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很少有人說亞洲四小龍了?其中一個已不如我國的一個城

2020-12-06 希財網

文/龍小林

近年來,我國毫無疑問已經成為亞洲乃至世界最具矚目的經濟體之一。不過在幾十年前,別說是在世界了,就是在亞洲我國都不算特別突出,那時的亞洲四小龍似乎都要亮眼的多。可如今,我國已經成為了全球的焦點,什麼亞洲四小龍、四小虎已經很少有人被提及,甚至很多人連名字都叫不全了,這是為什麼呢?

亞洲四小龍已成明日黃花

亞洲四小龍是上世紀60—90年亞洲幾個經濟發展迅速的國家和地區,包括了韓國、新加坡和我國的臺灣及香港地區。這幾個國家和地區在90年代以前的經濟增長速度,甚至跟我國在過去30年的增長速度都有得一比。

比如韓國,在1960—1990年的30年裡,GDP的平均增速達到了9.65%。在1991年的時候,韓國的GDP已經超過了3300億美元,而我國當時的GDP也才3800億美元左右,不比韓國高多少,足見其當時的經濟實力有多強。

然而,近些年以來,亞洲四小龍的經濟增長速度明顯低調了很多,雖然平均增長個2—3%沒什麼問題,在發達經濟體中還算可以,但在亞洲東部這個經濟最具活力的地區,只能算是靠後甚至墊底的存在了。

經濟增長速度的放緩,使得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失去往日的活力,賺錢的機會也因此減少了,受關注度就自然下降了。昔日名聲赫赫的亞洲四小龍,已成為明日黃花。

我國大陸地區的強勢崛起,成為新的焦點

除了亞洲四小龍們自身的發展開始放緩之外,導致其星光迅速暗淡下去的因素,還有我國大陸地區經濟的強勢崛起。如果說上世紀90年代以前是屬於亞洲四小龍的年代,那麼90年代之後就屬於我國大陸地區的年代了。

從90年到至今的30年裡,我國大陸地區的平均GDP增速同樣也達到了9%以上。而且與亞洲四小龍相比,我國大陸地區想要長期維持9%以上的GDP增速更不容易,因為我國大陸地區的經濟規模要比亞洲四小龍的任何一個都要大。

這就是為什麼韓國的經濟快速發展了30年,GDP總量才接近我國大陸地區,而我國大陸地區的經濟快速發展30年,就已經是韓國的數倍了。

如今的亞洲四小龍,不僅在經濟增長速度上不及我國大陸地區,而且在經濟規模上已被我國大陸地區遠遠甩開。

比如亞洲四小龍中經濟規模靠後的新加坡和香港,目前的GDP還不如我國大陸地區的一個深圳,臺灣的GDP也已經被福建超過,在我國各省中都快跌出前十,就連排在亞洲四小龍首位的韓國,GDP也將很快被我國的廣東省給超越。

其實亞洲四小龍目前的經濟實力及增速,如果是放在除了西歐和北美外的其他地區,或許仍然可以閃耀,可是在我國大陸地區的強大光環下,其星光就很難散發出來了。所以我國大陸地區這一強龍的強勢崛起,也加快了亞洲小龍被人遺忘的速度。

