停投放、非懸停投放,這說明它的兼容能力很強,具備全疆域部署能力。
  • 隱身、自動控制、蜂群作戰,美軍下代戰術無人機會是這個樣子
    之後此類無人機開始在多個國家和地區擴散,參與了越來越多的戰爭和衝突,例如中國的「翼龍」系列、土耳其的TB-2無人機。但是客觀看待,MQ-9「收割者」一類的無人機不具備隱身能力、飛行高度有限、控制半徑有限和反制能力缺失,在面對具備強大野戰和區域防空力量的地面作戰力量時將會非常脆弱,更何況是具備強大制空能力的空軍時將會成為被獵殺的對象。
  • 土耳其開發可操縱50架無人機的蜂群平臺控制通信軟體系統
    據defenseworld網站2020年11月20日報導,土耳其MilSOFT公司開發的無人機控制軟體可與人工智慧無人機協同使用,實現對最多50架無人機組成的無人機蜂群平臺的控制。MilSOFT無人機蜂群控制軟體可控制載機/其他平臺發射蜂群無人機。
  • 國產無人機蜂群戰車曝光!一次最少操控200架,偵察攻擊樣樣精通
    各國積極發展無人機技術,東方大國也不例外,國產無人機蜂群戰車曝光驚呆眾人,一次可發射48架無人機,而控制系統一次性最少可操控200架飛行器。國產無人機蜂群戰車不僅偵察攻擊樣樣精通,還能實現精確編隊、陣型轉換、地面檢查和精確打擊,其一經曝光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200架飛行器打擊能力非常強,任何裝甲群都能輕鬆攻陷,是未來戰場又一大殺器。
  • 美初創公司推出 應對「蜂群」無人機飛彈
    近年來,無人機作戰效用凸顯。例如,在敘利亞戰場和利比亞戰場上,無人機摧毀大量俄制防空系統。在納卡衝突中,無人機輕易突破防空網,摧毀大批設備和人員。當前,小型無人機作戰成本較低,攔截成本卻很高。面對越來越緊迫的無人機作戰壓力,如何以廉價且有效的手段應對,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 美國無人集群城市作戰應用發展綜述
    2015年啟動了開發小型無人機先進感知和自主算法的「快速輕量自主」(Fast Lightweight Autonomy,FLA)項目[1];    2016年啟動了提升步兵態勢感知、精準打擊能力的「班組X實驗」(Squad X)項目[2];    2017年啟動了打造城市無人蜂群作戰能力的「進攻性蜂群使能戰術
  • 軍情銳評:無人機「蜂群戰」或重塑未來戰爭
    那麼目前以美軍為代表的無人機「蜂群」技術發展的現狀如何?未來又會有哪些發展趨勢,本文就此為您簡析。當年7月,在英國蘇格蘭的因弗戈登港,一名英國業餘攝影師操縱四軸無人機想對「女王」號進行航拍時,無人機自動降落到「女王」號的飛行甲板上。此事曝光後,在英國軍界及新聞媒體中引發一片譁然,一些媒體將這次無人機降落航母稱為「史上最強『黑飛事件』」。英國防部對此事調查後得知,當時「女王」號艦員都在岸邊就餐。
  • 中國電科成功研發蜂群無人機之後,航空航空快馬加鞭,跟上潮流!
    ,按照專業能力,應該是航空工業部門,或者航天工業部門所為! 蜂群無人機核心是無人機,無人機和傳統飛機並沒有嚴格的門檻,在動力,結構,飛控航電等多個專業學科上,和航空正好掛上鉤,航空廠家研發製造並不稀奇,而航天工業廠所研發蜂群無人機也不見外,原因是,航天部門研發了大量巡航飛彈和靶彈,蜂群無人機也只不過是一種速度比較慢尺寸比較小的飛彈而已,並沒有任何真正不可跨越的難度!
  • 我國上演3051架無人機「蜂群」,老外:太神奇了
    本次挑戰,打破了在同年進行的,由俄羅斯無人機團隊保持的2200架無人機同時升空世界紀錄。而此次三千架無人機「蜂群」飛行,也在國外引起了熱議。其中一位網友就稱「哇,我很驚訝他們竟然沒有撞到一起」。從整個飛行來看,過程十分流暢,數千架無人機的配合極為默契沒有出現掉無人機的情況,而要做到這種程度,絕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