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望人的徵途是星辰大海——中國航海日 跟隨遠望號船隊「蹈海探天...

2020-12-04 央廣網

遠望號船靜靜停泊在碼頭(通訊員 高超 攝)

  央廣網北京7月11日消息(記者郭淼 通訊員高超)7月11日,是第15個「中國航海日」,正在奔赴太平洋預定海域執行衛星海上測控任務的遠望5號航天遠洋測量船上,船員們組織了航海知識宣講、船員救生演練、帆纜繩結演示、集體籤名宣誓等豐富多彩的航海科普活動,進一步強化船員們的海洋意識、增強「海洋強國、航天報國」的使命感、責任感。

  背海而弱、向海則興,一個國家的興盛與航海事業密不可分,中國航天與航海命運交織,其間的紐帶便是「遠望」。向海而生、逐夢奔跑,遠望人自信馳騁浩瀚大洋,盡情瞭望無垠星空,將祖國的飛天夢想和崇高榮譽鐫刻在星辰大海。

  181次仰望星空 海上測控成功率100%

  精測妙控 遠望人將深邃目光鎖定在九天之上

  「長江三號發現目標!」「長江三號跟蹤正常!」6月25日2時9分,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託舉著第46顆北鬥導航衛星,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

  火箭起飛約20分鐘後,守候在南太平洋預定海域的遠望3號船及時發現目標,對火箭和衛星進行跟蹤測量,實時準確向西安衛星測控中心、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送數據,為火箭三級二次關機、星箭分離等一系列關鍵動作提供重要測控支持。

  整個海上測控過程持續約10分鐘,遠望人要提前數十天海上奔波和長時間進行任務準備,才能在關鍵時刻到達指定測控點為火箭衛星保駕護航。據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相關領導介紹,這是遠望號船隊自組建以來執行的第181次海上測控任務,40多年來,遠望人堅守初心使命,戮力創新超越,實現了從0到1,從1到181的一次次歷史突破和重大跨越。

  與陸地測控不同,海上測控是在海水湧動、船體晃動、天線搖動和目標移動環境下進行的,只有短短幾分鐘準確跟蹤測量和控制高速運動的太空飛行器,難度之高超乎想像。遠望6號船副船長徐正峰介紹說,「記憶最深刻的,就是2008年剛剛建成下水執行的第一次任務,那是神舟七號載人飛船海上測控任務驚心動魄的三十秒。」

  「遠6」進入程序三小時後,測控雷達天線突發故障、無法轉動,崗位人員檢查發現是雷達低頻滑環系統的一個滑環斷裂,卡在了天線轉動槽裡,割斷了多根信號電纜。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崗位人員與時間賽跑,重新用多根線纜將主要信號聯通,直到目標出地平前30秒,才終於排除故障,天線緩緩轉動起來。緊接著,捕獲目標、發送指令,護送飛船安全飛過,順利完成測控任務。

  截至目前,遠望號船隊圓滿完成了全部11次神舟飛船海上測控任務,46次北鬥導航衛星以及包括嫦娥系列、風雲系列等衛星、太空飛行器的多次海上測控任務,並完成東方紅二號甲衛星應急測控、天宮一號應急跟蹤等10餘次衛星海上應急測控任務。遠望人在沒有預案的條件下力挽狂瀾,創造了一項項海上測控奇蹟,取得了海上測控成功率100%的驕人成績,在波峰浪谷間寫下了絢爛的藍色詩篇。

  130次揚帆起航 安全航行276萬海裡

  劈波斬浪 遠望人將人生航跡定位在海天之間

  7月8日,隨著一聲長長的汽笛,遠望5號船緩緩駛離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碼頭,再次揚帆起航奔赴太平洋預定海域執行衛星海上測控任務。相隔不遠,遠望3號船在圓滿完成任務後,順利停靠母港。

  「這是兩船今年第2次在母港相會。」遠望5號船船長劉劍飛說,隨著我國航天年度發射任務愈加密集,單船出海參試趨於常態,多艘測量船奔赴不同海域執行任務更加頻繁。今年3月17日,兩船在太平洋上「海上會遇」,5月5日,還在母港「接力遠航」。

  遠望號船的足跡遠至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與有固定航線的遠洋商船不同,航天測量船經常要奔赴遠海大洋,每次執行衛星海上測控任務,尤其是開闢新的航線,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戰。在戰風鬥浪的航海歷史上,遠望3號船船長倪留國最難忘的是赴大西洋任務海域14次途徑被稱為「死亡之角」——好望角的風浪,萬噸巨輪在狂風巨浪的大洋上就像一葉扁舟,遠望人在戰風鬥浪中,練就了不平凡的本領,取得了一次次的任務圓滿成功。

