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GDP已出爐,臺灣僅排第七?臺北還有趕超機會嗎?

2020-11-30 騰訊網

說起臺灣,很多人的看法不一。

往昔「亞洲四小龍」榮光在臺灣身上的光芒,已經漸漸越來越黯淡。

在2017年,中國臺灣GDP排名在第九,引發臺灣人熱議。一方面,臺灣對中國大陸取得的發展十分豔羨,不吝讚賞,另一方面,臺灣人對自家經濟又恨鐵不成鋼,擔憂臺北淪為二線城市。

但客觀來說,以一個省份的經濟去看待,臺灣省的經濟發展放在中國或是放在世界都表現得不俗。

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臺灣省就已經發展成為亞洲地區最富裕和最發達的經濟體之一。而經過50多年的經濟快速發展,更是與韓國、新加坡和香港地區並稱為「亞洲四小龍」,其進步有目共睹。

在2017年,臺灣省在全國34個省份的GDP排名更是排到了全國第6位,經濟總量達到5793億美元,位居世界第22位,人均GDP也達到了2.46萬美元。

在過去幾年裡,雖然不見臺灣有什麼很亮眼的經濟發展變動,但逐年穩步增長才是臺灣經濟的一大特點,那麼在剛過去的2018年臺灣又表現得怎麼樣呢?

在本月14日,中國海關就交出了2018年對外貿易的成績單,中國貿易總額超30萬億元,再次領跑全球。而各省的GDP成績單也相繼出爐,各省的進步有目共睹。

截止1月18日,在正式公布GDP數據的各個省份裡:

江蘇省暫時排名第一,總量超9萬億元,也是截止目前中國第一家正式宣布邁進「9萬億」的省份;

四川省GDP總量為4萬億元,相比2017年的3.7億元同比增長8%;

湖北省GDP總量為3.82億元,相比2017年的3.675億元同比增長7.8%;

……

還有公布的河北省、福建省、北京市、安徽省、天津市和新疆、西藏等省市,總體看來各個省市的GDP都在保持著穩速發展,而值得一提的是西藏,2018年GDP總量為1400億元,雖然總量不多,但增長為10%,近5年來西藏都保持著高速發展的趨勢,值得表揚。

反觀臺灣,雖然2018年臺灣省的GDP數據還沒公布,但在2018年11月12日在臺灣經濟研究院舉行的「經濟景氣趨勢研討會」上有專家預估,2018年臺灣經濟增長率為2.57%,高於臺灣行政當局統計部門預估的2.27%。

這樣的預測當然不是張口就來的,由於臺灣在2018年第一季度就增長了3%,而第二季度增長了3.3%,第三季度迎來下滑,僅僅增長了2.28%,創下5年新低。

從2018去年來看,按照IMF的預測臺灣省的經濟總量約為6026.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40906.3元)。

