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三體》要拍電視劇?這本連歐巴馬都追捧的小說到底講什麼

2021-01-15 龍哥要說事

三體的電影版權風波大家還在吐槽孔二狗的時候,最近又傳出了三體電視劇要開播的消息。

就在早兩天,有拍攝組公布5月電視劇備案公示,《三體》赫然在列。報備的機構是上海遊族文化傳媒,預備今年9月開拍,第一季拍攝24集。

劉慈欣三體

據說劇情是這樣的:「2005年,地球基礎科學出現了異常的擾動,一時間科學界風雨飄飄,人心惶惶。離奇自殺的科學家,近乎神跡的倒計時,行事隱秘的科學邊,神秘莫測的《三體》遊戲……納米科學家汪淼被警官史強帶到聯合作戰中心,並潛入名為「科學邊界」的組織協助調查。迷霧之中,汪淼接觸到一個名為ETO的組織,發現其幕後統帥竟是自殺身亡的科學家楊冬的母親——葉文潔。隨著ETO與作戰中心你來我往的不斷博弈,汪淼和史強逐漸確定《三體》遊戲中的世界真實存在。而所有事件的源起,是兩個文明為了生存空間,孤注一擲的生死相逐。在聯合作戰中心及科學家們的共同努力下,汪淼、史強等人堅定信念、重燃希望,帶領大家繼續準備著在今後與即將入侵的三體人展開殊死鬥爭。」

這本受到了馬化騰、雷軍、周鴻禕等網際網路大咖的追捧,紛紛為此書曬朋友圈圈粉,在國外,更是收穫了像《冰與火之歌》作者喬治·馬丁、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這樣的死忠粉,還有此書最大咖的粉絲,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甚至在此書第二部沒出版之前,歐巴馬就向作者催稿,並動用了中國外交部去協調能不能先給我看看。那麼,這本神一般的書,號稱一一己之力託起整個中國科幻界的劉慈欣,獲獎無數的《三體》,到底講什麼呢?

《三體》一共分三部,第一部《地球往事》,第二部《黑暗森林》,第三部《死神永生》,接下來我們先來看看第一部的故事。

第一段,一個地球「球奸」VS三體星球「球奸」的故事

這兩個「球奸」名字分別是葉文潔和1379號的三體人。在介紹這兩個人之前,我們先介紹一下三體人的大致情況。在離太陽最近的恆星系裡,也就是4.3光年之外的恆星系裡,有外星人住著,就是三體人。三體人的科技超級厲害,完全超過了人類,但是他們有一個最大的心病,就是自己的行星特別不靠譜。

在他們的恆星系,一共有三個太陽,造成的結果就是,每個太陽都對三體行星有引力作用,這個就是數學上的一個經典問題,叫「三體問題」,也是小說題目的由來。「三體問題」很複雜,結論是,在三體世界,沒有任何辦法對未來進行精準預測。說大白話就是,沒人知道明天會怎麼樣。可能明天,呼啦一下,三體人的行星就被三個太陽裡面大的那倆吸走了,那三體行星表面就熱死,沒準哪天,又被三個太陽裡的那個小弟吸走了,那這個行星就冷死,還可能,突然一下沒弄好,老是這麼拉拉扯扯的,行星就掉到某一個太陽裡去了,那三體人就全玩完了。

三體

所以,三體人就瘋了一樣想找到靠譜的行星,比如說繞著一個恆星轉的行星,然後殖民過去。三體人就在宇宙裡監聽信號,非常認真地尋找線索,但他們一直不知道,其實在他們旁邊,就有一個太陽和地球。

在小說裡,通過遊戲很好的交待了三體星的背景:

