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350萬人面臨人造地震風險

2020-11-24 科學網

 

本報訊 據BuzzFeed消息,人造地震今年或會影響350萬美國人。由人類活動引發的地震,如將加壓廢水注入地下等活動,已經使地震頻次達到20年前的近10倍。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一份新報告,BuzzFeed繪製了明年或將處於危險之中的區域,以及從2000年起發生的大小地震圖。(晉楠)

《中國科學報》 (2017-03-07 第2版 國際)

相關焦點

  • 美加州發布地震風險地圖 部分華人區位於地震斷層帶
    美加州發布地震風險地圖 部分華人區位於地震斷層帶
  • 巴基斯坦紀念南亞地震1周年 180萬人仍居無定所
    巴基斯坦紀念南亞地震一周年穆沙拉夫為7.3萬名死難者默哀  無法忘記那些可怕的場面  巴基斯坦全國8日舉行紀念活動,悼念一年前南亞大地震死難者。巴基斯坦總統佩爾韋茲·穆沙拉夫前往災區,為死難者默哀。
  • 【南開區域導讀43】地震風險與房價:地震斷層帶的證據
    地震是不可預測和破壞性大的自然災害之一。在美國,加州是地震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在未來30年內發生6.7級或更高級地震的可能性高達99%。預測顯示,加州海沃德斷層發生7.0級地震,可能造成約800人死亡,1.8萬人非致命性受傷,1700億美元的私人財產損失。
  • 巴地震造出「島」,阿拉伯板塊在動
    這個小島的出現與今年頻繁的地震活動有關。地震發生地距離瓜達爾港不遠,它距這次發生7.8級地震的直線距離是300多公裡。今年4月16日在伊朗和巴基斯坦邊界地區也發生過7.7級地震,地震釋放能量非常大,導致了阿拉伯板塊向歐亞板塊下面移動,在表現形式上就是產生了一個小島。
  • 研究發現全球河流三角洲人口面臨較大洪澇風險
    據新華社倫敦10月4日電 (記者張家偉) 英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雜誌日前發表的一項研究說,全球有數億人居住在河流三角洲,其中大部分人口所處的三角洲地區與多數熱帶氣旋活動處於相同緯度區域,面臨較大洪澇風險。
  • 全球風險報告指出氣候變化是2020年世界面臨的最大風險
    2020年1月15日,世界經濟論壇(WEF)發布《2020年全球風險報告》(Global Risks Report 2020),這是該系列報告的第15版。
  • 美地質勘探局圖片顯示美國地震帶覆蓋48州
    【環球科技報導 實習記者 楊勇】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11日報導,美國地質勘探局(USGS)近日披露的照片顯示,美國有48個州、近一半國土處在地震的風險當中。美國地質勘探局(USGS)發布在《地震雜誌》的一項研究,今年來,美國位於地震帶上的地區人口增長迅速。
  • 快查查你家在不在地震帶!加州發布地震風險地圖,輸入地址可查
    根據這個地圖,華人聚集的聖蓋博谷中,南帕莎迪納、聖馬利諾和亞凱迪亞的部分地區都在地震帶上,如發生地震安全風險很高。所有的地震專家都認為南加州未來發生6級以上大地震的機率在90%以上,民眾雖然知道這個風險,但是南加州地域廣闊,自己的家以及辦公地點的地震安全風險到底有多少,恐怕還是未知數。最近加州地質調查局最新發布的這個地圖,可以幫助人們查找自家地點的地震安全風險情況。
  • 人造生命的得到與風險
    克萊格凡特研究所數十名科學家歷時十餘年,花費四千萬美金,終於成功製造出世界上第一個能自我複製的人造生命,之後該成果在《科學》上發表。歐巴馬得知後第一時間要求美國國家生命倫理委員會在本周舉行聽證會,「評估此研究將給醫學、環境、安全等領域帶來的任何潛在影響、利益和風險……保證美國能夠在倫理道德的界限之內,以最小的風險獲得此研究成果帶來的利益」。
  • 體外懷孕將引發「地震」 人造子宮代替母體懷孕
    體外懷孕將引發「地震」 人造子宮代替母體懷孕   從母體子宮內膜取下細胞組織,經培育生成為一個可以替代子宮的體外懷孕載體
