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氣泡臭氧催化氧化深度處理化工園區廢水研究

2020-11-24 中國水網

隨著我國新一輪產業結構調整和生態化、環保型工業化模式的發展,我國化工企業不斷向工業園區聚集發展。這些化工園區往往涉及醫藥中間體、化工原料、紡織印染、造紙以及其他精細化工行業。化工園區內各企業產生的廢水經過自身汙水處理站預處理後,統一排放進入園區汙水處理廠進一步處理。這類廢水具有成分複雜、濃度高、毒性強、腐蝕性強、難降解等特點。

因此,對化工園區綜合廢水的治理已成為我國工業廢水治理亟待解決的難點問題。化工園區廢水經過傳統生物工藝處理後難以達到排放標準要求,且難降解有毒有害物質殘留造成廢水生物毒性較強,往往需要採用高級氧化技術進行深度處理。

臭氧氧化是一種高效水處理技術,幾乎無二次汙染。然而,傳統臭氧處理技術存在氧化能力弱和臭氧利用效率偏低等缺點。微氣泡氣液傳質效率高,並在液相中具有收縮和破裂特性,可促進羥基自由基產生。將微氣泡與臭氧氧化技術相結合能夠強化臭氧傳質,提高臭氧利用率,增強臭氧氧化能力,顯著改善臭氧氧化效果。同時,催化劑能夠進一步促進微氣泡臭氧氧化系統中羥基自由基的產生,從而提高臭氧氧化效果和臭氧利用率。

本研究以酸/鹼改性和Cu負載活性炭為催化劑,採用微氣泡臭氧催化氧化技術深度處理某化工園區綜合廢水,考察了處理過程中廢水COD、pH、生物毒性等的變化以及臭氧利用率,以期為微氣泡臭氧催化氧化技術在化工園區廢水處理中的應用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實驗裝置

實驗裝置如圖 1所示。以純氧為氣源,採用臭氧發生器(石家莊冠宇)產生臭氧氣體,通過流量計控制氣體流量,並採用碘量法對臭氧產量進行測定。臭氧與反應器中循環液體進入微氣泡發生裝置(北京本洲納米科技有限公司)混合,氣-液混合物通過射流器進入反應器底部,產生臭氧微氣泡,反應器中填放催化劑。尾氣中的臭氧採用碘化鉀溶液進行吸收。反應器密封,有效容積為15 L。

圖 1 實驗裝置示意

2活性炭改性及金屬負載

將原始活性炭(AC)置於1.6 mol/L的HNO3或NaOH溶液中,40 ℃下浸漬2 h,純水洗滌,並在105 ℃下烘乾,製得酸改性活性炭(N-AC)和鹼改性活性炭(Na-AC)。將N-AC放入0.01 mol/L的Cu(NO3)2溶液中浸漬24 h,之後於105 ℃下乾燥2 h,乾燥後的樣品在500 ℃下焙燒2 h,即得硝酸改性Cu負載活性炭(N-Cu-AC)。

3微氣泡臭氧催化氧化處理綜合廢水

分別採用AC、N-AC、Na-AC和N-Cu-AC作為催化劑,催化微氣泡臭氧氧化處理化工園區廢水,臭氧投加量為10~12.5 mg/min,催化劑投加量為4 g/L。考察處理過程中COD去除率、溶液pH、廢水生物毒性、液相臭氧濃度和臭氧散逸量隨時間的變化。

4檢測方法

COD採用重鉻酸鉀法進行測定,BOD採用稀釋與接種法(GB 7488—1987)進行測定,pH採用酸度計(上海雷磁,pHS-3C)進行測定。液相臭氧濃度採用靛藍法進行測定,氣相臭氧濃度採用碘量法進行測定。廢水生物急性毒性測試採用發光細菌測定法,以廢水對發光細菌發光強度的相對抑制率作為對比標準。

2

結果與討論

1COD去除

化工園區廢水經過生物工藝處理後,出水COD為40~80 mg/L,難以穩定達到《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2002)一級A標準要求。在臭氧投加量為10~12.5 mg/min的條件下,採用微氣泡臭氧催化氧化深度處理化工園區廢水,處理過程中COD去除率的變化如圖2所示。

