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發全固態氫負離子電池

2021-02-25 電源技術雜誌

               

東京工業大學(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研究人員首次展示在基於氧化物的固態電池中以氫負離子(H-)為基礎的電化學反應,期望使其展現成為下一代電池基礎的潛力。

東京工業大學教授小林玄器(Genki Kobayashi)與菅野了次(Ryoji Kanno)以及來自分子科學研究所(ISM)、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ST)、京都大學(Kyoto University)與高能量加速器研究機構(KEK)的研究人員們推論,氫負離子(H-)可望用於高能量密度儲存元件。利用氧氫化物固態電池,研究人員首次展示了純氫負離子(H-)可在氧化物中傳導。

金屬氫化物的晶格往往不夠靈活,使得氫負離子(H-)難以傳送,這也就是為什麼研究人員轉而求助於氧氫化物——氧與氫共用相同晶格位置。另一項挑戰是氫的供電子(electron-donating)特性高,這表示電子將會從氫負離子(H-)解離而產生質子與電子,導致電子(而非氫化物離子)遷移。因此,研究團隊只得尋求另一套包含陽離子的系統,在該陽離子中的供電子較氫更多。


La2-x-ySrx+yLiH1-x+yO3-y (x= 0, y =0, 1, 2)的晶體結構

研究人員檢視其氧氫化合物結構如何隨著組成與合成條件而變化,同時也研究了電子結構的特徵,結果發現了化合物中的離子Li-H鍵,亦即在氧化物中存在氫負離子(H–)。



全固態氫負離子(H–)電池:具有Ti/o-La2LiHO3/TiH2結構的固態電池放電曲線。

中間插圖是電池及其可能導致的電化學反應示意圖

接著,研究人員們在正交結構相位(o- La 2LiHO3)使用La2LiHO3,作為電池(具有鈦陽極與氫化物陰極)的電解質。因為放電造成的電極相位變化與Ti-H相位一致,顯示氫負離子的遷移。研究人員的結論是:「成功建構一種具有氫負離子(H–)擴散的全固態電化學電池,不僅展現氧氫化物可作為氫負離子(H–)固態電極的能力,同時也有助於開發基於氫負離子(H–)傳導的電化學固態元件。」

       更多信息請關注《電源技術》官方微信!