汪淼進入了三體世界,在三體世界,有三顆太陽,他們的運動毫無規律可言,從中國古老的神話故事「后羿射日」中,大家知道:一顆太陽才能保證地球文明的永恆。三體世界中,三顆太陽的各種自由組合出現,給三體文明帶來了無數次的毀滅和重生。或是,「三顆飛星」讓三體文明在漫長的嚴寒中毀滅,或是 「三日凌空」燒毀了三體文明的一切,或是「三日連珠」的引力疊加讓三體文明灰飛煙滅…三體世界在一次又一次的毀滅中,推動著文明和科技的進步,三體人應對毀滅的方法就是——脫水,脫成幹纖維,很輕的一卷,放到幹倉,等到恆紀元,將這些幹纖維泡到水裡,又會變成真正的三體人。儘管三體文明已高度發達,很多智囊團建言獻策,但他們應對三體以後的運動狀態依然束手無策。三體文明依然一次又一次的毀滅。

這是一個大背景。就在這個時候,我們人類這邊的這個普通人葉文潔登場了,就是她把三體人惹過來的,真是把人類給坑慘了。

葉文潔,是一位女士,中國人。葉文潔的父母是科學家。本來這是一個很理性的家庭,但葉文潔的父母在「文X」裡被迫害死了,所以葉文潔就對人類特別絕望,同時葉文潔又是做科學工作的,她得到了一個便利的機會,能向宇宙發射信號。她就把地球的情況都發到宇宙裡去了。這個信號可是三體人做夢都在找的啊。

結果,葉文潔發的信號就被一個叫1379號的三體人收到了。這個1379號算是三體世界的一個底層公務員吧,三體世界是一個特別極權的社會,底層公務員生活特別枯燥,加上這個1379號是一條單身狗,一輩子就是負責監聽宇宙信號的,到最後人老珠黃了也沒對象,就產生了很強的厭世情結。他就覺得,我這一輩子活得有啥勁呢?而且我們三體人還一心想殖民到外星上去,難道把這種生活方式推廣到全宇宙嗎?那這麼做對嗎?我們看,1379號的這種哲學思考當然無對無錯,那對於三體人來說,他的這個想法就是錯盡錯絕了。因為這會耽誤整個系統的未來啊。

三體葉文潔

就在這個時候,葉文潔的信號來了,信號裡還附帶了地球的信息。這個1379號一看,哇,一顆美麗穩定的行星,太好了,我這輩子就在找這個啊!但是對不起,我現在厭世了,1379號就做了一個特別不靠譜的事。他給葉文潔的回覆,劈頭就是三句話:不要回復,不要回復,不要回復。重要的事說三遍,我不管你是誰,你如果不回復,在你的這個信號來源上,是有無數顆行星的,我們還是不知道你具體在哪,就永遠找不到你,永遠找不到你的話,我們過的這種日子,就不會複製粘貼到你們那裡去。但如果你回復了,我們是一定會侵略你的。

1379號剛寫完這些,啪就發回給地球了。這個行為相當不靠譜,他把千年等一回的機會就這樣放過去了,等於他代表所有三體人,做了一個不想活了的決定。結果這個信息剛發走,1379號馬上就被捕了。三體人的首領就非常鬱悶,以為這個線索就一定是斷了,你1379號都這麼說了,那傻子才回復呢。結果沒想到,在這場比誰誰是更大的「球奸」的比賽裡,葉文潔贏了。其實,是在填補信息漏洞的制度比拼裡,地球人敗了。葉文潔那邊一直沒有被捕,所有地球人都不知道有一個叫葉文潔的人,在代表全人類,把三體人這頭狼放進來了。

葉文潔收到之後也很吃驚,啊,真的有外星人,而且還是一個不靠譜的外星人,咋還讓我別回復呢?這外星人挺有意思啊,還擔心我們被侵略。那這不正好嗎?我正好覺得人類沒希望了,所以葉文潔就回覆說,來吧,侵略我們吧,我來幫你們獲得地球,我們的文明已經無力解決自身的矛盾了。但就在這個信息馬上要發回去的時候,人類這邊的信息補漏系統稍微起了點作用,一個領導發現了葉文潔在和外星人聯繫。葉文潔直接就殺人滅口了,而且為了保密,把自己的老公都捎帶著給殺了。等於說,葉文潔是下定決心要把反人類這事進行到底了。

