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抗體檢測最全攻略,你想知道的這裡都有

2020-12-08 騰訊網

隨著新冠肺炎大流行的發展,人們對抗體檢測的興趣日益濃厚,將其作為一種衡量感染傳播的程度和識別可能免疫的個體的方法。考慮到covid-19的症狀不同及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試驗的假陰性結果,抗體檢測有著很大的臨床價值,尤其是在症狀出現5天後咽拭子及RT-PCR檢測的敏感性開始下降時。

今年5月,英國政府宣布,對於那些想知道自己是否感染了SARS-CoV-2的抽血者,即使「沒有特定的臨床症狀」,也應該進行抗體測試。

然而,關於醫生如何解釋這些結果或明確抗體檢測的臨床路徑,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指導。9月8日,BMJ 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對抗體檢測進行了詳細的盤點。這篇文章中,研究者提供了一種方法,可通過抗體檢測明確這些患者當前或過去是否存在SARS-CoV-2感染。

當你準備做SARS-CoV-2抗體檢測時,首先需要明白以下幾點:

1.抗體陽性表明曾接觸過SARS-CoV-2病毒

2.抗體檢測應在出現症狀後至少兩周進行

3.抗體測試的敏感性和特異性隨時間而變化,結果應根據臨床病史來解釋

4.抗體檢測可能有助於診斷遲發、症狀延長或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檢測結果陰性的covid-19患者

哪些情況下需進行抗體檢測?

1.對於目前症狀提示為covid-19但抗原檢測未能檢測到SARS-CoV-2時,特別是在症狀出現後兩周或更長時間的人(當抗體檢測變得更可靠時),需進行抗體檢測。

2.對於目前無症狀的個體,評估他們以前是否有過SARS-CoV-2感染。這可能包括患有嚴重疾病的高風險人群或有職業感染風險的人群(如衛生保健工作者),以提供安慰。

3.監測以前確診covid-19患者的免疫反應質量和壽命或疫苗接種反應時,如果發現恢復期血漿治療對covid-19有效,抗體測試也將用於篩選合適的志願者。

4.為研究和公共衛生監測進行血清反應性調查。

抗體檢測有哪些?

針對感染產生三種主要類型的抗體分別為:IgA 、IgG和IgM。IgM上升最快隨後下降。IgG和IgA持續存在,通常反映較長時間的免疫反應。抗體試驗通常使用靜脈血樣本,可在實驗室使用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或化學發光免疫測定(CLIA)進行。目前英國使用的主要檢測方法是雅培(Abbott) SARS-CoV-2檢測IgG,以及羅氏(Roche) Elecsys檢測IgM和IgG。兩者都是CLIA測定,需要靜脈血。

抗體檢測的準確性

SARS-CoV-2抗體檢測的準確性是通過比較檢測結果與金標準來衡量的,金標準通常是在出現症狀時通過PCR檢測病毒RNA(敏感性可能低至70%)。一項關於SARS-CoV-2抗體檢測的Cochrane綜述包括54個隊列研究的57篇論文,15 976份樣本,其中8526份來自確診的SARS-CoV-2感染病例。診斷準確性的衡量依據測試的時間而變化。

症狀出現後抗體檢測隨時間變化的敏感性和特異性。

聯合IgGorIgM檢測在症狀出現後22-35天的最高敏感性為96%。僅IgG檢測在症狀出現後15-21天的最高敏感性為88.2%。54項研究中有35項報告了特異性,所有抗體檢測的特異性都超過了98%。

缺乏關於35天以上抗體檢測準確性的數據。所以,症狀出現五周後進行檢測應格外謹慎,因為抗體水平可能下降,隨之檢測敏感性也會降低。

抗體檢測結果

對檢測結果的解釋不僅取決於檢測本身的準確性,還取決於檢測前感染的概率。當篩查無症狀個體時,預檢測的概率相對較低,而對於有提示性症狀的個體,預檢測的概率可能更高。

無症狀時,基於1000人的SARS-CoV-2抗體檢測結果的信息圖,預檢率為5%

有症狀時,基於1000人的SARS-CoV-2抗體檢測結果的信息圖,預檢率為50%

抗體檢測與機體免疫反應

抗體是體液免疫反應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特異性和記憶功能。然而,也有一些以細胞免疫佔主導地位的病毒感染或細胞內感染,如結核病。SARS-CoV-2感染後T細胞的作用被廣泛討論,研究者稱可能是B細胞和T細胞免疫共同參與了covid-19感染的清除和保護性記憶的產生。