按照目前公布的10個省市GDP排名來看,臺灣是排在江蘇省之後、四川省之前,但要是等到廣東省、山東省等數據出來,臺灣的GDP排名大概是在全國第七或第八名。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臺灣2019年GDP出爐,超過全國25個省份,人均呢?
    目前為止,2020年已經過去了2個多月時間,各地2019年的GDP也紛紛出爐。從我國各省份的最新GDP數據來看,排名前三位的是廣東、江蘇和山東,GDP總量分別達到10.76萬億、9.96萬億、7.1萬億。其中,廣東省成為唯一一個GDP突破10萬億元大關的省份,經濟體量基本上相當於整個俄羅斯(2018年GDP為11.5萬億元)。
  • 1994年到2018年,中國大陸GDP增長23.5倍,那臺灣、香港、澳門呢
    從2018年年底開始的「全國第四次經濟普查的」結果終於公布了——不出大家的意料,再次將中國大陸的GDP上調了,由初值的90.03萬億元增加了18972億元,總量達到了919281億元人民幣。按照去年的平均匯率折算,為13.89萬億美元。按照13.95億人口計算,2018年中國人均GDP也提升到約9960美元,離1萬美元大關僅差幾十美元了。
  • 臺灣第一大城市,不是高雄也不是臺北,與南京成為了姊妹城市
    在我國的寶島——臺灣,這個地區的許多城市與內地的城市是姐妹城市,人民交流深厚,如今的省會臺北,已成為世界一線城市,與北上廣深四個城市發展水平相同,但這裡並不是臺灣最大的城市,高雄被認為是當今臺灣面積最大的城市,但實際上並非如此,高雄的人口只有278萬,而新北的人口卻高達400萬,另外,新北市位於臺灣的最北端,市內被臺北包圍,如果說臺北是臺灣經濟力量的象徵,那麼新北就是臺灣人都市生活的縮影
  • 第一季度臺灣GDP出爐,總量1535億美元,放在全國排第幾?
    根據相關統計顯示,1994年臺灣和大陸GDP比重為0.45:1,幾乎達到大陸GDP的一半,同時遠超廣東、江蘇等省份。2019年,臺灣地區生產總值約為4.21萬億元,而同期大陸GDP總量達到99.08萬億元,是臺灣的23.5倍。與此同時,廣東、江蘇等省的經濟總量已是臺灣的2倍以上。
  • 臺灣旅遊:臺北車站美食地圖攻略!
    臺北車站貫通臺鐵、臺北捷運和臺灣高鐵三大鐵路,交通方便,幾乎是去臺北的必經之地。人流多,食肆也隨之而多,走遍臺北車站及其周邊,選出人氣特色之選,帶大家一同做吃貨。地址:臺北市大同區太原路19號1樓時間:11:00至20:00(周一休息)03八月堂2019年開業的牛角包專門店「八月堂」在臺灣掀起熱潮,最誇張的時候要排1至2小時才買到,即使開了很多家分店,依然需要大擺長隊。
  • 我國最特別的省會城市:GDP不足萬億,卻是世界一線城市!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是有目共睹的,全國各地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許多城市的國際地位也越來越高,在去年舉行的世界城市評選中,我國的很多城市表現突出。其中,有一個特別的城市超越了廣州這個現代化大都市,成為世界一線城市,但是,從gdp來看,這座城市的gdp還不到1萬億元,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個獨特的城市吧。這個城市是臺北,是臺灣省的省會,/臺北的面積和人口都很小,臺北gdp只有5000多億元,但是,由於人口不多,臺北的人均gdp非常靠前,人均gdp達到19萬多,在中國也是數一數二的水平。
  • 2019年,臺灣GDP總量排全國第九,那麼人均GDP呢?
    那麼,在2019年,我國臺灣的GDP總量達到了多少,放在全國能夠處於什麼水平?2019年臺灣DP排名全國第九根據臺灣省統計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在2019年,臺灣經濟增速為2.73%,完成的名義GDP達到了18.90萬億新臺幣(折合人民幣約為42180.68億元)。
  • 2020年我國大廣東經濟總量有望超越韓國
    1968年,日本經濟躍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2019年日本gdp5.1萬億美元,世界排名僅次於美國、中國位居第三。人口1.26億人,人均GDP4萬美元,屬於老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日本很多世界500強企業豐田、索尼、本田、日產、東芝、佳能、鈴木、雷克薩斯、任天堂、松下等耳熟能詳的日本品牌公司。
  • 臺北臺灣菜哪家好吃 臺北值得吃的臺灣菜館在哪
    臺灣菜的特色比較鮮明,很多地方雖然有臺灣菜館,但是味道並不正宗,來到臺北怎麼能錯過正宗的臺北臺灣菜呢?臺北臺灣菜哪家好吃呢?今天就為大家推薦臺北值得吃的臺灣菜館。臺北臺灣菜哪家好吃?,很多臺灣美食都可以在這裡吃到,是臺北值得吃的臺灣菜館之一。