三體

那4年之後,三體人那邊就收到了葉文潔的回覆,三體人一看都傻了,說還有這麼傻白甜的生物嗎?而且離得這麼近,才4光年,那還說啥,用中國老百姓的話說,「不過了,馬上上路吧」,把行星的所有的資源全都用在造飛船上,舉三體人全部的力量,開始入侵地球。而人類這邊,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只有葉文潔一個人知道這個事。

剛才這段,就是《三體》在時間線索上的最開始。這匹狼就是這麼被放進來的,後來虐了人類幾百年,死了幾十億人,所有的所有,都是從這開始的。兩個「球奸」,葉文潔和1379號,兩個無名小卒,就把各自的文明的命運揉搓了兩遍。

第二段:用一顆微觀粒子「質子」鎖死全球的科技發展

前面說到,三體人全副武裝來侵略地球了,但是兩個行星之間畢竟有4光年的距離,三體人的飛船,只能達到光速的百分之一,所以4光年要飛400年才能到。三體人考慮問題還是非常細緻的。首先,三體人在飛船上,他們的科學進步是停滯的,因為飛船太小,資源也不夠,沒法一邊飛一邊研究,所以他們現在科學水平啥樣,400年後到了地球還是啥樣。

三體飛船

那地球人在這400年的時間裡,科技會不會反超他們呢?三體人回顧了一下人類的歷史,被嚇壞了。答案是,不是超過的問題,而是超過多少的問題。你看,人類從舊石器到新石器,用了幾百萬年,但從冷兵器到熱兵器,才用了幾百年,然後從熱兵器到核武器才幾十年,那照這個加速度發展下去,400年後,那人類還不得登天啊,說不定人家衝出來,先把你給滅了。所以,三體人必須用什麼東西,把地球人的科技鎖住。

那怎麼鎖呢?三體人只做一件事情,就封鎖人類的基礎科學。說白了,就是打那些看起來沒有一點使用價值的科學。這個可能和我們的直覺相反,我們總覺得應該是打擊我們的宇宙飛船技術,或者是雷射技術、核彈技術。但三體人根本不在乎這些,它攻擊的目標全是基礎科學。其實這個道理說出來也很簡單,打個比方你就懂了。就像我們現在要出發去侵略一群樹林裡的原始人,但路上要走400年,那在這400年的時間裡,這個原始部落出什麼事我們最害怕呢?你想,如果這幫原始人成天琢磨怎麼提升弓箭的射程,或者怎麼在箭頭上塗抹哪種青蛙的毒藥更厲害,那我們就很踏實,那隨便弄,甚至還挺高興的,因為這條路走到頭也沒前途。

三體智子

但如果有一個原始人成天不務正業,老琢磨一些很沒用的問題,比如說成天琢磨石頭是什麼構成的,木頭是什麼構成的。那我們就傾向於把這個人幹掉,因為他可能是一個化學家。有了化學家,原始人就離造出槍近了一步。同時,如果這個部落裡還有一個原始人,每天都研究幾何和數學,那我們也傾向於把他幹掉,因為他只要能計算拋物線和彈道,他就離造出炮近了一步。所以你看,我們從這個比方裡,就能得出兩個結論,我們不害怕對方科學的進步,我們害怕的是,敵對文明的科學站到了新的理論臺階上。而能讓對方站到新臺階上的,是一開始看上去很沒用的基礎科學。

所以說,對於剛才提出的問題,怎麼鎖住一個文明的科技,只要讓一個文明的基礎科學沒有進展,就等於給這個文明封了一個天花板。只要你登不了臺階,那不管你在天花板底下怎麼折騰,也不會出什麼事。

那我們把角色轉換一下,現在我們是原始人了,在三體人看來,人類現在是在一個什麼層級呢?2017年,人類的理論物理學,是在大跨步前進的。人類的探索方向,就是極化的兩個方向,一個是極大,一個是極小。極大靠望遠鏡,極小靠對撞機。先說望遠鏡,我們要感謝地球有一個晴朗的夜空,它能讓我們用望遠鏡拼命向外看。這個看的過程,稍微說得不嚴謹一些,是一個看熱鬧的過程。看熱鬧的不怕事大,事情越大,我們的宏觀理解就越廣闊。所以我們專挑那些大事看,什麼超新星爆炸,什麼黑洞互撞,什麼星系合併之類的,這些都是宏觀上的現象。

