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創「6+N」雙擁共建模式 傾心傾情詮釋「真情雙擁·富強濱州...

2021-01-21 大眾網

  在2020年底,濱州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稱號,實現了全國雙擁模範城「四連冠」。蟬聯這一榮譽,得益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得益於濱州多年來始終如一地全力服務支持部隊發展建設,提高隨軍隨調家屬安置就業水平,傾心傾情為駐濱部隊、退役軍人辦實事、解難題,助推全市雙擁工作始終保持著高質量發展、高位運行狀態。

  可以說,「雙擁模範城」已經成為我市的一張「金字招牌」,全市退役軍人事務工作在不斷創新探索、銳意改革的過程中,豐富了「真情雙擁·富強濱州」的品牌內涵。

  探索社會化擁軍亮點,濱州首創「6+N」雙擁共建模式

  隨著時代發展、社會進步,社會化擁軍工作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也是新時期雙擁工作發展的必然趨勢。在過去一年,為營造社會化擁軍濃厚氛圍,濱州市在全省首創「6+N」雙擁共建模式。

  所謂「6+N」中的「6」,指的是6項城市雙擁文化設施。在濱州市雙擁「6+N」城市景觀帶建設方案中,設計建設雙擁街、雙擁廣場、雙擁走廊、雙擁湖、雙擁公園、雙擁林6類雙擁共建設施,將雙擁主題文化融入城市建設,打造具有濱州雙擁文化特色的城市景觀設施。

  而「N」指的是N個雙擁優撫服務點,倡導社會化擁軍,號召實力雄厚、社會聲譽好、熱心公益事業的企業和單位踴躍投身關心國防、興武強軍事業,積極為駐濱部隊、「濱州籍」現役軍人及軍屬、退役軍人及家屬、其他優撫對象及家屬提供優質、優惠服務。

  鄒平洪濟醫院是鄒平市雙擁優撫服務點。2020年,洪濟醫院主動響應號召,積極參與愛國擁軍活動,為現役、退役軍人提供優惠優待服務。鄒平市焦橋鎮退役軍人朱秀昌,因雙側股骨頭壞死導致癱瘓在床,家中失去經濟來源。洪濟醫院免費為朱秀昌做了雙側髖關節置換手術,幫助朱秀昌恢復了勞動能力,並為其節省治療費用5萬元。

  如今,首批43處城市雙擁文化設施、80餘處雙擁標誌性設施已經建設完成,實現了每個縣(市、區)都擁有雙擁宣傳陣地。全市共籤約459個雙擁優撫服務點,涉及餐飲、旅遊、醫療、培訓學校、教育、電信、金融、保險等行業領域,「千門萬店齊擁軍」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社會化擁軍的「聲勢」在濱州已經凸顯,為駐濱部隊提供豐富多元、優質貼心的服務。

  全面推廣軍休幹部醫養結合試點經驗,量身定崗為退役軍人開通就業「直通車」

  過去一年,市退役軍事事務局圍繞建立「以居家為基礎、軍休機構為依託、市場供給為主體、醫養結合為載體」的新型軍休幹部服務保障模式,在濱州全面推廣軍休幹部醫養結合試點經驗。

  在實際工作中,退役軍人事務局健全組織領導、政策制度、醫養合作、監督評估「四個體系」,全方位、多路徑推進,在市縣兩級出臺實施方案,與醫療和養老機構建立協作關係,建立家庭醫生服務團隊,並成立了監督評估小組,建立監督考評制度。

  與此同時,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軍休服務設施保障水平。充分利用醫療資源,多形式滿足集中居住軍休幹部醫養服務需要。在此基礎上,開展上門巡診服務,有效解決分散居住軍休幹部醫療問題。並建立了就醫綠色通道,解決軍休幹部就醫難問題。利用現有社會資源,解決軍休幹部養老問題。一系列措施,有效破解了軍休幹部就醫不便的難題,解除了他們養老之憂。

  讓退役軍人實現高質量就業,是退役軍人事務局的一項重點任務。為解決這一難題,我市探索開展退役軍人「就業直通車」培訓,通過推動產教結合、校企合作新型學徒制的培訓模式,開展「訂單式」「定向式」「定崗式」培訓,實現「入學即入職」。

