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機器人有顆河南「芯」

2020-11-22 金臺資訊

所有算法全部自主開發,所有零部件全部國產,牢牢掌控「核芯」,擺脫了關鍵性技術的「卡脖子」障礙。11月17日,全國首臺「鄭州造」城市管養AI機器人在鄭州東站亮相,標誌著河南在AI人工智慧機器人研發領域跨出了歷史性的一步,實現了該研發領域的有效國產化。

「首秀」的AI機器人長啥模樣?

17日上午,在鄭州東站西廣場,一部灰白相間外殼、富有科技感造型的AI機器人,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尤為惹眼。只見這臺機器人在無人操控的狀態下,「小碎步」向前行走,「看到」廢棄的礦泉水瓶,「伸手」就撿了起來……

「這個機器人很有特點:耐勞不怕累,充一次電可以工作8個小時;能幹本事大,會保潔、會巡查、會爬樓,還會『自己』乘電梯;更主要的是聰明,『自己』會識別垃圾的不同,並做出撿拾、清理等不同處理,聽說還會『自動學習』。」廣場工作人員感嘆,這樣的機器人「太能」!

這款機器人的全名叫「城市管養機器人」,這次是它問世以來的「首秀」。據介紹,該機器人整合了多項先進技術,車身配備的可變形麥克納姆輪大幅提高了通過性,在平地、臺階、陡坡等地形均可通過,還配有「雲腦」,相關人員可在「雲端系統」了解整個清潔過程和數據,遇到緊急情況能夠遠程控制操作。

河南科技「黑馬」如何騰空出世?

這款全國首個在高鐵站投用的城市管養AI機器人,在一番「首秀」後,引來了更多關注:它是「舶來品」嗎?誰研發和製造了它?

「此次投用的城市管養機器人並非『舶來品』,是實打實的『鄭州造』,所有算法全部為自主開發,整機零部件也全部來自國產,實現了智慧機器人的有效國產化。」鄭州市鄭東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它的研發團隊來自位於中原科技城的一家河南本土科創企業。

11月17日,記者走進中原動力智慧機器人有限公司,來探訪這匹業界「黑馬」。

「我們是標準版的『河南籍』公司,我和13名博士都是河南人,從海外回到家鄉,全力投入AI智慧機器人的核心研創。」中原動力智慧機器人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CEO林傑介紹,公司去年年底完成註冊,目前不過百人,但博士、碩士佔比近一半,通過機器人、人工智慧與多學科的跨界融合,打造前沿技術模塊、核心零部件和端雲一體化智能產品,推進研發技術的全面自主,實現有效國產化。

林傑說,「首秀」的城市管養機器人可以利用機器視覺技術準確識別出視野中的到底是該清理的垃圾還是行人的雙腳。在規定範圍內,它可以像環衛工人一樣自主行走,不需要提前設定線路。更重要的是通過一系列核心算法,這款機器人具有「自我學習」的能力,比如在哪塊區域垃圾經常出現,它就會增加在該區域的巡邏次數。

立足中原如何驅動世界?

AI人工智慧研發的世界級「大咖」企業美國波士頓動力,曾經推出了會跳舞的機器人,名噪一時。但記者在中原動力看到的全部算法自主研發的「小貝3號」機器人,雙腿更加靈活,其核心算法突破了傳統人形機器腿彎、步小、大平腳的瓶頸,而且僅需0.8度電就能完成134公裡的遠距離行走,創造了金氏世界紀錄。

「這僅是我們研發項目的一個縮影。」林傑說,每個深夜,公司都燈火通明,不斷有新的算法推出,也不斷有新的技術迭代。

據介紹,除了城市管養機器人系列在內的智慧物業板塊,中原動力還在智能製造、智慧教育和智慧醫療等領域齊頭並進、不斷研創。

「目前,中原動力的科學家團隊與富士康集團在智能製造領域已展開合作,研創『類人雙手』的智能柔性手臂,這種依靠核心算法支撐的AI智能裝配機器人,可在極微小的晶片上有觸感地感知到一粒扣鎖的閉合程度。」林傑舉例。

