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優瑞納斯液壓機械有限公司: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工程主動...

2020-11-23 人民網

天津優瑞納斯液壓機械有限公司新廠區

一、企業發展

優瑞納斯下設有天津優瑞納斯液壓機械有限公司、上海優瑞納斯液壓機械有限公司和天津優瑞納斯智能裝備有限公司三個全資子公司。公司前身為天津優瑞納斯油缸有限公司,成立於1992年;企業為適應市場開發等要求,於2001年在上海設立分公司;2002年更名為天津優瑞納斯液壓機械有限公司,註冊資金4666萬元;隨著技術進步及適應市場多元化趨勢,於2014年設立智能裝備有限公司,主要負責全套機電液一體化設備研發工作。三公司總佔地面積45000平米,建築面積26000平米;註冊資金6500萬元。目前優瑞納斯主營業務涵蓋:各類液壓元件、液壓設備、機電液一體化液壓系統等。天津區現有僱員約180人,技術和研發崗位人員超過全部員工的1/4。

優瑞納斯具備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天津市科技小巨人企業和二級軍工資質企業等資質。多項產品榮獲中國馳名商標、天津市著名商標、天津市名牌產品、天津市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產品、天津市「殺手鐧」產品、西青區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等榮譽稱號。其中優瑞納斯是國內液壓行業唯一獲得國家馳名商標的企業。

管理上,公司於1992年在國內液壓行業首個通過挪威船級社ISO9001認證,24年來,公司始終堅持嚴格的5S和6Sigma管理,產品質量受到國內外客戶好評。公司堅持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產品路線,產品已打入了美、德、法、日、意、奧、盧森堡等多個發達國家,涵蓋冶金、石油、煤礦、軍工、造船、航空航天、科研設備、環保產品、海洋平臺等領域。

技術上,公司堅持自主創新,不斷實現產品技術水平的提升。公司自主研發了38個系列產品,其中22項添補國家行業空白,20項中國第一,四個系列納為國標,有五種目前國內其他企業尚不能仿製的唯一產品。公司現有授權專利30餘項,另有已受理審核中專利72項,構成完整智慧財產權體系。為進一步提升研發能力,於2014年成立研發部,現有博士2名(其中博士後1人)、碩士4人,初步形成一支專業化研發團隊,新落成的科研樓內設有天津市液壓缸技術工程中心、西青區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後工作站和多所知名大學和院校的產學研基地,企業與天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燕山大學等高校形成穩定的合作關係,為企業提供強大的研發支撐。

天津優瑞納斯液壓機械有限公司老廠區

二、經營狀況

企業最近三年營業額2014年1.07億元,2015年9100萬元,2016年7200萬元。在行業整體下滑的大背景下,企業營業收入也有所下降。但隨著企業轉型升級步伐的不斷加快,經營狀況亦逐步趨穩,並開拓出一些全新領域,為公司下一步的發展壯大提供基礎。

公司傳統業務領域為冶金行業,與寶鋼、鞍鋼、攀鋼等國內大型鋼鐵公司有長期合作關係,是首家打入冶金領域的國產液壓品牌。其中連鑄機3D高溫高溼伺服液壓缸、結晶器振動伺服液壓缸、連鑄機大壓下試驗系統等產品均是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的首套國產產品。並成為德國SMS集團公司、日本SPCO株式會社、奧地利聯合鋼鐵集團、德國蒂森克虜伯股份公司、義大利達涅利集團、西門子摩根冶金技術公司、新日本制鐵公司等國際冶金巨頭的合格供應商。

受公司轉型升級內部需求和鋼鐵行業下滑等外部環境影響,公司在紮實冶金行業的基礎上,逐步向新行業轉型,目前主要涉足海洋工程、垃圾處理等新領域。

海洋工程方面,企業是煙臺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合格供貨商,為出口挪威的國內首套第六代半潛式鑽井平臺供貨,成為首個打入海洋鑽井平臺市場的國內液壓企業,實現鑽井平臺液壓產品國產化零的突破;為中海油提供44000噸海洋平臺稱重液壓系統,實現我國海上第一個大型深水氣田「荔灣3-1」氣田中心平臺的稱重,測量精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垃圾處理領域,與國內環保龍頭企業桑德集團合作,研發80 MPa超高壓垃圾乾濕分離設備,完全實現垃圾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與南京卓越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合作,提供危廢垃圾進料全套系統,解決超高溫條件下危廢垃圾傳輸和進料難題。

