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基武器或成新戰略威懾力量 美媒再炒中國威脅論

2020-12-03 大公網

  專家表示,天基武器未來將會逐漸地應用到戰場上。設計圖片

  大公網1月9日訊(記者 葛衝)科學家們推想,約6500萬年前隕石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而不久的將來,這些「來自星星的石頭」或將改變未來戰爭形態,被研製成空間對地作戰的新型武器,甚至可能取代令人聞之色變的核武器,成為軍事領域新的戰略級威懾力量。專家指出,這類武器既可人工製造地震、海嘯、山崩、雪崩、山洪等災害,還能形成人造隕石雨對航母等重點目標進行飽和攻擊,或製成天基反衛星武器摧毀敵方衛星。

  近日,隨著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五號圓滿升空,有美國媒體開始憑空臆斷,稱中國正在秘密研製一種未來空間對地作戰的新型威懾性武器,產生的能量相當於大型隕石撞擊地球。對此,陸軍航空兵學院胡登強5日在科技日報刊出題為《「隕石」當武器 這事不得了》的文章指出,其實,最早提出並著手研製此種武器的國家恰恰是美國。早在上世紀80年代,為了爭奪太空霸權,美國先後提出了「上帝之杖」「智能卵石」和「天基動能武器」計劃等。

  環境武器殺傷力大

  據介紹,把巨大隕石通過對環境的改變而造成的傷害運用到軍事行動中,則可稱之為環境武器。胡登強在文章指出,將巨型人造隕石送入太空或俘獲太空中隕石,在戰時通過安裝在人造隕石或太空隕石上的小型火箭助推改變其運行軌跡,並利用天體力學和空氣動力學使其向預定目標下落,形成巨大的衝擊及高溫等,則可人工製造地震、海嘯,或者改變某個地區溫度,形成山崩、雪崩、山洪等災害,從而破壞敵方人員生活環境,有效殺傷敵人。

  目前,美、俄等軍事強國已具備攔截遠程飛彈和打擊衛星的能力,但都不具備對撞向地球的隕石進行預警和攔截能力。胡登強文章提出,研製天基動能武器,如人造隕石雨,利用其高速下落的巨大衝擊能量,對航母等重點目標進行飽和攻擊,足以有效毀滅目標。此外,中國可借鑑美國「上帝之杖」天基動能武器研發的思路,依託太空平臺,搭載由鎢、鈦或鈾製成,重量達到一定程度的裝備,在衛星制導下,利用小型火箭助推和自由落體運動產生的巨大動能,對地球上的戰略目標實施精確打擊。

  反衛星武器效能看好

  此外,利用人造衛星與微型隕石碰撞損毀現象,可以開發天基反衛星武器。文章稱,天基反衛星武器可利用人造衛星運行必須符合天體力學定律的規律,預先判斷敵方軍事衛星運行軌道,在特定時間或地點發射人造天體(如人造隕石或人造衛星),並通過安裝在人造天體上的制導系統和火箭推進器識別追蹤敵方軍事衛星,利用自身動能或爆炸產生的大量金屬碎片、氣溶膠系幹擾物,將敵方軍事衛星破壞或擊毀。

  著名軍事專家、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軍備控制與防擴散中心秘書長洪源向大公網指出,用隕石研製的天基武器應屬於熱兵器時代的新式動能高技術武器,原理是將巨大的動能,轉化成勢能,和炮彈等傳統動能武器並沒有本質不同,其仍是傳統戰爭方式的延續,這些武器在未來很可能會成為現實。

  洪源相信,這類天基武器未來將會逐漸地應用到戰場之上,其理論上可對堅固目標、戰略目標以及樞紐工程目標等構成一定的殺傷力,而且又能夠被排除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之外。他說,從世界大國來看,各軍事大國紛紛為未來空間戰爭做準備,而用隕石研製新型動能武器絕非天方夜譚,而是一個能夠通過努力實現的短期目標,甚至不是中期目標,對此中國要高度警惕,並要做好太空戰的準備。

  進入新世紀以來,包括美國、俄羅斯、印度在內的世界主要國家相繼加強了外空開發活動。從各國外空發展規劃看,未來10至20年,外空的和平利用和軍事利用均將進入空前的活躍期,外空安全問題引起廣泛關注。洪源指出,中國目前距離美俄等世界航天大國仍有一定距離,而未來太空軍事化乃至太空的戰場化將成為現實,絕非天方夜譚。

  在離地球表面20公裡到30公裡以上的臨近空間,以及更往上的外層空間,目前沒有國際條約的限制,任何國家的太空飛行器、衛星、空天飛機等在國際法律上是不被認為侵犯領空的,這一潛在威脅非常大。原空軍副司令員陳小工曾警告,空天威脅一旦發生,對國家安全的影響是全局性的,且不提首都防空的重要性,一些經濟建設的重要目標─核電站、大型水利設施、交通樞紐一旦遭到襲擊,影響將是災難性的。

