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一個充分感受大自然造物奇特的季節,樹木枝葉上開著一些「白色的小花」,遠看像一朵朵蒲公英,輕輕吹一下,它馬上抖動身體準備逃生,彷佛在告訴你「我是一隻昆蟲,我叫廣翅蠟蟬」!
廣翅蠟蟬
廣翅蠟蟬是一類形態非比尋常的昆蟲,它的一個世代只有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由若蟲直接羽化成蟲。容易被誤解是因為若蟲和成蟲的體態、體色非常特別。廣翅蠟蟬卵孵化為若蟲後,若蟲期初孵體長1mm,被白色蠟狀物覆蓋,老熟若蟲體長5~6mm,腹部末端有4束白色絨毛狀蠟絲,呈圓扇狀伸出,像孔雀開屏狀,煞是好看,形似花朵,易被誤解。而若蟲初步羽化為成蟲後全身是乳白色的,通體透明,需要半天的時間,體色才能轉換為淡黃褐色;刺吸式口器;翅革質,前翅寬大淡褐色略顯紫紅,後翅半透明,淡黃褐色。卵橢圓形,表面光滑卵色初為乳白色,漸變為淡黃色。
廣翅蠟蟬主要危害闊葉園林植物,如樟樹、海桐、紫薇、小葉女貞、桂花、茶花、女貞、迎春、映山紅、烏桕、梧桐、火棘、大葉黃楊、石楠、柑橘、桃樹、獼猴桃等,多達30餘種。
其一年發生1~2代,以卵在寄主枝條內越冬,翌年4月上旬開始陸續孵化,5月下旬開始出現成蟲,6月中旬為成蟲羽化盛期;第2代卵6月下旬開始陸續孵化,8月下旬開始出現成蟲,9月上旬為羽化盛期,9月中旬至10月上旬為產卵盛期。成蟲產卵於一年生枝梢及葉脈組織中,產卵造成大量傷口,8、9月份易出現流膠現象,嚴重者產卵部以上枝條枯死,造成枯梢。同時產卵孔外帶出部分木屑並覆有白色絨毛狀蠟絲,黃白相間,形似鳥糞,極易發現與識別。
其危害方式主要以成蟲、若蟲刺吸寄主綠色枝梢、葉片及花蕾的汁液,導致葉片褪綠髮黃,枝葉枯死,嚴重影響樹勢,一年生嫩枝條上危害尤為嚴重。1、2齡若蟲有群集性在葉片背面為害,3齡若蟲分散到嫩枝上為害,若蟲在為害時分泌蜜露,誘發煤汙病,影響光合作用。
剪除有兩個時間須注意:第一個時間是冬季結合其他管理減少越冬蟲源;第二個時間是初孵若蟲時有群集危害特點,剪除蟲卵枝葉可以減弱後期蟲害發生。
選擇藥劑要適合,廣翅蠟蟬為刺吸式危害且在發育過程中身體會有蠟粉覆蓋,觸殺和胃毒作用為主的藥劑藥效會受到影響,須選用內吸傳導作用為主的藥劑,如萊恩坪安林泰、瑞刺、瑞灌等,但無論選用何種藥劑都建議增加助劑如橙皮精油、柴油等,增加藥劑在蠟粉上的滲透性,提高藥效。
施藥方式要得當,廣翅蠟蟬若蟲多聚集在新梢及嫩葉的葉背為害,因此,噴霧時要注意噴在新梢葉背處及枝條上,水量要足、噴施均勻;另外,廣翅蠟蟬跳躍性較大,周圍樹木要一起進行噴藥防治;同時根據蟲害情況,建議間隔10-15天重複施藥一次。
圖文|王平平、郝亞楠
排版 |王銘慧
秋季園林蟲害防治
即可保證樹木健康
也能減少來年蟲口
秋季治蟲十分重要
本周為蟲害專題周
還有讀書會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