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曾漫步南極洲 那時沒有冰川有森林

2020-09-10 冬瓜1903

「冰冷,空虛,荒涼,寒冷」— 提到南極洲,這些詞語便會不由自主地進入你的腦海裡,但南極洲並非一直都那麼寒冷。

曾經有一度時間,南極洲的大陸竟然是被森林覆蓋著,恐龍能在森林裡自由自在地漫步。南極洲這樣一個冰冷的荒野怎麼會有一段如此暖和的時期,甚至於地球上最巨大的生物都能夠在此生存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追溯到遠古的地質年代(Geological Time,指地質學或考古學用來劃分地球歷史的時間單位)。南極洲在白堊紀時期(Cretaceous Period,地質時代中的中生代最後一個紀,開始於1.45億年前,結束於6600萬年前)是無冰的。我們可能並不了解這個離我們如此久遠的時期,但我們熟知白堊紀是因為它是小行星撞擊地球並結束恐龍在地球上存活的最後一個時代。

在白堊紀時期,地球南北兩極都有森林。是極地樹木和冷血爬行動物的化石使科學家們獲知南北兩極曾有過暖和的氣候。冷血爬行動物需要太陽的溫暖才能生存,如今我們經常能看到它們白天在陽光下曬太陽。只有這樣,在極地的冬季太陽消失時,它們才能夠用保存的熱度於陰冷的黑暗中活下來。

科學家們還使用生活在極地海洋中稱為有孔蟲(Foraminifera)的一種有機生物的化石殼來了解過去的氣候。通過分析有孔蟲化石殼的化學物質並了解不同物種生活時的年齡間隔,他們可以估算出那段時間的海水溫度。

史密森尼自然歷史博物館(Smithsoni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的胡貝爾(Brian Huber)博士調查白堊紀時期時,特別關注南極洲周圍的深海遺址。他解釋說:「有孔蟲提供了一些很有價值的記錄,因為通過它們你可以得到居住在沉積物中的底棲生物以及海底溫度的變化記錄,然後你還會得到生活在海洋頂部五十米的浮遊生物,後者記錄著當時的大氣溫度。當你把這些記錄與時間結合起來並分析來自世界各地海洋不同部分的貝殼時,你就會對氣候的演變有一個很好的了解。」

胡貝爾詳細解釋說,科學家在南極洲周圍的南極洋的發現起初是很難令人置信的,因為白堊紀似乎太暖和了,靠近南極圈的南緯58度海洋溫度有30攝氏度。

這些高溫時期發生在白堊紀中期,被稱為「白堊紀溫室」。這是指由大氣中二氧化碳增加引起的溫室效應。但是在白堊紀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才會形成一個有樹木和恐龍漫步的南極洲世界,而不是今天的貧瘠冰原?

胡貝爾解釋說:「白堊紀中期有一個明顯特點那就是海床延展速度很快,因此火山頻發,產生很高的二氧化碳。」胡貝爾及其同事仍在研究調查白堊紀溫室是否因大量火山爆發頻繁造成。火山爆發,釋放出大量二氧化碳,在地球表面形成一個溫室罩,使得地球的氣溫上升變暖。

我們都知道地球氣候一直在變化,在過去,現在甚至未來,無時無刻都在發生著變化,但與白堊紀發生的情況相比,我們現在所經歷的氣候變化會有什麼不同?南極洲有否可能再次進入無冰時期?

胡貝爾說,「與我們所知的遠古地質事件相比,當代氣候的變化無論速度和幅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我們只幾十年內時間就向大氣釋放了數千億噸的二氧化碳。即使是巨大的火山也不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釋放這麼多的二氧化碳到大氣中。」

就未來而言,胡貝爾建議道:「我想未來幾十年,也許是幾百年我們可能會看到我們所稱的冰流將開始快速流動,特別是南極洲西部可能會開始脫冰。考慮到冰流的速度,我們不會在幾十年內看到全部南極洲的冰川消融。但冰川學家預測,一旦海平面開始提高,就會出現碳循環反饋,使得冰流加速,海平面的上升也會加快,所以這個過程只會不斷前進,不會停止或後退。所以我認為預示南極將無冰的跡象已經存在。」

我們不會看到恐龍再次在南極洲漫步,但是我們不能排除將來南極洲會進入無冰時期的可能性,並且我們無法知道人類的生存狀況在那時會是怎樣的,畢竟地球上南北兩極無冰的時候,人類還沒有出現。