  洪源介紹,從土星五到阿波羅登月,從太空實驗室到太空梭,再到現在的可回收太空飛行器以及X47B這樣的大氣層和軌道飛機,美國未來無論是從地面搭載新型動能武器到太空軌道,或者是用天基武器俘獲衛星等,都將是一個不遠的現實。他說,世界軍事大國均在為空間戰爭作準備,而追求新式天基動能武器取得軍事上的制高點亦在常理之中。

  太空是戰爭最後高地

  國防大學政委、空軍上將劉亞洲日前亦撰文指出,太空是戰爭最後的高地,也是所有國家和軍隊最後的機會。他說,從太空中控制敵人或潛在敵人,就像站在望塔上手持獵槍的牧人,在管理腳下的羊群。誰失去了太空,誰就失去了未來。

  就中國而言,洪源指出,經過50多年的努力奮鬥,中國的航天平臺和太空飛行器穿梭活動,以及衛星的發射,包括對地觀測等,已經到達了一個新的高度,但是距離美俄這樣的世界航天大國還有一定的距離。他介紹說,其中,美國搞的殲擊衛星、殺手衛星、俘獲衛星,以及美國進行的撞擊小行星等活動,都已走在了中國的前面。

  洪源提醒,中國要有太空鬥爭準備。他說,太空戰爭跟地球表面的戰爭息息相關,未來的戰爭將是陸、海、空、天、磁、網等的戰爭,太空戰爭和地面戰爭將相互交織。

  記者設想中美之戰:特種部隊癱瘓全美

  訓練中的解放軍特種部隊。資料圖片

  據環球時報報導,美國著名記者比爾·格茨日前推出新書《i戰爭:資訊時代的戰爭與和平》,其中再度渲染中國網絡戰威脅。書中設想,2028年,中美南海擦槍走火。中國「獵鷹」特種部隊喬裝潛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通過黑客技術滲透進入美國智能電網,激活變電站網絡中預先植入的惡意軟體,對美國電網發動了代號「短路行動」的隱蔽網絡攻擊。毀滅性停電從賓夕法尼亞州蔓延到全美,美國社會基礎設施全面癱瘓。無力反擊的美國政府只能選擇對中國妥協。

  「華盛頓自由燈塔」網站3日在推銷《i戰爭》一書時稱,「中國以網際網路作為信息戰主要戰場,使用隱蔽和公開相組合的手段攻擊美日等敵對國家。中國頻繁對美國政府部門和軍事單位發動黑客攻擊,偷走谷歌搜尋引擎的秘密,根據需要改變搜索結果。文章聲稱,美國網絡關鍵基礎設施智能系統的數據一旦被中國竊取,就有可能關閉美國醫療保健、能源和通信系統,這將使每個美國公民感到恐慌。

  對於美國媒體等對中國所謂黑客行為的無端指責,中國國防部曾多次明確表示,有關指責毫無依據,是拙劣的抹黑行為。中國軍隊從未支持過任何黑客活動,中國政府一貫堅決反對並依法打擊包括網絡攻擊在內的相關犯罪活動。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軍事專家認為,美國新當選總統川普還未上臺就動輒把中國作為攻擊靶子。格茨的《i戰爭》看似內容新穎、想像豐富、其實還是迎合新一輪「中國威脅論」的老調重彈。

  中國航天今年「小目標」

  停留在月球表面的嫦娥三號。資料圖片

  1、貨運飛船給天宮二號「送快遞」

  中國首個貨運飛船天舟一號,將於2017年上半年,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七號運載火箭送入太空,與天宮二號交會對接,開展推進劑補加等試驗。據科技日報介紹,天舟一號擁有兩個獨立設計的推進劑儲箱,不僅為天宮二號攜帶一箱推進劑,用於自身控制的推進劑也可以「轉讓」。與天宮二號對接後,中國將開展試驗,利用天舟一號對空間站姿態、軌道進行控制。

  2、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土壤

  中國將在2017年12月前後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實現月球軟著陸以及採樣返回。這意味著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最後一步即將完成。據介紹,嫦娥五號包括軌道器、返回器、上升器、著陸器四部分。到達月球軌道後,軌道器和返回器繞月飛行,著陸器和上升器在月面降落。著陸器用所搭載的採樣裝置在月面採樣後,裝入上升器所攜帶的容器裡。