採訪結束時,夜已深,中原動力內仍燈火通明、座無虛席。

相關焦點

  • 全球首顆二維碼解碼「中國芯」誕生
    全球首顆二維碼解碼「中國芯」11日在北京發布,標誌著中國二維碼識讀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 MCU累計出貨5億顆!GD32閃耀2020中國芯應用創新設計IAIC年度大賽
    並以年出貨量超1.5億顆,累計出貨量超5億顆的成績持續領跑中國MCU市場。在產品供應方面,兆易創新和中芯國際、臺灣聯電、臺積電有長期合作,採取多家晶圓廠、多家封測廠同時認證供貨的方式,集合多產線資源來應對今年下半年半導體市場普遍缺貨漲價的形勢,為客戶提供信心和產能保障,也充分驗證市場領導品牌的實力和擔當。
  • 高考難度:北京卷,天上有幾個月亮?河南卷,天上有幾顆星星?
    高考難度:北京卷,天上有幾個月亮?河南卷,天上有幾顆星星?這個梗由來已久,其實北京卷的難度係數和全國一樣。不要以為全國卷如何,全國一張卷的時候,全國都在買北京海澱的模擬試題,為什麼?因為這些試題的出題者,就曾經是全國卷的出題者。
  • 報導|河南首臺達文西第四代機器人落戶河南省人民醫院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  《健康同行》本節目於2019年12月15日(周日)上午09:30分,河南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
  • 黨報:自由軟體之父斯託曼的電腦裡有顆「中國芯」龍芯
    黨報:自由軟體之父斯託曼的電腦裡有顆「中國芯」龍芯   理察·斯託曼:   自由軟體之父(網際網路大咖秀)   吳正丹   他批評蘋果創始人賈伯斯是「邪惡的天才
  • 累計出貨量達10億顆!敏芯打造MEMS全產業鏈國產化平臺
    累計出貨量達10億顆!敏芯打造MEMS全產業鏈國產化平臺敏芯股份官方宣布,公司MEMS傳感器出貨量達到10億顆!公司主要負責人及員工代表出席了本次出貨儀式,共同見證敏芯這一歷史時刻。蘇州敏芯微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剛博士就產品出貨量達到10億顆表達了良好祝願,他表示未來矽麥市場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對敏芯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隨著公司的不斷發展,歡迎更多有能力的優秀人才加入敏芯;同時不斷加強產品布局,使產品更加多元化,有更多的產品增長點。敏芯是以推動國內MEMS產業鏈發展為使命,全產業鏈國產化的晶片設計公司。6.7億元!
  • 藥芯焊絲的種類有哪些?
    朝洪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目前已開發的藥芯焊絲主要有以下幾類3)金屬藥芯氣體保護焊絲。4)自保護焊絲。2.二氧化鈦氣體保護焊絲二氧化鈦氣體保護焊絲具有出色的操作性能,優異的全位置焊功能,良好的睛渣性能,力學性能也相當於或優於低碳鋼實芯焊絲。
  • 專注於電機運動控制類晶片,凌鷗創芯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原創
    投資界消息,南京凌鷗創芯電子有限公司已於8月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達晨財智投資。截止目前,凌鷗創芯已陸續獲得點亮資本,六翼資本,臨芯資本和晶豐明源的投資。本輪融資將助力凌鷗創芯穩健大步的進入高速發展期。凌鷗創芯成立於2015年,專注於電機運動控制類晶片。
  • 「機器人」風暴來襲
    小時候,對「機器人」概念很新奇,似乎是不可企及的未來。沒想到十幾年後,「機器人」會如此快速進入我們的世界。無論是生產還是生活,目前這個群體的面紗已經逐漸撩開。這個「物種」究竟會給人們哪些善意的改變?姍姍走來的它們又正給人們帶來哪些「不愉快」?
  • 天問一號上蒼穹 多虧78顆「中國芯」
    因為我國自主研發的78臺發動機千噸動力裝配天問一號,等於說,給這次飛行任務裝了78顆強大的心臟。火箭搭載的「天問一號」探測器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環繞器,一部分是著陸器。未來,「天問一號」探測器將著陸火星,一次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三大任務。
  • 移動電源:聚合物電芯比18650電芯更安全?
    檢測報告權威性  移動電源目前尚未有國家統一的認證標準,至2013年所有品牌的所謂檢測報告,都是第三方機構和企業間協商檢測項目。因此有檢測報告就不一定表示這個產品是合格的,至少從移動電源最重要的技術指標:放電曲線上分析才能清楚產品的含金量有多少。
