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的張首晟

2021-01-21 左林右狸


這幾天,關於張首晟教授辭世的文章、紀念以及陰謀論滿天飛,各位鄰裡應該也被轟炸了個遍。這不,大叔這幾天為AI投研邦請教各路大神,被不斷問起張首晟一事,掰扯了幾句,有下文。關於我雷的會員組織AI投研邦,歡迎點擊閱讀原文。


首先聲明下,大叔與張首晟教授並無深交,2018年GAIR曾想請過張首晟來做大會報告,組委會考慮其區塊鏈色彩濃鬱一票否決。


但這幾年每年大叔都會在矽谷呆幾個月,張首晟教授這幾年風聲水起,幾乎成為所有商學院和遊學團矽谷考察的標配(張首晟是有自己標準身價的),也是華源年會、矽谷高創會等活動的常客,大叔偶爾會參與一些矽谷地頭的迎來送往,因此,也時不時能與張首晟教授偶遇。


最近一次是國慶期間,長城會文廚帶一批人到矽谷遊學,恰巧那天該遊學團與大叔請朋友吃飯的飯店同一個,飯後大叔於是跟著參加了夜話,那次夜話的分享嘉賓上半場是虎牙的董榮傑,下半場則是斯坦福另一位青年華人名教授崔屹。崔屹主動談到中美毛衣戰下FBI確實到校園裡找教授們聊天,教授們又咋獨善其身,崔屹的觀點樂觀且積極,他覺得不必理會,白宮也不會把教授們咋地。


左林大叔&崔屹教授(右)


崔1976年生人,正當紅,願意給他錢的金主據說從史丹福大學排到舊金山機場去了。崔還談到學校也肯定會出面保護教授的。耐人尋味的是,張首晟的辭世,斯坦福官方至今並木有相關聲明,只有一位張首晟前同事進行人道主義的慰問。到底是之前斯坦福教授們對張首晟過多的社會活動要求其辭職的延續還是白宮的施壓,不可得知,細思極恐。


散場的時候張首晟過來了,在走道裡打了個招呼,許是剛趕到,張首晟行色匆匆,面色凝重,略顯憔悴。文廚說他要與張首晟崔屹兩教授談私密的事情,於是眾人散去。


想不到,這居然成為與張首晟的永別。


坊間關於張首晟辭世的原因分析版本諸多。


版本一是與HW長公主被調查有關,這個最有利的推理是兩個人都是12月1日出事,都是6日才爆出,在節奏上堪稱神同步,當然還有一點是之前張首晟到深圳參加IT中國的會是華為某高管接走,但就此把兩者形成牽連略鬼扯,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張首晟被捲入了中美毛衣戰。


版本二是患抑鬱症而走,這個說法就和因健康問題離職一樣,挑不出毛病,但很顯然,不僅僅於此。退一萬步講,即便是抑鬱症,那麼,到底是因為什麼讓這位世界級的大教授抑鬱而終的呢?


首先斷然不是因為丹華基金業績不好而抑鬱而終的。


丹華是矽谷活躍程度最TOP的華人基金,也是對前瞻技術下注最多的華人基金,這點很了不起。但從結果上說,丹華並木有出什麼大案子,當年很顛覆的案子裡,一個3D roboticis被大疆幹趴下,另一個Lytro光場相機目測也要黃,其他幾個機場地圖等都死翹翹,能拿得出手的是Meta和AutoX,但目前也木有出王者之氣,且與對手相比落下風。


區塊鏈這塊丹華這幾年基本上是重倉,也是市場上唯二的正規軍(另一個是萬向的分布式基金)。從大叔的視野看過去,丹華的區塊鏈項目投資是有底層邏輯和產業思考在裡面的,一多半是技術驅動的明星公司,但整個行業太早,又處於熊市中,這些項目很難有好的表現。但丹華進得都很早,基本不參與私募,其實損失木有想像的那麼大。


但即便丹華區塊鏈項目全部打水漂,也不過數億美金(肯定木有4億美金那麼多),也不用張首晟自己賠,基金本身是委託理財的變種;更何況是美國有破產法保護;再退一步,這點錢要賠張首晟教授也賠得起。所以,因為丹華業績不理想導致張首晟教授抑鬱而辭世的說法屬於無稽之談。

