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抑鬱嗎?學生談張首晟:他是個天才,感覺他並沒有什麼困惑

2021-01-09 中國經濟網

科技日報記者 張蓋倫

張首晟教授去世的消息陸陸續續從各個不同渠道發到手機上來時,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徐剛正在去外地出差的高鐵上。

2012冬天到2016夏天,他在史丹福大學師從張首晟做博後。

高鐵上信號一般,徐剛也沒有看新聞。他開始收到不同人的問詢信息——張首晟去世了,這是真的嗎?

「一開始我覺得完全不可能,後來才發現好像是真的。我去找張老師組裡出來的同事求證,他們有人告訴我,的確是真的。」

徐剛只覺得太不可思議了,「懵掉了」。他和其他人一起回憶和張首晟相處的細節,大家都說,完全沒有任何跡象。

抑鬱症?怎麼會,他看起來是那么正能量的一個人。

張首晟拿了諸多物理類獎項,事業順遂,家庭幸福。他深愛著自己的妻子和一雙兒女。徐剛仍能想起,張首晟提起自己孩子時臉上洋溢著的那種屬於父親的驕傲。

7日,有媒體發布來自張首晟家人的授權澄清,其中寫道:一般人不容易理解抑鬱症,有時親人也不能時時察覺。張教授的去世應該讓我們大家更加珍愛和關心抑鬱症患者。

其實,上個月20日左右,徐剛本來可以在上海見到張首晟——他們要一起參加一個關於量子信息的會議。

但在郵件溝通中,張首晟告訴他,自己得了嚴重的流感,醫生不建議他參會。

本以為後會有期。

回憶老師,徐剛的評價是——他是個天才。

「他學東西非常快,對很多領域有旺盛的好奇心。」徐剛說,「可以這麼講,他比我們一般人智商都要高。」

在他看來,張首晟對於自己感興趣領域的知識,總是能迅速掌握。徐剛記得,之前數學上出現了一種新的反演算法,張首晟花了一兩周的時間,就基本上掌握了這一數學領域的知識點,認為這一新的數學工具可以幫助解決強關聯方面的物理計算問題,還指導自己的博士用它做一些更具開創性的工作。

更讓徐剛覺得震撼的是——一個人可以這麼聰明,又這麼努力。「他對自己有非常高的要求。」2013、2014年左右,張首晟在學習人工智慧和區塊鏈知識,他每天晚上都會抽出兩個小時學習,從最基礎的理論學起。「有一種雷打不動的自律,普通人真的很難做到。」

在徐剛的印象中,張首晟是忙碌的。最忙的時候,他的時間安排精確到分鐘。有一次,張首晟要去俄羅斯領一個物理學大獎。在飛俄羅斯之前,張首晟還抓緊時間和團隊成員在辦公室開組會,聽大家匯報研究進展。

就在徐剛跟著張首晟做博後的時候,由張首晟做創始合伙人的丹華資本也成立了。不過,跟學生和同事,張首晟很少談及他的投資。更多時候,張首晟跟他們說的,還是物理,還是他一直研究的拓撲物態。

張首晟喜歡簡潔優美的理論。這也影響了徐剛,要儘量做出簡潔而有解釋力的模型。

張首晟曾分享過他在德國哥廷根旅行的經歷。他逛到一片墓地,看到了曾在此工作的那些偉大科學家的墓碑。「他們的墓碑上都刻著他們的一個公式,是他們發明的公式,用這個簡簡單單一個公式總結了他們輝煌的人生。這個時候使我感覺到什麼叫做世界因你而美麗。」

張首晟做的是基礎研究,但也並不止步於基礎研究。他在美國申請了拓撲絕緣體電子器件相關的研究項目,也和自己的博士生一起申請了相關專利。張首晟希望能做出新型自旋電子器件。這種電子器件和之前的傳統的電子器件會很不一樣——它的功耗能大大降低。

「張教授發現的是一個新的物理現象,這些物理現象我們在實驗室非常苛刻的實驗條件下可以證實。但是,從現象到實驗室材料再到批量化生產再到商業化,每一步都困難重重,耗時漫長。」徐剛坦言。

但這並不妨礙張首晟對未來的憧憬。他對整個世界、對新的科技一直有著旺盛的好奇心。

問徐剛,你覺得張老師有什麼困惑嗎?

