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渤海海霧監測與能見度反演技術研究顯成效

2020-11-21 中國氣象局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環境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傅剛

  海霧是指受海洋的影響,發生在海上或沿海地區上空大氣邊界層中凝結的大量水滴使大氣水平能見度小於1000米的一種天氣現象,我國黃渤海是世界上幾個重要的海霧發生地,一年四季都有海霧發生。

  海霧對人類活動有很大影響,與海霧相伴隨的大氣低能見度對航運、港口裝卸、漁業捕撈、石油鑽井平臺作業、軍事作戰以及沿岸航空和公路交通運輸等會帶來極大危害。

  為了探索海霧的秘密,「黃渤海海霧監測與大氣水平能見度反演技術研究」項目於2007年12月得到中國氣象局行業專項資助。項目自啟動以來,課題組從海霧的觀測分析,海霧的三維數值模擬,海上濃霧條件下大氣水平能見度反演,及大氣水平能見度反演系統的研發等四個方面全面開展工作。

  利用L-波段雷達和數字探空儀、低空系留氣球探空儀、沿海自動氣象站、海上浮標站、船載自動氣象站、大氣能見度儀和海洋調查船進行海上大氣邊界層觀測,並結合數值模擬,提出了幾種有利於海霧形成的逆溫層的形成過程,加深了對海霧形成、發展機理的認識。「海霧厚度和低云云底高度的實時獲取方法」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明專利授權。

  建立了黃渤海海霧數值預報系統,目前該系統已經在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山東、天津、河北和青島氣象臺等5家單位投入準業務化應用,並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該系統為海霧預報提供了科學依據,2008年,為有效處置青島沿海滸臺和迎接北京奧運會青島賽區的帆船比賽順利舉行發揮了重要作用,青島市氣象臺曾專門發給中國海洋大學感謝信。

  課題組已經有6篇文章在Journal of Climate和Meteorology and Atmospheric Physics等國際一流學術期刊上發表。2010年7月25日到30日,傅剛、張蘇平和高山紅一起赴德國Münster大學參加第五屆國際Fog, Fog Collection and Dew大會,並均有報告。張蘇平教授介紹了黃海夏季海霧發生期間觀測到的大氣邊界層結構,並受邀作為本屆大會Poster的評委。傅剛以「On Study of Sea Fog over the Yellow and Bohai Seas in China」為題作大會報告,系統介紹了中國海洋大學在中國氣象局行業專項資助下近幾年建立起來的黃渤海海霧準業務化數值預報系統。

(責任編輯:石龍)

