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芬奇監製新劇《愛,死亡和機器人》,強烈推薦

2021-01-13 口袋電影頻道

Netflix近幾年出品的影視劇以質量上乘、製作精良聞名。

雖然主流媒體對網飛表示過不認可,但從今年奧斯卡頒獎禮最佳影片花落《羅馬》就能看出,Netflix的製作模式在未來兩三年仍有破竹之勢,而大家的觀影習慣也在悄然發生變化。

最近網飛爸爸又出新大招,想必近一段時間以來大家都在討論這部劇,今天不來說說,實在難掩口袋貓的激動之情。

《愛,死亡和機器人》

(以下簡稱《愛死機》)

豆瓣超8萬人給出9.3高分,IMBD8.9,大衛·芬奇和蒂姆·米勒(《死侍》導演)擔任監製,第一季共18集,尺度驚人,是一部實實在在的「成人動畫」短片合集。

18個故事,最長一集不超過20分鐘,最短一集不超10分鐘,每一集歸屬類型不同,分別涵蓋了恐怖、驚悚、動作、喜劇、荒誕、治癒等等。

此外風格也各有不同,賽博朋克、蒸汽朋克、中國風,上到以假亂真的3D CGI技術、下到傳統2D動畫,要平面有平面,要立體有立體。

主題上更涉及到機甲、人工智慧、太空大戰等硬核元素。

無論你喜歡美漫風、小清新、還是重口味,這部劇方方面面都會滿足你。

短小精幹的時長,讓故事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展開,大衛·芬奇就曾表示每一集都秉持著「有事說事,直入主題」的模式進行。

片頭用三個元素隨機組合,簡單明了詮釋這一集的主題,也成為了大家看前猜測故事元素的小樂趣之一。

《愛死機》在動畫製作水平上拿出了「業界最佳」的水準。

在其中幾集涉及到動作場景的故事中,鏡頭切換自如、動作設計乾脆直接,其呈現效果不亞於在影院觀看一場動作大片。

在以故事敘述為主的幾集裡,隨意截一幀畫面,做屏保壁紙也不在話下。

唯美的視覺效果不僅沒有「喧賓奪主」,反而彌補了部分故事的缺點和不足,起到了互補的作用。

既然稱之為「成人動畫」,劇中對血腥、暴力等畫面的處理自然不需要迴避,也不存在添加馬賽克。

這當然是本劇的一大噱頭,不過更吸引觀眾的,是編劇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現如今觀眾的觀影量不可同日而語,新穎的角度和創意,自然更受觀眾青睞。

在這一點上,《愛死機》給到了創作者足夠的空間,去開腦洞、去大膽的表現、去把頭腦中的「風暴」搬到熒幕中來。

當然18個故事並不能保證每一集都「持續高能」,像《垃圾場 》《變形者》《古魚復甦》這幾集,給我感覺是創意大過於故事。

很多像是作者本身還未成型的想法雛形,僅僅是一個藍本,在此基礎上還可以更加豐滿擴充。

《當酸奶統治世界》《不一樣的歷史》這幾集,充滿著政治隱喻、對過去的調侃和戲說,十分值得玩味。

其中我個人很喜歡《當酸奶統治世界》這一集,除了萌萌的畫風讓人忍俊不禁以外,故事背後折射出的現實問題更令人細思極恐。

未來科技和人類生活的關係會演變成什麼樣?在《三個機器人》中,主創告訴我們一個絕望的答案:

人類滅亡,機器人接管地球。

當機器人面對殘垣斷壁時,他們得出一個結論:

貪婪和自私斷送了人類的未來,「殺死」他們的,是自己。

不過在這一集裡,最後的贏家屬於喵星人。

這個設定應該是大衛·芬奇加上的,大家都知道,他很喜歡貓。

也許我們現在對貓多一層關愛,地球就可以免於災難?