徐剛猶豫了一下,回答說,感覺沒有。「他學習能力強,感興趣的事情總能很快的明白。當然,對於物理學家來說,肯定有些更宏大的想要弄清的問題,但這不是現階段能解決的問題。」

去年,有媒體人把同樣的問題提給了張首晟本人——您現在存在什麼困惑嗎?

張首晟當時哈哈笑著回答:我現在非常有信心,因為慢慢地看清了萬物之根。

張首晟的研究到底和晶片有沒有關係?

《科技日報》記者追憶張首晟:那個離諾獎最近的風險投資人

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華人物理學家張首晟:提出「拓撲絕緣體」概念,生前與抑鬱作鬥爭
    今天,我們從不同渠道核實了這則壞消息:美國當地時間12月1日,著名華人物理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和中科院外籍院士張首晟在史丹福大學逝世,年僅55歲。他家人的聲明中說,他一直在與抑鬱作鬥爭。2012年,張首晟曾在中國科協年會開幕式上作特邀報告《創新在中國》(清華大學校報《新清華》刊登過他的講座錄音記錄)。張首晟是楊振寧的學生。在那次報告裡,他說:「楊先生的建樹是我們這些後輩望塵莫及的,那我們到底能不能實現青出於藍而勝出藍呢?我是非常有信心的。今後20年、30年,我的學生肯定會超過他的學生。」2012年,中國青年報刊登過一篇對張首晟的報導。
  • 天才張首晟為何會活不下去?
    我們假設,如果張首晟拿到了諾貝爾獎再去做投資,即便虧了,他會自殺嗎?我們假設,如果張首晟明白人心是比宇宙更難以駕馭的黑洞,他還會貿然去創業嗎?我們假設,如果張首晟明白自己雖為天才,依然只是國家間的一枚棋子,他還會心比天高嗎?中國式天才,就會有中國式天才特有的悲劇——包括那些自視為天才的同胞。做人,做企業,都需要專注,需要自知之明。
  • 天才張首晟:逮到天使粒子,錯過國酒茅臺
    就是這樣一位吃個燒烤都能推動人類文明科學家,竟於當地時間12月1日抑鬱自盡,年僅55歲。張首晟是個物理學天才。15歲時,沒有讀過高中的他直接考中復旦大學物理系,後赴美國師從楊振寧攻讀博士。就連某知名學術公眾號都以這樣的說辭來圈粉:"帶著愛因斯坦的大腦去旅行,品味張首晟的物理和美酒,漫遊數學少年的奇幻之旅,體會華人學霸的諾獎企求"。直到今天我們才知道,原來張教授拿來做「心靈雞湯」的美酒,竟然連他自己都沒有嘗到一口。不幸的是,在2014年之後連續幾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評選中,張首晟都失意落選。
  • 楊振寧的愛徒張首晟,突破5G技術後在美意外身亡,警方:他是自殺
    正是在這裡,他遇見了楊振寧,兩人本來不是師生,相遇是一次偶然。當時楊振寧需要一個學生幫忙抬液氮,恰好遇上博士後的張首晟,無意中看見他的筆記。對於這個弟子,楊振寧的期待很高,不止一次提及張首晟拿到諾貝爾獎的可能性很大,他的原話是這樣的:他(張首晟)獲得諾貝爾獎只是時間問題。而張首晟也沒有辜負恩師的期待,32歲成為美國科學院院士,42歲成為中科院院士。
  • 楊振寧的愛徒張首晟,突破5G技術後在美意外身亡,警方:他是自殺
    正是在這裡,他遇見了楊振寧,兩人本來不是師生,相遇是一次偶然。當時楊振寧需要一個學生幫忙抬液氮,恰好遇上博士後的張首晟,無意中看見他的筆記。 對於這個弟子,楊振寧的期待很高,不止一次提及張首晟拿到諾貝爾獎的可能性很大,他的原話是這樣的:他(張首晟)獲得諾貝爾獎只是時間問題。而張首晟也沒有辜負恩師的期待,32歲成為美國科學院院士,42歲成為中科院院士。
