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龍小林
近年來,我國毫無疑問已經成為亞洲乃至世界最具矚目的經濟體之一。不過在幾十年前,別說是在世界了,就是在亞洲我國都不算特別突出,那時的亞洲四小龍似乎都要亮眼的多。可如今,我國已經成為了全球的焦點,什麼亞洲四小龍、四小虎已經很少有人被提及,甚至很多人連名字都叫不全了,這是為什麼呢?
亞洲四小龍已成明日黃花
亞洲四小龍是上世紀60—90年亞洲幾個經濟發展迅速的國家和地區,包括了韓國、新加坡和我國的臺灣及香港地區。這幾個國家和地區在90年代以前的經濟增長速度,甚至跟我國在過去30年的增長速度都有得一比。
比如韓國,在1960—1990年的30年裡,GDP的平均增速達到了9.65%。在1991年的時候,韓國的GDP已經超過了3300億美元,而我國當時的GDP也才3800億美元左右,不比韓國高多少,足見其當時的經濟實力有多強。
然而,近些年以來,亞洲四小龍的經濟增長速度明顯低調了很多,雖然平均增長個2—3%沒什麼問題,在發達經濟體中還算可以,但在亞洲東部這個經濟最具活力的地區,只能算是靠後甚至墊底的存在了。
經濟增長速度的放緩,使得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失去往日的活力,賺錢的機會也因此減少了,受關注度就自然下降了。昔日名聲赫赫的亞洲四小龍,已成為明日黃花。
我國大陸地區的強勢崛起,成為新的焦點
除了亞洲四小龍們自身的發展開始放緩之外,導致其星光迅速暗淡下去的因素,還有我國大陸地區經濟的強勢崛起。如果說上世紀90年代以前是屬於亞洲四小龍的年代,那麼90年代之後就屬於我國大陸地區的年代了。
從90年到至今的30年裡,我國大陸地區的平均GDP增速同樣也達到了9%以上。而且與亞洲四小龍相比,我國大陸地區想要長期維持9%以上的GDP增速更不容易,因為我國大陸地區的經濟規模要比亞洲四小龍的任何一個都要大。
這就是為什麼韓國的經濟快速發展了30年,GDP總量才接近我國大陸地區,而我國大陸地區的經濟快速發展30年,就已經是韓國的數倍了。
如今的亞洲四小龍,不僅在經濟增長速度上不及我國大陸地區,而且在經濟規模上已被我國大陸地區遠遠甩開。
比如亞洲四小龍中經濟規模靠後的新加坡和香港,目前的GDP還不如我國大陸地區的一個深圳,臺灣的GDP也已經被福建超過,在我國各省中都快跌出前十,就連排在亞洲四小龍首位的韓國,GDP也將很快被我國的廣東省給超越。
其實亞洲四小龍目前的經濟實力及增速,如果是放在除了西歐和北美外的其他地區,或許仍然可以閃耀,可是在我國大陸地區的強大光環下,其星光就很難散發出來了。所以我國大陸地區這一強龍的強勢崛起,也加快了亞洲小龍被人遺忘的速度。
審核:李閏
鄭重聲明:本文內容為希財網作者版權所有,任何單位或個人未經本站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否則,本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