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臺灣是亞洲四小龍成員,是亞洲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上世紀中後期,臺灣一度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的省份。進入21世紀以後,由於受到國際形勢以及自身產業單一等多方面因素影響,臺灣經濟增速有所減緩,GDP總量漸漸被其餘省份趕上。
根據相關統計顯示,1994年臺灣和大陸GDP比重為0.45:1,幾乎達到大陸GDP的一半,同時遠超廣東、江蘇等省份。
2019年,臺灣地區生產總值約為4.21萬億元,而同期大陸GDP總量達到99.08萬億元,是臺灣的23.5倍。與此同時,廣東、江蘇等省的經濟總量已是臺灣的2倍以上。2019年,臺灣GDP在全國各省中排名第九,在湖南(3.97萬億元)之前,福建(4.23萬億元)之後。
近日,2020年第一季度各省經濟數據悉數出爐。受到疫情影響,第一季度全國經濟遭遇重創,GDP增速為-6.8%;各省經濟普遍出現倒退,除了西藏以外,大陸其餘31省份GDP均為負增長。
據臺灣官方公布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臺灣GDP同比增長1.54%,比去年同期下降1.51%。第一季度臺灣地區生產總值約為1535億美元,按照人民幣兌換美元平均匯率計算,折算成10713.58億元人民幣。那麼臺灣GDP在全國處於什麼位置呢?
從各省公布的數據來看,一季度臺灣GDP在全國排名第六,在河南(1.15萬億元)之後,四川(1.01萬億元)之前。
和大陸省份一樣,第一季度臺灣經濟受疫情影響不小,居民消費指數下跌是臺灣經濟增速走低的主要原因。臺灣當局表示,臺北、高雄等臺灣主要城市餐飲業損失嚴重,大多數知名餐廳均歇業。除了餐飲業以外,製造業、服務業和營建業等臺灣支柱產業產值已經連續三個月下滑。
去年底臺灣媒體曾預測2020年臺灣GDP將為2.44%,如今這一數值被下調到1.03%。這將是金融危機爆發以來,臺灣經濟增速最慢的一年。
今年1~3月份,臺灣的外貿企業訂單下降明顯,尤其是來自大陸的需求,很多臺企不得已撤出了大陸市場。隨著疫情在大陸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在大陸的臺企逐漸開始復工,同時緩解了臺灣的外貿壓力。
綜合上述:第一季度臺灣經濟增長率有所下滑,不過仍然保持在正增長。未來臺灣的經濟形勢並不明朗,根據歷年的經驗,臺灣經濟主要受國際大環境所影響,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還在全球肆虐,全球經濟正處於蕭條時期。今年餘下三個季度,臺灣經濟能否復甦還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