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融冰加劇全球變暖 長遠或致額外增0.43攝氏度

2020-10-28 遼瀋晚報遼陽時刻

(中國新聞網)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在線發表一項氣候變化的研究論文稱,融冰加劇全球變暖,從長遠來看,全球極地和山區的冰雪融化可能會導致全球變暖額外增加0.43攝氏度。

該論文指,眾所周知,冰蓋的消失會影響氣溫,例如通過改變返照率(地球表面反射的陽光量),雖然導致氣溫升高的機制已為人們所熟知,但尚不清楚不同的冰蓋和反饋機制對全球氣溫變化的影響有多大。

論文通訊作者、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尼科·伍德林(Nico Wunderling)及其同事採用一個簡化的地球系統模型,結合不同的二氧化碳濃度水平來進行估算。他們發現,在二氧化碳濃度與今天相似(百萬分之400)的情況下,所有冰蓋的消失會導致的額外升溫中位數為0.43攝氏度。不同冰體的貢獻範圍不盡相同:從南極西部冰原的0.05攝氏度到北極夏季海冰損失的0.19攝氏度。不過,這些實驗沒有考慮二氧化碳濃度隨時間的變化,也沒有考慮對較短時間尺度可能產生影響的反饋機制變化。

此外,論文作者指出,這種變暖並不會在幾年或幾十年內出現,而是在幾個世紀到幾千年的時間尺度上出現,但他們也強調,在21世紀內,北極可能在夏季變得無冰。因此,這些結果應被解釋為對不同冰源和反饋機制之貢獻的理想化估計。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最新研究:融冰加劇全球變暖 長遠或致額外增0.43攝氏度
    中新網北京10月28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在線發表一項氣候變化的研究論文稱,融冰加劇全球變暖,從長遠來看,全球極地和山區的冰雪融化可能會導致全球變暖額外增加0.43攝氏度。
  • 最新研究:融冰加劇全球變暖,長遠或致額外增0.43攝氏度
    中新網北京10月28日消息,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在線發表一項氣候變化的研究論文稱,融冰加劇全球變暖,從長遠來看,全球極地和山區的冰雪融化可能會導致全球變暖額外增加0.43攝氏度。
  • 融冰加劇全球變暖|《自然-通訊》論文
    根據《自然-通訊》在線發表的一項研究Global warming due to loss of large ice masses and Arctic summer sea ice,從長遠來看,全球極地和山區的冰雪融化可能會導致全球變暖額外增加0.43°C。
  • 研究警告說,冰的流失將導致全球變暖加劇,形成惡性循環
    根據周二的一項研究,地球冰凍區域數十億噸的冰的流失可能會使全球氣溫再升高0.4攝氏度,這凸顯了全球變暖的「惡性循環」的危險。幾乎沒有研究試圖預測,自工業時代開始以來,化石燃料造成的全球變暖排放已經達到了1攝氏度,而冰的減少將如何加劇這一排放。
  • 北極上演「冰與火之歌」 或進一步加速全球變暖
    原標題:北極上演「冰與火之歌」 或進一步加速全球變暖 全球變暖,正在讓冰天雪地的北極,陷入極端高溫天氣的糾纏。在重重熱浪的包裹中,北極圈繼去年後再次發生大規模森林火災。來自歐洲哨兵3號的衛星圖像顯示,目前北極圈附近西伯利亞的野火大約有800公裡的寬度。
  • 格陵蘭島2019融冰速度翻倍,沒有冰的北冰洋即將到來
    最新研究指出,格陵蘭2019年破融冰紀錄,流失5320億噸的冰量,7月份流失了一半。其實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起,北極變暖速度比地球任何一個地方都還要快,是地球上其他地區的兩倍以上。北極的夏季海冰最早2035年可能完全消失,北冰洋將迎來無冰的夏天。《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證實了這個預測。
  • 海洋酸化加劇全球變暖
    圖片來源:Wim van Egmond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隨著對大氣中二氧化碳氣體的吸收,海洋酸性緩慢而無情的增加,除了能夠對氣候產生影響外,還會加劇全球變暖。酸化能夠導致某些海洋生物減少硫化物的釋放,而之前的研究表明,這些硫化物能夠促進雲團的形成,從而給全球降溫。 大氣中的硫大部分來自於海洋,它們可謂是減緩全球變暖的一個「狙擊手」。
  • 格陵蘭融冰已過「臨界點」,地球海岸線可能出現重組
    根據美國科學家在《地球與環境通訊》雜誌發布的新研究指出,北極部分地區的氣候變化已經出現了超「臨界點」模式,其中格陵蘭島(簡稱:格陵蘭)地區的冰川融化程度已超過「臨界點」,現已不可逆轉,即使全球現在停止變暖,降雪也不再能夠彌補流失的冰。
  • 最新研究:全球變暖或致北極熊在2100年滅絕
    據BBC報導,《自然》雜誌(Nature)7月20日發布的最新研究顯示,隨著氣候變化加劇,北極熊的生存環境遭到極大破壞,這一物種或將於2100年滅絕。研究指出,北極熊依靠北冰洋上的海冰覓食,而隨著氣候變暖導致海冰融化,北極熊被迫前往海岸地區尋找食物、哺育幼崽,這或將導致北極熊的數量大幅下降。最早到2040年,許多北極熊可能會面臨繁衍問題,致使一些地區的北極熊開始滅絕。而若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保持現狀,到2100年幾乎所有北極熊都將滅絕。
