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 2018-04-14 20:00:00
近日,中科院半導體所的「光網絡用光分路器晶片及陣列波導光柵晶片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獲得了2017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十九大報告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3月28日,該項目第一完成人、中國科學院半導體所研究員安俊明在接受新華網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我國光通信產業正處於發展階段,要通過原創性及基礎理論創新促進應用創新,爭取早日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十九大報告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對此,安俊明表示,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非常英明、非常具有遠見的戰略性要求。
據他介紹,我國光通信高速核心晶片正處於發展階段,與美、日等國家仍存在很大的差距。當前全球光通信行業的高端晶片、器件產品幾乎全部由美日廠商主導,而國內在這方面基本屬於空白或正處於研發階段。
「我們每一個科技人員都有一種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這需要從源頭抓起,注重原創性及基礎理論創新,以基礎理論促進應用創新,並注重國際標準的制定及參與,只有這樣才能從一個替代跟蹤者邁向創新引領者。」安俊明稱。
面對當下任務重、責任大的這種形勢,安俊明認為科技界、企業界應齊心協力,共同為我國光通信高速核心晶片的快速發展群策群力。國家也應加大對光電子晶片共性關鍵技術的研發資金支持,迅速提高核心器件國產化率,使創新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第一驅動力。
隨著高清視頻、網絡會議、移動通信等對網絡下載速率和網絡容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高速、大容量光網絡已經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通過光分路器晶片和陣列波導光柵(AWG) 晶片這兩項晶片的技術突破,我們成功實現產業轉化,替代了國外進口晶片,晶片已在我國光網絡建設中廣泛使用,提升了我們寬帶網絡建設的核心競爭力。」安俊明說。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企業自主創新的鼓勵和支持,中國企業越來越重視對核心技術的研發投入和專利保護。據安俊明介紹,本項目光分路器晶片及AWG晶片包含核心設計、工藝及封裝核心專利共17項,外圍專利30餘項,形成了自主知識主權。由於我國企業主要以晶片以外購,封裝為主,因此我國早期專利主要集中在各大研究院所及高校研究機構。「近年來,隨著國家對企業自主創新的鼓勵和支持,我國企業越來越重視對核心技術的研發投入和專利保護,企業形成了從晶片設計、工藝到封裝等一系列專利,並呈現出逐年增長趨勢。」安俊明稱。
十九大報告還提出,「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位造業」,「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在當前的第三次全球信息化浪潮中,光通信產業將在助推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向數位化向智能化提升的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
安俊明認為,我國在光通信產業及傳輸領域擁有非常好的基礎;在光通信系統、器件封裝及網際網路+應用方面,在全球產業鏈中的比重越來越大,走在了世界前列;只是在高速光電晶片方面遲遲沒有實現產業化。
要全面實現產業化,他表示,「高速光電晶片行業需要打通光通信全產業鏈,實現晶片、器件、系統及網際網路+應用,這將會是我國光通信產業最終目標。」
在第三次全球信息化浪潮中,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網際網路+及智能製造等科學技術將全面鋪開,而這些應用離不開超高速、超大容量、低時延的光網絡作為硬體基礎後盾。安俊明稱,「一個快速反應、可靠保證的光網絡,將對信息化應用起到強大的支撐作用,為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向數位化向、智能化提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對於項目所取得的優異成績,安俊明認為這是團隊共同努力的成果,也是國家大力鼓勵支持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的結果。談到未來的發展方向,他表示,「在光分路器及AWG做大做強的同時,進一步開拓新的應用場景,同時探索基於光波導的量子編解碼晶片及雷射雷達方面的應用研究,以推動光波導材料、高端核心晶片科技進步,服務國民經濟發展。」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