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四小虎未來20年的GDP總值能超過亞洲四小龍嗎?為什麼?

2020-12-06 靜看百態社會

提起亞洲四小龍想必大家並不陌生,「亞洲四小龍」就是指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和香港。但是說起「亞洲四小虎」大家可能不太清楚,「亞洲四小虎」是指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

當年「亞洲四小龍」經濟的飛速發展讓我們為之感嘆。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亞洲四小虎」的經濟發展像80年代的四小龍一樣突飛猛進。但經歷了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這四個國家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沒能夠延續經濟高速增長,因此「亞洲四小虎」就很少被提起過了。

那麼未來20年亞洲四小虎GDP總值會超過亞洲四小龍嗎?個人認為,很大概率會超過。

首先我們來看看數據,2018年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的GDP分別為5049.9億美元、3543.5億美元、3309.1億美元以及1.04萬億美元,四國GDP總和為2.23萬億美元。

而亞洲四小龍當中的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和香港的GDP則分別為1.62萬億美元、3641.6億美元、5894億美元和3629.9億美元,總和為2.94萬億美元。目前「亞洲四小虎」的GDP總和相當於亞洲四小龍的3/4左右。

論發展水平,20年後的亞洲四小虎都遠不及亞洲四小龍,早在上世紀90年代,亞洲四小龍就已經發展成為亞洲富裕發達的經濟體之一。

而如今的亞洲四小虎仍然是發展中國家,人均GDP遠遠低於亞洲四小龍。但論發展勢頭,亞洲四小虎更強,後發優勢也更大。

亞洲四小龍面積都不大,其中中國香港和新加坡的體量僅相當於一座中等城市,由於它們的發展水平高,因此發展速度普遍低於3%。

而亞洲四小虎則不一樣,面積和人口都是亞洲四小龍不能夠相提並論的。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未來20年,印度尼西亞的GDP就可能超過韓國,而菲律賓、馬來西亞的GDP也大概率會超過香港和新加坡。

但是總體經濟GDP可能超過四小龍,但是人均的話就不太可能了。

目前來看,亞洲四小龍中韓國和新加坡的經濟增長已經十分緩慢,新加坡還算好,能夠勉強增長,韓國經濟發展受周邊國家影響較大,從這次日韓貿易戰就能看出端倪。

反觀「亞洲四小虎」,雖然在1997年的金融風暴中經濟損失慘重,但是經過二十幾年的發展,已經逐漸恢復的元氣,而且現在越來越多的發達國家講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到了這四個國家,這就意味著未來的一段時期內四小虎的將再次實現經濟騰飛。再加上四小虎的人口數量更加龐大,體量大,能夠超越四小龍的可能性也更大。