為了了解我們目前的抗體檢測是否表明人體對SARS-CoV-2具有保護性免疫,理想情況下,我們需要對已知抗體狀況的個體進行疾病流行研究;

此外,抗體有能力提供長期免疫,但也可以產生非中和性抗體,而且抗體增強現象可能發生,即抗體可能促進二次感染,這要比原感染更嚴重。所以,對新冠肺炎患者進行抗體檢測也有助於抗體相關免疫反應的研究。

抗體檢測的缺陷

以人群為基礎、無特定臨床指徵的檢測政策基本上等同於篩查。如果不仔細考慮測試的後果就存在潛在的危害。比如,如果檢測是基於患者的要求而不是臨床驅動,那麼預計在更富裕的人群中檢測率會更高,而事實上他們感染covid-19的風險較低。這不是醫學研究所期望的。這也限制了數據對檢出率預測的有用性,因為一個自我選擇的群體不具有研究代表性。人們對快速推出抗體測試的影響表示擔憂,蘇格蘭首席醫療官不建議按需測試。

溝通風險和不確定性

臨床醫生應該考慮SARS-CoV-2抗體檢測的風險和益處,並告知患者有關檢測局限性的信息。

病人須知:

1.抗體檢測有助於了解是否曾經感染過covid-19

2.不能明確未來是否會感染

3.如果測試結果呈陽性,那麼很可能你已經被感染了

4.陰性的檢測結果不能排除你感染covid-19的可能性

不確定因素:

1.目前,關於抗體檢測的研究大多來自醫院的病人。我們不知道這些測試在沒有入院的存在輕微症狀的患者或沒有症狀的人身上效果如何

2.超過35天測試敏感度數據缺乏

3. 關於抗體的存在是否能提供持久的免疫力來預防二次感染證據不足

參考文獻:

Watson, J., Richter, A., & Deeks, J. (2020). Testing for SARS-CoV-2 antibodies. BMJ, m3325. doi:10.1136/bmj.m3325.