  退役軍人部門和培訓機構與用人單位籤訂「三方協議」,「培訓機構與企業洽談對接,根據退役軍人需求量身打造適合的崗位。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組織退役軍人參加技能培訓報名,培訓機構負責培訓,用人單位籤訂就業勞動協議,確保培訓合格的退役軍人順利實現就業。」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截至目前,我市組織消防員「就業直通車」培訓2期,人民調解員「就業直通車」培訓1期,共計194名退役士兵參加培訓,全部培訓合格並實現上崗就業。

  打造優撫「心」服務品牌,增強優撫對象歸屬感、獲得感、幸福感

  為提升優撫服務精細化水平,更好、更快、更便捷地為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服務,我市試點開展優撫「心」服務品牌創建工作。

  過去一年,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聚力愛心優撫,加強日常關懷幫扶,依託網格化服務體系,精細化開展醫療、休養、護理等日常服務。在博興縣龐家鎮,依託退役軍人網格化服務架構,選聘網格員,逐步建立起優撫對像精準化服務網絡。聯格員圍繞優撫對象在哪裡、幹什麼、想什麼、需要什麼等「四個知曉」開展工作,實現了由被動反映向主動發現、精準服務轉變。

  濱城區創新豐富「心」服務品牌內涵,市西街道等基層退役軍人服務站,探索實施了為優撫對象提供紅色黨員先鋒服務、橙色尊老敬老服務、黃色扶貧救困服務、綠色朝陽助學服務、青色法律援助服務、藍色幫辦就業服務、紫色娛樂健康服務,「七色服務」全面編密關愛、尊崇保障之「網」。

  我市優撫工作以「貼心」為核心要求,通過加強定向專業服務,依託非營利社會組織,整合各類資源,為優撫對象提供精準的專業社會服務。「此外,我們聚力用心優撫工作,打造智慧服務平臺,把『網際網路+』理念引入優撫工作體系,為優撫對象提供便捷高效的智慧服務。」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優撫科工作人員介紹。

  濱州市雙擁工作按照「單項工作爭第一,整體工作創一流」的工作定位,用心用情用力的擁軍優屬工作態度和情懷,進一步詮釋豐富了「真情雙擁·富強濱州」雙擁品牌內涵,全面實現了全市雙擁工作的高質量發展。

