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BBC紀錄片《杜甫》-光明日報-光明網

2020-12-06 光明數字報

    【閒思雜錄】 

    英國資深媒體人麥可·伍德(Michael Wood),為中國詩人杜甫製作了一部紀錄片,今年在BBC放映,把一個冷門題材炒熱了。他是怎麼辦到的?

    今天製作電視節目,即使是在BBC,也要考慮怎樣迎合大眾的趣味。歐美人士很關心一個人的童年,杜甫由姑母撫養長大,觀眾需要情節,於是伍德加進來一個類似《聖經》中「替死」的情節。有一年瘟疫流行,女巫告訴姑母,兩個孩子只能保全一個,這個姑母了不起,犧牲了自己的孩子。

    另一個場景更明顯,杜甫寫詩,「頗學陰何苦用心」,「轉益多師是汝師」,經過一番努力學習,可是觀眾哪有耐心看這一過程?於是伍德從《聖經》裡面拷貝了一個戲劇性場面,杜甫像被聖靈附體那樣天降大任,戲劇性必定簡單,簡單才有娛樂效果,歐美的觀眾覺得親切,中國人好像也覺得這是詮釋「天才」。

    伍德還把李白拉進來客串表演,他說李白好鬥毆,殺過人。李白說過「託身白刃裡,殺人紅塵中」,「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好極了,趕快拼貼進來吧,不必考據了,絕無其事還要憑空編造呢,何況有現成的線索,這樣的李白比較「好看」。同樣的情況,杜甫說過他要「致君堯舜上」,哪裡辦得到,又詠嘆「匡衡抗疏功名薄」。蛛絲馬跡,組織一下,順理成章,皇帝不聽他的建議,他很難過。這樣的杜甫也比較「好看」。

    早年到電視行業覓食,初學乍練,外國專家開示,電視裡面什麼都可以有,唯獨不能有詩。引申他的話:你的攝影機怎麼對付「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怎麼對付「萬古雲霄一羽毛」?你可以表現「花近高樓」,那麼「傷客心」呢?想拍「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除非用特別技術出現諸葛亮(或者杜甫自己)的冤魂。想拍「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除非給杜甫一個年輕美麗的妻子。不可不可!在這方面,伍德和BBC有他們的底線。

    伍德請來一位有名的演員,用「莎士比亞腔」朗誦英譯的杜甫詩,一共十五首之多,很難得,算他有擔當。不管譯文如何,受眾感動了,節目成功了,算他看得準。不管文學家怎麼說,歷史學家怎麼說,媒體人有他的跑道,他要他的錦標。「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這一刻,杜甫頗不寂寞。伍德也算為中國詩人做了一件事情,事難全美,他到底是個英國人,這樣就挺好。

    杜老一生在沉重的壓力下生活,他的詩高出生活,有完整的精神面貌,比較抽象,而電視只能拍他的生活,因為電視需要具象。再說,這個精神面貌是他全部作品的凝聚幻化,紀錄片不能負載。伍德的《杜甫》播映的時候,新冠肺炎全球流行,各國停工停課,封省封城,人人被迫在自己家中承受高壓,據說,紀錄片中的杜甫,還真的幫助了收視這個節目的人。這個「據說」,我們樂見樂聞。

    (作者:王鼎鈞)