數控車間

三、重大項目

優瑞納斯參與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工程項目建設,液壓促動器作為FAST關鍵執行元件,國家天文臺對其進行了嚴格的方案論證,優瑞納斯在美國派克、美國伊頓、德國博世力士樂、義大利阿託斯等國際頂尖液壓企業中脫穎而出,其技術方案、樣機性能及製造成本在多輪評審中均為第一名,產品質量達到國際水準。公司共為FAST項目研製了2225臺液壓促動器,合同金額近5千萬,於2016年6月全部安裝調試完畢,保證了FAST在2016年9月全部建成並投入使用,獲得了國家天文臺的高度認可。該產品是國內首套批量化直驅式容積調速系統產品,打破了高端液壓系統國外技術壟斷的局面,技術水平國際領先。

除FAST天文臺、海洋工程、垃圾處理等領域外,公司還獨立設計並製造了煤礦智能裝車系統、400噸電動礦車液壓系統、多級同步舉升系統、350 Hz液體靜壓軸承高頻振動缸等多套填補國內空白的高技術含量產品。

裝配車間

四、發展規劃

公司目前對外正在積極開拓新領域、新市場,對內積極開發新產品,以自動化、集成化、智能化液壓產品為目標,以「中國製造2025」為契機,依託西青區液壓園產業集聚和配套優勢,致力於成為「全球領先的的智能化、數位化、液機光電一體化的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為目標,實現企業的升級和發展壯大。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工程主動反射面數位化集成式液壓促動器

國家天文臺承建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ive hundred meters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簡稱FAST)是國家科教領導小組1994年審議確定的國家九大科技基礎設施之一。2007年7月10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改高技【2007】1538號文件將FAST項目列入國家高技術產業發展項目計劃,2007年08月28日,歷經12年的艱苦預研究,國家「十一五」重大科學工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項目獲國家立項批准。

FAST預期建成效果圖

FAST是世界上最大口徑的射電望遠鏡,FAST與號稱「地面最大的機器」的德國波恩100米望遠鏡相比,靈敏度提高約10倍;與排在阿波羅登月之前、被評為人類20世紀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國Arecibo 300米望遠鏡相比,其綜合性能提高約10倍。作為世界最大的單口徑望遠鏡,FAST將在未來20-30年保持世界一流設備的地位。FAST工程將在眾多的基礎研究領域,例如宇宙大尺度物理學、物質深層次結構和規律等方向提供發現和突破的機遇,也將在日地環境研究、國防建設和國家安全等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建設將推動眾多高科技領域的發展,提高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

FAST的預研究歷時13年,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主持,全國20餘所大學和研究所的百餘位科技骨幹參與了此項工作。FAST有5項關鍵技術,包括貴州喀斯特窪地臺址評估、主動反射面、光機液電一體化的饋源支撐系統、高精度的測量與控制和接收機系統等。其中主動反射面是一個口徑500米、半徑300米的球面,由圈梁、反射面、主索網、下拉索、促動器、地錨等組成。主索網安裝在格構式環形圈梁上,有2225個連接節點,在索網的節點上裝有約4300個反射面單元,每個節點下方連有相應的下拉索和促動器,促動器再與地錨連接。相關節點的促動器接受節點控制器的實時控制,實時實現300米口徑瞬時拋物面,指向觀測目標,進行天文觀測。

(責編:胡昱喆、魏炳鋒)

