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四小龍人均GDP出爐,韓國突破3萬美元,新加坡、香港和臺灣呢

2020-12-05 簡易財經

亞洲四小龍分別是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和香港,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四小龍通過承接西方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實現經濟迅速發展,成為亞洲經濟最為發達和富庶的地區之一。國際社會普遍將亞洲四小龍視為發達國家和地區。

亞洲四小龍中GDP總量最高的是韓國,2018年GDP總量1.62萬億美元,位居全球第12位,實際增速為2.7%,增速和往年相比略有下降。韓國總人口為5116萬人,按照GDP總量和總人口來計算,人均GDP約為3.13萬美元,2018年韓國人均GDP首次突破3萬美元。

接著是中國臺灣,2018年實現生產總值5894億美元,實際增速為2.6%,同比2017年增長了141億美元。按照臺灣總人口2358萬人來計算,人均GDP達到了2.5萬美元。按省份排名的話,臺灣人均GDP超過江蘇位居全國第一位,GDP總量約為3.9萬億元人民幣,可以排名全國第8位,排在湖北省之後。

中國香港2018年實現生產總值3630億美元,位居亞洲四小龍第三位。實際增速為3.0%,增量為213億美元,按照740萬人口來計算,人均GDP為4.87萬美元。2018年香港被深圳正式超越,深圳GDP總量為2.42萬億元,香港GDP為2.40萬億元,深圳以微弱優勢勝出。

新加坡的GDP總量為亞洲四小龍最低的,但是人均GDP是最高的。2018年新加坡GDP總量為3610億美元,實際增速為3.2%,經濟增速也是位居亞洲四小龍第一位。按照560萬總人口來計算,新加坡人均GDP為6.4萬美元,比同期美國的人均GDP還要高。

在亞洲四小龍中,新加坡是人均GDP最高的,與同期的丹麥人均GDP比較接近,可以位居全球前十的位置。GDP總量最高的是韓國,是唯一超過1萬億美元的,畢竟韓國的人口總數也是最多的,超過5000萬。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廣東省在幾十年的快速發展過程中,已經先後超過了新加坡、香港和中國臺灣,目前只剩下韓國還沒有超越。廣東2018年GDP為1.47萬億美元,超過了西班牙和澳大利亞等國家,緊跟在韓國之後,差距越來越小,預計2022年可以實現GDP總量上的趕超。但是從人均來看,廣東人均GDP僅為1.32萬美元,差距依舊很大,繼續努力。