與之相比,丹華被列入301調查報告是導致教授輕生的導火索的說法更有可信度,丹華被301列黑名單這個是事實,這個鄰裡們可以自行查到(丹華聲辯自己和張首晟木有被301調查玩的是文字遊戲),此舉表面上讓丹華不能像以往那樣在美國投創新項目那樣自由那樣受限制而已,但對丹華來說,遠不止此,在美的創業者多半不敢再拿丹華的錢,國內機構特別是國家隊也多半不敢大張旗鼓的再把錢給丹華。江湖傳言,某工場也差點進入黑名單,但被公關下來,逃過一劫。


但就此讓張首晟教授作出辭世的決定,大叔覺得還是不通。


相信很多鄰裡會對張首晟這樣的搞理論的大科學家做投 資這個事情有很多非議,大叔得幫教授說兩句:


第一教授在斯坦福也。斯坦福應該是學術和創新切換最自由最順暢的頂級學府,在大叔看來,矽谷之所以成為矽谷,也是因為斯坦福。Google Yahoo都出自斯坦福,史丹福大學校長也自己開公司,左林右狸頻道曾經去過丹華在Palo alto 的辦公室採訪過張首晟,張首晟提到鄰居投了Cisco發大了的細節至今難忘,他在接受其他媒體採訪則講起另一個鄰居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VMware ,VMware的兩個創始人Diane Greene 和Mendel Rosenblum 是張的鄰居。兩家小孩聚在一起踢足球的時候對方聊起公司VMware,張也十分感興趣,覺得公司很有發展空間,這樣張就成為了它的早期投資人。好吧,知道為什麼這麼多人住矽谷了吧。


史丹福大學外景 | King of Hearts / Wikimedia Commons


第二是矽谷的大陸華人漸多,張首晟教授本人也是矽谷最大的華人高科技社群華源會的重要參與者;有媒體報導華源的2002年2月的第一次年會在張首晟教授後院召開,這是扯蛋,華源2002年的年會來了1500人,把101公路據說都堵塞了,張首晟家後院要裝這個人頭幾無可能,嗯哼,好像只有衛哲家可以。更準確的事實是華源2002年會在聖克拉拉的會議中心舉行,但華源的創立討論會,也就是華源一大就是在張首晟的家裡召開的。


當時來的人有陳宏、朱敏、鄧鋒、茅道臨以及陳亦工。陳亦工是第一任的秘書長,陳宏朱敏鄧鋒則是華源的前三任會長,第四任是邵亦波,第五任則是張首晟,但等到張首晟接任華源會長後,華源其實已經開始由盛轉衰,但即便如此,那一年年會上還是出現了當時在微軟的陸奇和還在騰訊的熊明華這樣的名流,而以往還出現過微軟鮑爾默和Intel馬宏升這些大人物。華源年會最鼎盛的是2005年,按照時任會長鄧鋒的表述,也就是在這一年華源年會上馬雲與楊致遠談成了雅虎將雅虎中國賣給阿里,雅虎成為阿里大股東的大案子。華源另一個引以自豪的是李彥宏是他們的初始會員。


華源會長一般是兩年一屆,張首晟從華源會長退下來後不久,也就是2013年,就與自己的學生谷安佳一起創辦了丹華,起因則是中關村發展集團的拜訪,中關村發展集團也成為丹華的主要LP(不過最近中關村發展集團把丹華從其發起成立的基金名單抹去了)。除此之外,華源的諸多金主也成為丹華的LP,大叔2015年年底拜訪丹華,就被告知,百度是丹華的LP。


丹華這個名字很有講究,華是中國的意思,丹一說是暗含斯坦福,另一說則是一片丹心向中華的意思。


在丹華之前,張首晟其實通過加入千人計劃已經開始與大陸有諸多的交往與合作。千人計劃始於2008年12月,張首晟是2009年的千人,基本上就是第一批。美國鷹派在2018年開年後大力清查美國各個高校裡的千人計劃成員,張首晟這樣的大牌科學家肯定是首當其衝。