總的來說,不出意外的話,未來20年亞洲四小虎的GDP會趕超亞洲四小龍。

相關焦點

  • 亞洲「四小虎」能否接棒「四小龍」,如今發展都怎麼樣了?
    2019年亞洲「四小龍」和「四小虎」數據對比 數據對比亞洲「四小虎」與「四小龍」的差距 從以上可以看到,亞洲「四小龍」的人均GDP是遙遙領先於「四小虎」的,最高的新加坡人均GDP超過6.5萬美元,最低的中國臺灣也超過2.5萬美元,而「四小虎」中人均GDP最高的馬來西亞只是略微超過1萬美元外,其餘三個國家均低於1萬美元,和「四小龍」的差距非常大。
  • 風光無限的「亞洲四小虎」,為何沒能複製「四小龍」的奇蹟?
    20世紀年代,處在第三次工業革命前沿的西方發達國家,紛紛向其它落後地區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不少發展中國家抓住這次良機,開始了飛速發展。這其中,在亞洲有四個國家和地區走在了發展的前列,它們分別是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和臺灣。它們有一個鼎鼎大名的合稱「亞洲四小龍」。通過發展出口導向型產業,這幾國都創造了經濟發展的奇蹟。
  • 人均GDP比亞洲四小龍都高,這隻「歐洲小虎」才是最好的發展樣板
    在亞洲,有「亞洲四小龍」和「亞洲四小虎」的說法,指的是八九十年代幾個經濟發展較快的國家。之所以能產生這麼多「小龍」、「小虎」,當然能說明亞洲經濟很有活力,但同時也能看出亞洲整體比較落後。如果像歐洲那樣發達,或者像非洲那樣沉寂,都不會有這麼多「小龍」、「小虎」了。
  • 不為人知的亞洲四小虎,遠不如亞洲四小龍,最後落得如此下場
    亞洲作為後起之秀,湧現出了很多經濟強國,強市。最先發展成發達富裕地區的韓國,新加坡,臺灣,香港被稱為「亞洲四小龍」。而如今又湧現出和四小龍同速度發展扎壯大的四個地方,被稱為「亞洲四小虎」四小龍於上個世紀60年代發展迅速,一躍成為富裕地區。
  • 為什麼現在很少有人說亞洲四小龍了?其中一個已不如我國的一個城
    文/龍小林近年來,我國毫無疑問已經成為亞洲乃至世界最具矚目的經濟體之一。不過在幾十年前,別說是在世界了,就是在亞洲我國都不算特別突出,那時的亞洲四小龍似乎都要亮眼的多。可如今,我國已經成為了全球的焦點,什麼亞洲四小龍、四小虎已經很少有人被提及,甚至很多人連名字都叫不全了,這是為什麼呢?亞洲四小龍已成明日黃花亞洲四小龍是上世紀60—90年亞洲幾個經濟發展迅速的國家和地區,包括了韓國、新加坡和我國的臺灣及香港地區。
  • 當年的亞洲四小龍和四小虎齊頭並進,為何如今差距卻越來越大?
    尤其是在亞洲的某些地區,比如東亞,還有東南亞有很多的經濟體迅速的崛起,所以在當時的時候,就有八個國家和地區分別被稱為「亞洲四小龍」和「亞洲四小虎」。「亞洲四小龍」分別是韓國、新加坡,還有我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和臺灣。
  • 「亞洲四小龍」落寞?中國大陸已經崛起,現在亞洲誰最強?
    你知道「亞洲四小龍」嗎?這個問題要是放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話,想必絕大多數人都能回答得上來。但要是把這個問題放在現在的話,恐怕絕大多數人年輕人都回答不上來。可能大家也都能發現,這些年關於亞洲四小龍的消息已經越來越少,甚至連這個稱呼都很少能聽到了,以致於很多人都不知道亞洲四小龍到底是哪四小龍。這裡先來普及一下,亞洲四小龍是上世紀60—90年代亞洲幾個經濟發展迅速的國家和地區,主要包括韓國、新加坡和我國的臺灣及香港地區。
  • 亞洲四小龍和亞洲四小虎,你知道是哪些地方嗎?
    「亞洲四小龍」和「亞洲四小虎」幾乎同時崛起於上個世紀60年代末,亞洲四小龍至今為止依舊被公認為現在發達國家及地區,但差不多在同一時間崛起的「亞洲四小虎」卻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野。那四小龍和四小虎分別是哪些地方和國家你知道嗎?
  • 為什麼再無第二個「亞洲四小龍」?
    從70年代至今,已經整整過去半個世紀,此後再也沒有國家能達到它們曾經的高度,即在短短的二十年時間,通過幾代人的努力,持續的經濟高速增長,發展成為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經濟奇蹟。不過四小龍之後,亞洲再也沒有出現一個像」亞洲四小龍「這樣的經濟體。
  • 誰還知道當年的「亞洲四小虎」?相比四小龍,他們為什麼那麼慘?
    當年的「亞洲四小龍」和「亞洲四小虎」可謂是全亞洲發展速度最為迅速的國家,可謂生龍活虎,龍騰虎躍,到了今天,四小龍和四小虎都已經被時代「降龍伏虎」了,四小龍倒是還好一些,好歹還算是亞洲較為發達的國家和地區,但四小虎真的是一蹶不振,不復當年虎威。
  • 深圳人均GDP接近三萬,那趕上了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了嗎?
    深圳是我國最早實行開放的城市,當初也是最早引進外資的地方,尤其是來自港臺地區以及韓國,日本等亞洲國家的投資就是最先進入深圳,並以此為跳板,慢慢地擴展到全國。應該說80到90年代,香港,臺灣,韓國以及新加坡這些曾經的「亞洲四小龍」是投資深圳以及珠三角的主力軍,在深圳早期的經濟發展中發揮了很大作用,「亞洲四小龍」就是深圳前進中的標杆。
  • 亞洲四小虎,經濟實力誰最「虎」?