相關焦點

  • 你想知道的,全在這裡→
    1月5日發布的瀋陽市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指揮部令第18號明確:中風險地區和重點管控區域人員一律不允許離沈,其他地區人員非必要不離沈,確需離沈的人員,須到具有資質的醫療機構進行單人、單管、單採核酸檢測,並持有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到所在單位或社區登記報備,全員核酸檢測結果不作為離沈依據。3 瀋陽有核酸檢測資質的醫療機構有些哪些?
  • 內蒙古:手機上可以查詢新冠肺炎核酸和抗體檢測結果了!
    各盟市衛生健康委:為滿足群眾通過手機及時查詢和應用新冠肺炎核酸檢測信息,現將有關工作通知如下。一、各盟市、旗縣(市區)衛生健康委要認真落實自治區文件(內蒙古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收文批辦單〔2020〕 -171)要求,組織轄區內開展核酸抗體檢測的各醫療機構和疾控機構及時報送信息。二、開展新冠肺炎核酸抗體檢測的醫療衛生機構,要指定專人負責信息報送工作。 每日按時完成新冠肺炎相關信息報送任務。
  • 尋找中和抗體迎戰新冠肺炎:直接阻斷病毒入侵細胞
    我這裡順便提一下癌症。截止2018年,全球將近500個抗體新藥進入臨床試驗。它們不是中和抗體,而是與T細胞有關的抗體。其中以PD-1/PD-L1為靶點的抗體是研究熱點。回到我們的課題:如何快速找到並製備高純度的中和抗體?血漿中的抗體不計其數,種類約有10的7-8次方之多。想在血漿中直接找到新冠病毒的中和抗體,猶如大海撈針,目前無法實現。反正我不知道怎麼做。
  • 【防疫提醒】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與血清學抗體檢測有何不同
    【防疫提醒】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與血清學抗體檢測有何不同 2020-12-02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發熱、淋巴細胞減少的男孩,醫生說不像新冠肺炎,卻查了HIV抗體
    「膠體金法檢測HIV抗體陽性。」對方又重複了一遍。像口腔潰瘍、口腔的白色念珠菌感染這些,是跟新冠肺炎沒有關係的;新冠肺炎除了發熱之外,主要的症狀是乾咳和呼吸困難,最重要的是肺部CT可以發現磨玻璃樣的炎性病灶。不過,愛滋病到了發病期,如果免疫力下降,肺部也可以出現磨玻璃樣病變,但那不是病毒引起的,而是由於肺孢子菌引起的肺孢子菌肺炎。
  • 中央:大規模開展核酸和抗體檢測!誰要測?怎麼測?你想問的都在這
    4月22日召開的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指出,做好常態化防控要加快提升檢測能力,大規模開展核酸和抗體檢測。這既有利於精準防控、維護群眾健康,又有助於人員合理流動、推動全面復工復產。此外,伊波拉病毒、中東呼吸症候群病毒等病毒檢測中,都曾使用核酸檢測試劑盒。為什麼要開展大規模檢測?開展核酸和抗體檢測,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疫情防控需要。當前,疫情防控向好態勢進一步鞏固,但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任務仍然繁重。比如,個別地方發生聚集性疫情。
  • 「新進展」於曉波合作團隊開發國際首個新冠病毒全蛋白質組血液抗體檢測多肽晶片
    因此,攻克新冠肺炎,開發快速診斷試劑和抗病毒特效藥物刻不容緩!然而人類對新冠病毒這一新出現的病毒還不十分了解,使得新冠肺炎的及時控制、早期檢測和治療具有巨大的挑戰。全面檢測不同症型新冠肺炎患者在治療前後血液中抗體水平變化規律,鑑定用於新冠肺炎早期檢測、嚴重程度評估和用於治療伴隨診斷的抗體標誌物分子,進而開發出診斷試劑和治療藥物對於新冠肺炎的精準醫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1-2】。
  • 新冠抗體、抗原檢測的臨床應用
    註:你有需求、我來宣傳,歡迎後臺留言哦! 冠抗體、抗原檢測的臨床應用 一 什麼是抗原檢測試劑?
  • 新方法可檢測血液中是否存在新冠病毒抗體
    英國《自然·醫學》雜誌12日公開的一份免疫學研究論文,美國科學家介紹了一種可以檢測新冠肺炎患者血液中是否存在新冠病毒抗體的方法。這種方法已經在16名患者身上做過測試,或有助於鑑定出血漿中包含病毒抗體的個體,這種抗體有望用於治療其他病人。
  • 新冠肺炎17個檢驗指標,這篇幫你總結全了!
    特別是SAA在多種病毒感染急性期都有較顯著的升高,可用於對細菌、病毒等感染性疾病輔助診斷及病情的監測。SAA聯合CRP檢測可對病毒和細菌感染的早期識別提供更好依據。近年來,因「血常規+CRP+SAA」新三大常規檢測概念的提出,所以也作為常規項目在此介紹。新冠肺炎診療方案中暫無該項目的描述。
  • 科普丨什麼是核酸檢測?你關心的在這裡!
    核酸檢測是確診新冠肺炎的「金標準」,只有通過核酸檢測為陽性才能確診。核酸檢測的原理是什麼?核酸檢測是如何進行的?……關於「核酸檢測」的這些問題,專家的解答來了。核酸檢測的原理是什麼?陰性不一定就是「沒有」,可能是某種成分含量很低,或某種成分含量在正常範圍內,用常規方法檢測不到。比如,痰菌檢查為肺結核最主要檢查手段,若痰菌檢查發現結核分枝桿菌,是診斷傳染性肺結核確診依據,但如果痰塗片用顯微鏡檢查沒有發現抗酸桿菌,檢查報告中提示抗酸桿菌(-),則考慮該標本中未有結核分枝桿菌的檢出。