張首晟教授獲得2017年度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首批千人計劃成員+丹華主要出資方是中關村發展集團這樣的國企,讓張首晟處於風口浪尖。


但這種雙重壓力就此壓垮張首晟,同樣於情理不通。在大叔看來,學術上未及巔峰的壯志未酬對張首晟的影響更大。


有一點是讓大叔極為不解得是在天使粒子的署名以及後續傳播上,張首晟的不管不顧。各位鄰裡可以搜下天使粒子,90%的文章都是與張首晟有關。但這個事情,就實驗本身,與張首晟幾乎木有關係,這個實驗在科學雜誌上發表論文的第一作者何慶林的指導導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王康隆教授也是第三作者就直言不諱的發表文章稱當時答應張首晟做通訊作者是一件自找麻煩的事情,悔意躍然紙上。


天使粒子作者合影:何慶林、王康隆、潘磊


天使粒子的發現與張首晟團隊也並非米有一點關係,聯繫是,天使粒子實驗的關鍵材料之一就是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材料,而「量子反常霍爾效應」是由清華薛其坤教授帶領他的團隊於2013年首次從實驗中觀測到的。而薛其坤團隊確實是在與張首晟緊密合作,張首晟也給予薛其坤團隊諸多指導。


在這個實驗的第一作者何慶林看來,張首晟團隊是有過貢獻的,何接受媒體採訪稱:王靖博士(張的博士後研究員)和廉驫博士(張的博士研究生)和天使粒子團隊討論了這個項目中的理論,還撰寫了相關的理論計算。


但何慶林同時也表示: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夏晶教授實驗室提供的實驗環境更為關鍵,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劉愷教授團隊在製備超導材料上的協助也很重要。除了找張首晟團隊外, 還找理論物理學家一起討論如何改進實驗,包括麻省理工大學教授Liang Fu,也就是最早提出結合拓撲絕緣體和超導體來尋找馬約拉納費米子的理論物理學家。


2015年,張首晟與Kane、Mele一起獲得班傑明·富蘭克林獎章 | The Franklin Institute


概言之,天使粒子的發現張首晟團隊是有貢獻的,但並非貢獻最大的,甚至不是top5貢獻的,以貢獻論,如果不是張首晟自己的主動要求,甚至不能進入通訊作者署名的序列。但從媒體上看,天使粒子90%的工作都是張首晟做的。


張首晟的這種做法確實有些讓人費解,張首晟拿過無數榮譽,他拿過富蘭克林獎,拿過克拉克獎,都是物理學領域頂尖的獎項。張首晟還是是中美兩院院士,這個也是屈指可數的頂級榮譽。那麼,為何要在這樣一個論文署名出現不和諧以及後續宣傳上出現名不符實的行為呢?無他,天使粒子的發現是極可能拿諾貝爾獎的。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張首晟關於拓撲絕緣體的研究是世界級的,他與薛其坤合作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也是世界級的,這些也都是天使粒子發現的必不可少的前奏,但如果諾貝爾物理學獎要花落這個領域的話,前面做的兩個成果可能要讓步給天使粒子的發現。在大叔和相當一部分人看來,天使粒子拿諾獎是時間問題,但張首晟以第四作者的身份享受榮光的則是小概率事件,諾貝爾歷史上同一獎項最多頒發給三個人是鐵律。


問題也由此而生,既然張首晟這麼有成就,那麼,為何還想往下一個拿諾貝爾獎華人科學家這個頭銜靠呢,這真是一件讓人費解的事情。不過,對於每一個科學工作者來說,諾貝爾獎都是皇冠上的明珠,都是一生所願,一世所求,無可厚非。


更合理的解釋是,即便是天使粒子能拿諾獎,張首晟也知道自己多半拿不到,可但凡有一絲可能,也不會放棄,所以有些無傷大雅的努力。一個陰謀論的說法則是,張首晟可以先藉助最有可能拿諾貝爾獎得主的頭銜形成勢能,即便最終落空,也不白折騰一場。


1987年張首晟博士畢業時與楊振寧合影


張首晟的博士生導師楊振寧也心知肚明的給自己當年的學生站臺,稱張首晟的工作是完全可以拿諾貝爾獎的。但這個工作到底是天使粒子還是拓撲絕緣體,楊振寧木有明說,一貫的耐人尋味,一貫的左右逢源。