或許,是時候關心一下口袋貓了

就個人觀影習慣來說,我比較喜歡故事豐滿,思維邏輯清晰的劇集。

第三集《目擊證人》和第十四集《齊馬的藍》就非常對我的胃口。

《目擊證人》短片的導演曾是《蜘蛛俠:平行宇宙》最初的設計顧問,從畫面視覺效果上來看,是不是有很多相似之處。

片中對香港這座城市進行了二次加工,有現在香港的影子,也有對未來香港的想像。

這一集分鏡設計比較挑戰觀影感受,各種象聲詞穿插在運動鏡頭中,渲染了緊張刺激的氛圍。

女主意外目睹到男主的殺人過程,兩人展開追逐大戲。

在雙方僵持不下時,女主失手殺掉男主,而這一幕恰巧被對面一個長得像男主的人看到。

原來這是一場無止盡的循環。

有點像電影《恐怖遊輪》的設定。

恐懼不是來自於表面看到的畫面,而是從心底由升出來的絲絲涼意。

《齊馬的藍》講述的故事,改編自英國科幻作家Alastair Reynolds的同名原著。

畫家齊馬的作品被大眾稱之為「偉大的藝術」。

在近期齊馬的作品中,他會在畫面中央畫上一塊藍色圖形,隨著作品相繼問世,藍色色塊所佔的面積也不斷加大,甚至於超過了宇宙邊際。

人們不理解這塊藍色的意義,盲目崇拜齊馬,等謎底揭開的那一刻,不少人為之嘆息,而屏幕外的我們也陷入對自我認知的理解分析中。

這一集的哲學韻味很濃,蘊含的深意也比較深刻,是一集會帶給人無限遐想空間的劇集。

齊馬對自身藝術的理解、他對生命的探索、思考很值得我們靜下心好好品味一番。

特別要推薦的一集還有《狩獵愉快》。

故事取材自雨果獎獲得者、美籍華裔科幻小說家劉宇昆的同名短篇小說。

劉宇昆不僅是科幻作家,也是《三體》系列的翻譯。

這一集也是18集劇集中,主打中國風的一集。

它融合了《聊齋志異》對怪異事物的想像,也結合了蒸汽朋克風,在人性解剖和重新架構層面上,該集也達到了一定的延申。

起初觀看《愛死機》這部劇集的很重要因素,是因為有大衛·芬奇參與其中。

事實上蒂姆·米勒不光參與監製,還負責了編劇、導演的工作。

最初編劇交來的初稿,經過米勒和大衛挑選,最終定下終版,再分別交由各國的動畫製作公司製作。

製作公司可以對原版進行修改、敲定呈現風格,這對本身有才華,但規模很小的公司來講是很不錯的展示機會。

把大家的想法集合在一起、共同去完成一個系列作品的模式,非常大膽新奇,當然也面臨風險,而網飛選擇接手這個項目,更體現了他們勇於嘗試和探索的信心。

對影迷來說,這是一部足以讓你花時間去欣賞的作品;

對創作者來講,《愛死機》的出現預示著更多可能性將在不久的未來實現。

相信隨著劇集大熱,《愛死機》相關周邊也會陸續上架。

單獨出款遊戲,或者單獨拿一個故事拍攝一部長片,這都是妥妥的商機啊。

畢竟,酸奶和喵星人都可以統治世界了,還有什麼是你不敢想的呢?

(本文觀點系作者本人)

