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遙遠的被冰雪覆蓋的南極西部海灣,這個大陸上最危險的冰川對地球的海岸線的劃定構成了威脅。派恩島冰川和它鄰近的斯威特斯冰川是產生大量結冰水的關口,如果結冰水全部湧入大海,這將使全球海平面上升四英尺。 如今這個冰川卻在我們眼前逐漸破碎。
上周末,歐洲航天局的"哨兵"衛星在派恩島冰川的浮冰架上觀察到了一次重大的崩解事件。 自2019年初以來,衛星監測的一系列冰川裂痕數量在上周迅速增長。截至周日,一塊面積約120平方英裡、面積略小於三個舊金山(San Franciscos)大小的冰塊從冰川前端斷裂。它很快就斷裂形成一群較小的冰山,其中最大的冰山大到無法被忽略,被命名為:B-49。(找出為什麼南極洲西部融化是我們的錯。)
對於派恩島(Pine Island),這是一系列劇烈的崩解事件中的最新事件,科學家擔心,這可能拉開隨著氣候變化使冰凍大陸解凍的序幕。 隨著上周南極半島的溫度達到華氏65度這個創紀錄的水平,這種劇烈的崩解跡象變得難以忽視。
歐洲航天局資深科學家、冰凍圈專家馬克·德林克沃特在一份新聞稿中說:「令人不安的是,(來自衛星的)每日數據流顯示,氣候正以驚人的速度改變南極洲的面貌。」
冰川是冰凍的河流,它們將更大的陸地冰原引向海洋。派恩島是南極洲最脆弱的地方。自2012年以來,該冰川每年脫落580億噸冰,是地球上所有冰流中對全球海平面上升貢獻最大的。
根據哥白尼的說法,最近的一次崩解事件是派恩島在這個世紀以來的第七次,之前的崩解分別發生在2001年、2007年、2013年、2015年、2017年和2018年。事件之間的間隔似乎越來越短,這是冰川另一個不健康狀態的症狀。
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TU Delft)的衛星遙感專家伯特·沃特斯(Bert Wouters)一直在密切監測派恩島冰川,他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與過去70年的崩解事件減少相比,最近5到10年的崩解事件對該地區來說似乎很異常。
雖然冰山從漂浮的南極冰架上崩解是一個自然的、持續的過程,但最近派恩島冰川的崩解事件特別劇烈,而且這種冰川崩解事件似乎越來越頻繁,位於博爾德的科羅拉多大學CIRES的冰川學家Alison Banwell說。
據沃特斯稱,最近的冰山破裂比2017年和2018年的冰山破裂要大,但比21世紀初的冰山破裂要小,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去年冬天的溫和天氣造成的。
但是,就像最近派恩島和南極西部其他冰川上的其他崩解一樣,主要的驅動因素是溫暖的地下水流入阿蒙森灣,導致冰層從下方融化。這反過來又與風向的改變有關,風向的改變將溫暖的深海海水推向冰川大陸。這也符合氣候變化的大背景。
像這樣的崩解事件不會直接導致海平面上升,因為漂浮的冰架已經取代了水。然而,像派恩島這樣的注出冰川起到了阻止南極島上冰川流動的作用,當這些冰川流入海洋時,確實會導致海平面上升。隨著派恩島冰架的減小,這種支撐力也會減弱,它會加速冰從南極島上的流動。
的確,據德林克沃特稱,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派恩島的冰層流入海洋的速度越來越快,現在的冰流速度每天超過35英尺。在最近的崩解之前,冰川移動的速度比平常還要快。
令人擔憂的是,一些科學家認為,派恩島冰川及其鄰近的斯威特斯島(Thwaites)因為幾何形狀怪異,本身就不穩定,其中的冰水也流入派恩島灣。冰川與基巖接觸的所謂「接地線」位於海平面以下,這意味著它很容易受到溫暖海水的攻擊。如果冰川在它們的接地線上鬆動,水就會從冰和巖石之間滲出。
由於基巖在向內陸移動時向下傾斜,這可能導致越來越厚、越來越不穩定的冰架,結果是產生越來越大的冰山,最終失控導致崩塌。這種情況被稱為「海洋冰崖不穩定性」,可能會導致南極洲西部的冰層迅速融化。
場景是冰川的噩夢,但尚無定論。 為了尋找答案,國際斯威特斯冰川合作組織的科學家們最近使用熱水鑽在數百英尺的冰上打了一個洞,以進入斯威特斯的接地區。
部署了一系列儀器,包括一個名為「Icefin」的小型管狀機器人,以收集數據並捕獲該神秘領域的第一張錄像。 這些數據將有助於填補科學家對接地帶熔體動力學理解的關鍵空白,使他們能夠更好地預測未來的變化,包括失控坍塌的可能性。
同時,派恩島冰川目前似乎已經穩定下來。 據美國宇航局冰川學家克里斯多福·舒曼(Christopher Shuman)稱,來自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Terra」衛星上的MODIS儀器的最新回報表明,最近崩解的冰塊的西部,包括最大的冰山,已迅速旋入派恩島灣。 東半部,包括許多較小的冰塊,也緊隨其後。
舒曼說,派恩島的最新冰山破碎成許多小碎片「表明[派恩島]的浮冰舌已經變'弱'了。」再加上冰崖目前看似不穩定的構造,這表明那裡很快就會瓦解。
總之,這對派恩島冰川流出內陸冰來說不是好消息,舒曼說。
德林克沃特對此表示贊同。
他表示,崩解事件無疑將繼續發展。
關注小編,給您帶來更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