相關焦點

  • 2.5億年前,三疊紀的「蜥蜴王」統治著南極洲,還是恐龍之王!
    2.5億年前,三疊紀的「蜥蜴王」統治著南極洲,還是恐龍之王!數百萬年前,在被稱為「恐龍之王」的雷克斯霸王龍腳下,大地還在顫抖。而在此之前,南極洲的森林中曾棲息著一隻鬣蜥大小的「蜥蜴王」。他們被稱為南極洲:第一部分的名字來自希臘字「南極金;第二部分是一個開創性的英國探險家歐內斯特·沙克爾頓點頭,誰叫南極比爾德莫爾冰川——許多化石,包括南極洲,最近被發現——在1908年的一次探險。細微特徵的骨頭蜥蜴的脊柱和腳表示,這是一個新物種,和腳的形狀表明,它住在地面上,在森林的地面上亂竄。它的腳沒有任何適應性,讓我們認為它生活在樹上,或者它是穴居動物。」
  • 南極洲曾是熱帶雨林
    南極洲9000萬年前或為雨林眾所周知,如今的南極洲是冰雪覆蓋的極端環境。研究人員從南極洲海底下採集到的一塊地球沉積物中發現了證據。在該沉積物中,他們發現了估計有9000萬年歷史的森林土壤。那時可能是白堊紀時期,恐龍是當時主要的陸生動物。極星號破冰船上的科學家們在松島冰川附近的阿蒙森海鑽取了這些沉積物。
  • 外媒:七大洲都有青蛙 南極洲曾是青蛙家園
    參考消息網4月27日報導外媒稱,古生物學家託馬斯·默斯透過顯微鏡對出土於南極半島北端附近西摩島的有4000萬年歷史的化石進行分類時,意外發現了青蛙的髖骨和頭骨。報導稱,這一發現說明,南極洲在變成今天我們熟知的為冰雪覆蓋的荒原的600萬年前,曾遍布森林、河流和池塘,充滿生機。默斯說:「它告訴我們,整個生態系統可能因全球氣候變化而消失,且消失的速度可能很快。」
  • 南極洲融化雪原出現一具屍骨,神秘主義者認為是恐龍遺骸
    據英國媒體《每日星報》1月5日報導,一名神秘主義者通過谷歌地圖在南極洲雪原上發現了一具動物骨架。他上傳了一段視頻,稱這具白骨身長大約在12英尺(約3.6米)到20英尺(約6米)之前,應該是史前恐龍的一種。不過在他發布猜想後,大部分網友並不認為這有什麼奇怪的,並進行了合理的解釋。
  • 如果南極洲冰川全部融化 我們地球家園的模樣
    因其巨大的體量,南極冰川融化對海平面升高的影響要遠大於其他冰川的總和南極冰蓋約佔世界冰川總量的86%(格陵蘭冰蓋約佔11%),南極洲的巨大冰原平均厚度在2000~2500米,最大厚度達4000米以上,總體積2450萬立方千米,單是南極洲冰蓋全部融化,就足以使全球海平面升高60米南極洲冰蓋可劃分為面積較大的東南極冰蓋與較小的西南極冰蓋。
  • 南極洲的7個奇怪發現,你知道幾個?
    圍繞南極洲也產生了眾多的傳言,有些人認為,這片土地的冰層中凍結著外星人的飛船,也有些人認為深處隱藏著第三帝國的秘密基地,還有人認為有一座城市隱藏在冰冷的海底!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南極冰層中七個神秘而奇異的發現,看你聽說了的有幾個。古代化石恐龍曾經生活在南極洲。
  • 美科研人員發現森林化石:南極洲在2.8億年前曾有森林覆蓋
    美科研人員發現森林化石:南極洲在2.8億年前曾有森林覆蓋 科技日報微信公號 2018-01-08 09:46
  • NASA:南極洲東部冰川融化 將致世界大洋發生變化
    中新網12月14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方網站通報稱,南極洲東部海岸七分之一的冰川群此前曾被認為不會受到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但在最近10年來已經開始融化,這將導致世界大洋發生變化。
  • 南極洲冰川的融化速度遠比你想像的快
    南極洲冰川的融化速度遠比你想像的快  Jane Cai • 2019-02-01 10:24:32 來源:前瞻網 E
  • 南極在史前曾有人類居住?盤點哪些你從未聽過的南極洲秘密!
    而這一發現甚至曾得到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的支持。據俄羅斯《真理報》披露,愛因斯坦和不少的科學家堅信,如今冰天雪地毫無生機的南極曾經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愛因斯坦認為,一萬多年前,北極不在北極點上,而在今天的加拿大北海岸附近;南極也不在南極點上,而位於溫帶地區。那個時候,溫度氣候均適宜的南極大陸也許曾孕育了一種高度發達的古文明。