  • 齊聚行業智慧,共建產業芯生態!2019全球人工智慧創芯峰會成功舉辦
    2019全球人工智慧創芯峰會是一場洞悉AI產業發展方向,聚焦AI晶片技術走向和落地趨勢,推動技術革命和產業深度融合,加快合肥本地產業生態圈建設的產業峰會。峰會以「走進AI世界,從芯看未來」為主題,設計「芯」趨勢和「芯」動能兩大板塊,邀請來自南京大學、Arm中國、百度、谷歌、全志科技、科大訊飛的知名學者、技術大牛、首席科學家、企業高管及來自曠視科技、西井科技、知存科技、耐能等優秀創業企業創始人等進行精彩演講。
  • 壹度科技:告別「芯」酸 攀登產業鏈最頂端
    「芝麻開門」——8月20日下午3點多鐘,隨著一聲脆嫩的童聲響起,記者跟著一臺1.5米高的白色機器人,走進句容經濟開發區壹度科技有限公司產品展示廳
  • 工業機器人這個行業有就業前景嗎?
    【本文由南京力恩教育工業機器人培訓部推薦閱讀】工業機器人是很有前途的事業,未來發展會很快。工業機器人的電氣研發分為核心和應用兩類,一般來說像莫託曼、ABB這樣的外資或合資企業需要的都是外圍應用方面的電氣設計和編程,像瀋陽新松、廣州數控這樣的國內企業可能涉及到核心電氣設計。即使是做應用方面的電氣設計和編程,仍然是很有前途的工作。 沒有接觸過工業機器人的小夥伴可以先從機器人調試入手。
  • 工程師製作故事:手工製作光能轉動機器人
    ,而「太陽能風車」轉動的能量卻是太陽能——有太陽的時候會轉動,把太陽能轉變為動能。本項目採用的同樣是與之前幾個項目一樣的脈動充放電控制電路,運行的效果就是曬一會太陽充會電,然後轉動一會,太陽越大轉動越快;如果太陽足夠火辣則可以幾乎連續轉動而中間沒有停頓,而且這個時候會產生較大的震動,機器人整體也會發生移動,這有點類似2號蚊子的移動方式,看來作為親戚還是有不少地方的相似的,呵呵。
  • 當漂亮又全能的女機器人有了感情,那家裡還有女主人的什麼事?
    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一個家裡也只能有一個女主人。如果家裡只是多了一個全能型的保姆機器人那肯定沒關係的,但是如果這個全能型的保姆女機器人有自己的意識,有了人類的感情呢?還會一樣嗎?由馬天宇戚薇主演的科幻電視劇《你好,安怡》就是一個機器人進入一個普通家庭發生的故事。由戚薇飾演的安怡,是在那個世界的第一個有意識的「芯機人」不僅擁有了人類的智慧,還有了人類的感情。一直陪著李瑤,被李瑤當成了家人,失去記憶,然後被包裝成普通的機器人。
  • 2年後的格芯在特色工藝領域狀況如何?
    這個官宣宣告格芯將正式開啟特色工藝服務之路; 這個官宣發布後,輿論大譁 ,很多媒體開始唱衰格芯 如今,2年過去了 格芯在特色工藝領域狀況如何? 四個字漸入佳境!目前,格芯的22FDX節點生產的晶片出貨量已超過3.5億顆,實現了45億美元營收,很多領先的人工智慧晶片、可穿戴類晶片都採用這個工藝。此外,格芯在矽光領域也進行了布局,還有,在SOI工藝領域格芯也收穫頗豐,格芯有超過250家客戶,其中很多是重量級半導體大客戶,中國的紫光展銳、瑞芯微、復旦微等都是格芯的客戶。 有媒體預測未來幾年格芯晶圓產能有望翻倍到90萬~100萬片!
  • 上海科學家離崗創業,已為抗疫提供200萬顆「中國芯」
    春節至今,這家企業已為全國13個省市的紅外體溫計廠商提供近200萬顆傳感器,助力疫情防控緊缺物資生產。公司還發揮產業鏈互補優勢,協助上海市經信委採購了7萬支額溫計,解了燃眉之急。 「我的創業之路,源自上海科創中心建設和科學院的利好政策。」燁映電子創始人、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副研究員徐德輝說。
  • 武漢有顆北鬥芯|圖集
    武漢產北鬥晶片應用廣泛【武漢有顆北鬥芯|圖集】7月31日,武漢東湖高新區北鬥路上一棟大樓裡,武漢夢芯科技有限公司的六十名科研人員集中收看央視直播的《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觀看現場掌聲熱烈。作為北鬥導航定位晶片研發者,武漢夢芯科技公司裡的科技工作者受到極大鼓舞。目前,「啟夢」晶片以及搭載該晶片的各類模塊,應用到汽車、船舶、共享單車等各種應用場景上。
  • 如果機器人有痛覺 這個世界會有哪些不一樣
    很多時候,我們會把機器人有沒有痛覺和機器人是否是「人」劃上等號。不過,雖然現在的機器人距離「人」還有點遙遠,但我們已經可以讓它們感受到痛覺了。我們可以聯想到毀譽參半的PETA組織——善待動物組織,這個組織的一些思想幾乎偏向於極端,像是一些偏激的組織成員會反對利用畜力進行勞作,認為這樣會給動物造成痛苦。想像一下,當機器人擁有了痛覺,它們在進行一些會對自身造成損傷的工作時會感受到「皮痛」,在與外界接觸時會感受到「心痛」,甚至會因為這些痛而產生抗拒工作的情緒,這時人類真的能夠忽略機器人的痛楚,強行驅使它們去工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