相關焦點

  •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簡稱FAST,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克度鎮大窩凼的喀斯特窪坑中,工程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天眼」工程由主動反射面系統、饋源支撐系統、測量與控制系統、接收機與終端及觀測基地等幾大部分構成[1]。
  • 驕傲的「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天眼」工程由主動反射面系統「天眼」充分利用了貴州 獨一無二的「喀斯特」天然窪地做臺址,利用主動反射面技術實現地面「球差」的調整。「天眼」的主動反射面由索網結構的工作方式作為主要支撐, 該方式利用了獨特的索網主動變位技術, 根據觀測天體的方位,利用促動器控制下拉索,在500米口徑反射面的不同區域形成直徑為300米的拋物面,以實現對天體的觀測需求。
  • 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介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英語:Five-hundred-meterApertureSphericalradioTelescope,簡稱FAST)是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的一座射電望遠鏡,焦比達0.467。FAST位於貴州省平塘縣克度鎮大窩凼窪地,利用喀斯特窪地的地勢而建。
  • 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到底能看多遠?
    本文授權轉載自中科院之聲(zkyzswx)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9月25日在貴州省平塘縣的喀斯特窪坑中落成,開始接收來自宇宙深處的電磁波。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工程由我國天文學家於1994年提出構想,從預研到建成歷時22年,是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作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天眼」工程由主動反射面系統、饋源支撐系統、測量與控制系統、接收機與終端及觀測基地等幾大部分構成。
  • 中國5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又有重大進展
    4月10日拍攝的正在建設中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工程。
  • 112【貴州】平塘,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簡稱FAST,位於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克度鎮大窩凼的喀斯特窪坑中,被譽為「中國天眼」。
  • 500米口徑望遠鏡讓中國射電天文領跑世界(圖)
    原標題:500米口徑望遠鏡讓中國射電天文領跑世界(圖)   位於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克度鎮金科村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全景。本報今天開始以新欄目「走近中國大科學工程」,引領讀者徜徉最前沿的科學天地,並深度感知那些和平發展的中國故事。   從貴陽機場驅車向南,經高速公路轉上土石路,顛簸3個小時,穿過最後一道狹窄山口,500米直徑的白色鋼環突然出現,填滿了視野。那是史上最大望遠鏡的圈梁。   走上FAST(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的圈梁,像是走在一座鋼橋上。
  • 中國5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今竣工:面積近30個足球場大
    2016年7月3日訊,由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主持,正在貴州平塘建設的500米世界最大單口徑球面望遠鏡(英文簡稱FAST)主體工程即將完工,最後一塊反射面單元今天將完成吊裝。FAST通過接收宇宙天體的射電信號完成科學任務觀測,反射面單元是其重要組成部分。一個30個足球場大小的「觀天巨眼」經歷二十餘年的設計、施工,最終揭開神秘面紗。
  • 世界最大口徑射電天文望遠鏡裝上第一根主索
    原標題:世界最大口徑射電天文望遠鏡裝上第一根主索   正在建設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天文望遠鏡(7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 (FAST工程團隊提供)   記者從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獲悉,17日上午,隨著第一根主索的安裝,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的反射面索網製造與安裝工程正式步入實施階段。   FAST是由中國天文學家提出建造的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500米口徑球面射電天文望遠鏡。它坐落在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克度鎮金科村的「大窩凼」窪地,於2011年3月正式開工建設。
  • 貴州500米口徑的射電望遠鏡,9月起開始尋找外星人!
    據北京師範大學天文系宇宙學與地外文明研究團組張同傑教授首次透露,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正在進行設備升級
  • 中國造世界最大口徑望遠鏡 500米直徑索網開始安裝