  3、重大工程、商業航天多點開花

  2017年,中國多項航天工程將繼續推進。中國新一代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信號體制已經確定,計劃於2017年公布,北鬥系統全球組網也將拉開序幕。2017年,中國將發射高分五號衛星。此外,中國風雲家族等氣象衛星有望添丁,首顆高通量衛星中星16等通信衛星蓄勢待發,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張衡一號電磁監測試驗衛星以及實踐十三號等科學衛星也有望在2017年升空。

相關焦點

  • 美國研發科幻般天基武器:發射雷射粒子束,專毀洲際飛彈
    據美國「防務一號」網站在3月14日的報導,作為探索各種類型的天基武器努力的一部分,美國國防部官員希望2023財年在軌道上測試中性粒子束。而這可能是繼美國在「上帝之杖」武器研製之後,又一次在天基武器方面邁出實質性的重要一步。
  • 美媒臆想中國研發天基武器:威力相當於隕石撞地球
    近年來,隨著航空、航天、熱材料及計算機等技術的發展,「上帝之杖」這種天際動能武器有了新的突破,它有可能取代令人聞之色變的核武器,成為軍事領域新的戰略級威懾力量。而隕石作為研製此類武器的關鍵材料,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 金一南:從毛澤東發展原子彈,看什麼是威懾與戰略思維
    現代世界政治運轉格局中,反威懾、威懾與再威懾在世界政治舞臺上的呈現層出不窮。這是保證世界格局相對穩定和避免戰爭的重要運轉。這一運轉的主要支柱是軍事科學技術與國家綜合國力的不斷發展和提高。要實現有效的三個過程(反威懾、威懾與再威懾),必須保證本身的軍事科學技術的發展不低於世界最先進水平,同時自身的綜合國力水平達到世界最高級。
  • 長徵五號成功發射 美國再炒中國太空威脅論
    2018年美智庫曾發布報告對各國太空活動進行評估,並將中俄視為「太空威脅」。2020年6月,美國防部發布新版太空防禦戰略概述,並稱更新後的戰略旨在回應俄羅斯和中國構成的嚴重威脅。針對美國的指控,中俄兩國外交部均給出多次回應,俄羅斯外交部網站6月發表公告稱,美國關於俄中兩國在太空領域製造巨大戰略威脅的指責毫無根據。中國外交部也曾回應表示,中方從未參與並且不會參與任何形式的外空軍備競賽。
  • 「太平洋威懾計劃」,美國事先張揚的戰略剿殺?
    (圖片來源:defensenews.com)文丨陳甜甜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世界華聲」(ID:WORLDWIDECHINESE),原文首發於2020年6月27日,原標題為《「太平洋威懾計劃」,一場事先張揚的戰略剿殺》,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 美媒:中國093核潛艇首次具備夜戰能力,技術再獲突破
    據《環球時報》近日援引美媒消息,美國《海軍新聞》稱,他們認為093A型核潛艇是中國海軍最強大的攻擊型潛艇。該潛艇還首次具備了夜間對陸精確打擊能力,顯示了在潛艇技術上的又一項重大技術突破。美媒稱,093A型潛艇是目前中國最先進的潛艇。
  • 美媒承認:中國海軍實力已超過日本!
    日本對於發展海上力量一直有很大的野心,近日有消息表示,日本現在正在不斷調整自己的海上力量戰略,強化海軍的戰鬥力。為此,日本做了不少準備,並且日本還加強了與美國的海上合作,種種跡象表明,日本最近在海軍上面有著不小的野心和動作,而且加上了美軍的幫助,中國將如何應對呢?
  • 中國戰略威懾核心力量,任務不只是核打擊
    火箭軍成軍5周年,但中國戰略飛彈部隊的歷史卻已超過60年。1957年12月,炮兵教導大隊在北京長辛店成立。從此,中國戰略飛彈部隊開始起步。1966年7月1日,第二炮兵部隊成立,中國戰略飛彈部隊作為直屬中央軍委的獨立兵種正式成軍。戰略飛彈部隊是典型的"千人一桿槍"。
  • 美打造「軌道戰」部隊搶佔太空戰略制高點
    近日,據媒體報導,美太空軍成立了一支名為「太空三角洲9隊」的部隊,專門負責太空「軌道戰」,這是美推進太空軍事力量建設的最新舉措。近年來,美軍加快太空作戰能力建設,專門組建了「第六軍種」——太空軍。
  • 被吹上天的天基武器,耗資達上萬億美元
