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繆禾
中國人真的很了不起,因為中國人的勤勞程度真的是一般人無法比擬的,甚至在世界上,都知道中國人是勤勞的小蜜蜂。在中國,自古以來就有這樣一句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我們一直把勤儉節約作為我們的生活宗旨,但在現代,中國人的勤勞受到了外國人的質疑。這是為什麼?還有一些外國人說,中國其實是死板的工作,自覺性很差,就連上班都是以扣工資作為要挾才會準時,但真是這樣嗎?
事實上,大多數的中國人的責任感很強,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就很看中這一方面,除了童年無憂無慮的,長大後就要肩負父母,結婚後就要擔起家庭,這些生活的重擔促使他們去工作,去掙錢養家,要是真的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話誰不願意去享受呢?
中國因為勤勞「逼瘋」老外
事實上,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國人的勤勞。中國人的勤勞聞名於世,也許我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如果你去東南亞國家,比如馬來西亞和泰國,你會發現當地的餐館大部分時間都是關門的。
東南亞國家的商店只在早上、中午、晚上開門,或者三次中的任意一次,一周可能只開兩到三天。即使生意很好,很受歡迎,他們也不按時開門,更不用說加班了。但在中國,許多商家從早到晚營業,有些商店一天24小時營業。我們不得不承認,中國人真的很努力,而這種努力與我們勤勞的傳統美德是分不開的。
然而,在中國,這種情況是罕見的。在任何時候,街上都會有幾家商店開著門。在市區,有些商店是24小時營業的。
自古以來,世界各國人民對我們中國人的一個印象就是勤勞。它甚至已經成為我們國人的代名詞。諾貝爾獎獲得主科斯曾說:「中國人民的勤勞足以讓世界感到驚訝,甚至恐懼。」與其他國家的人們輕鬆的生活相比,我們國民無論是從哪一方面來講,是真的非常勤奮。當然跟我們中國的「優勢」有很大關係。
強大的勞動力
長期以來,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在於其龐大而廉價的勞動力資本。中國的人口被認為正在穩步下降。從各國對比的數據中,就能看得出來,我們還是擁有8億多的勞動力,還位列全球榜首。需要注意的是,我們的總人口比印度多6000萬左右,但我們的勞動力總數卻比印度多2.8億。如果人口尚未轉化為勞動力優勢,那麼龐大的人口也將成為經濟的負擔。
中國的勞動力參與率是世界最高的
勞動人口的高參與率,不單是因為我們勤勞的優點。這些因素也非常重要:
1. 穩定就業成為首要目標
有關部門提出的首要目標是穩定就業。在此背景下,雖然中國經濟增速持續下降,但我國城鎮的就業率持續上升,因此失業率也在逐步下降。一些新增就業導致勞動力參與率不斷提高和上升。
2. 勞動才能致富
我們的工資和勞動所得是我們最重要的收入來源。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工資和營業收入佔人們可支配收入的73%,而財產性收入僅佔9%。
在各國人民心目中是勤勞的代表
在英國人的心目中,中國人的勤勞已經獲得了一種令人恐懼的地位。甚至一些教育家也直言不諱地說:「如果英國人不能像中國人那樣努力工作,以後就只能在中國人手下打工了」。以謹慎和嚴格著稱的德國人,也敬佩中國人的勤勞。他們過去常說中國人總是在工作,好像他們不需要休息似的。
當然,他們的觀點與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是分不開的。我們信奉「今日事,今日畢」。就算是天塌下來,我們也不敢停下自己的腳步,一定要堅定地向前進,也正是勤勞才能在各國中奮力崛起。
婦女在勞動力中的參與度仍然很高
「巾幗不讓鬚眉。除了「母性光輝」之外,還有其他原因導致女性在勞動力中的高參與率。
1. 提倡男女平等。我們國家女子的地位一直都是非常高的。特別是在過去的兩年裡。
2. 職場女性的數量正在迅速增加,而中國女性什麼都能做。照顧孩子、賺錢和照顧家庭似乎已經成為一種共同特徵。
勤勞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但勤勞不是一種「出傻力」,它是一個褒義詞。當我們通過自己的努力賺了錢,贏得了掌聲,相信你會感謝曾經辛勤工作的自己。我們之所以勤勞,是因為現在社會的現狀讓我們不得不努力,掙錢買房,養家等各種壓力。有人可能會問:中國人什麼時候不再這樣拼寫了?隨著社會的發展,各種福利制度的不斷完善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觀念可能也會改變,中國人可能不會那麼難。但是在骨子了的習慣估計是很難改變的。
國內一些學者甚至說,如果中國人能一直這麼勤勞,到時候就沒有外國人什麼事了,我們有足夠的勞動力,而且我們的勞動力素質也越來越好,將來在中國工作的外國人可能不會那麼受「吃香」了。
本文由企業先鋒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