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艘「千人」高速鋁合金客滾船「平潭之星」擬明年底投用

2020-12-05 閩南網福建

昨日,福建海峽高速客滾航運有限公司與英輝南方造船(廣州番禺)有限公司,就「平潭之星」高速鋁合金客滾船項目舉行籤約儀式。

據了解, 「平潭之星」將是中國首艘「千人」高速鋁合金客滾船,由「海峽號」和「麗娜輪」原始設計方Incat Crowther Pty Ltd公司設計、英輝南方造船(廣州番禺)有限公司製造。「平潭之星」設計航速大於等於45節(1節=1海裡/小時=1.852公裡/小時,45節=83.34公裡/小時)、噸位達11000噸、載客量1000人,比「海峽號」和「麗娜輪」更大、更豪華,也更適應臺灣海峽氣候航行條件,將為兩岸民眾出行和貨物通行提供更便捷、更多元、更可靠的服務。

目前,福建海峽高速客滾航運有限公司僅擁有一艘「海峽號」客滾船,按照《高速客滾船舶規範》規定,船舶每年要執行為期一個月左右的進塢年檢,而且由於「海峽號」客滾船每周運行強度大,維修保養技術要求精細,難以保證有效的維護修整。租賃的「麗娜輪」存在同樣的問題,只要機器稍有故障,極易導致航線斷航。

「有了『平潭之星』,我們公司不僅能減輕現有客滾船的維修保養壓力,而且有助於構建快速穩定的交通機制,滿足『平潭-臺灣』對臺航線穩定發展的需求,進一步促進兩岸民眾交流和經貿往來。」福建海峽高速客滾航運有限公司總經理邱賢明說,新船力爭 2020 年底投入使用,計劃開闢平潭往返臺中、臺北和高雄等航線。

「『平潭之星』在設計過程中,採用了世界上最新的設計軟體和設計手段,對船型進行優化,大大提升了船舶的快速性和舒適度,並且降低了船舶的排放,真正做到節能環保。」英輝南方造船(廣州番禺)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曉亮表示, 「平潭之星」還配備了國際先進設備,充分實現了自動化和智能化。接下來,他們將加緊新船建造,儘早交付使用。(平潭時報記者 丁雲/文 蔡起輝/攝)