圖 2 廢水COD去除率的變化

由圖 2可以看到,分別以AC、N-AC、Na-AC和N-Cu-AC作為催化劑時,處理120 min的COD去除率分別為53.5%、55.8%、60.0%和70.8%,相應的COD去除負荷分別為0.223、0.364、0.286、0.478 kg/(m3˙d),處理後出水COD降至20 mg/L以下,可實現穩定達標排放。實驗結果表明,N-Cu-AC具有較強的催化臭氧氧化活性。活性炭經硝酸改性且負載活性金屬組分後,表面含氧官能團以及金屬氧化物含量增加,顯著促進了臭氧分解產生羥基自由基,從而提高了氧化能力,加快了COD氧化去除速率。

2pH變化

在臭氧投加量為10~12.5 mg/min的條件下,採用微氣泡臭氧催化氧化深度處理化工園區廢水,處理過程中廢水pH的變化如圖 3所示。

圖 3 廢水pH的變化

化工園區廢水經過生化處理後,pH為5.8~ 6.2。由圖 3可以看到,在深度處理過程中,廢水pH均有所降低。採用AC作為催化劑時,廢水pH由6.06持續下降,處理120 min時,廢水pH下降至4.11。微氣泡臭氧催化氧化處理能夠將大分子有機汙染物氧化降解為中間產物小分子有機酸,小分子有機酸不斷積累,造成廢水pH持續下降。

採用N-AC、Na-AC和N-Cu-AC作為催化劑時,處理初期廢水pH不斷下降,但在處理後期廢水pH有所升高。採用N-Cu-AC作為催化劑時,廢水pH由5.82先下降至4.23,後不斷上升,處理120 min時,pH上升至4.96。這是由於中間產物小分子有機酸繼續被氧化降解直至礦化,使得廢水pH有所回升。以N-Cu-AC作為催化劑,廢水pH下降和回升的幅度均較高,表明N-Cu-AC具有更強的催化氧化活性,加快了中間產物小分子有機酸的產生速率和後續礦化速率。