浩瀚宇宙

但看完宏觀的現象,我們怎麼認識本質呢?答案是,回到微觀世界。現在人類發現,整個宇宙有點像一個俄羅斯方塊遊戲,你別看宇宙那麼複雜,但在本質上,可能就是由17種粒子,也就是17種俄羅斯方塊一樣的積木塊兒拼成的,這就是現在的「粒子物理標準模型」這個理論認為,世界就是由17種粒子,通過一些規則相互拼接,拼出了整個宇宙。

所以,我們人類的研究過程可以用一句詩來概括,就是「舉頭望宇宙,低頭玩粒子」。而說了這麼多,其實是為了把我們研究粒子的機器引出來,這就是對撞機。對撞機就是把上帝給的這些俄羅斯方塊兒,加速到很快的速度,讓它們互相撞,在極端的條件下研究粒子的本質。

所以,繞了這麼一大圈,我們的結論得出來了,人類這個文明的未來,或者說人類的七寸,就是在對撞機這個點上。如果沒有對撞機,我們就傻了。因為我們不知道物質的本質是什麼。沒有對撞機,你再仰望星空,那就真是看熱鬧了。三體人就是這麼做的。下面,咱們回到小說情節裡。

三體人派出了一個叫智子的東西來封住我們的科學。智子是一個多功能的超級微型機器人,它質量只有一個氫原子那麼大,所以智子可以被加速到接近光速,只要4年多的時間,就能飛到地球。智子的製造原理非常高大上,三體科學家先在9維空間裡建造了一臺叫智子的超級機器人。這個機器人結構很複雜,質量也很巨大,在建好之後,再把這臺機器人從9維空間摺疊到我們所在的3維空間裡,摺疊之後,就發生一個神奇的現象,就是這臺機器人就只有一個普通的氫原子那麼大了。就可以很方便被發送到地球上來。

對撞機

智子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幹擾人類的對撞機。智子不能破壞對撞機,但是它可以搗亂,智子可以變成任何一種粒子,用光速在對撞機裡穿來穿去,製造大量的假信息,那實驗結果就是一團糟。對撞機一旦不好使,就給人類上了一層天花板,科技也就到此再無突破性的發展了。

第三部:人類和地球「球奸」的內部戰爭

接著說葉文潔。她把三體人引進來了,還在地球上組織了一個叫地球叛軍的組織,召集了一幫世界觀很獨特的人,目標就是配合三體人入侵地球。為了不讓人類發現,這幫地球叛軍買了一艘大郵輪,這船就不靠岸了,只在海上辦公,各種和三體人來來回回地通信,等於說有很多聊天記錄吧。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後來經過一番複雜的鬥爭,最後人類把葉文潔活捉了,知道了這個郵輪的存在。

這時候問題來了,幹掉地球「球奸」輕而易舉,但是要獲取地球叛軍組織和三體星的聊天記錄,知道三體星的情報才是難點。那麼要怎麼做呢?小說裡給出了一個腦洞大開的方案。

首先,直接上船抓捕肯定是不行的,這幫地球叛軍全是亡命之徒,和耗子一樣警覺,一旦發現不對,馬上就會刪了和三體星的聊天記錄,然後集體自殺。最後,人類發現,找到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就是,這艘船會在某一天通過巴拿馬運河。

地球叛軍組織

巴拿馬運河是連接著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運河,最窄的地方只有152米,和在河裡航行沒啥區別。人類就想出一個方案,就是在巴拿馬運河的兩邊,架起兩根高杆子,在杆子中間拉滿直徑納米級的超強韌的細線,每隔50釐米一根,這些納米絲用肉眼看不見,但它們比刀還鋒利。如果一艘船從中間開過去,那船上的所有東西,包括船員,就會像切香腸一樣,被切成不超過50釐米的肉段。人被切之後就失去行動能力了,來不及刪聊天記錄。而萬一把電腦硬碟切了,切面會很整齊,數據可以恢復。