相關焦點

  • 《愛、死亡和機器人》豆瓣9.3分背後:Netflix年投130億美元搞原創...
    你最近是否被Netflix出品的新劇《愛、死亡和機器人》刷屏了?《愛,死亡和機器人》被國內網友親切地稱為《愛死機》,它由18部獨立動畫短片組成,每集時長6至17分鐘不等。因為有《搏擊俱樂部》導演大衛·芬奇和《死侍》導演蒂姆·米勒擔任監製,未開播先受到期待。
  • 《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二季即將播出
    流媒體平臺網飛(Netflix)法國發布官方消息,大熱電視劇《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二季即將播出。 據消息,第二季將會於三月份更新,但是具體日期尚未確定。
  • 「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二季發布預告!
    時光網訊Netflix動畫片《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二季發布預告,上線日期待定,第二季中還會有更多風格迥異、尺度不同的動畫短片,而提姆·米勒和大衛·芬奇會是本劇的執行製片人,韓裔女導演呂寅榮也會加入主創團隊,成為第二季的監察導演之一。
  • 愛,死亡和機器人,這就是別人家的電視劇
    最近一段時間,一部叫做《愛,死亡和機器人》的電視劇風靡了整個網絡。這部出自網飛的新劇第一季只有十八集。按照一般美劇一集一個小時的長度,十八集並不短,但是網飛的這部新劇確實別出心裁。因為這部劇每一集的時長很短。最長的一集大概只有十八分鐘左右。
  • 《愛死亡機器人》第二季來了!網飛再次官宣即將定檔
    網飛(Netflix)的動畫劇集《愛,死亡和機器人》在開播之後就大受好評,劇集中充滿想像力的元素所令人折服。今日(1月6日)網飛法國官推再次官宣《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二季即將推出。有傳聞稱曾執導《功夫熊貓2》和《功夫熊貓3》的韓裔導演呂寅榮將加盟第二季,作為監督導演掌控第二季的全部劇集,而第二季預計也會與上一季一樣,由全球各地富有才華的動畫導演分別奉獻故事。
  • 《愛,死亡和機器人》真的有評論的那麼好?
    《愛,死亡和機器人》是由喬舒亞·多南、大衛·芬奇、珍妮佛·米勒和蒂姆·米勒製作策劃的一部動畫短片,該劇定於2019年3月15日在Netflix首播。光是聽創作者的名字和放映的平臺,就能想到這一定是一部不會差的作品。
  • 強烈推薦「愛,死亡和機器人」,18篇大尺度短片動畫合集
    最近這兩天,小初剛補完一部被人們吹爆的動畫「愛,死亡和機器人」,簡稱「愛死機」,今天推薦給大家。這部動畫由18個短片合集組成,每部時長不一樣分時長5-20分鐘,內容雖短,尺度不小。該動畫涵蓋了多重元素類型,科幻、戰爭、恐怖和喜劇,應有盡有,製作形式包括傳統2D和3D。
  • 《七宗罪》—豆瓣評分8.8,令人絕望的結局,大衛芬奇的懸疑電影
    今天我們來聊聊1995年由大衛芬奇導演,布拉德·皮特、摩根·弗裡曼、格溫妮絲·帕特洛、凱文·史派西等人主演的驚悚懸疑電影《七宗罪》。作為一部1995年上映的電影,儘管已經過去了25年,《七宗罪》仍然是無數人心中最好看的驚悚懸疑電影。誰也沒有想到這部結局黑暗,格調陰冷,主題絕望的電影竟然在上映後能在全球拿下超過3億的票房成績,可謂是個奇蹟。
  • 大衛·芬奇執導《殭屍世界大戰2》男神布拉德皮特將回歸
    布拉德·皮特·、大衛·芬奇布拉德·皮特與大衛·芬奇的第四度合作或將很快敲定!據消息人士透露,派拉蒙新掌門人JimGianopulo很快將批准《殭屍世界大戰2》這一項目,並有可能在2018年第一季度投入製作。雖然尚未籤約,但目前各方的態度都十分積極。
  • 好萊塢往事裡的「一秒鐘」-大衛芬奇《曼克》影評
    大衛芬奇對於電影的迷戀自然不逞多讓,這部貫穿美國好萊塢30年代的影片,聚焦在美國大蕭條中公司與員工的關係 這部電影最早的劇本來自於大衛芬奇的父親,幾經周折最終被大衛芬奇本人以影像化的方式呈現給了觀眾,既然是劇本
  • 大衛芬奇評論《小丑》:它對題材的詮釋不值得大火
    執導過《七宗罪》《紙牌屋》《搏擊俱樂部》《十二宮》等名片的著名導演大衛·芬奇在近日接受《每日電訊》採訪時,談到了去年大火的DC漫改電影《小丑》。
  • 大衛芬奇辭導「海底兩萬裡」《金剛狼2》導演頂替
    大衛芬奇辭導「海底兩萬裡」《金剛狼2》導演頂替 時間:2016.02.2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分享到:
  • 史泰龍客串《X特遣隊》,導演大衛·芬奇跟風談《小丑》的成功
    幾乎在同時,好萊塢著名導演大衛.芬奇在接受採訪時提到了自己最近又看了一遍2019年的DC大片《小丑》,他說以自己的理解,這部電影對題材的詮釋並不出彩,如果不是站在了之前《黑暗騎士》系列的肩膀上,尤其是希斯.萊傑扮演的小丑,讓大家對這個經典反派人物產生了更多的期待,可能《小丑》這部電影都不會被拍出來。
  • 影視評論|《愛 ,死亡和機器人》:後人類時代的身體哲學 [1]
    《愛,死亡和機器人》涵蓋了多種後人類電影的主流表達範式,是一部用動畫思考後人類觀念的合集。從身體哲學的視角審視,影片展現了無機、有機、非有機三種不同的後人類身體:無機的後人類身體體現為一種身心二元論;有機的後人類身體同樣陷入了主體性的窠臼;非有機的後人類身體強調身體的生成性,在眾多後人類身體範式中具有積極的啟發意義。
  • 9月英美劇厲害了,神劇續作扎堆回歸,《異形》導演科幻新劇上線
    《異星災變》是由《角鬥士》《末路狂花》和《異形》系列導演雷德利·斯科特監製並執導前兩集的HBO Max原創科幻劇集,首季共10集。劇集講述的未來地球毀滅後,兩個機器人授命在一個神秘星球撫育人類後代,人類殖民基地受到宗教差異的威脅面臨崩潰,機器人意識到試圖控制人類信仰是一件困難而危險的事情。
  • 《愛、死亡和機器人》影評
    《愛、死亡和機器人》影評 《天鷹座裂縫》是個人以為《愛、死亡和機器人》中第二精彩的一集,同樣改編自阿拉斯泰爾·雷諾茲的小說。
  • 《戰慄空間》:大衛芬奇經典密室電影,驚險走心,全程無尿點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導演大衛芬奇於2002年拍攝的一部驚悚電影《戰慄空間》,相比於《七宗罪》、《搏擊俱樂部》這部《戰慄空間》知名度相對較低,但仍保持了大衛芬奇的水準,環環相扣、情節緊張刺激,全程無尿點,會是你閒暇時的一個不錯的選擇。
  • 推薦一部高達9.1分的動畫片《愛死亡與機器人》
    這絕對是值得你看的一部動畫片首播: 2019-03-15(美國),共18集,每集15分鐘,豆瓣評分9.1分一部動畫片為什麼會如此的高分,從片名可以看出,這是講述人類最基本的最能引人深思的話題,愛與死亡,可以縱觀好的影片或者文學作品,這兩個話題幾乎在我們所有的創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