  • 2019年臺灣經濟增長2.73%,GDP超4萬億元,那在全國排第幾名呢?
    來源:南生今世說中國臺灣也公布了2019年經濟初值了——同比實際增長2.73%,高於當局之前預測增長2.64%,但略低於2018年的增速(2.75%)。其中,在2019年第一季度同比實際增長1.84%,二季度為2.6%,三季度為2.99%,第四季度初值為3.38%。
  • 亞洲四小龍人均GDP出爐,韓國突破3萬美元,新加坡、香港和臺灣呢
    亞洲四小龍中GDP總量最高的是韓國,2018年GDP總量1.62萬億美元,位居全球第12位,實際增速為2.7%,增速和往年相比略有下降。韓國總人口為5116萬人,按照GDP總量和總人口來計算,人均GDP約為3.13萬美元,2018年韓國人均GDP首次突破3萬美元。
  • 遼寧高校排名出爐,東北大學位列第2,大連海事趕超遼大擠進前5
    所以今天我們要分享的就是遼寧高校排名出爐,東北大學位列第2,大連海事趕超遼大擠進前5,遼寧的考生們可以參考哦! 遼寧高校排名出爐 排在榜首的大學是大連理工大學,這所學校的主校區位於遼寧大連
  • 臺灣這座城市城建很不錯,跟臺北高雄相比毫不遜色,你知道是哪嗎
    臺灣曾經是亞洲四小龍之一,很多人喜歡去臺灣看看,但大都是去臺北、高雄這些大城市,其他臺中、臺南、新北就比較少去了。臺中是臺灣第三大城市,又有人說是第二大城市,因為它的人口超過高雄了,不管怎麼樣,我認為城市大小是按城市建成區來算的,臺中還是不如高雄大。
  • 2020年中國各省gdp排名 31個省份2020年GDP增速均已公布
    目前,31省份2020年經濟「成績單」均已出爐。數據顯示,31個省份2020年GDP增速較2020年普遍回落,其中8個省份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此外,2020年31個省份的GDP總和超全國的差額首次出現銳減,意味著地方GDP之和與全國GDP差額不斷擴大的趨勢得到扭轉。
  • 2019年福建、臺灣的GDP、人口、人均GDP對比
    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福建省高成長企業超過400家,高新技術企業達4500家。此外,福建省的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在2019年增長17%,製造業技改投資增長22.2%,使得福建省的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12.3%。
  • 臺經院微幅上調2018年臺灣GDP預測值至2.49%
    中新社臺北7月25日電 臺灣經濟研究院25日上調2018年臺灣經濟增長率(GDP)預測值至2.49%,較4月所作預測上調0.04個百分點,但對下半年持保守態度。綜合中央社、中廣新聞網等臺灣媒體報導,臺經院當天在臺北舉辦景氣動向調查報告記者會,並更新今年GDP預估值。此次上調主因是全球景氣復甦、國際原物料價格走高。
  • 臺灣今年年前三季度GDP,在全國屬於什麼水平?
    直到今天,還有人在提「亞洲四小龍」,實際上,亞洲四小龍是上世紀90年代的「產物」,早已成為過去時,不再有往日的輝煌,韓國、新加坡、我國臺灣和香港,經濟低迷,還出現負增長,如今的世界經濟要看新興經濟體。 亞洲四小龍有一個共同點:經濟增長很大程度上要靠出口來拉動。
  • 臺灣臺北的旅遊指南
    臺北是臺灣的首都。該縣位於該國北部,由12個地區組成,總人口約270萬。它是島上的文化,金融和政治中心,因此任何首次訪問臺灣都應該從這裡開始。臺北有許多值得關注的東西,如夜市和許多博物館。但除了它的吸引力之外,臺北如此吸引我的是城市本身。憑藉廉價但極其高效的地鐵系統等便利設施,以及眾多維護良好的公園,這座城市顯然是以人為本。
  • 臺灣有人建議臺北故宮改名「華夏博物館」
    報導稱,民進黨「立委」黃國書稱,全世界的博物館都屬於文化部門,只有臺北故宮是屬於臺「行政院」,現在的編制會讓博物館的配置有問題。消息傳出後,有人擔心臺北故宮改隸「文化部」會從二級機關變成三級機關,會矮化臺北故宮。此外,一旦改制,臺北故宮是否會改名,還有人說北院可改名為「華夏博物館」,南院可改名為「亞洲博物館」。
  • 建行臺北分行回饋臺灣客戶請諾貝爾獎大師到臺灣
    人民網臺北11月5日電(記者孫立極、李煒娜)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彼得·漢森今天現身臺北的一場論壇。這是臺灣「經濟日報」、中華經濟研究院、中國建設銀行臺北分行共同主辦的2014年大師論壇。 今天,彼得·漢森與中國建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黃志凌,「中研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劉遵義發表了專題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