相關焦點

  • BBC最新英文紀錄片:杜甫,中國的莎士比亞
    4月7日,BBC推出了最新紀錄片Du Fu: China’s Greatest Poet(《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該片由BBC最受歡迎的主持人之一、歷史學家麥可·伍德(Michael Wood)執導,在片中,他走訪探尋了唐代詩人杜甫一生的足跡,向人們介紹杜甫波瀾壯闊的一生。
  • 看BBC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有感
    BBC/Du Fu: China's Greatest PoetBBC的紀錄片將杜甫與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地位和影響相提並論,我想也許這就是藝術相通之處。莎士比亞的戲劇同杜甫的詩歌一樣,分別將大英帝國和古代中國的人民生活用他們的傑作描繪給後世,編寫著各自的民族基因。
  • 跟著BBC的鏡頭 看「詩聖」杜甫如何「圈粉」西方觀眾
    而提起唐朝有如繁星一般不可勝數的詩人中,杜甫和李白,無疑是其中最閃耀的那兩顆。「詩聖」杜甫、「詩仙」李白,中國兩位偉大的詩人生於同一時代,這聽起來神奇而又美妙。在中國,上至耄耋老人下至稚童,提起杜甫都能背誦出不少他的詩句。但在西方,到底有多少人知道杜甫呢? 近日,BBC推出了單集58分鐘的最新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這是杜甫第一次以紀錄片的方式,被詳細地介紹給西方世界。
  • 你問我答-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智庫你來問#【來擺龍門陣:重慶如何實現快速發展?】重慶雖然地處內陸腹地,但是近些年來,藉助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政策東風,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重慶要想更上一層樓,需要在哪些方面有所作為?我們邀請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羅來軍與您聊一聊。
  • 主流媒體引領社會輿論的經典案例-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日報關於河北農大一群畢業生,15年來持之以恆資助病逝同學的雙親,以及被資助的李維賀老人誠信為本,含辛茹苦償還債務的系列報導,讀後令人動容,引人深思,激起了廣泛的社會反響。
  • 體溫表(外二首)-光明日報-光明網
    體溫表(外二首) 作者:魯若迪基 《光明日報》( 2020年02月14日 14版)
  • BBC頂級紀錄片《人類宇宙》
    ·考克斯類型: 紀錄片官方網站: http://www.bbc.co.uk/programmes/p0276p50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語言: 英語首播: 2014-10-07集數: 5單集片長: 60分鐘豆瓣評分:9.2
  • BBC紀錄片《南太平洋》第2集-漂流者
    BBC紀錄片《南太平洋》第2集-漂流者導演: 馬克·布朗羅 / Chiara Bellati / Jonathan Clay編劇: Chiara Bellati主演: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Benedict Cumberbatch / Mike Rowe / Richard Wollocombe / 馬克·布朗羅類型: 紀錄片官方網站: www.bbc.co.uk
  • 如何用英語講「詩聖」杜甫的故事?BBC教你用地道表達俘獲聽眾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之時,BBC推出了一部談論遙遠東方詩人的紀錄片:Du Fu: China’s Greatest Poet(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它的主角不是莎士比亞,而是我們熟知的「詩聖」杜甫。他被冠以「中國最偉大的詩人」,第一次以紀錄片的方式,被詳細地介紹給西方世界。
  • 專家學者熱議老莊思想的當代價值-光明日報-光明網
    該論壇由光明日報社、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安徽省委宣傳部聯合主辦。老莊思想學術論壇始辦於2013年,已成功舉辦三屆。本屆論壇以「老莊思想與協調發展」為主題,近百位專家學者共同研討了老莊思想對當代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並為創新社會治理方式、推動社會有序健康發展積極建言獻策。
  • bbc出品紀錄片大貓,四十種貓科動物中的三十一種都被記錄
    bbc出品的紀錄片,往往都是花費數年時間打造的稀世精品,每一部都口碑炸裂,讓人大開眼界。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部大貓。同樣是史詩級的作品。從世界最小的可以放在手掌上的鏽斑豹貓、膽敢單挑鱷魚的美洲虎,殘忍屠殺企鵝的美洲獅,以及喜馬拉雅山頂神出鬼沒的雪豹。四十種貓科動物中的三十一種都被記錄進來,絕對是一部鑑貓寶典,貓奴們的頂級盛宴。
  • BBC紀錄片丨《人類宇宙》1~3集
    來自BBC紀錄片編輯整理( ID: BBCjilupian)導演: Stephen Cooter主演: 布萊恩
  • 40年,《哥德巴赫猜想》仍令人念念不忘-光明日報-光明網
    這段「編者按」,刊登在1978年2月16日的《光明日報》上。    當日的這份報紙,只有4個版,卻拿出了兩個半版面的篇幅,並且還是從頭版整版開始,轉載了《人民文學》雜誌當年首期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激動人心」的程度可想而知。    四十年過去了,這篇報告文學讀來依然「激動人心」。此中奧秘究竟何在?又給當前的文藝創作留下哪些有益的啟示?
  • BBC播出《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引起轟動 用英語來讀唐詩是什麼...
    4月6日,BBC推出了一部關於詩歌的紀錄片它的主角不是莎士比亞,而是我們熟知的「詩聖」杜甫。他被冠以「中國最偉大的詩人」,第一次以紀錄片的方式,被詳細地介紹給西方世界。杜甫的一生,親歷了唐朝的由盛及衰。杜甫出生於一個有悠久傳統的官僚家庭,杜甫降生後,他家庭的聲勢已經不如往日顯赫,漸漸衰落下來。
  • 了解一個與印象有別的中國-光明日報-光明網
    當地時間12日晚20點55分,由中國駐法國大使館及貴州省人民政府共同支持、推動,法國電視二臺拍攝製作的《相約未知地帶——貴州篇》紀錄片在法國首播,節目一經播出便創下了21.9%的當晚最高收視率,共有523萬法國觀眾通過這部紀錄片領略了古老神秘、淳樸秀美的貴州苗寨風光。
  • 網絡發表納入學術評價的「光明探索」
    7月8日,「2019年6月網絡理論文章TOP100榜單」在光明網專區新鮮亮相。經過對文章質量、傳播力、影響力等的科學評價,發表在中央重點新聞網站、重點理論網站、地方新聞網站等22家網站的100篇理論文章脫穎而出,躋身當月「百強榜」。
  • 中央主要新聞單位採編人員籤署保密協議-光明日報-光明網
    本報北京8月14日電(記者杜羽)14日,法制日報社與全社220名新聞採編人員籤署保密承諾書和職務行為信息保密協議。至此已有14家中央主要新聞單位啟動了保密承諾書和保密協議的籤署工作。
  • BBC網站除了精彩絕妙的紀錄片 還可以用來學英語!
    對於中國學生而言,提到BBC最多想到的是它精彩絕妙的紀錄片,其實,它還有另一個神奇的存在——BBC Learning English!網址:http://www.bbc.co.uk/learningenglish/BBC Learning English中國學生的福音,這上面的所有聽力材料都有稿子!
  • 9.2分豆瓣高分BBC紀錄片:《恆星七紀》Seven Ages of Starlight
    《恆星七紀》Seven Ages of Starlight導演: Gaby Hornsby主演: Rupert Graves類型: 紀錄片官方網站: www.bbc.co.uk/programmes/p00yb434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2012-10-25片長: 90分鐘又名: 星光七紀元 / 恆星的一生每當太陽落山,夜幕降臨,坐在大地,仰望星空,就能看到一部史詩巨作在眼前上演,這部巨作擁有數十億演員——恆星。
  • 課本裡的西藏-光明日報-光明網
    他們深情地唱道:『太陽和月亮有同一個母親,她的名字叫光明。漢族和藏族有同一個母親,她的名字叫中國』。」(《孔繁森》,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    當然,有關西藏的故事遠不止這些內容。人們常說「西藏除了缺氧,什麼都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