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四小龍分別是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和香港,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四小龍通過承接西方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實現經濟迅速發展,成為亞洲經濟最為發達和富庶的地區之一。國際社會普遍將亞洲四小龍視為發達國家和地區。
亞洲四小龍中GDP總量最高的是韓國,2018年GDP總量1.62萬億美元,位居全球第12位,實際增速為2.7%,增速和往年相比略有下降。韓國總人口為5116萬人,按照GDP總量和總人口來計算,人均GDP約為3.13萬美元,2018年韓國人均GDP首次突破3萬美元。
接著是中國臺灣,2018年實現生產總值5894億美元,實際增速為2.6%,同比2017年增長了141億美元。按照臺灣總人口2358萬人來計算,人均GDP達到了2.5萬美元。按省份排名的話,臺灣人均GDP超過江蘇位居全國第一位,GDP總量約為3.9萬億元人民幣,可以排名全國第8位,排在湖北省之後。
中國香港2018年實現生產總值3630億美元,位居亞洲四小龍第三位。實際增速為3.0%,增量為213億美元,按照740萬人口來計算,人均GDP為4.87萬美元。2018年香港被深圳正式超越,深圳GDP總量為2.42萬億元,香港GDP為2.40萬億元,深圳以微弱優勢勝出。
新加坡的GDP總量為亞洲四小龍最低的,但是人均GDP是最高的。2018年新加坡GDP總量為3610億美元,實際增速為3.2%,經濟增速也是位居亞洲四小龍第一位。按照560萬總人口來計算,新加坡人均GDP為6.4萬美元,比同期美國的人均GDP還要高。
在亞洲四小龍中,新加坡是人均GDP最高的,與同期的丹麥人均GDP比較接近,可以位居全球前十的位置。GDP總量最高的是韓國,是唯一超過1萬億美元的,畢竟韓國的人口總數也是最多的,超過5000萬。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廣東省在幾十年的快速發展過程中,已經先後超過了新加坡、香港和中國臺灣,目前只剩下韓國還沒有超越。廣東2018年GDP為1.47萬億美元,超過了西班牙和澳大利亞等國家,緊跟在韓國之後,差距越來越小,預計2022年可以實現GDP總量上的趕超。但是從人均來看,廣東人均GDP僅為1.32萬美元,差距依舊很大,繼續努力。
百家號獨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