  • 我知道的張首晟
    ,各位鄰裡應該也被轟炸了個遍。耐人尋味的是,張首晟的辭世,斯坦福官方至今並木有相關聲明,只有一位張首晟前同事進行人道主義的慰問。到底是之前斯坦福教授們對張首晟過多的社會活動要求其辭職的延續還是白宮的施壓,不可得知,細思極恐。散場的時候張首晟過來了,在走道裡打了個招呼,許是剛趕到,張首晟行色匆匆,面色凝重,略顯憔悴。文廚說他要與張首晟崔屹兩教授談私密的事情,於是眾人散去。
  • 張首晟之死——兩種價值觀衝突背後的大國角力
    關於抑鬱症導致自殺,上個世紀,美國社會學家羅伯特·金·默頓(Robert King Merton)提出了緊張理論( Strain Theory)。他在考察犯罪活動時發現,美國高調提倡成功,而上升的渠道,並不充分。二者的不協調,會導致長期的慢性壓力,進而引起心理危機。面對危機,只有四種策略可走,逃避(比如自殺)正是其中之一。
  • 張首晟學生發文紀念恩師:他著迷區塊鏈不是為了利潤
    2018年12月6日,華裔物理學家、史丹福大學物理學教授張首晟的家人發布聲明,確認張首晟於12月1日因抑鬱症意外去世。 對此,知乎網友,同時也是張首晟學生@Heinsius就此發表了文章,他在文中對張首晟表示紀念同時對一些流言做出了回應。
  • 張首晟:二十師從楊振寧
    不得不說張首晟在某種意義上是一個「天才」——初中還沒畢業,就趕上恢復高考,父親拿給他一套數理化自學叢書,讀了一個暑假,「試了一下」,他就考上了。張首晟和媒體交談時有種天然的「坦誠」,正如他對中國青年報記者所說的,「從小到大,我基本都是由著自己的『性子』來的」。從來沒有從頭到尾把一本書讀完張首晟由著「性子」幹的第一件事就是讀書,「狂讀書」。他說話常常被身邊的人形容為「跳躍式」的,「剛說完甲,覺得甲這一段沒啥意思,很有可能就跳到乙去了。」不過,了解他讀書方法的人對此就見怪不怪了。
  • 細思極恐中國天才教授張首晟在美身亡,曾和孟晚舟共進晚餐
    楊振寧學生張首晟與孟晚舟吃飯後,在美國身亡,美方稱其抑鬱症。12月6日,美籍華裔物理學家張首晟的家人發布聲明55歲的張首晟於12月1日因抑鬱症意外去世。去年早些時候,張首晟還笑稱,自己現在54歲,感覺人生才剛剛開始。
  • 中國天才張首晟在美身亡,曾和孟晚舟共進晚餐
    12月6日,美籍華裔物理學家張首晟的家人發布聲明55歲的張首晟於12月1日因抑鬱症意外去世。華為曾與其互動頻繁,去年早些時候,張首晟還笑稱,自己現在54歲,感覺人生才剛剛開始。張首晟於1963年出生於上海,是名副其實的天才。15歲,被復旦大學破格錄取。
  • 最有機會獲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張首晟,他這一生到底都經歷了什麼
    資質聰穎,天才少年    張首晟於1963年出生於上海,祖籍江蘇高郵。上小學時正值文化大革命,那是一個重工業輕教育的年代。在大二時,成績優異的張首晟被公派留學,作為交流學生的他來到了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深造。張首晟學的是理論物理專業,但他人物理論物理的就業面太窄了。
  • 張首晟的驕傲
    2017年,張首晟和團隊發現的手性Majorana費米子,再次引發全球關注。「我們發現了一個完美的世界,那裡只有天使,沒有魔鬼。」張首晟把這一新發現的手性Majorana費米子稱為天使粒子。或許,只有天使、沒有魔鬼,這是科學天才張首晟內心真正所嚮往的世界。