相關焦點

  • 這家船舶設計公司將設計亞洲最大鋁合金客滾船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澳大利亞設計公司Incat Crowther近日接獲合同,將設計亞洲最大的高速鋁合金客滾船,用於在中國大陸和臺灣之間運營。IncatCrowther表示,這艘客滾船將由英輝南方造船建造,福建海峽高速客滾航運有限公司運營。今年2月,福建海峽高速客滾航運有限公司與英輝南方造船舉行「平潭之星」高速鋁合金客滾船項目籤約儀式,新船預計2020年底投入使用,計劃開闢平潭往返臺中、臺北和高雄等航線。
  • 冬季冷空氣接踵而至 兩岸高速客滾船航班連續停航
    原標題:冬季冷空氣接踵而至 兩岸高速客滾船航班連續停航  中新社福州12月15日電 (記者 龍敏)冬季冷空氣接踵而來,往來海峽兩岸之間的高速客滾船「海峽號」、「麗娜輪」航班深受影響。福建海峽高速客滾航運有限公司15日對外透露,為保證船舶航行安全和保護旅客生命財產安全,「海峽號」臺北至平潭航線18日航班停航。
  • 全球航速最快節能環保型豪華客滾船於南沙命名
    造價超10億,外形與豪華郵輪接近,是廣州製造又一力作金羊網訊 記者馬化展 通訊員彭永桂報導:12月8日,中船集團旗下廣船國際為瑞典格特蘭航運公司建造的全球首艘「天然氣/燃油」雙燃料高速豪華客滾船1號船,於南沙被命名為「VISBORG(威斯堡)」號。這是目前全球最快的節能環保型豪華客滾船。
  • 「海峽號」平潭至高雄海上客運航線首航
    7月11日上午10時,「海峽號」駛離平潭澳前碼頭,首航臺灣高雄。新華網發(福建海運集團供圖)  新華網福州7月11日電(陳丹)11日上午,「海峽號」平潭至高雄海上客運航線首航儀式在平潭綜合實驗區澳前碼頭舉行。10時,伴隨著汽笛聲響起,「海峽號」高速客滾船從澳前碼頭解纜起航,約4.5小時航程後,抵達臺灣高雄港。
  • 平潭「海峽號」首航高雄!與臺灣北中南部全直航
    關注微信公眾號:藍眼淚快訊7月11日上午10時,伴隨著汽笛聲響起,「海峽號」高速客滾船福建海峽高速客滾航運有限公司總經理邱賢明說。平潭綜合實驗區元裾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政言是高雄人,已經在平潭工作生活了7年,他說:
  • 福平鐵路開通運營 平潭海峽公鐵大橋同步投用
    央廣網北京12月27日消息(記者萬存靈)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福州至平潭鐵路26日上午正式開通運營,世界最長、中國首座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大橋同步投入使用,結束了福建省平潭島不通鐵路的歷史。
  • 平潭至臺北、臺中海上直航航線暫停運營 對臺貨運暢通
    中新社福建平潭2月13日電 (閆旭)福建海峽高速客滾航運有限公司13日通報稱,為進一步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平潭至臺北、臺中海上客運直航航線暫停運營,對臺貨運渠道暢通。福建海峽高速客滾航運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海峽號」「麗娜輪」平潭至臺北、臺中海上直航航線自2020年2月11日起暫停運營,恢復運營時間另行通知。記者從平潭兩岸快件中心了解到,目前平潭對臺貨運船舶陸續復航、運行暢通。萬噸級貨物滾裝船「臺北快輪」於2月6日復航。
  • 「海峽號」開啟平潭至高雄客運航線首航 兩岸間「黃金水道」全面連通
    7月11日上午10時,伴隨著汽笛聲響起,滿載著700多名旅客的「海峽號」高速客滾船從平潭澳前碼頭解纜起航,開赴臺灣高雄港。該航線總裡程178海裡,單次海上航程約4.5小時。「在第十五個中國航海日的特殊日子裡,我們見證了『海峽號』首航高雄,這標誌著平潭實現了與臺灣主要港口全面通航,開啟了兩岸海上直航新篇章。」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梁金焰對新航線的開通給予充分肯定,並表示將一如既往支持嵐臺客滾運輸穩步發展,助力平潭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橋頭堡。
  • 平潭給世界的浪漫情書 (文末藍色福利)
    這裡是——  中國福建平潭 。你可以用自己的視角和方式,去探索和發現平潭活力運動的更多可能性。平潭的活力藍方興未艾。平潭的地理位置特殊,是祖國大陸距離臺灣本島最近處,僅68海裡。「海峽號」、「麗娜輪」海上高速客滾船從平潭的澳前碼頭出發,3個小時抵達臺中、臺北。
  • 大型豪華型客滾船「中華復興」輪正式投入營運
    近日,由遼漁集團控股的渤海輪渡斥資建造的第四艘大型豪華型客滾船「中華復興」輪首航暨客貨滾裝合作聯盟籤約儀式在山東港口煙臺港隆重舉行。此舉標誌著亞洲最大、最先進、最安全、最豪華、裝載能力最強、智能化水平最高、設備最節能環保的郵輪型客滾船——「中華復興」輪正式投入煙臺至大連航線營運。
  • 2019年中國10大超級工程,第1名轟動全球,被譽為七大奇蹟之一!
