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固有思維中,總是認為那些取得極大成就的人——天才,是因為他們有天賦,即使我們普通人再怎麼努力,也無法達到他們的程度,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作者對各行業進行深入的觀察採訪和測試的研究達30多年,探索出了這些傑出人物的心理狀態,生理機能以及神經解剖學部分,得出了一個重要結論:所謂的天才是我們一種我們每個人都與生俱來的才能,通過適當的方法,我們也可以充分利用。
1763年,7歲的莫扎特已經環歐洲進行演出,更重要的是他的絕對音高異常罕見,大約在每1萬個人當中只有一個人具備這種能力。甚至在樂器演奏名家中也非同尋常這種能力,貝多芬有,勃拉姆斯卻沒有,弗拉基米爾霍洛維茨有,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卻沒有,這足以證明某種與生俱來的天賦,往往只有少數幸運的人才天生擁有,其他大多數人並不具備。
2014年東京的音樂會開展了一項試驗,日本心理學家榊採原子招募了24個年齡為2——6歲的孩子,組織他們進行數月的訓練,教他們如何通過聲音來辨別鋼琴上彈奏的各種各樣的和弦,直到訓練孩子能夠辨別出榊彩原子選擇的所有14首和弦為止,有些孩子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完成訓練之後的孩子都被培養出了完美音高可以辨別鋼琴上彈奏的單曲的音高。
這一結果令人震撼,原來以為每萬人中只有一個人具備完美音高,這樣的人是天才少之又少,但在參加了榊採原子研究的這些孩子卻個個都擁有。這足以說明只有幸運的少數人擁有的天賦,只要經過適度的接觸和訓練,幾乎人人都可以培養和發展這種能力。
我們所謂的天才,其實都是訓練的產物,莫扎特的完美音高也是父親訓練的結果。他的父親是一位具有中等天賦的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他把自己沒有達成的目標寄托在孩子身上,莫扎特4歲時,父親開始全職教他學習小提琴、大鍵琴及更多樂器。莫扎特所經受的訓練遠比榊彩原子培訓完美音高的24個孩子強度要大,時間更長,所以他取得非凡的成就也不足為奇。
像莫扎特這樣的天才,本身對音樂有深厚的興趣,又擁有靈活的頭腦,再加上接受了適當的訓練,才培養和發展出了讓不曾擁有那些才華的人們感到十分神奇的能力。而這種能力,普通人也可以通過有效訓練獲得。
我是鑠爸,終身學習者,閱讀推廣人,跑步達人,一月精讀一本書,一月跑步150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