百家號獨家內容

相關焦點

  • 亞洲四小龍: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前三季度GDP對比
    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以及中國臺灣是亞洲最早一批發達經濟體。上世紀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這四個國家和地區利用本地廉價而良好的勞動力優勢,吸引外國大量的資金和技術,同時利用發達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會,實現經濟的騰飛。這便是「亞洲四小龍」的由來。
  • 深圳人均GDP接近三萬,那趕上了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了嗎?
    應該說80到90年代,香港,臺灣,韓國以及新加坡這些曾經的「亞洲四小龍」是投資深圳以及珠三角的主力軍,在深圳早期的經濟發展中發揮了很大作用,「亞洲四小龍」就是深圳前進中的標杆。經過30年的高速發展,深圳人均GDP已經接近公認的發達國家標準,那麼與曾經的「亞洲四小龍」相比,深圳目前處於什麼水平?深圳趕上了這四個經濟體了嗎?
  • 臺灣2019年GDP出爐,超過全國25個省份,人均呢?
    目前為止,2020年已經過去了2個多月時間,各地2019年的GDP也紛紛出爐。從我國各省份的最新GDP數據來看,排名前三位的是廣東、江蘇和山東,GDP總量分別達到10.76萬億、9.96萬億、7.1萬億。其中,廣東省成為唯一一個GDP突破10萬億元大關的省份,經濟體量基本上相當於整個俄羅斯(2018年GDP為11.5萬億元)。
  • 亞洲四小虎未來20年的GDP總值能超過亞洲四小龍嗎?為什麼?
    提起亞洲四小龍想必大家並不陌生,「亞洲四小龍」就是指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和香港。但是說起「亞洲四小虎」大家可能不太清楚,「亞洲四小虎」是指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當年「亞洲四小龍」經濟的飛速發展讓我們為之感嘆。
  • 2020年我國大廣東經濟總量有望超越韓國
    日本東京城市夜景六七十年代亞洲國家地區中以韓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新加坡經濟發展最為迅速,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下一個目標直指亞洲四小龍之首韓國經濟。同期2019年韓國gdp1.6423萬億美元,人口5200萬人,人均GDP31765萬美元。廣東省經濟總量距離韓國僅差223億美元。
  • 亞洲「四小虎」能否接棒「四小龍」,如今發展都怎麼樣了?
    從1960年代末至1990年代期間,亞洲的韓國、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和新加坡利用西方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會,吸引外國大量的資金和技術,利用本地廉價且良好的勞動力優勢,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加工產業,適時調整推行出口導向型的經濟發展策略,在短時間內經濟得到高速發展,一躍成為亞洲繼日本後的發達國家/地區。
  • 3.3萬億!臺灣今年年前三季度GDP,在全國屬於什麼水平?
    直到今天,還有人在提「亞洲四小龍」,實際上,亞洲四小龍是上世紀90年代的「產物」,早已成為過去時,不再有往日的輝煌,韓國、新加坡、我國臺灣和香港,經濟低迷,還出現負增長,如今的世界經濟要看新興經濟體。 亞洲四小龍有一個共同點:經濟增長很大程度上要靠出口來拉動。
  • 人均GDP比亞洲四小龍都高,這隻「歐洲小虎」才是最好的發展樣板
    在亞洲,有「亞洲四小龍」和「亞洲四小虎」的說法,指的是八九十年代幾個經濟發展較快的國家。之所以能產生這麼多「小龍」、「小虎」,當然能說明亞洲經濟很有活力,但同時也能看出亞洲整體比較落後。如果像歐洲那樣發達,或者像非洲那樣沉寂,都不會有這麼多「小龍」、「小虎」了。
  • 為什麼再無第二個「亞洲四小龍」?
    」亞洲四小龍「是一個久違的稱呼,它指的是上世紀70至90年代的新加坡,韓國,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如今這些地區都已經躋身發達經濟體,是亞洲為數不多的富裕地區。工業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對於大多數西方國家來說,這一過程持續了將近一百年時間,而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和香港在短短的二,三十年時間,就完成了這一歷史進程。
  • 中國人均GDP1.03萬,世界排名第67,那日本,韓國和臺灣地區呢?
    而有意思的是,中日韓三國加上臺灣地區,這四個地方的人均GDP呈正好呈臺階狀分布,在中國大陸之上的,是臺灣省,人均GDP約為2.6萬美元;再往上是韓國,人均GDP為3.18萬美元,最頂端的是日本,人均GDP為4.02萬美元。那麼中國人均GDP在全球處於什麼水平?根據2019年的數據,中國在全球200多個國家中排名第67。
  • 風光無限的「亞洲四小虎」,為何沒能複製「四小龍」的奇蹟?
    這其中,在亞洲有四個國家和地區走在了發展的前列,它們分別是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和臺灣。它們有一個鼎鼎大名的合稱「亞洲四小龍」。通過發展出口導向型產業,這幾國都創造了經濟發展的奇蹟。時至今日,「亞洲四小龍」紛紛進入發達國家和地區行列,成為亞洲的富裕地區。
  • 亞洲四小虎GDP出爐:印尼GDP超萬億美元,泰國、菲律賓和馬來呢?
    大家都知道亞洲四小龍,可能還沒有聽說過亞洲四小虎。亞洲四小虎分別指的是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和菲律賓,這四個國家在上世紀90年代經濟高速發展,和亞洲四小龍在80年代的經濟發展相似,所以得名「亞洲四小虎」。
  • 新加坡人均GDP超日本,主要靠什麼?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新加坡曾經在中國有著極強的存在感,與韓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合稱「亞洲四小龍」,而且是中國最重要的學習對象。後來,又與馬來西亞、泰國合稱「新馬泰」,是中國土豪最喜歡炫耀的旅遊地之一。這幾年因為中國越來越富強,新加坡在中國的的存在感逐漸降下來了,但仍可說是中國人最熟悉的國家之一。
  • 臺灣省人均GDP2.59萬,放在亞洲排名多少?全球呢?
    根據公開的數據,2019年,臺灣地區人均GDP達到2.59萬美元,比2018年的2.5萬美元略有增長。我們知道,人均GDP超過2萬美元就算達到初等發達國家標準,而3萬美元則是公認的發達經濟體的標準。顯然臺灣地區距離中等發達經濟體還有不小的差距。
  • 2018年GDP已出爐,臺灣僅排第七?臺北還有趕超機會嗎?
    說起臺灣,很多人的看法不一。往昔「亞洲四小龍」榮光在臺灣身上的光芒,已經漸漸越來越黯淡。在2017年,中國臺灣GDP排名在第九,引發臺灣人熱議。一方面,臺灣對中國大陸取得的發展十分豔羨,不吝讚賞,另一方面,臺灣人對自家經濟又恨鐵不成鋼,擔憂臺北淪為二線城市。
  • 亞洲四小龍和亞洲四小虎,你知道是哪些地方嗎?
    「亞洲四小龍」和「亞洲四小虎」幾乎同時崛起於上個世紀60年代末,亞洲四小龍至今為止依舊被公認為現在發達國家及地區,但差不多在同一時間崛起的「亞洲四小虎」卻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野。那四小龍和四小虎分別是哪些地方和國家你知道嗎?
  • 「亞洲四小龍」落寞?中國大陸已經崛起,現在亞洲誰最強?
    可能大家也都能發現,這些年關於亞洲四小龍的消息已經越來越少,甚至連這個稱呼都很少能聽到了,以致於很多人都不知道亞洲四小龍到底是哪四小龍。這裡先來普及一下,亞洲四小龍是上世紀60—90年代亞洲幾個經濟發展迅速的國家和地區,主要包括韓國、新加坡和我國的臺灣及香港地區。
  • 深圳GDP突破2.4萬億,臺灣的GDP接近4萬億,網友:一看就知道勝負
    深圳是中國的一個新興城市,它的歷史不長,只是在改革開放以後才由一個小漁村發展成一個城市,由於其成長速度過快,被稱為一夜之間崛起的城市,臺灣是中國的一個省,過去與香港、韓國、新加坡一起被稱為「亞洲四小龍」,象徵著亞洲最繁華的地區。
  • 我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 2019年中國GDP總量世界排名
    2019年國民經濟數據昨日出爐,我國GDP總量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平均匯率折算,人均GDP達10276美元,跨上1萬美元臺階。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這表明我國經濟總量不斷擴大,經濟發展的質量在穩步提升,人民生活持續改善。
  • 臺灣,曾經引以為傲的亞洲四小龍,現在經濟究竟如何?真的那麼差
    一、臺灣是戰略要地,具有海上貿易的地理優勢臺灣,作為中國的第一大島,地處大陸東南海域,東臨太平洋,與福建省隔臺灣海峽(寬130—200公裡)相望,由臺灣島和周圍21個附屬島以及澎湖列島64個島嶼組成,總面積約3.62萬平方公裡。臺灣省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國與太平洋地區各國海上聯繫的重要交通樞紐和戰略要地,海上貿易的地理位置相當優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