人類的這個計劃非常成功,小說裡有一個很形象的比喻,說在切割現場,這艘船就像一沓被向前推開的撲克牌一樣。船被切成了一沓50釐米厚的薄片兒,所有地球叛軍也都全部當場死亡。在船的廢墟裡,人類找到了珍貴的聊天記錄,一共有28個G。人類打開這些資料,得到了兩個非常非常重要的情報,整個後來的故事,全都和這兩個情報直接相關。

聊天數據

第一個,智子那個東西,除了是來封鎖人類科技的天花板的,還有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它是一個無死角,全天候超級監測器,可以說無處不在。人類說的每一句話,三體人都在看直播,而這個傳播是超距的,信號不用飛四年,智子看到什麼,三體人那邊就看什麼。

第二個信息,就是在整個地球上,三體人只怕一個人,而且派了地球叛軍各種暗殺這個人。這個人叫羅輯。但人類非常奇怪,因為羅輯就是一個33歲的普通中國男性,沒有任何特殊的地方。但是,剛才說了,敵人的要點就是我們的要點。所以人類開始對羅輯高度重視。

三體羅輯

三體的科幻故事講到這裡,讀者以為就結束了,倘若真如此,也不過是個普通的故事而已,實際上,好故事才剛剛開始,《三體I地球往事》更像是個引子,引出了兩個文明的交鋒。

在結尾,三體星地球發來了一句話:「 你們是蟲子!」至此第一部完結。

《三體I地球往事》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作者劉慈欣力作,《三體》將拍電視劇,你期待嗎
    流浪地球作者劉慈欣力作,《三體》將拍電視劇,你期待嗎原創|迦木南喬話情感,圖片|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2019年開年《流浪地球》帶給了我們莫大震撼,也讓大眾知道了優秀小說家劉慈欣,但是他更為人所稱道的作品是連歐巴馬都催更的長篇科幻小說《三體》,在之前有電影化的消息之後,據悉電視劇版也將於今年9月開拍。
  • 劉慈欣的《三體》究竟多偉大?歐巴馬坦言:原來美國總統如此渺小
    小編在社交網站上看到過這樣對「三體」的評價,「評論劉慈欣的《三體》是件困難的事情,因為選擇的角度太多了。在我看來,寫一部好的科幻小說或是一部適合評論家的科幻小說並不難,但是當作家的心思並不是用在這些上面,而是捎帶著完成了這兩件事的時候,就並不是那麼容易了。」很多人很難想像「三體」受到追捧。從普通人到大國領導人,都是劉慈欣的粉絲。
  • 卡梅隆對談劉慈欣:中國應該拍《三體》,要拍好的話要六部曲
    「我讀過你的《三體》,裡面有很多關於超光速運動的東西,但要在科學上實現這一點需要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但這不是魔法,你在寫這個故事的時候確實遵循了科學的規則——它是可以碰觸到的,是時間和努力的結果。卡梅隆表示:「電影是一種非常有限的藝術,而且持續時間很長,但是小說是不同的,如果有人要拍《三體》電影,它必須是一個六部曲,否則就體現不出它的深度,我們喜歡的科幻小說內容豐富,要拍成一部電影既困難又漫長。所以我同意你的觀點,最好的科幻電影是原創的,不是改編的,最經典的《2001太空漫遊》和《星球大戰》都是原創的。」
  • 被國資委點名批評,歐巴馬催更,劉慈欣的《三體》到底多有毒?
    劉慈欣回應說:「當時單位裁員,心情不好。」要曉得,電廠的工作一向是個鐵飯碗,收入很穩定,能夠說是衣食無憂,而且也沒什麼壓力。而一旦面臨關停,工作上面臨宏大變動,在這樣的氣氛下,《三體》等作品作風就立變,生存競爭就浮出水面了。《三體》到底多有毒?
  • 《三體》到底哪好?歐巴馬是它的鐵粉,曾親自動用特權尋找
    更是被《三體》作者劉慈欣奉為經典!《三體》到底好在哪?《三體》是一本大氣磅礴的科幻小說,高深的物理理論,精巧的情節設計,文明之間的技術和智慧碰撞,個性鮮明的人物描述,令人酣暢淋漓。拋開那些科學術語,我發現《三體》講的其實是人性,這才是我們熟悉又吸引我們讀下去的原因。將《三體》中描述的場景和敵對雙方做一個置換,我們會發現這故事其實並不陌生,尤其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