  • ...重症患者具有良好潛力|抗體|臨床試驗|新冠肺炎|麥可·羅斯巴什
    據《華盛頓日報》報導,包括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獲得者麥可·羅斯巴什(MichaelRosbash)在內的12位頂級科學家近日已向美國政府遞交了一份美國「新冠時代的曼哈頓計劃」,指出要防止新冠肺炎第二波流行,單克隆抗體是最有希望的抗病毒選項。最近,國內外多家研究機構也正在積極開展單克隆抗體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試驗,希望率先研發出單克隆抗體藥物。
  • 當前確診新冠肺炎的檢測方法主要有哪些?
    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錄召介紹,當前批准上市的新冠肺炎檢測試劑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核酸檢測試劑,一類是抗體檢測試劑。截至目前,國家藥監局批准了12個核酸檢測試劑,8個抗體檢測試劑,其中抗體檢測試劑裡又包括膠體金法5種、磁微粒化學發光法3種。
  • 瑞典智庫:人體內T細胞可延長新冠肺炎抗體壽命
    ▲人體內的T細胞可以延長新冠肺炎抗體壽命。(圖/路透社) 新冠肺炎的病症多變,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曾估計無症狀的比例高達40%,因此日前也有研究團隊指出,許多人可能體內已經有了部分的免疫力。但抗體的免疫能力仍然有限,因此瑞典卡洛琳學院(Karolinska Institute)的研究人員指出,人體內的「T細胞」可以加強抗體在體內停留的時效性。
  • 核酸檢測與抗體檢測各自有什麼用途?
    相信對於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大家早已耳熟能詳,這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確診病例的有效手段,但是對於血清抗體檢測卻知之甚少。
  • 關於核酸檢測 你了解嗎?核酸檢測的原理是什麼?
    最近,隨著北京市核酸檢測範圍進一步擴大,「您核酸了嗎」代替「您吃了嗎」,一時成為北京坊間流行的問候語。核酸檢測,這個曾經陌生的醫學名詞,如今儼然成為大家最熟悉的詞語之一。可是,你真的了解它嗎?思客整理了十問十答,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1核酸檢測的原理是什麼?病毒有遺傳物質。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的遺傳物質是單鏈RNA,這是它最核心、最明確也最準確的標誌。我們檢測到有新冠病毒的核酸,那麼,就肯定能說明,的確是有新冠病毒。這也是它被作為給感染病人確診的金標準的原因。
  • 單克隆抗體治療新冠肺炎療效顯著,和血漿療法原理一樣
    繼血漿療法之後,其他抗體療法也在積極試驗中。在疫苗出現之前,單克隆抗體是治療新冠肺炎的優選之法。單克隆抗體就是由單一種類的B細胞克隆產生的高度均一的、只針對某一特定目標的抗體。腫瘤細胞有無限繁殖的能力,讓人頭疼不已,科學家們卻巧妙地利用這種特性,將具有分泌特異抗體能力的B細胞和腫瘤細胞(如骨髓瘤細胞)融合,形成雜交瘤,來生生不息、源源不斷產生具有治療效果的抗體。現在,這些抗體已被用在新冠肺炎的臨床試驗。
  • 檢測新冠病毒有新招了!AMS光譜傳感技術大大加速新冠肺炎檢測
    來源:張國斌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很多半導體人重新思索半導體技術如何更好的服務健康產業,因為健康是關係人類生死存亡的大事。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已經超過了3000萬,在後疫情時代,精準防控、科學防控、常態化防控成為重點,如何快速、低成本地進行抗體檢測發現病毒信息,及早隔離傳染群體是扭轉防疫局面的關鍵措施之一。
  • 抗體藥物:精準激發人體免疫系統「小宇宙」——新冠肺炎生物藥物...
    隨著單克隆抗體、人源化抗體、雙特異性抗體等不斷問世,抗體家族也越來越興旺。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中和抗體成為潛在的有效治療新冠肺炎的手段,它通過與新冠病毒結合,抑制病毒的活性,來保護細胞免受侵害。新的問題是,人體內有幾十億個B細胞,當新冠肺炎患者恢復後,每個B細胞只能生產一種特定抗體,用傳統技術去尋找能產生新冠病毒抗體的B細胞,不啻於大海撈針。  「高通量單細胞轉錄組測序使得我們也可以通過生物信息學分析尋找富集重鏈和輕鏈的V(D)J序列的B細胞,從而找出潛在的病毒反應抗體。」
  • 關於新冠病毒疫苗接種,你關心的都在這裡!
    22.接種新冠疫苗後還會得新冠肺炎嗎?到目前為止,任何疫苗的保護效果都不能達到100%。本次接種的新冠滅活疫苗Ⅰ/Ⅱ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疫苗接種後均產生高滴度免疫應答,中和抗體陽轉率達90%以上。在全球多個國家進行的Ⅲ期臨床試驗,疫苗有效性進一步得到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