  • 天才科學家張首晟去世!師從楊振寧 最有望獲諾獎!
    天才科學家履歷   張首晟有多厲害呢?從公開信息來看,他無疑是一位天才科學家。   1963年,張首晟出生於上海。1978年,在沒有讀過高中的情況下,15歲的張首晟直接考入復旦大學物理系。   1979年,此時讀大二的張首晟作為交流學生被送往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深造。
  • 關於張首晟離世的四個謠言
    事實上,張首晟的研究與晶片沒有直接關係。張首晟的兩大主要貢獻,一為發現量子自旋霍爾效應,二為提出拓撲絕緣體理論。兩者都和信息技術產業是有關係的。張首晟提出了量子自旋霍爾效應的理論預言。2007年,德國維爾茨堡大學的實驗室確認了量子自旋霍爾效應,並且在碲化汞半導體材料上實驗成功。
  • 張首晟的資本往事
    在楊振寧的眼中,已經拿過尤裡基礎物理學獎、富蘭克林獎等諸多獎項的張首晟,距離衝擊諾貝爾物理學獎只是時間問題。而在創辦丹華資本之後,張首晟又被視為是最愛做投資的科學家。他的人生,已不止一次被冠以天才、傳奇的稱謂,卻終在自己的陣地上撒手人寰。
  • 張首晟的抑鬱症是怎麼回事?
    而張首晟出生於1963年上海,他從小就顯露出了驚人的念書天資。被街坊鄰裡譽為「天才少年」的他,在15歲那年就乾脆出席首屆高考並樂成考入了復旦大學物理系。這以前,他乃至連高中都沒有讀。而張首晟原來不是楊振寧的學生,一次偶然的機遇,張首晟遇到了需要學生抬液氮的楊振寧。上前幫助的張首晟很快便和楊振寧熟絡起來,沒多久,便轉投了楊振寧門下。
  • 中國天才數學家任偉,回國前夕慘死於美國,美方:他是自殺的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一個非常有名的天才數學家,他就是任偉。從小就天賦過人,展現出了超強的實力。從9歲開始就已經上中學,是大人眼中的「神童」。在15歲那一年,這個孩子很爭氣,很快就考上了美國芝加哥大學,專攻數學系。
  • 張首晟:5個公式的人生
    這些由數字、字母、符號組成的公式激發了張首晟內心對理論物理學研究的熱愛,這個時候,他感覺到什麼叫做世界因你而美麗。 以下5個公式組成的世界,正是張首晟經歷的人生。 1937年,物理天才馬約拉納(Ettore Majorana)挑戰狄拉克提出的「宇宙中粒子必有其反粒子的理論,他猜想有這樣一類沒有反粒子的粒子,或者說它們自身就是自己的反粒子?後來,Majorana本人神秘消失,但從那開始,尋找這一顆神奇粒子也就成為物理學中許多領域研究工作的崇高目標。
  • 中國2位天才在美國離奇死亡,死因完全一致,你覺得還是巧合嗎?
    中國2位天才在美國離奇死亡,死因完全一致,你覺得還是巧合嗎?有沒有嗅到一絲絲陰謀的氣息?他在沒有進過課堂的情況下,在高考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完全可以說是天才在世,在完成本科學業之後他又前往了德國,在柏林進修碩士學歷,然後是紐約州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他的博導是楊振寧先生,師出名門,在博士畢業後,一直在物理領域內從事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