3生物毒性

在臭氧投加量為10~12.5 mg/min的條件下,採用微氣泡臭氧催化氧化深度處理化工園區廢水,處理過程中發光抑制率的變化如圖 4所示。

編輯:趙凡

相關焦點

  • 化工園區汙水深度處理工藝的選擇及可行性分析
    所以,當前做好汙水處理工藝的選擇及可行性分析顯得愈加重要。本文從筆者工作經驗出發,對汙水深度處理工藝的選擇及可行性分析展開了著重探討。關鍵詞:汙水;深度處理;化工園區我國許多化工企業在近些年都開始了轉型,而想要轉型成功,使企業具有更強的核心競爭力,就一定要投入適當的物力、財力來研究汙水處理工藝,進而制定出合理科學的處理措施。
  • 臭氧催化氧化塔深度處理工藝及設備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1、工程概況在現有生化廢水系統出水的水質基礎上將 COD指標降低至80mg/L以下(目前運行狀態下COD指標150mg/L以下,生化廢水系統出水水量小於250m3/h,從源頭上降低汙染物排放總量,減輕後續工藝負荷。深度氧化段要求採用臭氧催化氧化工藝或電化學工藝,不允許產生廢液、固廢及危廢。
  • 化工廢水處理方法研究
    化工廢水處理方法研究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有一組調查數據顯示 ,在我國的汙水排放總量中,化工行業排放的汙水佔到全國汙水排放總量的百分之二十左右。化工廢水排放到環境中將對環境產生很大的危害,這就要求化工企業嚴格落實環保理念,對化工過程產生的的廢水進行妥善的化工廢水處理 。
  • 化工廢水的主要特徵及處理方法匯總
    需對化工廢水進行深度處理(三級處理),作為循環水的補水或動力脫鹽水的補水,實現汙水回用。廢水經過化學氧化還原,可使廢水中所含的有機和無機的有毒物質轉變成無毒或毒性較小的物質,從而達到廢水淨化的目的。常用的有空氣氧化,氯氧化和臭氧化法。空氣氧化因其氧化能力弱,主要用於含還原性較強物質的廢水處理,Cl是普通使用的氧化劑,主要用在含酚、含氰等有機廢水的處理上,用臭氧處理廢水,氧化能力強,無二次汙染。
  • 24個化工廢水處理項目解析(下)
    常熟新材料產業園是江蘇省常熟市的專業化工園區,園區重點發展了氟化工、精細化工、生物醫藥等行業。該項目作為園區汙水處理廠的二期工程。   本項目位於常熟新材料產業園(江蘇高科技氟化學工業園)內,所接納的廢水90%為工業廢水,本園區的化工廢水具有鹽分高、成分複雜、有毒有害物質多、難生物降解(原水B/C小於0.2),處理難度很大。
  • 汙水處理技術篇:廢水處理的實用高級氧化技術
    高級氧化技術的特點高級氧化技術已成為治理生物難降解有機有毒汙染物的重要手段,在印染、化工、農藥、造紙、電鍍和印製板、製藥、醫院、礦山、垃圾滲濾液等廢水的處理上已獲得應用。程瑞豐曾研究了芬頓試劑處理混氰型電鍍廢水的除氰和除COD的效果,結果如表2所示(進水pH為2~3)。
  • 龍安泰環保|氨氮廢水的高級氧化處理技術之電化學催化氧化
    水體中的氨氮包括游離氨(NH3)和銨根離子(NH4+)兩種,其中NH4+的存在,加大了城市給水廠的處理成本。因此,去除水體中的氨氮對保護水體環境以及提高飲用水安全都十分必要。目前,氨氮廢水的處理以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吹脫法為主的物化方法和以活性汙泥法、生物膜法、厭氧氨氧化法為主的生化方法較為成熟。
  • 光催化氧化技術在化工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伴隨著環境的汙染 ,人們越來越重視自己的生存環境,其中光催化技術的應用已經成為了在化工廢水處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針對光催化技術在化工廢水處理中的應用的相關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探索 ,供相關的廢水處理人員參考 。
  • 11種廢水深度處理方法匯總
    5、溼式催化氧化法溼式催化氧化法(CWAO)是在傳統的溼式氧化處理工藝中加入適宜的催化劑使氧化反應能在更溫和的條件下和更短的時間內完成,也因此可減輕設備腐蝕、降低運行費用目前,建於昆明市的一套連續流動型CWAO工業實驗裝置,已經體現出了較好的經濟性。溼式催化氧化法的催化劑一般分為金屬鹽、氧化物和複合氧化物3類。
  • Fenton芬頓催化氧化填料去除化工廢水cod
    化工廢水就是在化工生產中排放出的工藝廢水、冷卻水、廢氣洗滌水、設備及場地衝洗水等廢水。這些廢水如果不經過處理而排放,會造成水體的不同性質和不同程度的汙染,從而危害人類的健康,影響工農業的生產。化工廢水水質成分複雜,副產物多,反應原料常為溶劑類物質或環狀結構的化合物,增加了廢水的處理難度;廢水中汙染物含量高,這是由於原料反應不完全和原料、或生產中使用的大量溶劑介質進入了廢水體系所引起的;生物難降解物質多,B/C比低,可生化性差,廢水色度高。芬頓催化氧化填料具有催化氧化效果好、使用方便的特點。
  • 安力斯在國內率先開發出紫外線/雙氧水/臭氧聯合光催化高級氧化工藝