審核:李閏

鄭重聲明:本文內容為希財網作者版權所有,任何單位或個人未經本站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否則,本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亞洲四小龍」落寞?中國大陸已經崛起,現在亞洲誰最強?
    你知道「亞洲四小龍」嗎?這個問題要是放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話,想必絕大多數人都能回答得上來。但要是把這個問題放在現在的話,恐怕絕大多數人年輕人都回答不上來。可能大家也都能發現,這些年關於亞洲四小龍的消息已經越來越少,甚至連這個稱呼都很少能聽到了,以致於很多人都不知道亞洲四小龍到底是哪四小龍。這裡先來普及一下,亞洲四小龍是上世紀60—90年代亞洲幾個經濟發展迅速的國家和地區,主要包括韓國、新加坡和我國的臺灣及香港地區。
  • 亞洲「四小虎」能否接棒「四小龍」,如今發展都怎麼樣了?
    亞洲四小龍(The Four Asian Dragons) 要說上世紀最耀眼的經濟明星,非「亞洲四小龍」莫屬了。其實在英文中,亞洲四小龍的翻譯是"Newly Industrial Economics",簡稱「NIE」(新興工業經濟體),特別是在學術類期刊書籍中一般也都譯作NIE,很少用直譯。
  • 亞洲四小虎未來20年的GDP總值能超過亞洲四小龍嗎?為什麼?
    提起亞洲四小龍想必大家並不陌生,「亞洲四小龍」就是指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和香港。但是說起「亞洲四小虎」大家可能不太清楚,「亞洲四小虎」是指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當年「亞洲四小龍」經濟的飛速發展讓我們為之感嘆。
  • 亞洲四小龍和亞洲四小虎,你知道是哪些地方嗎?
    「亞洲四小龍」和「亞洲四小虎」幾乎同時崛起於上個世紀60年代末,亞洲四小龍至今為止依舊被公認為現在發達國家及地區,但差不多在同一時間崛起的「亞洲四小虎」卻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野。那四小龍和四小虎分別是哪些地方和國家你知道嗎?
  • 為什麼再無第二個「亞洲四小龍」?
    」亞洲四小龍「是一個久違的稱呼,它指的是上世紀70至90年代的新加坡,韓國,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如今這些地區都已經躋身發達經濟體,是亞洲為數不多的富裕地區。從70年代至今,已經整整過去半個世紀,此後再也沒有國家能達到它們曾經的高度,即在短短的二十年時間,通過幾代人的努力,持續的經濟高速增長,發展成為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經濟奇蹟。不過四小龍之後,亞洲再也沒有出現一個像」亞洲四小龍「這樣的經濟體。
  • 不為人知的亞洲四小虎,遠不如亞洲四小龍,最後落得如此下場
    亞洲作為後起之秀,湧現出了很多經濟強國,強市。最先發展成發達富裕地區的韓國,新加坡,臺灣,香港被稱為「亞洲四小龍」。而如今又湧現出和四小龍同速度發展扎壯大的四個地方,被稱為「亞洲四小虎」四小龍於上個世紀60年代發展迅速,一躍成為富裕地區。
  • 現在臺灣經濟的發展為什麼淪為亞洲四小龍之末
    臺北101臺灣作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上個世紀七八年代經濟發展可謂是奇蹟,與中國香港 韓國 新加坡並稱亞洲四小龍當時還排在首位,可以這樣說一個臺灣省的經濟總量就相當於我們整個國家的百分之45,其富於程度不言而喻。乃在整個世界也排名很靠前。
  • 「亞洲四小龍」為何落寞?背後原因是什麼?新舊時代已完成交替!
    曾幾何時,我國的經濟實力還不足以在世界舞臺上佔據重要位置,即便是在亞洲範圍內,實力也難言在第一梯隊。彼時亞洲經濟開始崛起,韓國、新加坡以及我國的香港和臺灣地區開始飛速發展,它們一同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一時間風光無限。
  • 當年的亞洲四小龍和四小虎齊頭並進,為何如今差距卻越來越大?
    當年的亞洲四小龍和四小虎齊頭並進,為何如今差距卻越來越大?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世界進入了和平發展的一個新的時期,為此很多的國家和地區都開始了經濟的高速發展。尤其是在亞洲的某些地區,比如東亞,還有東南亞有很多的經濟體迅速的崛起,所以在當時的時候,就有八個國家和地區分別被稱為「亞洲四小龍」和「亞洲四小虎」。「亞洲四小龍」分別是韓國、新加坡,還有我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和臺灣。
  • 風光無限的「亞洲四小虎」,為何沒能複製「四小龍」的奇蹟?
    這其中,在亞洲有四個國家和地區走在了發展的前列,它們分別是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和臺灣。它們有一個鼎鼎大名的合稱「亞洲四小龍」。通過發展出口導向型產業,這幾國都創造了經濟發展的奇蹟。時至今日,「亞洲四小龍」紛紛進入發達國家和地區行列,成為亞洲的富裕地區。
  • 臺灣,曾經引以為傲的亞洲四小龍,現在經濟究竟如何?真的那麼差
