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對於埃及人來說是個謎。《三體》能紅成這樣對於劉慈欣也是個謎:坦率來說,我們都不知道這是什麼原因。
劉慈欣何許人也?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劉慈欣的基本情況。
劉慈欣,1963年6月出生,1985年10月參加工作,山西陽泉人,本科學歷,高級工程師,國科幻小說代表作家之一。
主要作品包括7部長篇小說,9部作品集,16篇中篇小說,18篇短篇小說,以及部分評論文章。
2015年8月23日憑藉《三體》獲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為亞洲首次獲獎。
2015年10月18日憑藉《三體》獲第六屆全球華語科幻文學最高成就獎。
2015年11月入選「中央電視臺2015年度科技創新人物」候選人。
2017年6月25日,憑藉《三體3:死神永生》獲得軌跡獎最佳長篇科幻小說獎。
有人稱劉慈欣是科幻界的金庸。
劉慈欣怎樣被大眾所認識?
劉慈欣被大眾認識與接受在在2015年,當時他憑藉《三體》獲第73屆雨果獎,這也是亞洲人第一次拿到世界級大獎,同時創造了中國科幻的一個記錄。
有必要科普一下,雨果獎是專門頒發給科幻或奇幻小說的文學獎,堪稱科幻藝術界的諾貝爾獎。
把劉慈欣被推向大眾認識高潮的直接原因是2019年2月5日(農曆大年初一)在中國內地上映的《流浪地球》。在《流浪地球》的推動下,科幻已然成為了一個新的大IP。
官方給出的票房是46.18億,目前是國內票房第二,第一是吳京主演的電影《戰狼2》。
2019年6月20日,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將被改編為24集電視劇的消息昨日登上熱搜,再次引發廣泛關注,讓國產科幻影視劇再次升溫。
劉慈欣與三體情緣
《三體》是劉慈欣於2006年創作的系列長篇科幻小說,被認為是中國科幻文學的裡程碑之作,將中國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
它曾榮獲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軌跡獎」最佳長篇科幻小說、「銀河獎」特別獎、「星雲獎」最佳長篇小說金獎等多個榮譽。
《三體》在國外有多火?
三體被翻譯成了很多外文,在國外的受歡迎程度遠遠高於在國內的受歡迎程度。特別是在美國,三體的好評率超級高,不僅普通的民眾喜歡三體,就連大家熟知的很多名人也是三體的粉絲。如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扎克伯格,世界首富比爾蓋茨,霍金等等社會精英名流都是劉慈欣的忠實粉絲。
《三體》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三體主要講述了生活在太陽系外的一個外星文明,他們生活的環境極度惡劣,於是他們決定向外太空尋找合適的地方移民定居。
他們在自己的星球建立起上千個太空站監聽宇宙的信號尋找適宜生存的行星。
地球的一端則是生活在上個世紀60年代的一個小姑娘葉文潔因父親被改造而通過自己的才智利用太陽作為放大器向外太空發射信號。8年之後收到了來自三體星球信號的回覆。
三體監聽員是一位聖母,她是一位和平主義者,不忍心地球被三體人佔領於是私自給地球回了信號:不要回復,否則你們的星球將被佔領。
但葉文潔家破人亡對這個世界沒有抱有希望便再次對三體星球進行了回復。
結果可想而知三體人派出大量艦隊侵入地球,但三體人到地球需要400年的時間,擔心地球技術大爆炸所以通過智子全面封鎖地球基礎學科發展,讓地球科技無法產生突變。
葉文潔後來遇到一個叫伊文思的人,倆個人很快成為了好朋友,於是葉文潔將三體秘密告訴了她。伊文思開發一款遊戲吸引一大批具有反地球主義的精英,形成了三體擁護派。
但是在這個派裡有一批是降臨派,另外一批是拯救派。
兩派產生牟盾驚動了政府,政府知道了三體入侵地球的秘密,同時也知道了三體人唯一的弱點便是不會欺騙。
地球人想出一個面壁人計劃,從人類中選中4人,他們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
三位面壁人的計劃最終都失敗了,只剩下一個叫羅輯的中國面壁人,他說4人中最弱的一個。
中國面壁人羅輯在距離地球50光年以外的恆星作為一次試驗目標,因為有50光年的距離,羅輯選擇休眠等該恆星被摧毀的時候再喚醒他。
100多年後,羅輯被喚醒發現面壁人計劃已經被放棄,因為在100年的時間裡地球技術發生了大爆炸,人類組建了太空艦隊,準備對抗三體文明。
地球戰艦在三體人面前被打的體無完膚,只剩下幾輛逃亡的飛船。
50光年以外的那個恆星被摧毀,羅輯的想法被驗證,羅輯成為了救世主。羅輯通過威脅三體人要暴露三體的坐標來阻止三體人的入侵。他掌握著向宇宙發射三體坐標的發生器按鈕,只要一按下去,三體星球和地球都將會灰飛煙滅,羅輯也被稱為「執劍人」,掌握著兩個星球的命運。
就這樣地球與三體星球之間保持了長達數十年的安穩。
羅輯老去程心成為第二代執劍人。三體人知道程心是個聖母不敢和三體人同歸於盡,最終人類失去了對三體人的威脅。
三體人強迫人類遷徙到澳大利亞和火星,從此地球變成了人間地獄。
地球人派出一艘萬有引力宇宙飛船繼續反抗,並將三體人的坐標通過引力波發送給全宇宙。很快三體人被神秘力量毀滅。
另外一種文明決定對地球進行降維打擊,將整個太陽系變成二維空間。
人類只有程心和她的好友乘坐維德唯一研發成功的曲率驅動飛船星環號逃離了太陽系。故事基本上到此結束了。
宇宙越來愈多,導致宇宙質量流失,至臨界值一下,再不歸還小宇宙那麼整個宇宙將會走向死亡。
因此《三體》作為一部科幻小說,其對戰爭思考的意義在於,它向大眾展示了一個真正的未來戰爭真相,赤裸裸的撕開了存在與人們心中的所有僥倖。尤其是對於我們這樣一個崇尚「詭道」的民族,對未來發展及歷史反思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體》之所以吸引人,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其中科幻的點子十分密集,幾乎每一章每一節都會有新的科幻概念出現,令人應接不暇。要知道在當時科幻小說才剛剛出現不久。一個有新意的點子就夠寫一篇短篇小說了,但劉慈欣卻毫不吝嗇地將大量新穎的概念拋出,為讀者營造出一種環環相扣,步步緊追,更加吸引讀者的興趣。
劉慈欣用科幻的手法了描繪了一個宇宙文明之間相處的殘酷法則——黑暗森林法則:文明應該去學會隱藏自己,並主動消滅那些暴露自己的其他文明。
在這一法則的支配下,宏大的敘事被徐徐展開。這不僅僅把讀者帶進了書中,也慢慢地進行反思和對現實社會的思考。到底兩個文明間的碰撞,誰對誰錯?
每個人看完《三體》都有屬於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兩大文明間,沒有誰對誰錯。只是站在的立場不一樣而已。如果你也想去感受《三體》帶來的科幻的視覺感受,點擊下方連結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