    亞洲四小虎,經濟實力誰最虎?亞洲四小虎是指東南亞的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四國。這四個國家的經濟由於在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呈現高速發展,並且經濟實力上僅次於亞洲四小龍(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韓國),因而得名。
  • 亞洲四小龍: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前三季度GDP對比
    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以及中國臺灣是亞洲最早一批發達經濟體。上世紀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這四個國家和地區利用本地廉價而良好的勞動力優勢,吸引外國大量的資金和技術,同時利用發達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會,實現經濟的騰飛。這便是「亞洲四小龍」的由來。
  • 曾經的「亞洲四小虎」馬泰印菲為啥沒發展起來,最終被中國趕超?
    大家都聽說過」亞洲四小龍「,指的是新加坡,香港,韓國和臺灣。但是提到」亞洲四小虎「,就不是每個人都知道了。在90年代,繼」四小龍「之後,東南亞國家迅速崛起,其中有4個國家最受矚目,這四個國家就是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一起被稱為」亞洲四小虎「。
  • 亞洲四小虎GDP出爐:印尼GDP超萬億美元,泰國、菲律賓和馬來呢?
    大家都知道亞洲四小龍,可能還沒有聽說過亞洲四小虎。亞洲四小虎分別指的是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和菲律賓,這四個國家在上世紀90年代經濟高速發展,和亞洲四小龍在80年代的經濟發展相似,所以得名「亞洲四小虎」。
  • 亞洲四小龍人均GDP出爐,韓國突破3萬美元,新加坡、香港和臺灣呢
    亞洲四小龍分別是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和香港,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四小龍通過承接西方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實現經濟迅速發展,成為亞洲經濟最為發達和富庶的地區之一。國際社會普遍將亞洲四小龍視為發達國家和地區。
  • 作為90年代「亞洲四小龍」的臺灣,為什麼短短20年就掉到了車尾?
    從上個世紀開始,臺灣邁入發展快車道,一躍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但是從目前的跡象來看,無論是城建、還是經濟總量,臺灣與其他三者的差距正在拉大。但這能否代表臺灣已經開始衰敗了呢?答案是明確的,不能。臺灣的2019年GDP是4.1萬億,排中國第6,已經不佔有什麼優勢了,而且不久將會被後面幾個省份逐一超越。是什麼原因讓亞洲四小龍之首的臺灣從車頭掉到了車尾?其一:產業難以跨入下一個新階段臺灣的特色是中小型企業眾多,跟浙閩等省的經濟結構類似。
  • 「亞洲四小龍」為何落寞?背後原因是什麼?新舊時代已完成交替!
    時過境遷,現如今「亞洲四小龍」的名號已經淡出江湖,不再有人提及它們輝煌的國王,昔日亞洲經濟的驕傲如今也成為了明日黃花,這背後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下面就為大家解析一番。「亞洲四小龍」崛起於上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之間,彼時發達國家開始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它們利用自身廉價的勞動力和土地,結合引入的技術和資金,實現了一次經濟轉型。由原先的農業與輕工業為主導的經濟模式徹底轉變為了以工業為主導,「亞洲四小龍」開始騰飛。
  • 2020年我國大廣東經濟總量有望超越韓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日本工業基礎設施滿目瘡痍、百廢待興,在其後20年間,日本的經濟年均增長率達8%,第一個從戰後的「發展中國家」一躍跨入「發達國家」的行列。1968年,日本經濟躍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2019年日本gdp5.1萬億美元,世界排名僅次於美國、中國位居第三。人口1.26億人,人均GDP4萬美元,屬於老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
  • 李敖稱馬英九將把臺灣由亞洲四小龍變一條蛇
    批判人一向不留情面的李敖就說,「陸委會主委」可以選連戰、宋楚瑜,但因為馬英九不夠聰明,所以選賴幸媛這種「爛咖」,將來一定在「陸委會」上下其手,而臺灣在馬英九維持現狀的政策下,李敖斷言,會從亞洲四小龍變成亞洲一條蛇!據臺媒報導,李敖直言,「改朝換代以後會變好?我不這樣看」。李大師的第一句話就否定了民眾對「馬上」的所有期待,他認為,馬英九找了深綠賴幸媛當「陸委會主委」,像是下了一盤爛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