    人民網北京7月17日電(趙竹青)隨著第一根主索的安裝,500米口徑球面射電天文望遠鏡(簡稱FAST)反射面索網製造與安裝工程今日正式步入工程實施階段。索網製造與安裝工程是500m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工程的主要技術難點之一,其關鍵技術問題主要包括:超大跨度索網安裝方案設計、超高疲勞性能鋼索結構研製、超高精度索結構製造工藝。
  • 世界最大單口徑球面望遠鏡主體工程即將完工—新聞—科學網
    由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主持,正在貴州平塘建設的500米世界最大單口徑球面望遠鏡(英文簡稱FAST)主體工程即將完工,最後一塊反射面單元今天將完成吊裝。       FAST通過接收宇宙天體的射電信號完成科學任務觀測,反射面單元是其重要組成部分。
  • 全球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在貴州落成啟用
    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工程由我國天文學家於1994年提出構想,從預研到建成歷時22年,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主導建設,是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  「天眼」工程總工程師兼首席科學家南仁東介紹,藉助這隻巨大的「天眼」,科研人員可以窺探星際之間互動的信息,觀測暗物質,測定黑洞質量,甚至搜尋可能存在的星外文明。
  • 中國500米射電望遠鏡將正啟動「外星人搜尋計劃」
    據《南華早報》報導,中國自主打造的全球最大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即將正式開啟「外星人搜尋計劃」,從4月1日起將開始通過網際網路,接受全球各國科學家的使用申請,傳說中的「一起來找外星人」即將成為現實。
  • 中國「天眼」:世界最大的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
    中國「天眼」工程 世界最大的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又被形象的稱作中國「天眼」。是由國家科教領導小組審議確定的國家九大科技基礎設施之一,採用中國科學家獨創設計和我國貴州南部喀斯特窪地的獨特地形條件,建設的一個約30個足球場大小的高靈敏度巨型射電望遠鏡。 中國「天眼」的視野有多遠?
  • 世界最大口徑射電天文望遠鏡在貴州開建
    12月26日,具有我國獨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工程奠基儀式在FAST臺址—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大窩凼窪地舉行。    據了解,將於2009年正式開工建設的FAST是世界上正在建造及計劃中的建造的口徑最大、最具威力的單天線射電望遠鏡,擁有30個足球場大的接收面積。與號稱「地面最大的機器」的德國波恩100米望遠鏡相比,靈敏度提高約10倍;與排在阿波羅登月之前、被評為人類20世紀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國Arecibo的300米望遠鏡相比,其綜合性能提高約10倍。
  • 中國天眼望遠鏡有多厲害?口徑500米可觀測外太空,卻遭霍金反對
    中國科學家們為了探索更多的宇宙奧秘,創造了一個逆天的望遠鏡,連美國等發達大佬都無法與之比肩,被稱為「中國天眼」1994年,我國天文學家南仁東提出天眼構想,歷時22年終於建成,2016年9月25日正式落成啟用。
  • 中國500米口徑望遠鏡領跑世界 比國外靈敏10倍
    原標題:500米口徑望遠鏡讓中國射電天文領跑世界 位於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克度鎮金科村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全景。本報今天開始以新欄目「走近中國大科學工程」,引領讀者徜徉最前沿的科學天地,並深度感知那些和平發展的中國故事。 ■走近中國大科學工程 從貴陽機場驅車向南,經高速公路轉上土石路,顛簸3個小時,穿過最後一道狹窄山口,500米直徑的白色鋼環突然出現,填滿了視野。那是史上最大望遠鏡的圈梁。 走上FAST(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的圈梁,像是走在一座鋼橋上。
  • 貴州建設世界最大口徑大射電望遠鏡項目施工現場(圖)
    據人民網圖說中國4月16日報導,世界最最大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建設工程自2011年初開工以來進展順利,建設規模已初具雛形。FAST全稱為Five hundred meters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這具望遠鏡是國家科教領導小組審議確定的國家九大科技基礎設施之一,採用我國科學家獨創的設計和我國貴州南部的喀斯特窪地的獨特地形條件,建設一個約30個足球場大的高靈敏度的巨型射電望遠鏡。
  • 世界最強射電望遠鏡落戶中國
    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ive hundred 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簡稱FAST)完成最後一塊反射面單元的吊裝。中國擁有FAST的自主智慧財產權,相比於前輩射電望遠鏡,FAST射電望遠鏡的創新就是主動接受電磁波。在主反射鏡的每個面板上加入實時主動的控制技術,整個望遠鏡鏡面是由很多塊小面板拼成,通過主動變形技術實時把面板形成有效照明口徑300米、焦比0.4665的旋轉拋物面,增加觀測範圍。據專家介紹,FAST的關鍵指標將對國際同類設備保持20年以上的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