張首晟身上多少也有楊振寧的影子,希望在中美競合的大背景下,壯大和成就自己,擁有一個前人無法企及的超級平臺供自己施展馳騁,只是張首晟木有象他老師那樣先拿下諾獎,這個差別看上去細微,但相差千山萬水。更大的不同是中美關係回不到從前了。


大叔的觀點是,如果張首晟抑鬱,最有可能的是,天使粒子一出,張首晟就抑鬱了,抑鬱的原因很簡單,他這輩子不太可能拿諾貝爾獎了,除非自己再次回到實驗室作出更加牛逼的研究來,但張首晟知道自己肯定是回不去的。這種說法並無實錘,但聽上去是那麼一回事。至少大叔以為然。一個人奔跑並領跑了一輩子覺得終點就在眼前,但最後500米被超越了,而自己想加速卻木有餘力了,這種情況換誰誰都會抑鬱啊。


由此,也可以理解張首晟這幾年在與中央和各地政府的交往遠超一個科學家應有的密切,張首晟深知,一旦天使粒子的作者們拿到諾獎而木有他的事實被確認,那麼自己就會邊緣化,很難回到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狀態裡去。幸運的是,這有時間窗口,這個時間窗口越長,給予張首晟的機會就越多。


但張首晟和中興一樣,忽略了一個殘酷的現實,那就是中美關係以不以當事人意志為轉移的方式變得緊張甚至惡劣起來,在這種大背景下,當事人都立即受到急風驟雨、雷霆萬鈞的衝擊,張首晟一夜之間發現,自己成為美國打擊中國高科技首當其衝之人,而中興之鑑在前,之前待張首晟為座上賓的各級政要此時以各種方式敬而遠之,噤聲不言。這讓張首晟處於美國人不疼,中國人不愛的孤立無援中,這些與丹華上301、投資業績的不如意以及天使粒子的微妙影響疊加在一起,讓張首晟的境地空前的無奈。


張首晟自己說過:生命行為就是把自己的熵減小了,使周圍的熵增大了。那麼,張首晟與這個世界的不辭而別,某種意義上讓其周圍的困局得到求解:和張首晟類似的旅美千人計劃科學家可以有更寬鬆的環境騰挪;丹華可以以更體面的方式前進或後退;張首晟本人也不會成為中美毛衣戰裡美方的靶子或中方的難題;以及,一旦天使粒子拿諾獎,公眾會一邊倒的認定張首晟拿不到是因為英年早逝。當然,還有一點是張首晟此舉也會給曾經的那些共同體以警醒和反擊。


圖靈


最後貿然提一個建議:中國相關組織是不是考慮設立張首晟獎學金,表彰鼓勵那些從海外歸來的創新者成為這個時代的英雄。就像ACM設立圖靈獎一樣,圖靈獎的設立雖然無法彌補公眾對圖靈的愧疚,但至少能對圖靈的支持者是心靈上的慰籍,也最終成就了圖靈的江湖地位。


張首晟會成為圖靈那樣的中國海外歸來的科技創新者的圖騰嗎?大叔的回答是,Why not?