  • 南極洲出現罕見的自然美景,明明是一座冰川卻一直在流血
    我們生活所屬的蔚藍色的星球是非常大的,而在這個世上得每一個位置都會有屬於每一個位置的景色,比如說中國僅有在黑龍江那邊可以看到的極光現象,在九寨溝才能欣賞到得湖光山色,每一個地方都有大自然所賦予的獨特美!
  • 9000萬年土壤樣本揭示:南極洲曾是溫暖的沼澤雨林夏季氣溫19°C
    根據這項研究,在恐龍時代的高峰期,南極洲西部覆蓋著茂密的植被、河流和沼澤。年平均氣溫約為12°C,夏季平均氣溫上升到令人愉快的19°C。降雨量和強度與威爾斯等地的低地相似。研究人員在南極洲西海岸的阿蒙森海,通過研究從海底深處鑽出的沉積物核心,得出了這一驚人的發現。某一段似乎是保存極為完好的森林土壤。
  • 南極洲發現一冰川不斷流血,其中的原因讓科學家們不說話
    如果你現在身處南極洲,你可能會看見這樣了不起的一幕。一條巨大的瀑布從泰勒冰川的裂縫中噴湧而出,一路傾洩直到進入南極的邦尼湖。聽起來這風景像是美如畫,不是麼?那麼,當你親眼看見它時肯定是令人難忘......
  • 希特勒曾派一批優秀的科學家到南極洲
    美國和前蘇聯均在希特勒機密檔案中發現,希特勒曾派一批優秀的德國科學家到南極洲。也有人稱,希特勒曾秘密派遣科學家到中國西藏尋找地球軸心,也曾派科學家到南極,希望打開南極的時空之門。加拿大安大略的「空心地球研究會」則認為,希特勒和他的精銳部隊通過一條地下隧道,在一個簡易機場登上沒有任何標記的飛機,一直飛到南極洲。在南極的開闊地帶,他們進入地下世界,不再與人類歷史發生任何聯繫。這個說法,可能是小說家臆造的,但是二戰時期,面對戰況不利的情況,希特勒確實有過改變光陰,讓時間逆轉,回到二戰初期,從而禰補他的一些錯誤的做法。
  • 9000萬年前,南極附近竟有一片溫帶雨林
    我們知道,在南極洲以南,每年有4個月的時間是沒有陽光照射的極夜。這意味著在這些地區,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根本沒有能給生命帶來生機的光照。科學家推測,要在這樣的條件下依然存在一片茂盛的雨林,那麼二氧化碳發揮了重大威力——當時的溫室效應應該比我們之前想像的還要嚴重。
  • 一座巨大的冰山剛剛從南極洲西部最危險的冰川上斷裂
    在遙遠的被冰雪覆蓋的南極西部海灣,這個大陸上最危險的冰川對地球的海岸線的劃定構成了威脅。派恩島冰川和它鄰近的斯威特斯冰川是產生大量結冰水的關口,如果結冰水全部湧入大海,這將使全球海平面上升四英尺。 如今這個冰川卻在我們眼前逐漸破碎。 上周末,歐洲航天局的"哨兵"衛星在派恩島冰川的浮冰架上觀察到了一次重大的崩解事件。
  • 滄海桑田南極洲,這裡也曾植被茂密動物成群,有個湖已冰封50萬年
    地球上滄海桑田的變化從來沒有停息過,如今的南極洲被厚達幾公裡的冰層覆蓋著,是表面海拔最高的大陸,南極洲其實也並非一直就是這樣,地質學家認為,在距今約2.8億年的二疊紀直到侏羅紀晚期,南極洲作為古岡瓦納大陸的一部分,並沒有在今天這個位置,那時候的它尚位於南半球的低緯度和中緯度地帶。
  • ...深點位於登曼冰川之下的東南極洲 標示將在新繪製的南極洲地圖...
    原標題:南極發現地球大陸最深點  外國媒體稱,地球大陸上的最深點日前在位於登曼冰川之下的東南極洲被發現。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2日報導,這座被冰鋪滿的峽谷深層達到海平面以下3.5千米,只有深海中才有比這更深的峽谷。
  • 冰封的歷史,那片綠色的南極洲!
    貧齒總目(圖源@Megatherum DB)在南極洲還發現了一種被稱為Notiolofos的有蹄類哺乳動物,這些生物以小樹枝和樹苗為食。(圖源@Bright side)另一種始新世早期從南美洲進入南極洲西部的有蹄生物是Antarctodon(一種現已滅絕的閃獸目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