相關焦點

  • 乳山市再次榮膺「全省雙擁模範城」稱號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楊小禾 通訊員 郭麗燕 成麗蓉 威海報導12月22日上午,在山東省雙擁模範城(縣)命名暨雙擁模範單位和個人表彰大會上,乳山市再次被授予「全省雙擁模範城」榮譽稱號。這是乳山市20世紀90年代初首次獲評以來,連續八屆蟬聯「全省雙擁模範城」稱號。
  • 軍地合力 軍民同心 衢州雙擁之花香滿三衢
    「雙擁工作歷來是我黨、我軍和全國人民的光榮傳統和特有政治優勢。」「新形勢下,雙擁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秉承這種理念,衢州創新推進雙擁工作,從社會化擁軍實踐到不斷探索退役軍人全生命周期服務管理機制創新,再到軍民同心共建共享,「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新型軍政軍民關係加速構建,雙擁文化成為「南孔聖地、衢州有禮」城市品牌和城市品格薪火相傳的重要組成部分。
  • 新舊動能轉換激發「富強濱州」建設澎湃力量
    本報特邀請濱州市委書記佘春明談「『富強濱州』建設由全面起勢到加快成勢」,反映新舊動能轉換的變革如星星之火,燃起了「富強濱州」建設的燎原之勢。「富強濱州」建設由全面起勢到加快成勢——濱州市委書記佘春明談新舊動能轉換山東新舊動能轉換,是責任更是機遇。
  • 新時代雙擁工作如何聚焦部隊備戰打仗
    雙擁工作作為聯繫軍地軍民的橋梁和紐帶,歷來是為黨、國家和軍隊的中心任務服務的,在強軍興軍的偉大實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必須在聚焦備戰打仗上繼續發揮優勢,全面提高對部隊戰鬥力的貢獻率。一、發揮雙擁工作「融合劑」作用,以堅強的軍政軍民團結匯聚制勝合力習近平同志深刻地指出:雙擁運動是我黨我軍我國人民特有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堅如磐石的軍政軍民關係是我們戰勝一切艱難險阻、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法寶。「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永遠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 湖北省黃岡市新時代雙擁工作紀事:魚水新歌唱響大別山
    周偉 攝巍巍大別山,悠悠雙擁情。黃岡這片紅色聖土,曾爆發了著名黃麻起義。200多位將軍橫刀立馬,44萬英雄兒女為國捐軀,30年浴血奮戰譜寫英雄篇章,源自緊跟黨走的堅定信念;30年紅旗不倒鑄就不朽豐碑,孕育軍民一家的魚水情誼。歲月不居,時節如流,根植紅色沃土的雙擁情日久彌新。
  • 宣化區召開2020年度「最美雙擁人物」「最美軍嫂」表彰大會
    ,弘揚新時代軍人奮發有為、無私奉獻的精神,營造良好的雙擁氛圍,促進雙擁工作健康有序發展。12月22日上午,宣化區召開2020年度「最美雙擁人物」「最美軍嫂」表彰大會。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滕化璋出席了會議。
  • 籃球場上拼球技 駐朝陽區部隊第七屆「雙擁杯」籃球友誼賽開賽
    在中秋、國慶佳節即將來臨之際,為慶祝朝陽區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評比「七連冠」,豐富駐區部隊廣大官兵文化體育生活,9月21日,朝陽區雙擁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以下簡稱「區雙擁辦」)在北苑三號院籃球館舉辦駐朝陽區部隊第七屆「雙擁杯」籃球友誼賽活動,朝陽區駐區部隊的12支代表隊170餘名運動員參賽
  • 濱州人事考試「鈴聲指導語」模式在全省推廣
    濱州日報訊 近日,我市人事考試工作應用「鈴聲指導語」廣播模式、有效規範考務操作的做法,受到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認可,並被作為特色亮點做法在全省範圍發文推廣。省人社廳明確要求,今後各市都要將「鈴聲指導語」作為明確的考務操作應用到人事考試組織工作中,以語音播報的形式代替傳統鈴聲,確保全省鈴聲統一、操作時間節點統一。近年來,市人事考試中心深入推進考務管理精細化、考場建設標準化、命題工作科學化、考試信息化、考試隊伍專業化「五化」建設,全面提升人事考試工作水平,切實樹立起人事考試「濱州品牌」。
  • 上海14個區被命名為全國「雙擁模範城」 同時獲獎的還有他們……
    上海14個區被命名為全國「雙擁模範城」 同時獲獎的還有他們…… 2020-11-27 18: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392萬人和3100萬秒,「濱州時間」走出了什麼
    周桐說道,其本人亦被濱州市委、市政府授予渤海英才·傑出貢獻專家。  再回看京博控股馬韻升、濱化集團張忠正、香馳控股劉連民這些周桐「父輩們」的創業路,不得不讓人生出「山水有異」的心境。  12月23日,山東有關部門發布了2018年度山東企業100強,在這份榜單中,濱州錄得8席居全省第6位。而2017年度這份榜單中濱州佔7席,2016年度則據8席之多。
  • 壹粉濱州|贊!濱州如何發展?壹粉借《孫子兵法》就事論「勢」
    濱州人民苦於落後久矣、盼望富強久矣,392萬人民的心聲即為濱州當前最迫切的發展之「勢」,為此我們提出了「富強濱州」建設的目標——「富」即人民群眾富,人均社會保障水平、平均勞動工資和居民可支配收入衝刺全省第一方陣;「強」即綜合實力強,綜合經濟實力衝刺全省第二方陣,人均經濟指標衝刺全省第一方陣。「富」與「強」既是對濱州歷史的縱向比較,更是瞄準國內先進地區的橫向對標。
  • 電解質|「人才淨流入」的濱州經驗:打造人才吸引「強磁場」 引得...
    山東省濱州市提供了很好的「樣板」:招才引智、以智興城,通過「打造一流環境吸引一流人才,用好一流人才建設一流城市」,為「富強濱州」建設提供人才支撐。近年來,濱州通過抓實「百名高端專家、千名碩博士、萬名大學生進濱州」(簡稱「三進」工程),加速人才集聚,傾力打造人才嚮往的「智者智城」,已在人才數量、隊伍質量、氛圍營造、組織機制、平臺建設等方面形成體系,並初步顯現「人才淨流入」的良好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