相關焦點

  • 雲南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鎮沅管護局野生動物監測顯成效
    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鎮沅管護局野生動物監測顯成效。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鎮沅管護局野生動物監測顯成效。通過對監測數據的整理與分析,哀牢山鎮沅管護局進一步掌握了一定區域內野生動物的分布情況與活動規律,在研究區內野生動物的物種多樣性、動態變化及生態環境保護成效等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 海霧是如何形成的?
    海霧是海洋上低層大氣中的一種水汽凝結現象。事實上,夜晚很難發現低處的小片海霧,但有時在一些水域中活動的常見發光浮遊生物可以使我們更容易發現海霧,因為當受到波浪運動或捕食者的幹擾時,浮遊生物會發光。此外,反射的星光也可以讓我們更容易看見海霧,尤其是當周圍有海冰時。  如果「鐵達尼號」沉船當日所遇的薄霧就是海霧,那麼它是如何形成的呢?
  • 剛剛霧又來了!明後天浙中北地區依然多大霧 局地有特濃強霧
    這場大霧,也是杭州入秋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市區能見度最低時只有100多米,而臨安、蕭山、餘杭、富陽的最低能見度都不到100米。直到中午,霧才散去。記者 呂之遙 汪馳超 張孫超 拍友 黃生華 攝)未來幾天內,杭州都是陰或多雲的天氣,氣溫比較平穩,靜穩天氣裡,低能見度的情況將會繼續維持。杭州市氣象臺提醒,尤其是明後兩天早晨,杭州仍可能有霧出現,山區和低洼潮溼地帶能見度更低。杭城明天多雲,早晨到上午有霧,白天最高氣溫17℃,早晨最低10℃。
  • 明後天浙中北地區依然多大霧,局地有特濃強霧
    這場大霧,也是杭州入秋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市區能見度最低時只有100多米,而臨安、蕭山、餘杭、富陽的最低能見度都不到100米。直到中午,霧才散去。記者 呂之遙 汪馳超 張孫超 拍友 黃生華 攝)  未來幾天內,杭州都是陰或多雲的天氣,氣溫比較平穩,靜穩天氣裡,低能見度的情況將會繼續維持。  杭州市氣象臺提醒,尤其是明後兩天早晨,杭州仍可能有霧出現,山區和低洼潮溼地帶能見度更低。杭城明天多雲,早晨到上午有霧,白天最高氣溫17℃,早晨最低10℃。
  • 鳥類種類增加到90多種,岱海治理成效初顯!
    鳥類種類增加到90多種,岱海治理成效初顯!- 岱 海 -岱海治理成效初顯鳥類種類增加到90多種!03治理取得初步成效現如今,岱海治理取得初步成效。
  • 珠江出現海霧天氣 造成重大事故呈上升趨勢
    海霧預報和服務遠遠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大氣邊界層首席研究專家高志球博士指出,海霧通常是發生在海洋上大氣邊界層中的水汽凝結現象,垂直高度通常在200-500米左右,所以,常規的氣象觀測手段無法獲取海霧的觀測資料。
  • 會吃人的海水,水下能見度達到72米,卻讓無數船只有去無回!
    會吃人的海水,水下能見度達到72米,卻讓無數船只有去無回! 蔚藍色的海洋對於人類而言既是充滿神秘色彩又是恐懼的,我們並不知道在這藍色的海域底下,究竟充滿了什麼未知的風險,但是在一片海域被稱為全球最危險的海,它的海水能見度可以達到72米,卻讓無數的船只有去無回,這究竟又是怎麼回事呢?
  • 海霧形成的原因 海霧為什麼形成
    海霧是海洋上低層大氣中的一種水汽凝結現象。其形成原因是低層大氣中的水汽以微細鹽粒等吸溼性微粒為核心不斷凝結成細小的水滴、冰晶或兩者的混合物,懸浮在海面以上幾米、幾十米乃至幾百米低空。當凝結的水滴增大、數量增多,使天空呈現灰白色、能見度進一步降低時,便形成海霧。
  • 長沙洋湖出現霧海 刷屏的「仙境」其實是輻射霧
    (原標題:長沙洋湖出現霧海 刷屏的「仙境」其實是輻射霧)
  • 我國海霧研究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因此,海霧研究,比如海霧的時空分布,在某種意義上也是氣候研究的基礎性工作。  長期以來,因為僅靠少有的島嶼站和船舶不定期觀測,海霧研究缺乏數據,有些結論甚至帶有猜測性。  挑戰:研究力量不足 觀測資料匱乏  海霧研究面臨的困難首先是研究力量嚴重不足,如果把 「海霧」或者 「sea fog」作為關鍵詞,在網站上搜索一下,每年海霧研究論文很少。雖然,近幾年有所增加,但與其他海洋災害性天氣相比,研究人員的投入還很少。  與歐美等國家相比,我國近海氣象觀測資料十分匱乏,公開的商業航行船隻的氣象觀測報告很少。
  • 氣象雷達測海霧-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張晨暉報導 3月3日,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氣象局完成了毫米波測霧雷達系統的安裝工作並成功實現數據入庫。該項目也是北侖區氣象「十三五」規劃的首個實施項目。
  • 囊謙縣白扎鄉:村級換屆一張圖 穩紮穩打顯成效
    囊謙縣白扎鄉:村級換屆一張圖 穩紮穩打顯成效 2020-12-30 17: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衛星遙感監測:捕捉霧霾的「天眼」
    李令軍告訴記者,自動監測站是現在最常見的監測方法,但分布並不均勻,這些監測站集中在城鎮,廣大的農村、邊遠山區覆蓋較少。   而衛星遙感監測正好彌補了監測點分布不均的問題。通過衛星遙感數據,可以快速反映區域PM2.5的空間分布和變化過程,能更宏觀地從「面」上觀測空氣品質。
  • 霧也有很多種類 小一
    冬天多霧。在鄉下,霧在山和田野上非常美,在城裡,霧讓我們看不清很遠,有些人以為霧只有一種,其實霧也分種類的,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平流霧】當暖溼空氣平流流經較冷水面或陸地時,暖溼氣流遇冷混合冷卻凝結成霧。這種現象通常在冬天發生,持續較長時間,有時甚至可達數百米厚度。平流霧出現時間不定,往往可持續較長時間,除非風向轉變或停止,平流霧才會消散,通常發生於春季夜間。【蒸發霧】這通常在冷空氣流過較暖的水面時形成。
  • 鄂爾多斯機場四型機場建設初顯成效
    攝影:楊亞夫民航資源網2020年11月11日消息:為打造一個人民滿意的高質量機場,助力實現民航強國建設目標,鄂爾多斯機場將四型機場發展理念貫穿於機場規劃、建設、運營的全過程和各領域,注重統籌謀劃,勇於創新改革,建設成效初顯
  • 成都成華區大學生就業創業 VPE模式成效顯
    成都成華區大學生就業創業 VPE模式成效顯 2010-01-28 20:43 來源:成華區信息辦   列印 | 收藏 |   近日,記者從區人事局獲悉,我區機關單位全力支持大學生創業就業
  • 這兩天杭州都將「仙霧繚繞」!今早的霧從哪來?北方霧霾深重 會影響...
    都市快報訊 今天早上起來,大家是不是覺得霧蒙蒙的一片,整個杭州都仙霧繚繞的,高速也有部分路段封路了,到了中午還是灰濛濛的感覺,就有小夥伴問,這到底是霧還是霾?對此,浙江氣象臺表示,近期,我國霾天氣主要在華北平原,今天我省白茫茫的是霧,不是霾!杭州氣象臺也表示,這兩天吹的是南風,不是北方,所以雖然北方霾比較嚴重,也不會影響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