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橄欖球運動起源於18世紀英國,英文叫Rug-by Football。最初在英國的上流社會開展,被稱為「貴族運動」、「紳士運動」,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文化體育的交流,橄欖球運動逐漸普及到世界各地,被越來越多的體育愛好者推崇。上世紀90年代橄欖球進入中國,主要在部隊和大學開展,橄欖球運動是一項最能體現勇往直前,不怕流血犧牲,團隊合作精神的集體項目,該運動的精神是「不怕犧牲,我為人人,人人為我」,與我軍的戰鬥思想非常一致,被稱為「軍球」。1997年中國成立第一支國家橄欖球隊; 2009年10月9日, 7人制橄欖球比賽被正式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
其中NFL是世界水平最高的聯賽,也是美國四大聯賽之首。而超級碗就像是中國的春節聯歡晚會,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全球觀眾的目光。就像今年的超級碗:美國人吃下了3000萬磅的食物,其中包括12.5億隻雞翅、1100萬個比薩、400萬磅爆米花、1120萬磅薯片和5000萬箱啤酒……2000萬美國人在超級碗期間組織聚會。9000萬美國人在中場休息時使用衛生間,3.5億加侖的水會被衝掉,相當於尼亞加拉瀑布7分鐘的流量。而馬桶的水壓也在這一個時間達到最高峰,全美近一半的家庭電視都轉向了同一個畫面。
而在中國,卻為何沒有一點一點橄欖球的氛圍?原因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面:
1.起步較晚,基礎薄弱
橄欖球運動是西方傳過來的一項新興運動,在中國還不普及,由於橄欖球運動對抗比較激烈,受思想觀念和文化影響,還不被大多數人了解和接受,缺乏相應的群眾基礎,參與的人數少,還沒有完整的組織訓練體系,沒有形成相應的梯次力量,青少年隊伍建設空白;缺乏管理和後勤保障技術人才,比起國外我們在這個領域差距很大。
2 訓練水平較低,參加比賽少橄欖球運動是一項大型的集體項目,開展組織訓練、比賽難度大,專業性比較特殊,要求組織紀律性很強。對運動員身體條件要求比較高,不僅要有很好的身體素質,同時還要有很強的專業訓練水平;要求教練員要有很好的組織領導能力和專業水平。橄欖球運動在中國剛起步,訓練還處在初級水平,隊伍訓練不夠系統,沒有統籌安排和周密的訓練比賽計劃;比賽少,每年國內比賽最多1~ 2次,與外部比賽交流更少,學習不到國外的先進訓練方法和戰術打法。
3 全國、全軍從事該運動的隊伍及運動員少
目前國內從事橄欖球的運動員大約有500多名,其中大部分還是業餘訓練,能夠系統訓練的也就100人左右,總數還不到國外一個俱樂部的人數。基層部隊開展受各種條件的影響,好多以前具備一定水平的隊伍不能正常訓練,現在只有解放軍隊30人左右在訓練。
有許多人講中國人不適合打橄欖球,因為打籃球和踢足球都身體上吃虧,打橄欖球豈不要被打出血。但事實上呢?中國有許多年輕人參加了相關的測試,身體絕對可以達標,只不過目前為止,影響力不大,以至於忽略。中國職業體育還有許多是要做,但可以肯定的是,未來橄欖球一定可以在中國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