  • 郭帆拍流浪地球花6年,三體10年拍不出,改編劉慈欣到底有多難?
    即便是拍攝過多部經典科幻電影,在深入了解《三體》後,他也認為這部令全球痴迷的小說拍成電影的難度非常的大,改編主題複雜的《三體》是個不小的挑戰。如果真的要拍,也需要按照6部電影的體量去拍,才足以展現出小說所描述的場景的深度和廣度。
  • 《三體》|究竟是什麼讓卡梅隆搶著要拍《三體》這本國產科幻小說
    美國導演卡梅隆最想拍的中國科幻小說《三體》,直言:「這部中國小說在美國賣得太火了!」這部獲得「雨果獎」的巨作,居然是劉慈欣在上班時間摸魚寫的。平時的劉慈欣低調謙遜,是一座火力發電廠的工程師,被網友戲稱為「劉電工」,但他其實還從事著計算機方面的工作。除了這些之外,他還是一位科幻小說作家,擁有龐大的讀者粉絲群,代表作有長篇小說《超新星紀元》、《球狀閃電》、《三體》三部曲等。
  • 終於拍出了8.7分的《三體》,劉慈欣:這是我心中的《三體》電影
    《三體》是中國科幻小說的巔峰之作,具有數量龐大的粉絲,作者劉慈欣更是被稱為「中國科幻第一人」。隨著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漂泊地球》的熱映,「三體」迷們希望早日能看到《三體》電影化。但是《三體》電影自2015年開拍以來,遲遲無法上映,讓「三體」迷頗為絕望。可此時另一部依據《三體》改編的電影《水滴》橫空出世了。
  • 深度解讀劉慈欣《三體》為什麼這麼火 連歐巴馬都是忠實粉絲
    《三體》能紅成這樣對於劉慈欣也是個謎:坦率來說,我們都不知道這是什麼原因。劉慈欣何許人也?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劉慈欣的基本情況。劉慈欣,1963年6月出生,1985年10月參加工作,山西陽泉人,本科學歷,高級工程師,國科幻小說代表作家之一。主要作品包括7部長篇小說,9部作品集,16篇中篇小說,18篇短篇小說,以及部分評論文章。
  • 不懂科學都能看懂的科幻小說,雨果獎神作《三體》到底有多驚豔
    而《流浪地球》這部科幻電影正是改編自劉慈欣所著的同名科幻小說《流浪地球》。之後也有傳出了亞馬遜工作室將斥資10億美金,將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改編為三季電視劇的消息,令很多人對《三體》電視劇充滿了憧憬和期待。三體有多驚豔,科幻就有多燦爛!
  • 拍好《三體》有多難?約等於連拍6,7部《星際穿越》
    電影《三體》目前還是個謎!拍成什麼樣的?什麼時候能上線?會重拍嗎?這些問題都是謎,因為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答案。我想是因為《三體》太難拍好了,遊族影業之前拍的並不理想,而《流浪地球》的成功,又提高了觀眾對國產科幻的要求。不好拍,觀眾的要求也高,電影公司擔心票房不理想,所以不敢上映,想重新調整影片,給觀眾留下許多謎團。
  • 《三體》的拍攝有多難?劉慈欣已低價出售版權,卻還是沒拍成!
    這句話出自於霍金之口,而《三體》這部引人矚目的科幻小說很好的詮釋了霍金的這一觀點。這其中的不謀而合可以看作是巧合,也可以理解為《三體》受到大眾歡迎的主要原因。到這裡很多人會產生一個疑問,甚至就連《三體》迷也會有對此感到疑惑,究竟《三體》有什麼魅力會吸引大眾的目光呢?其實在解答這個疑問之後,就會明白為什麼這部小說拍成影視作品有多麼難,就算作者劉慈欣低價出售版權依然無法實現。
  • 要說中國科幻榜一IP,除了劉慈欣的《三體》,恐怕沒有哪個擔得起
