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物理學家張首晟去世
12月6日消息,著名華裔物理學家張首晟於美國當地時間12月1日去世,享年55歲。
張首晟是史丹福大學物理系、電子工程系和應用物理系終身教授,一直在拓撲絕緣體、量子自旋霍爾效應、自旋電子學、高溫超導等領域進行研究。
去年7月,張首晟及其團隊發現「天使粒子」(手性馬約拉納費米子),震驚整個物理界。早在2014年就預測張首晟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有力人選,楊振寧也曾表示張首晟獲得諾貝爾獎只是時間問題。
張首晟多次獲得物理界重量級獎項,包括歐洲物理獎、美國物理學會巴克萊獎、國際理論物理學中心狄拉克獎、尤裡基礎物理學獎等。
據斯坦福校友告知,「從9樓還是19樓跳下來的。前一天周五還在和丹華的律所fund組開會。」
根據張首晟家屬和物理系電子郵件,張首晟去世前曾和抑鬱症作鬥爭。斯坦福校方請了公關專家來處理此事。當地警方認為是自殺,已經結案。
天才科學家履歷
張首晟有多厲害呢?從公開信息來看,他無疑是一位天才科學家。
1963年,張首晟出生於上海。1978年,在沒有讀過高中的情況下,15歲的張首晟直接考入復旦大學物理系。
1979年,此時讀大二的張首晟作為交流學生被送往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深造。
1983年,獲德國柏林自由大學碩士學位,同年赴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師從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教授攻讀博士學位。
1987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同年,進入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從事博士後研究。
1989年底,結束博士後研究,與妻子餘曉帆一起到SanJose的IBM繼續從事科學研究工作。
1993年,被聘為史丹福大學物理系副教授。
1995年,年僅32歲的張首晟被聘為史丹福大學物理系教授,成為史丹福大學最年輕的終身教授之一。
2013年,入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2015年,入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2017年,發現「天使粒子」,學界認為張首晟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只是時間問題。
而今年,張首晟跳樓去世,享年55歲。
創立丹華資本,主投區塊鏈領域
張首晟不僅是一位科學家,還是一位投資人。
張首晟認為,科學和金融是相通的。「有些科學家比較牛,主要就是眼光準確,那麼多可以選的題目中如何選對題目並朝這個方向走下去,從而開闢一片新天地,這個是關鍵的。而投資也是同樣的道理,所以需要把兩者之間打通。」
他在史丹福大學任創業導師,幫助多位學生創辦公司,並作為天使人,成功投資了VMware(NYSE:VMW),5年後VMWare被EMC收購,後來又在紐交所上市,該投資為張首晟帶來了巨額回報。
2013年,張首晟與他的學生谷安佳聯合創立丹華資本(Danhua Capital),「丹」取之於斯坦福,又有「赤子丹心」之意,「華」取之於中華,意在成為中國連接史丹福大學和矽谷之間的高速橋梁。
張首晟曾表示:「我現在在做的投資公司,其實是要實現兩個跨界,一個是要把科學和投資緊密結合在一起,一個是要把中國和美國緊密結合在一起。」
根據官網介紹,丹華資本是一家風險投資基金,主要投資於早期階段和成長階段的公司,專注於高科技領域的創新,包括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可穿戴計算、人工智慧、機器人、虛擬實境、智能設備、遊戲和娛樂、醫療設備和其他顛覆性技術。
雖然張首晟的丹華資本成立僅4年,但在風險投資領域卻十分活躍。根據crunchbase的介紹,丹華資本已經對58家公司進行了77筆投資。PitchBook的資料顯示,其投資組合中的「獨角獸」已高達9個。
值得關注的是,丹華資本當前的投資中,有不少集中於區塊鏈領域。
天眼查數據顯示,丹華資本對外公開投資113個項目,包括雲帳房、永恆鏈、TOP鏈、MoonX、票易通等,覆蓋了區塊鏈、企業級應用、金融科技等多個領域。其中,又以區塊鏈項目居多,超過半數。
(圖片來源:天眼查)
張首晟曾多次在公開活動和發言中表示看好區塊鏈技術。今年6月,張首晟撰文陳稱,「今天出現的區塊鏈技術,也會導致新的時代。這個時代的革命強度可能是網際網路革命的十倍、百倍。網際網路時代只是信息交換的時代,而區塊鏈時代有了價值的交換,我們可以產生數據的市場,每個人擁有自己的數據,然後在交換的過程中產生新的價值。」
不過比特幣和其它虛擬貨幣為代表的區塊鏈投資領域,最近一年泡沫破滅後的慘狀已是有目共睹,張首晟或許也不能倖免。
曾任美圖公司獨立董事
2018年2月22日,美圖公司發公告宣布委任知名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天使投資人張首晟教授為獨立董事。這意味著,張首晟將助力美圖公司向「AI+區塊鏈」方向轉變。
不過美圖公司今年在二級市場上表現慘澹,從張首晟任職的今年2月22日的10.2港幣,一路跌至12月6日的3.09港幣,在短短不到10個月的時間中,跌幅高達70%。
(責任編輯:DF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