    到建國時的1949年,GDP僅約123億美元,90%以上產值來自於非常落後的農業,近代工業很少,產值不足總產值的1/10。在5.4億人口中,近80%是文盲,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者只有1.3%,人均GDP僅有23美元,而老蔣的後臺,美國當時的人均GDP已經高達1882美元。
  • 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之一」,如今經濟下滑,富裕程度卻不減當年
    中國香港以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天然深水港優勢創造了數百平方公裡的陸地面積與韓國相比的經濟成果,與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合併稱為「亞洲四小龍」,現在的香港整個國際貿易發展不景氣,周邊港口城市貿易的 現在香港的社會經濟發展不景氣,只相當於我國二線城市蘇州,但這並不意味著香港的有錢人也變少了,其實香港有錢人的數量似乎不減當年,除了有名的李嘉誠,還有很多有錢人,那麼,不說有錢人多和少,還是去香港看看這個城市的發展吧
  • 深圳人均GDP接近三萬,那趕上了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了嗎?
    深圳是我國最早實行開放的城市,當初也是最早引進外資的地方,尤其是來自港臺地區以及韓國,日本等亞洲國家的投資就是最先進入深圳,並以此為跳板,慢慢地擴展到全國。應該說80到90年代,香港,臺灣,韓國以及新加坡這些曾經的「亞洲四小龍」是投資深圳以及珠三角的主力軍,在深圳早期的經濟發展中發揮了很大作用,「亞洲四小龍」就是深圳前進中的標杆。
  • 亞洲四小龍: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前三季度GDP對比
    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以及中國臺灣是亞洲最早一批發達經濟體。上世紀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這四個國家和地區利用本地廉價而良好的勞動力優勢,吸引外國大量的資金和技術,同時利用發達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會,實現經濟的騰飛。這便是「亞洲四小龍」的由來。
  • 李敖稱馬英九將把臺灣由亞洲四小龍變一條蛇
    批判人一向不留情面的李敖就說,「陸委會主委」可以選連戰、宋楚瑜,但因為馬英九不夠聰明,所以選賴幸媛這種「爛咖」,將來一定在「陸委會」上下其手,而臺灣在馬英九維持現狀的政策下,李敖斷言,會從亞洲四小龍變成亞洲一條蛇!據臺媒報導,李敖直言,「改朝換代以後會變好?我不這樣看」。李大師的第一句話就否定了民眾對「馬上」的所有期待,他認為,馬英九找了深綠賴幸媛當「陸委會主委」,像是下了一盤爛棋。
  • 人均GDP比亞洲四小龍都高,這隻「歐洲小虎」才是最好的發展樣板
    在亞洲,有「亞洲四小龍」和「亞洲四小虎」的說法,指的是八九十年代幾個經濟發展較快的國家。之所以能產生這麼多「小龍」、「小虎」,當然能說明亞洲經濟很有活力,但同時也能看出亞洲整體比較落後。如果像歐洲那樣發達,或者像非洲那樣沉寂,都不會有這麼多「小龍」、「小虎」了。
  • 什麼現在竟然有了亞洲四小虎?那麼他們分別是哪些國家?
    「亞洲四小虎」大家都知道麼?「亞洲四小龍」我們都熟知,分別是亞洲的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韓國、這四個地方是亞洲最發達的最富裕的地方,而現在卻有亞洲四小虎之說,亞洲四小虎是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
  • 作為90年代「亞洲四小龍」的臺灣,為什麼短短20年就掉到了車尾?
    從上個世紀開始,臺灣邁入發展快車道,一躍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但是從目前的跡象來看,無論是城建、還是經濟總量,臺灣與其他三者的差距正在拉大。但這能否代表臺灣已經開始衰敗了呢?答案是明確的,不能。是什麼原因讓亞洲四小龍之首的臺灣從車頭掉到了車尾?其一:產業難以跨入下一個新階段臺灣的特色是中小型企業眾多,跟浙閩等省的經濟結構類似。從工業、農業起步的臺灣,目前已經逐漸由像臺積電、鴻海精密這樣的高科技產業以及高度發達的服務業取代了原先的勞力密集型產業。
  • 亞洲四小龍人均GDP出爐,韓國突破3萬美元,新加坡、香港和臺灣呢
    亞洲四小龍分別是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和香港,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四小龍通過承接西方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實現經濟迅速發展,成為亞洲經濟最為發達和富庶的地區之一。國際社會普遍將亞洲四小龍視為發達國家和地區。
  • AI「四小龍」進化術
    外界對這個新興行業,尤其是對這四家計算機視覺創業公司從不吝嗇關注。嶄露頭角之後,業界給它們取了一個頗具氣勢的名字——CV(計算機視覺)「四小龍」。這個名頭對四家公司來說意味複雜,除了論資排輩,作為目前AI(人工智慧)三大主要應用領域之一,計算機視覺「四小龍」的誕生和崛起,也被外界與「實現人工智慧彎道超車」的期望聯繫在了一起。拋開支撐高端期望一說,「四小龍」在經歷了數年的創業力量積蓄後,當下面臨的,其實是一個更接地氣的命題——如何加速商業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