    要說中國科幻第一IP,除了劉慈欣的《三體》,恐怕沒有哪個擔得起。——這部被視為「中國科幻文學裡程碑」的作品,在國內的銷量已突破2100萬冊。出版14年,被翻譯成 16 個語種,包攬 9 項世界頂級科幻大獎。歐巴馬評價《三體》太有想像力,背景宏大,非常有趣。
  • 美國「淘寶」,狂砸10億拍《三體》電視劇,劉慈欣卻表示不感興趣
    給文明以歲月,而不是給歲月以文明——劉慈欣《三體》《三體》這個小說,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這部科幻小說堪稱"國產科幻之光",在2015年的時候榮獲科幻大獎"雨果獎"。此消息一出,國內的科幻迷們都沸騰了,但是在採訪作者劉慈欣的時候,他卻表示不感興趣。劉慈欣說,改編的權力不在自己手中,亞馬遜要跟改編權持有方談。
  • 《三體》為何遲遲不上映,劉慈欣是不是該把版權交給好萊塢拍呢?
    眾所周知,劉慈欣的小說改編同名電影《流浪地球》獲得了大火,票房一路趕超45億,不僅在國內贏得了很多觀眾,而且在國外也是收穫了極好的口碑。就像之前小編提到的,這部電影甚至獲得了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的認可,並自願出演了《流浪地球》的彩蛋計劃部分。
  • 歐巴馬為看《三體》向作者催稿,外國同行為劉慈欣獲獎打抱不平!
    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吸引了不少的大咖粉絲。例如,騰訊的馬化騰在接受採訪時被問到他在讀什麼書,他連想都沒想,直接回答說,《三體》和劉慈欣的一些短篇小說。而小米董事長雷軍甚至在朋友圈留言: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分享閱讀《三體》的感受,它的理念對制定公司3-5五年戰略非常有幫助!
  • Netflix「權遊」主創拍《三體》,劉慈欣十分看好,2DB卻遭質疑
    劉慈欣是亞洲第一位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獲獎者,他創作的《三體》三部曲暢銷全球,深受海內外讀者喜愛,小說好看到歐巴馬都忍不住催更。《三體》好歸好卻非常難拍,這是它遲遲沒有影視化的主要原因。
  • 卡梅隆對談劉慈欣:中國應該拍《三體》,要拍的好得六部曲
    劉慈欣提問卡梅隆,今年中國春節有兩部成本很高的科幻電影上映,且獲得巨大的成功,這可能是中國科幻電影良好的開端。如果中國科幻片繼續發展下去,你想看到怎樣的科幻片?卡梅隆說:「我覺得應該要拍《三體》。」卡梅隆還表示,自己是《三體》的讀者。「如果有一天你看到《三體》在美國銷量突增,一定是我推薦了。」
  • 為什麼科技大佬喜歡推薦科幻小說《三體》,劉慈欣在裡面藏了什麼
    連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在看了《三體》連載後,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後面的內容。為此還發了一封郵件給劉慈欣,卻被大劉當做騙子,後來才知道是真人。360創始人周鴻禕,也是「三體粉」,騰訊總裁馬化騰,當面對記者問及,最近看過什麼書後?他回答:是《三體》,並表現出對這本書的喜愛。星光不問趕路人《三體》能夠引發社會如此大的關注。
  • 《流浪地球》票房45億,劉慈欣能拿多少錢?難怪不想拍《三體》
    但是對比45億票房的成績,無論是哪一種分成方式,劉慈欣分到的錢都少得可憐。對此很多網友都吐槽:45億票房才分給作者這麼點錢,難怪他不想拍《三體》電影。而劉欣慈也借科幻小說《三體》,一舉奪得素有「科幻界諾貝爾獎」之稱的雨果獎。一時名聲大噪。毫不誇張的說劉欣慈憑藉一己之力,把中國科幻小說輸出到了世界。有人提出疑問「既然國內拍不出《三體》,那為什麼不能給好萊塢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