  • 研究:全球變暖加劇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
    研究:全球變暖加劇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 >   科學家表示,他們比以往更加確定全球變暖對此特定氣候模式的影響。
  • 研究:風電廠可能加劇全球變暖 太陽能更環保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10月5日消息,雖然風力發電廠一直作為應對全球變暖的策略,但一項新研究表明,風電廠實際上加劇了全球變暖程度。研究人員表示,風電廠需要的土地比之前設想的要多得多,是早起研究建議的土地量的5到20倍。儘管存在潛在弊端,研究人員仍認為風能比化石燃料具有環保意義。研究合著者、哈佛大學科學家David Keith教授認為,在能源生產方面,「沒有免費的午餐」。
  • 北極冰架坍塌,全球變暖加劇,我們正在經歷什麼
    河海大學國際極地環境研究實驗室主任王召民告訴記者,南北極常年下雪,在陸地上形成了很厚的冰,這就是冰蓋。而冰蓋向海洋流動,海洋冰與陸地冰蓋相連,就形成冰架。「簡單理解,海水溫度高於冰點,因此靠近海洋一側的冰會逐漸融化,而內陸的冰較厚,所以內陸的冰就會往海洋一側滑動,維持冰架的存在。」而此次冰架坍塌帶來的影響非常巨大。王召民介紹,一個非常重要的指示意義就是全球變暖。
  • 北極冰架坍塌,全球變暖加劇,我們正在經歷什麼
    王召民介紹,一個非常重要的指示意義就是全球變暖。「以前兩極有非常多的冰架,而現在加拿大境內的冰架幾乎消失了。這就意味著北極增溫非常厲害。」另一個影響是將給生存環境帶來變化。「冰架崩塌後,會加速內陸冰流向海洋,最終會導致海平面上升。」而海平面上升帶來的影響,不僅是部分島嶼面臨消失的威脅,許多國家沿海城市也面臨嚴重環境問題,還會影響大氣和海洋環流,風暴潮致災概率上升。
  • 格陵蘭2019年融冰量創新紀錄,平均每分鐘融冰100萬噸
    據《通訊-地球與環境》期刊最新論文研究顯示,格陵蘭島2019年融冰量達到了破紀錄的約5320億噸,相當於2019年格陵蘭平均每分鐘融冰100萬噸,比2012年創下的融冰紀錄多15%,這相當於全球海平面上升
  • 海洋變暖加速 全球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加劇
    本期嘉賓: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 成裡京  本期觀點:海洋變暖引發一系列嚴重後果,包括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加劇、海平面上升、海洋酸化和溶解氧下降、珊瑚白化等。具體來講,2018年全球海洋上層2000米熱含量較1981-2010年的平均值高出19.67×1022焦耳,比歷史第二高的2017年高出0.91×1022焦耳——相當於中國2017年全年發電量的388倍左右,是廣島原子彈爆炸釋放出能量的1億倍,也就是相當於1億顆原子彈的能量。    海洋到底變暖了多少?
  • 全球變暖加劇,地球或成煉獄?
    聯合國圖片01世界氣象組織:未來氣候變化將持續加劇據世界氣象組織最新報告預測,全球範圍內的氣候變化將在未來持續加劇。世界氣象組織圖片預測表明,全球溫度可能會進一步升高,尤其是在高緯度和陸地地區,而海洋變暖速度會變慢,特別是在北大西洋和南大洋。溫度只是其中一個氣候指標。其他指標還包括大氣二氧化碳、海洋熱含量和酸化、海平面、冰川質量平衡以及北極和南極海冰。
  • 研究:過去30年全球冰川融湖的數量和面積各增一半
    8月31日,《自然-氣候變化》(Nature Climate Change)雜誌刊登了一篇題為《過去30年裡,全世界冰川融化形成湖泊的面積增加了50%》的研究。研究表明,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冰川融湖的數量增加了53%,達到14393個;冰川融湖的總面積增加了51%,達到近9000平方公裡。近幾十年來,氣候變暖使冰川融化,導致冰川湖泊的規模和數量急劇增加。
  • 最新研究:全球海洋鹹淡差異加劇水循環加速
    最新研究:全球海洋鹹淡差異加劇水循環加速地球系統水循環平均態示意圖中科院大氣所研究團隊供圖  「海水是鹹的」雖是眾所周知,但全球海洋鹽度長期空間如何變化需要科學家持續監測研究。由中國科學家聯合瑞士、美國同行最新合作完成的海洋鹽度數據結果顯示,海洋鹹、淡差異加劇,全球水循環加速。  這一氣候變化和海洋生態領域重要科研進展的研究論文,近日已在國際專業學術期刊《氣候雜誌》(Journal of Climate)發表。
  • 格陵蘭島融冰已過「臨界點」拉響海平面加速上升警報
    《地球與環境通訊》期刊的一份研究指出:格陵蘭島冰蓋融化程度已超過 「臨界點」,現已不可逆轉,即使全球現在停止變暖,降雪也不再能夠彌補流失的冰。在最新研究中,科學家們分析了40年間衛星獲取的格陵蘭島周圍200個大冰川的數據發現,在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該島冰蓋每年流失約4500億噸冰,不過,降雪彌補了流失的這部分冰。但到了本世紀,冰層融化速度加快,每年流失的冰達到了5000億噸,降雪已經無法充分彌補。
  • 德科學家建立「地球系統模型」極地和山區冰雪融化或致全球變暖...
    英國《自然·通訊》雜誌27日在線發表的一項研究,德國科學家團隊建立了一個「地球系統模型」。參照該模型,全球極地和山區的冰雪融化可能會導致全球變暖額外增加0.43℃。  冰蓋是覆蓋著極厚冰層的廣大陸地面積,眾所周知,冰蓋的消失會影響氣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