    而在對「未來武器」的定論當中,天基武器始終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有人說天基武器就是神靈手中的武器,能從外太空垂直降下無法攔截的精準打擊、一招制敵,是未來戰爭中能取代核武器的新型戰略武器,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天基武器的理念實際上已經由來已久,並不是一朝一夕間形成的。
  • 美媒對比中美特種部隊:中國已有5個特戰旅!蛟龍突擊隊被點名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美國為了鼓吹威脅論,時常撰寫一些不切實際的分析報告,過分誇大解放軍的實力,渲染中國威脅,美軍也常用這種手段來向國會申請更多的軍費。而近日一家美媒居然一反常態,相對客觀地論述了關於中美特種部隊的差別。
  • 中國擴建海外軍事基地,美媒:中國的動作太快了
    此前,美國《福布斯新聞》曾報導了中國軍隊擴建吉布地港口的消息,根據美方提供的衛星照片顯示,一臺挖掘機正在進行填海造地工作,新的港口以可見的速度擴張,美媒感慨道:「中國的動作太快了」。這種誇大其詞的說法,無疑是為了渲染「中國威脅論」。吉布地總理:想鄭重感謝中國人民此外,為了阻止中國吉布地海軍基地的擴建工作,美國曾多次強求吉布地政府拒絕中國海軍建立保證基地,均遭到後者的嚴詞拒絕。吉布地官方曾不止一次地表示:中吉建交近40年,只有中國能真正幫助吉布地渡過難關,當吉布地遇到危險的時候,中國總能第一時間提供糧食和人道主義援助。
  • 美肆無忌憚挑釁的因素是什麼?王雲飛:需發展對美本土威懾手段
    同時,這也證明了如今的中國和美國之間的關係也不可能再回到過去了。美國肆無忌憚地挑釁,難道就沒想過一旦我國展開反擊,現在的美國該如何去面對嗎? 就算美國是目前世界上排名第一的強國,但隨著近些年來的發展,中國在各個方面的進步也早已經不同往日,甚至超過了一大部分國家。
  • 美媒盤點美軍5大可威懾朝鮮的戰略殺器 B83氫彈排首位
    參考消息網1月2日報導 美國《新聞周刊》網站12月30日發表了約翰·霍爾蒂萬格的題為《如果美朝爆發戰爭,美軍最厲害的武器有哪些?》的文章。文章稱,如果美國和朝鮮之間爆發戰爭,美軍將擁有一系列強大的武器,這將令其對朝鮮擁有很大的優勢。
  • 國產轟20或將亮相,英媒:打擊範圍達12000公裡
    據美國《國家利益》網站近日消息,美媒認為,中國全新的轟20遠程隱形轟炸機,將給美國帶來新的麻煩,他們認為,轟20的出現,進一步鞏固了中國的核三位一體打擊能力,攻擊範圍大大增加,幾乎覆蓋了美國本土。美媒稱,全新的轟20轟炸機,很可能即將亮相。
  • 國產轟20或將亮相,英媒:打擊範圍達12000公裡,可突破島鏈封鎖
    據美國《國家利益》網站近日消息,美媒認為,中國全新的轟20遠程隱形轟炸機,將給美國帶來新的麻煩,他們認為,轟20的出現,進一步鞏固了中國的核三位一體打擊能力,攻擊範圍大大增加,幾乎覆蓋了美國本土。
  • 印媒又開始炒作「中國大壩威脅論」,這次又試圖用衛星圖...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侯佳欣】近日來,老調重彈的「中國大壩威脅論」又一次成為印媒關注的焦點。據《今日印度》報導,中國在西藏雅魯藏布江上修建大壩的速度很快,至少已建成8座新大壩,這引發了印度民眾關於中國試圖控制印度供水的擔憂。報導稱,在該地區,中國人在10年的時間裡,在雅魯藏布江24公裡長的流域內修建了3座大壩。
  • 地面爆出一聲巨響,核武器精準炸毀目標,美媒:該敵軍瑟瑟發抖了
    根據五角大樓地計劃,未來該枚核炸彈將成為美空軍的主要戰術核武器,預計將生產480枚,再加上其他改進型號總計將達到800枚,大規模生產的目的除了捍衛美國本土國防安全,它還將成為美國在歐洲的重要戰略核武器部署。據悉B61-12核彈將廣泛部署在歐洲多個北約成員國中。美媒對此表示:五代機與戰術核武完美結合所造成的攻擊力將威懾全球,現在該是敵人瑟瑟發抖的時候了。
  • 俄組建第五個軍區,主打戰略威懾,管控範圍涵蓋北極和北大西洋
    該艦隊是俄羅斯戰略核威懾力量當中的最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轄區涵蓋整個北極圈、北大西洋和加拿大附近海域。北方艦隊正對巴倫支海海域,其所處地區從前蘇聯時代開始就是蘇俄絕密軍事要地。前蘇聯和現今的俄羅斯絕大多數戰略級核潛艇都歸屬於北方艦隊,從北方艦隊所在的巴倫支海方向出發經過英國和冰島之間的北大西洋海域,前蘇聯核潛艇和遠程戰略轟炸機就可以直插美國本土東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