這應該也是天堂裡的張首晟的心中所想吧。願教授安息,願創新長存。

歡迎點擊閱讀原文,了解AI投研邦,成為行業1000+投研領袖,一起引領人工智慧未來~

相關焦點

  • 張首晟的驕傲
    「什麼叫人生,人生到底要留下來什麼……除了留下我們的基因,這些人留下來都是最精華的信息,對整個人類文明來說都是一種驕傲,這對我非常大的一個震撼,我覺得我要奉獻自己的生命,為人類的科學做出一些貢獻。」 2012年,張首晟在臺灣國立大學做演講時對臺下學子說。 那個時候,張首晟很困惑。
  • 楊振寧空降《我是未來》 張首晟講解天使粒子
    原標題:楊振寧空降《我是未來》 張首晟講解天使粒子    原創科技秀《我是未來》臨近尾聲,此前擬邀科學嘉賓中,網友呼聲極高的世界著名物理學家、首位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科學家楊振寧,本周終於將隆重亮相。
  • 張首晟的資本往事
    01在2017年10月的《我是未來》節目裡,楊政寧被問到張首晟會不會得諾貝爾獎,他當即回答「我覺得他遲早會得的,因為他這個工作非常重要,而且非常妙」。張首晟帶到現場的科學前沿獎指的是,他在2013年3月因對拓撲絕緣體的理論預測和實驗證明獲得的尤裡基礎物理學獎前沿獎。張首晟是最早研究拓撲絕緣體理論的科學家之一,很多人知曉這個聽起來有些過於學術的概念是來自於美劇《生活大爆炸》。劇中的物理學天才謝耳朵,在一次課堂上問學生:「誰知道什麼是拓撲絕緣體?」
  • 張首晟的研究公式裡只有「天使」 ,所以他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魔鬼
    張首晟祖籍江蘇,生於上海,15 歲通過自學考進復旦大學物理系,之後到德國、美國深造。   1995 年,年僅 32 歲的張首晟被史丹福大學聘任,成為該校最年輕的終身教授之一,2013 年入選中科院外籍院士。
  • 張首晟為何自殺?
    斯坦福終身教授張首晟忽然自殺除了從藥理生理上去分析,我認為還應從他的人生去分析。     張首晟教授人生可謂一帆風順且一騎絕塵,他自學一暑假就以初中生的身份考上復旦大學,一年之後留德,三十二歲成為斯坦福最年輕教授之一,在研究領域是舉足輕重的大人物,有望獲得諾貝爾獎的熱門科學家。
  • 張首晟:為什麼我一個科學家,還在做投資和創業領域的投資?
    」獲得者,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張首晟。有請張曉卿爵士為張首晟教授頒獎。有請張教授發表獲獎感言。張首晟:我今天能夠得到這個榮譽真的非常榮幸,我是一位理論物理學家,所以能夠收到這個影響世界,並且使世界因你而美麗的獎章,對於我來說是真的非常激動人心的時刻。我想在這裡跟大家講一個小小的故事,是我一個作為理論物理學家,理解世界因你而美麗和影響世界的故事。
  • 張首晟的抑鬱症是怎麼回事?
    張首晟這個名字,想必大部分人聽到都會一頭霧水。不外,他卻是華為研發5G門路上的關鍵人物。眾所周知,現在世界各國都對5G手藝虎視眈眈,特別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更是不擇手段聯合圍殲我國的5G。而助力華為衝破5G重點手藝的張首晟,則愈發顯得偉岸起來。
  • 張首晟:「天使」莫名墜落
    △ 圖片 | 視覺中國「即使是最親近的人,此前也不知道他的抑鬱症病情,以為之前表現出來的只是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壓力。」發言人Sean告訴我們,「他的去世讓所有人都很意外。」
  • 天才張首晟為何會活不下去?
    在整個物理學界歷經80年的探索之後,張首晟和他團隊終於發現了天使粒子。  嫌科研不過癮,愛上培養學生  張首晟早年認為最偉大的境界是給後人留下什麼。他在一次採訪中提到:「這些數學家和物理學家們,他們為整個人類貢獻了非常有用的理論和見解,使大家能看到宇宙的美妙,這正是我要追求的人生境界。從此之後,我開始專心研究理論物理。」但後來他發生了轉向。
  • 張首晟:二十師從楊振寧
    張首晟和媒體交談時有種天然的「坦誠」,正如他對中國青年報記者所說的,「從小到大,我基本都是由著自己的『性子』來的」。從來沒有從頭到尾把一本書讀完張首晟由著「性子」幹的第一件事就是讀書,「狂讀書」。他說話常常被身邊的人形容為「跳躍式」的,「剛說完甲,覺得甲這一段沒啥意思,很有可能就跳到乙去了。」不過,了解他讀書方法的人對此就見怪不怪了。
  • 張首晟談人生追求、科學品味與人文情懷