《電源技術》官方網站:www.cjpstj.com

相關焦點

  • 日本研發固態電池 A股哪些上市公司值得關注?
    日本正式研發固態電池 研發工作於本月正式開始,並由鋰離子電池技術與評估中心(Libtec)牽頭研究。參與該項目的包括松下及GSYasua兩大電池製造商;旭化成、東麗工業和可樂麗三大化學公司;以及本田、日產和豐田三大汽車製造商。日本政府向該項目投資16億日元(約人民幣9349萬元),希望日本公司能重回電動汽車電池市場前列。在固態電池中,固態電解質取代液態電解質,據稱可降低生產流程複雜度和成本,並大大提高安全性和能源密度。同樣重要的是,據稱固態電池的充電時間能從幾小時縮短至幾分鐘。
  • 什麼是固態電池,全固態電池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技術
    如果通俗地講,全固態電池就是裡面沒有氣體、沒有液體,所有材料都以固態形式存在的電池。 而考慮到現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電池為鋰離子電池,我們在這裡將默認把「全固態鋰離子電池」當做全固態電池的代表(暫時忽略全固態鋰硫等新型電池)。 本文也會著重介紹全固態鋰離子電池(以下將全部簡稱為「全固態電池」)的各方面,以饗讀者。
  • 儲能領域新的挑戰者,全固態電池入場
    全固態電池的優勢 傳統的鋰離子電池主要由正極、負極、隔膜、電解液、結構殼體等部分組成,而全固態電池顧名思義就是電池裡沒有氣體、液體,所有材料都以固態形式存在,用固體電解質來代替現有鋰離子電池中使用的液體成分。使用固態電解質後,全固態電池相比於一般鋰離子電池,可以實現更輕的質量、更小的體積,能量密度也有較大提升。
  • 諾獎得主吉野彰牽頭多家日企及機構 研發全固態電池
    中新網2月12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12日報導,總部位於日本大阪府池田市的「技術研究組合鋰離子電池材料評價研究中心」 (LIBTEC)發起項目,力爭到2023年4月,完成面向電動汽車(EV)的全固態電池試製品。LIBTEC的理事長正是因研發鋰離子電池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吉野彰。
  • 諾獎得主吉野彰牽頭多家日企及機構研發全固態電池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據日本共同社報導,總部位於日本大阪府池田市的「技術研究組合鋰離子電池材料評價研究中心」 (LIBTEC)發起項目,力爭到2023年4月,完成面向電動汽車(EV)的全固態電池試製品。
  • 日本開發出耐寒全固態電池用電解質
    日本靜岡大學講師守谷誠與東京工業大學教授一杉太郎等人組成的研究小組,開發出了可用作「全固態電池」電解質的有機分子結晶。全固態電池是被期待應用於純電動汽車(EV)等的新一代蓄電池。研究小組開發的分子結晶的特點是,與以往的技術相比,容易在低溫下發揮作用。
  • ...儲能|負極|固態電池|全固態電池|高禾投資研究中心|正極材料|鋰...
    3) 電解質全固態鋰電池採用固態電解質替代傳統有機液態電解液,有望從根本處解決電池安全性問題,是電動汽車和規模化儲能理想的化學電源。固態電池的三大電解質體系各有優劣,目前全球固態電池企業都在不同的電解質體系上進行技術研發。其中,歐美企業偏好氧化物與聚合物體系,而日韓企業則更多致力於解決硫化物體系。2.
  • 中科院資深固態電池專家談固態電池技術產業化
    中國氧化物固態電池技術全球領先,龍頭臺灣輝能、江蘇清陶、北京衛藍、贛鋒鋰業已有產品商用;美國初創公司中Solid Power預計固態電池上市2021年,裝車時間2026年,QuantumScape主打1000Wh/L以上、380-500Wh/kg的高能量密度;日本舉全國之力,聯合豐田、松下等公司和高校發展硫化物固態電池,預計2025、2030硫化物全固態電池在日本動力電池市場的滲透率分別達50%、95%
  • 固態電池怎麼忽然就火了?
    正是因為固態電池具有這麼多的優點,全球多國都高度重視其研發和應用。目前從技術路線來看,主要分為硫化物、氧化物和聚合物三種。前兩者目前發展態勢更被業界看好。 其中,日本起步最早。2018年7月,日本國立研究機構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對外宣布,啟動第二階段固態鋰離子電池研發項目,並為此斥資1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9億元),成員包括23家整車及電池、材料廠商,另外還有15家大學及公共研究機構,計劃到2022年全面掌握全固態電池相關技術。 韓國也不甘落後。
  • 全固態鋰金屬電池近期研究成果及國內電池供應商布局
    一、超薄柔性聚合物電解質助力高效全固態鋰金屬電池目前,對聚合物電解質的研究多聚焦在提高其離子電導率。離子電導率由固態電解質的離子電導對電解質厚度和面積進行標準化處理計算得到。不同固態電解質的厚度相差較大,因此,即使電導率相近,厚度的差異導致了鋰離子在固態電解質中遷移距離的不同,直接影響了全固態電池電化學性能和能量密度。