  • 法國信號發射站遭縱火 350萬人被斷電視和廣播
    新華社電 法國無線電廣播公司1日說,該公司位於馬賽的電視和廣播發射站夜間遭到縱火破壞,導致法國東南部地區350萬人暫時無法收看電視和廣播節目。據藍色法蘭西廣播電臺報導,法國無線電廣播公司位於馬賽的發射站是全法第二大信號發射站,火災嚴重破壞了設備間的電纜。法國警方隨即關閉發射站,並且展開犯罪調查。
  • 研究發現純素食主義者或比肉食主義者面臨更大的骨折風險
    上周末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稱,與肉食主義者相比,素食主義者和其他在飲食中普遍避免動物產品的人可能面臨更大的骨折風險。該研究關注了所有品種的植物性飲食,包括純素食、素食和魚素(Pescatarian),發現隨著飲食中動物產品的減少,骨折風險也會增加。
  • 1970年秘魯地震:全城2.3萬人被活埋
    1970年5月31日,秘魯最大的漁港欽博特市發生7.6級地震。在地震中有6萬多人死亡,10多萬人受傷,100萬人無家可歸。欽博特遭受地震和海嘯的雙重襲擊,損失慘重。該市以東的容加依市,被地震引發的冰川泥石流埋沒,全城2.3萬人被活埋。
  • 華縣地震——史上最慘烈的地震,造成83萬人死亡
    其中絕大多數太小或太遠,以至於人們感覺不到,真正能對人類造成嚴重危害的地震大約有十幾二十次,能造成特別嚴重災害的地震大約有一兩次。人們感覺不到的地震,必須用地震儀才能記錄下來,不同類型的地震儀能記錄不同強度,不同遠近的地震。世界上運轉著數以千計的各種地震儀器日夜監測著地震的動向。
  • 德銀:未來10年,四大「災難」或引發巨大風險
    德銀近日發布報告提示,未來十年內市場可能面臨巨大尾部風險,這些比新冠疫情更嚴重的事件,將產生連鎖反應,甚至可能改變全球格局。由Henry Allen領導的德銀分析師團隊在報告中表示,:一次將導致逾200萬人死亡的流感大流行、全球災難性的火山爆發、大太陽耀斑,或全球戰爭。
  • 用大數據精準預測地震,每年將有1.3萬人免於受難
    地震災害每年在全球範圍造成超過13,000人死亡,500萬人受傷或遭受財產損失,外加每年120億美元(1980年-2008年平均值)的經濟損失。所以理所當然的,科學家一直要面對來自公眾的詢問——對地震的預測能不能更準確一些? 然而,對於此問題,得到的答案常常是否定的。
  • 聯合國:受極端天氣影響 2018年上萬人死於自然災害
    中新網1月30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聯合國減少災害風險辦公室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約6000萬人的生活受到極端天氣影響,一萬多人死於各類自然災害。數據顯示,2018年洪水影響的人口最多,高達3540萬人,其中2300萬人生活在印度喀拉拉邦。
  • 1934年南亞地震3萬人遇難
    1934年尼泊爾-印度比哈爾大地震是印度同尼泊爾有史以來最嚴重地震之一。
  • 遠東爆發大規模地震,美國黃石火山隨時會爆發
    2020年註定不太平,災難一個接著一個,不僅有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還有非洲的超級蝗災以及遠東剛剛發生的大規模地震。據路透社消息,俄羅斯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測定,當地時間25號14點49分,位於遠東地區的勘察加邊疆區附近海域發生芮氏7.3級地震。
  • 日本7.3級地震是十年前「3·11」最強餘震 專家:風險仍未解除
    據《日本時報》2月14日消息,專家認為,這次地震是2011年那場引發海嘯並造成福島核電站洩漏的「3·11」大地震的餘震。目前,風險仍未解除,接下來一周內還可能發生類似震級的餘震。    「因為(2011年那場大地震)是一場震級高達9.0級的大地震,所以在十年後還有這種震級的餘震並不奇怪。」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Kenji Satake教授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