    9、時速600公裡磁懸浮列車下線  2019年5月23號,中國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實驗樣車在青島下線,作為一種新型高速交通模式,高速磁浮具有速度高、安全性高、噪音低、振動小等多種優點,目前高鐵最高運營時速為350公裡,飛機巡航時速為800~900公裡,而時速600公裡的高速磁浮可以填補高鐵和航空之間的速度空白,對完善我國立體高速交通網具有重大意義,據報導,該磁浮列車有望在2021年面世。
  • 拯救平潭中國鱟(組圖)
    層層疊疊的鱟無影無蹤  平潭是我國享譽世界的產鱟區,中國鱟產量曾居全國第一。為了了解平潭中國鱟的現狀,11月7日,記者來到平潭進行採訪。  踏上平潭主島海壇島,當地的居民都說,以前平潭當地的中國鱟「多得像米一樣」,沒有把它當回事,怎料到如今它會奇貨可居。
  • 2019年中國十大超級工程,第一名轟動全球
    九 時速600公裡磁懸浮列車下線2019年5月23日,我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試驗列車在青島下線,目前高鐵最高運行速度為350公裡,飛機巡航速度為800到900公裡,而時速600公裡的高速磁懸浮列車,可以填補高鐵和航空之間的速度空白,對完善我國高速立體交通網有著重大的意義。
  • 2020福建福州平潭綜合實驗區城市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招聘74人公告
    一、企業簡介平潭綜合實驗區城市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由原平潭縣國有資產營運有限公司發展而來,2010年公司變更為平潭綜合實驗區國有資產投資有限公司;2014年根據《平潭綜合實驗區區屬國有公司重組整合運營實施意見》文件精神,變更為平潭綜合實驗區國有資產投資集團有限公司;2016年7月,平潭國投集團剝離旅遊和金融業務,組建平潭城投集團,主要承擔實驗區政府指令性
  • 2019年中國在以下科技領域突破明顯,值得慶賀。
    「國家隊」首次採用純商業化模式發射,「捷龍一號」成功發射民企「千乘一號」01星;10.民企翎客航天完成可回收火箭第三次低空飛行及回收試驗;11.7箭10星高密度發射,北鬥系統所有中圓地球軌道衛星完成組網,完成核心星座部署;12.
  • 國內噸位最大豪華客滾船之一「渤海瑪珠」投入渤海灣運輸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2日晚,豪華客滾船「渤海瑪珠」輪開啟煙臺至大連航線的首次運營。 王嬌妮 攝    2日晚,豪華客滾船「渤海瑪珠」輪開啟煙臺至大連航線的首次運營。圖為旅客陸續登船。 王嬌妮 攝    2日晚,豪華客滾船「渤海瑪珠」輪開啟煙臺至大連航線的首次運營。圖為旅客與船合影留念。
  • 中國首艘無軸泵噴潛艇問世,高速航行靜悄悄,美日稱:防不勝防
    圖為:無軸泵噴的驅動磁感應線圈結構近日,據媒體報導,經過五年研發,中國首艘無軸泵噴潛艇問世最重要的是,「小虎鯨」可以在高速航行中保持「靜悄悄」,而傳統的AIP潛艇只能保證3節速度靜音潛航。然而,即使是先進如美國維吉尼亞這樣的核潛艇,由於其機械傳動方式,因此其噪音也只能做到90分貝以上,依然無法做到徹底隱身,因此,中國這款小堆核潛艇可以說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的「隱身核潛艇」。
  • 中國研究人員發現591顆高速星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林維):近日,中國國家天文臺研究團隊在數據中發現591顆高速星,其中43顆能夠擺脫銀河系引力束縛,未來飛出銀河系。這是自第一顆高速星發現以來,一次性捕獲高速星最多的研究工作,將人類歷時15年使用多個望遠鏡發現的高速星總量翻倍,使目前發現的高速星數量突破1000顆,極大地擴充了高速星的樣本。
  • 山東12人擬入選國家千人計劃青年項目 最小29歲
    12月4日,第十四批國家「千人計劃」青年項目申報擬入選人員名單公布,630人從3556名申報者中選出,擬予引進。其中,來自山東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2位青年學者位列榜單。  入選名單包括:山東大學的柏利慧、劉智青、易立、趙珊、劉帥、王興龍;中國海洋大學的荊釗、馬曉慧;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的胡涵、龐學玉;青島理工大學的楊國濤;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的張琳琳。
  • 聯想之星多家被投企業入選機器之心、畢馬威多項大獎【星勢力】
    近日,機器之心發布「2020-2021「AI中國」機器之心人工智慧年度獎項」,聯想之星多家被投企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