  遠望號船任務海區大都處於氣象複雜、海況惡劣的中高緯度,可怕的颱風巨浪常常和遠望人不期而遇。遠望7號船船長周雲山回憶說,有一次遠望號船航行在「魔鬼海域」馬裡亞納海溝海域,突遭12級狂風挾著低氣壓和寒潮的三面襲擊,兩萬多噸的巨輪上下升沉十幾米,船單舷傾斜23度,真是到了生死的邊緣。最終,遠望號船迎著狂風巨浪,經過整整36小時殊死搏鬥,在風浪和大湧的一條夾縫中奮勇前進,硬是衝出了颱風巨浪的包圍圈。

  40多年來,遠望號船130次遠赴大洋,累計海上作業14100餘天,安全航行276萬海裡,相當於繞地球128圈。

  143次停靠外港 順利靠泊12個國家15個港口

  文明使者 遠望人將友誼橋梁架連在中外之間

  隨著我國航天事業快速發展,遠望號船任務海域分布越來越廣,航渡時間越來越長,任務頻度越來越高,遠望號船需要停靠外港進行物資補給、設備維修和人員休整。1994年,遠望2號船順利停靠斐濟共和國蘇瓦港,打開了為遠望號船贏得「文明使者」美譽的第一扇窗。

  「在國外,我代表中國。」這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更是深深印刻在遠望人心中的行為準則。遠望2號船在執行完某次任務停靠紐西蘭奧克蘭港口期間,船員楊波在兌換貨幣時,主動退還了銀行職員誤兌的1224紐幣(折合人民幣近6000元),當時他的工資只有不到800元,在當地引起了強烈反響,遠望號船員被稱為「最有素質的船員」。

  遠望號船每停靠一個國外港口,異域他鄉的碼頭就成了一片喜慶熱烈的紅色海洋,當地華人華僑、國外友人拉起鮮豔的橫幅,舞著歡騰的龍獅歡迎遠望號船的到來。

  遠望6號船船長楊便佼記得,有一次停靠外港,一位華裔老婦人步履蹣跚卻一定要上船。她說:「我就想親手摸一摸我們中國自己建造的科學船。你們把飛船送上太空,我們這些海外華人的腰杆子挺得更直了。」

  2010年10月,在中國和印度尼西亞建交60周年之際,遠望5號船攜手航天員組成的中國航天友好代表團成功訪問印尼。時任印尼副總統布迪約諾由衷讚嘆:「中國航天了不起,是亞洲的驕傲。」

  堅守一方「浮動國土」、傳遞中國「航天名片」,遠望號船先後143次停靠12個國家15個外港,遠望號船隊的蔚藍色航跡,向世界展示中國航天科技的進步發展,傳遞中國繁榮昌盛的時代強音。