    本次會議就水資源管理及高效利用、工業行業/園區綠色發展、工業節水及廢水資源化、汙水提標改造、工業智慧水務、工業汙泥處理處置等領域的創新發展進行深入研討。其中,安力斯董事長蔡曉湧先生在工業園區節水治汙及提標改造技術研討會上發表了主旨演講《高難度難降解工業園區廢水處理技術分享》。
  • 高級氧化技術在難降解工業廢水處理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1 高級氧化技術研究現狀高級氧化技術是在結合現代光、電、聲、磁、材料等相近學科的基礎上,對傳統水處理技術中的化學氧化方法進行改革而形成的一種新的技術方法。高級氧化方法主要包括Fenton 氧化法、電化學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溼式氧化法、超臨界水氧化法、臭氧催化氧化法等。
  • 安力斯推出紫外線/雙氧水/臭氧聯合光催化氧化工藝
    為了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和工業綠色發展,有效開展水汙染防治工作,中國化工學會工業水處理專委會與山東省科學技術協會、泰安市人民政府於2019年10月22~23日在山東省泰安市聯合舉辦了「2019中國工業水處理大會暨第39屆年會」。
  • 化工廢水治理是個精細活兒
    化工廢水治理是個精細活兒北極星水處理網訊:今年以來,在長江經濟帶環保專項督查等工作中,化工園區、化工企業水汙染治理成為管理層關注的重點,相關的治理市場正在升溫。但與此同時,作為 「十三五」工業水汙染治理的重點和難點,化工廢水處理還面臨管理、技術、經濟性等諸多挑戰。化工園區治理要遵循什麼原則?
  • 淺談焦化廢水深度處理研究現狀
    關鍵詞:焦化廢水;深度處理;研究進展 1.引言焦化廢水是在焦化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一種難處理、組成複雜、高汙染、毒性大的工業廢水,是煤在高溫乾餾、煤氣淨化及化工產品精製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水。其主要來源於剩餘氨水、煤氣淨化過程產生的廢水和焦油、苯等化學產品在進行粗、精製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水[1]。
  • 臭氧在汙水處理中的應用
    其適用情況為主要汙染物與分子氧化反應速率常數高的廢水,如含酚廢水、高PH汙水等。臭氧項目類型多為市政汙水及工業園區汙水深度處理及再生回用。合作單位包括南京市政院、北京市政院、中國市政工程華北院、西北院、中南院、廣東省環境保護工程研究設計院、江蘇省環科院等13家。臭氧設備供應商包括青島國林、福建新大陸、江蘇康爾等6家。盤錦遼寧灣石化產業園區汙水處理項目:規模3萬噸/天,主要處理石化產業園區、石化廢水等。
  • 印染廢水深度處理工藝及發展
    印染廢水深度處理工藝及發展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本文將從幾個方面來深入分析印染廢水深度處理的工藝方法,並研究印染廢水深度處理的未來發展趨勢。同時陳士明等採用微絮凝直接過濾作為超濾的預處理工藝,對印染廢水二級出水進行深度處理。微絮凝直接過濾一超濾組合工藝對濁度和CODcr的去除效果都較穩定,出水濁度小於0.1NTU,色度小於5倍,CODcr的質量濃度小於30mg/L。微絮凝工藝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與生物工藝如BAF或者膜技術組合使用,都可以有很好的處理效果。
  •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在廢水深度處理臭氧高級氧化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未來網高校頻道6月25日訊(記者 候智 通訊員 魏卡佳)6月18日,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張瀟源課題組在環境領域權威期刊《環境科學技術》(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發表題為《基於鎳誘導碳-氧化鋁複合骨架的高效臭氧催化劑:結構與性能研究》(Ni-induced
  • 高濃度化工廢水處理工藝
    高濃度化工廢水處理工藝1、CPS催化氧化技術:這種技術的處理反應快,而且作用有機汙染範圍廣,對難降解有機物質的降解效果好;使用壽命長,工藝也不是太難,而且投資少,操作和維護方便,運行成本低,處理效果穩定;具有較好的混凝效果,將廢水COD成分去除率較高,同時可以大大去提高高濃度
  • 化學法處理氨氮廢水研究進展
    2.2 臭氧催化氧化法臭氧因其具有很強的氧化性、使用方便等優點,被廣泛運用於汙水處理研究,臭氧氧化去除廢水中汙染物質的機理有兩種: 一是臭氧利用自身的強氧化性直接與汙染物質反應,而是在水溶液中其他物質的作用下產生氧化性更強的羥基自由基與汙染物質反應,間接氧化去除汙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