  • 中科院資深固態電池專家談固態電池技術與市場 產業化尚遠!
    中國氧化物固態電池技術全球領先,龍頭臺灣輝能、江蘇清陶、北京衛藍、贛鋒鋰業已有產品商用;美國初創公司中Solid Power預計固態電池上市2021年,裝車時間2026年,QuantumScape主打1000Wh/L以上、380-500Wh/kg的高能量密度;日本舉全國之力,聯合豐田、松下等公司和高校發展硫化物固態電池,預計2025、2030硫化物全固態電池在日本動力電池市場的滲透率分別達50%、95%
  • 固態電池產業格局
    二、固態電池主要的技術路線及分類目前全固態鋰電池主要分為3種不同的技術路線,有機固態材料是聚合物,無機固態材料主要是氧化物和硫化物,研發歷史都很悠久。且CATL等電池龍頭企業均在大力研發固態電池,但未對外大規模宣布。此外,上汽、國軒高科等都在做。目前比較盛行的氧化物固態電池在中國比較盛行,國內氧化物固態電池水平屬於全球領先。我國2000年以後動力電池方面一直追趕日韓,從追趕到成為鋰離子電池產業化的主流。日本從90年後推出鋰離子商業化後即布局固態電池領域並選擇硫化物領域,硫化物離子電導率最高且難度更大,其活性更強。
  • 合眾/清陶合作固態電池研發 哪吒U成首款固態電池量產車
    (崑山)能源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清陶」)達成全面深度合作,共同推進固態電池的研發與應用,加快打造高品質的安全出行。根據戰略合作,雙方將以推動固態動力電池裝車應用作為核心原則,旨在充分發揮固態動力電池技術潛力,加快固態動力電池整車驗證與測試,共同推動和引領行業的發展。清陶將作為合眾唯一的固態動力電池合作夥伴,為合眾提供高安全固態動力電池解決方案,助力合眾旗下產品品牌哪吒汽車為廣大用戶帶來更為安心無憂、暢快便捷的智能出行體驗。
  • 鋰電池、固態電池、燃料電池,未來動力電池誰主沉浮?
    最近一段時間,各國在固態電池上動作頻頻,紛紛加大了研發力度。6月15日,日本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宣布,其將與豐田汽車、松下啟動新一代高效電池「全固態電池」的開發,力爭2022年前確立技術。
  • 固態電池全面分析——必經之路,2020準固態,2025全固態?
    綜上,我們認為,未來發展方向準固態電池將以聚合物複合電解質為主,薄膜固態電池以氧化物複合電解質為主,全固態電池以硫化物複合電解質為主。12.固態電池:50 年歷史,50 多家研發團隊目前,全球範圍內約有 50 多家製造企業、初創公司和高校科研院所致力於固態電池技術。14.
  • 豐田明年將推出搭載固態電池的原型車 固態電池概念股一覽
    據報導,豐田希望成為全球首家量產搭載固態電池汽車的廠商,將於明年推出原型車,在2021-2030這個十年的初期開始面向市場銷售。據稱,豐田目前正在開發的固態電池汽車,在同等條件下的續航裡程是傳統鋰離子電池的超過兩倍,即便對於最緊湊的車型來說,也不需要多布局電池而犧牲內部空間。
  • 技術 | 新能源電池技術之固態電池
    如果通俗地講,全固態電池就是裡面沒有氣體、沒有液體,所有材料都以固態形式存在的電池。而考慮到現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電池為鋰離子電池,我們在這裡將默認把「全固態鋰離子電池」當做全固態電池的代表(暫時忽略全固態鋰硫等新型電池)。一般來說,鋰離子電池主要由正極、負極、隔膜、電解液、結構殼體等部分組成,其中電解液使得電流可以在電池內部以離子形式傳導。
  • 日本製成全固態鋰硫電池 比傳統鋰離子二次電池的能量密度高4倍
    據外媒報導,日本豐橋技術科學大學(Toyohash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電氣與電子信息工程系的一組科學家採用一種低成本的簡單液相法合成了一種活性含硫材料和碳納米纖維(CNF)複合材料。研究人員採用液相法製成了硫-CNF複合材料,再製成了全固態鋰硫電池,與鋰離子二次電池相比,其放電容量更高、循環穩定性更好。
  • 全固態鋰離子電池到底是個什麼鬼?
    日前有海外媒體報導稱,寶馬正在研發一款更為先進的鋰離子電池,這款電池將用固態電解質代替現有的電解液,更輕、更安全、密度更高。據悉,新電池的量產時間或為2026年。看到這則新聞之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BMW什麼時候才能學會我朝的一貫作風啊?2026年還有9年時間呢,最差也要說(chui)是(niu)2020年量產讓我等先興奮幾分鐘吧?
  • 關於全固態鋰離子電池的淺析
    快隨小編來了解一下關於動力電池的知識吧。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7/383965.htm全固態鋰離子電池採用固態電解質替代傳統有機液態電解液,有望從根本主解決電池安全性問題,是電動汽車和規模化儲能理想的化學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