    編者按  12月6日,華裔物理學家、史丹福大學物理學教授張首晟的家人發布聲明,確認張首晟於12月1日因抑鬱症意外去世。  ■邢志忠  2015年2月,利用去新加坡講課的機會,我來到南洋理工大學並讀到了著名物理學家張首晟2013年8月26日在新加坡的訪談錄,覺得受益匪淺,願與科學同道一起分享。
  • 張首晟去世後,楊振寧首度發聲憶愛徒
    楊振寧憶愛徒12月6日,美籍華裔物理學家張首晟的家人發布聲明,確認55歲的張首晟於12月1日意外去世。作為張首晟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攻讀博士時的老師,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9日致信光明日報,回顧張首晟的科研歷程和卓越成就,表達對愛徒的無限懷念和哀悼。
  • 天才張首晟:逮到天使粒子,錯過國酒茅臺
    一位酒友曾對我說:人生得意須盡歡,只要遇到好酒,就會毫不猶豫一飲而盡,千萬別想著留到什麼"大日子"再喝,因為世事無常,你或許等不到人生巔峰的那一天……對這番話,起初我並不以為然,但時間越久,越覺得頗有幾分道理。
  • 張首晟去世,終年55歲:閣樓裡走出的科學家
    過去的2017年,張首晟團隊又公布出了新的研究進展,發現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Majorana費米子,要知道,為了尋找這一神秘粒子,整個國際物理學界已經花費了80年的時間,天使粒子的發現或將為量子計算帶來革命性影響,從基本科學發現到技術應用的時間進一步縮短。
  • 知名物理學家張首晟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提名
    2017年3月16日,華人盛典組委會公布他獲得2016-2017年度「影響世界華人大獎」提名,他是美國華裔科學家張首晟。  「我想為世界做出自己的貢獻」  張首晟身上有許多光鮮亮麗的「標籤」: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清華大學特聘教授、楊振寧教授的得意門生等。這些標籤的背後是一段「傳奇」般的求學經歷。
  • 名師高徒,楊振寧和張首晟之間的故事
    他拿遍物理學界大獎,他被湯森路透預測會得諾獎,他的老師楊振寧先生說他得諾獎只是時間問題,他就是物理學家張首晟。2018年12月1日張首晟在史丹福大學自殺,此前一直與抑鬱症抗爭,終年55歲。俗話說,名師出高徒。今天,我們來講一講張首晟和他的老師楊振寧之間的故事。楊振寧是家喻戶曉的科學家,也是首位獲得諾獎的華人。
  • 張首晟:5個公式的人生
    這些由數字、字母、符號組成的公式激發了張首晟內心對理論物理學研究的熱愛,這個時候,他感覺到什麼叫做世界因你而美麗。 以下5個公式組成的世界,正是張首晟經歷的人生。 1928年,偉大理論物理學家狄拉克從他的「狄拉克公式」裡預言,世界上每一個粒子必然有反粒子存在,他非常自信地說,我的公式非常美麗,你們努力去找吧。如同我們的宏觀世界有兩邊對立,有粒子必然有反粒子,就像有天使必然有魔鬼一樣。
  • 「天使粒子」發現者張首晟逝世
    華裔物理學家張首晟。(資料圖片)   2018年12月6日,華裔物理學家、史丹福大學物理學教授張首晟的家人發布聲明,確認張首晟於12月1日因抑鬱症意外去世。張首晟家人在訃告中稱,「在我們得到這一令人震驚的消息時,我們對大家的支持與慰問深表感謝。」  張首晟,史丹福大學物理學教授、美國物理學會會員、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祖籍江蘇高郵。
  • 12月6日的一天,屬於孟晚舟和張首晟
    今天,2018年12月6日,媒體,朋友圈等都是關於孟晚舟和張首晟的日子。早上的新聞,就是孟晚舟12月1日在加拿大轉機的時候,被拘捕。孟晚舟,任正非之女,隨母姓。在華為從打雜和接電話做起,直至目前華為CFO,副董事長。下午爆出新聞,著名物理學家張首晟去世,享年55歲。張首晟
  • 關於張首晟離世的四個謠言
    騰訊《深網》作者 馬關2018年12月6日,華裔物理學家、史丹福大學教授張首晟的家人發布聲明,確認55歲的張首晟在與抑鬱症鬥爭後,於12月1日(上周六)意外離世。因在拓撲絕緣體方面的貢獻,張首晟一度被譽為「最接近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華人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