相關焦點

  • 大海才是遠望的「母港」 ——紀念580任務40周年
    ,中國航天與航海命運交織,其間的紐帶便是「遠望」。 1980年5月1日,遠望1號、2號和海軍、國家海洋局的16艘艦船、4架直升機組成海上測量船編隊,奔赴遠離本土8000多公裡的南太平洋預定試驗海域。
  • 遠望7號船紀念「580任務」40周年
    1980年5月18日,我國首次向太平洋預定海域發射運載火箭試驗,被稱做"580任務"。今年5月18日,是"580任務"40周年紀念日,「遠望7號」船員們在大洋上舉行了紀念活動。   在「傳承『580』傳統 爭當海天先鋒」紀念活動中,遠望7號船員們擺成了數字「580」祝福中國航天事業,新老船員們一起回望「遠望人」的40年……
  • 蹈海探天,只為北鬥夢圓
    如今,北鬥人的徵途還在繼續,他們的精神也將傳承下去,譜寫新的故事。北鬥三號衛星總設計師林寶軍「創新的徵途將再次起航」2009年,林寶軍從北京奔赴上海,擔任北鬥三號衛星總設計師,開啟了自己的「北鬥生涯」。
  • 遠望號測量船隊圓滿完成神舟十號海上任務
    數萬海裡漫漫徵途、百餘天晨起暮落、千百次礪練摔打。在海上測控神舟十號的接力賽場上,遠望號測量船隊的船員們用忠誠和熱血挑戰自然,在海天間追星攬箭奏響盪氣迴腸的讚歌。  搏風鬥浪,他們以剛毅和果敢戰勝艱險  海上氣象瞬息萬變。6月9日,距神舟十號飛船發射還剩兩天。
  • 蹈海探天,只為北鬥夢圓(傳承·紅色基因 時代風華)
    此後11年裡,他帶領平均年齡不到31歲的中科院北鬥導航衛星研製團隊,完成了12顆北鬥導航衛星的抓總研製和發射,實現了眾多關鍵技術的突破與創新,為中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建成和開通立下功勞。功無枉費,經過北鬥人持續奮鬥,6月23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成功發射,完成全球星座部署。7月31日,參加完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後,林寶軍難掩內心激動:「創新的徵途將再次起航。」
  • 遠望號:40餘年萬裏海天牧星攬箭 刷新大洋上的「中國名片」
    1977年8月,上海,我國第一艘航天遠洋測量船遠望1號順利建成下水。中國成為繼美、蘇、法之後世界上第4個能夠自主建造航天測量船的國家,結束了我國在陸地以外不能進行航天測量的歷史,實現了我國航天測量網從陸地到海洋的歷史性跨越。40多年來,被譽為「海上科學城」的遠望號測量船,從無到有、從弱到強。
  • 雙節來臨,遠望號科技人員怎麼度過?
    在全國人民歡慶節日之時,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遠望號船隊的科技人員們都是怎麼度過的呢?在海南清瀾港,遠望21號船與遠望22號船組成的火箭運輸船編隊正在離港,他們將共同執行火箭貨櫃空箱運輸任務,在國慶節假期的幾天中,他們將全速向天津駛去。
  • 這些航海人的「神器」與「絕活」你得知道!
    很多人都有一個關於「星辰大海」的夢想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遠航去看那驚濤拍岸、滄海橫流而40多年前火箭劃破天際,衛星翱翔太空「遠望人」就把目光投向了那片遼闊海洋追星攬箭、蹈海探天一代又一代「遠望人」在馳騁大洋的徵途中留下了哪些
  • 國慶中秋雙節來臨,遠望人工作在第一線
    國慶中秋雙節來臨,在全國人民歡慶節日之時,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遠望號船隊的科技人員們都是怎麼度過的呢?在海南清瀾港,遠望21號船與遠望22號船組成的火箭運輸船編隊正在離港,他們將共同執行火箭貨櫃空箱運輸任務,在國慶節假期的幾天中,他們將全速向天津駛去。今年以來,火箭運輸船編隊已經完成了多次海上運輸任務。包括春節、正月十五在內的多個傳統佳節科技人員都是在任務中度過。「今天是國慶節,在工作中度過節日已成為我們的常態。
  • 全年任務圓滿收官遠望7號船載譽歸來
    2020年8月17日上午9點,長江之畔,圓滿完成海上測控任務的遠望7號船凱旋而歸,順利停靠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碼頭,預示著該船年度海上測控任務取得「滿堂紅」。為了完成好這次任務,遠望7號船橫跨南北半球,是遠望船隊中最後一個撤收的,同時也是最早到達測量海域的。對海區的氣象和電磁環境情況進行了調研,對任務流程進行了充分的演練。良好的參試設備狀態和海區海況為海上測量工況提供了技術支撐,為任務的圓滿完成奠定了基礎。
  • 這些航海人的「神器」與「絕活」你得知道
    >追星攬箭、蹈海探天一代又一代「遠望人」在馳騁大洋的徵途中留下了哪些六分儀航海六分儀是一種反射鏡類型的測角儀器,因其弧為全圓的六分之一,故稱六分儀。號燈 號型號燈號型是用來表示船舶種類、大小和動態的各種燈光和型體信號
  • 大國徵途 | 星辰大海
    從『嫦娥奔月』,到『嫦娥四號』探測器從『玉兔搗藥』,到『玉兔二號』月球車中國航天人,一步步把『飛天夢』變成現實>2020年4月24日第5個『中國航天日』國家航天局宣布我國行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圖片來源:@人民日報)
  • 我國測量船開赴太平洋執行嫦娥二號觀測任務
    本報兩名特派記者分赴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和「遠望六號」,將在發射現場和太平洋上發回「嫦娥二號」飛天報導  隨著「嫦娥二號」發射任務進入倒計時,為奔月承擔測控關鍵環節支持的中國航天遠洋測量船隊,已經在相關海域部署就位。作為唯一獲邀的地方媒體,本報特派記者焦哲已登上遠望六號測量船遨遊太平洋,將零距離接觸這艘我國最新型測量船,以及擔任此次海上測控的中國航天精英。
  • 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自2016年起,每年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
  • ​致敬中國航天人|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致敬中國航天人|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2020-12-04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遠望7號船再傳捷報:圓滿完成我國首次火星探測器海上測控任務
    航行在太平洋某海域的遠望7號船  交匯點訊 北京時間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CZ-5 Y4運載火箭,成功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探測器進入預定軌道  向著勝利的航向前進  此次任務,是遠望7號船自下半年出航以來完成的第一次海上測控任務。在短暫停靠母港休整20天後,遠望7號船迅速切換狀態,奔赴預定任務海域。
  • 遠望5號船赴印度洋執行衛星海上測控任務
    遠望5號船5日上午駛離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碼頭,奔赴印度洋某海域執行衛星海上測控任務
  • 遠望5號船高級工程師何謙:大洋「追星」20年,航行46萬海裡
    何謙20年來,遠望5號船高級工程師何謙一直在忙於「追星」。2001年,從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畢業後,何謙來到了遠望1號船上工作,也開始了對星辰大海的漫漫求索之路。2003年,遠望1號船奔赴太平洋某海域,執行神舟三號飛船海上測控任務。何謙懷揣著滿心的激動,踏上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遠航。一路上海況平靜。但快到任務海域時,卻突然起了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