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在西方人心中是至高無上的,中世紀象徵上帝權威的羅馬教廷幾乎控制了整個西歐。對於西方人來說,他們很難想像,古代中國人竟然對上帝一無所知,在中國甚至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宗教存在。
於是就有老外在外文網站上提問:「為什麼在歐洲至高無上的上帝在古代中國不起作用了呢?
蓋洛普國際調查聯盟曾做過一個「全球宗教信仰和無神論指數」的調查,全球有61%的人口信仰宗教,12%的人口為堅定的無神論者,27%的人口處於中間或潛伏狀態。中國是堅定的無神論者比例最高的國家,無神論者佔比47%,日本緊隨其後佔比31%。
我們可以很清晰的看出,中國的歷史傳統對我們的影響。中國哲學的靈魂人物孔子對於鬼神的看法是敬鬼神而遠之(尊重神和鬼但保持距離),子不語怪力亂神(不是隨便談論神和鬼)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比處理與鬼神的關係重要得多)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大自然會調節所有的事情)。總得來說,孔子認為我們應該關注人本身,而不應該關注鬼神。
另外道家的創始人老子也曾說過: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自然對一切事物都不關心,只是按照它的趨勢來調節一切事物,把宇宙中的任何事物當作草玩偶。)老子認為人和造物者是不能溝通的,你再如何求鬼神,都是沒有任何作用的,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老子甚至否定了鬼神的存在。
從東亞的地理環境和氣候因素也可以推測出古代中國宗教勢力弱的一些原因。東亞大部分地區屬於季風氣候,夏天高溫多雨,適合農作物生長,冬天寒冷乾燥,適合停耕休作。且東亞季風區土地肥沃,雨水充足,人們也不需要航海冒險,只要勤勞耕種就能填飽肚子。一切都是那麼有規律地循環,只要遵循規律,春天耕種,夏天除草,秋天收割,冬天貯藏,就能過上平靜祥和的生活,比起鬼神,他們更相信自己。
中國哲學是人的哲學,而不是神的哲學。儒學在中國是一種文化的存在,而正是這種文化的存在頂替了西方宗教的作用。19世紀移居東南亞的第一代華人被要求填自己的信仰,西方人大多填了上帝或者耶穌,而那群從來沒有讀過書,大字不識一個的華人,毫不猶豫的填上了兩個字:孔子。我們不得不承認他們就是最正宗的中國人。
東南亞第一代華人
對於中國人來說,文化就是我們的宗教,史書就是我們的聖經,祖先就是我們的神靈,而西方的上帝跟我們沒什麼關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