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顆二維碼解碼「中國芯」誕生

2020-11-30 cnBeta
全球首顆二維碼解碼「中國芯」11日在北京發布,標誌著中國二維碼識讀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這顆「中國芯」由福建新大陸電腦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丁文武說,晶片實現了二維碼感知識別技術的突破,標誌著中國在二維碼核心技術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二維碼是在平面(二維方向)上用黑白相間的圖形記錄數據符號信息,相比傳統的一維碼(條形碼),二維碼數據容量更大,抗損毀能力也更強。目前應用的二維碼技術多使用軟體解碼,此次發布的二維碼解碼晶片則實現了硬體解碼。

值得一提的是,它是我國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一項物聯網技術。它的突破之處在於:傳統的二維碼解碼過程,是由軟體實現的,而新大陸公司經過創新性再設計研製出的這種二維碼解碼晶片,則實現了硬體解碼,這種變化能夠使解碼速度提高10倍以上,識讀效率提高30到50倍,同時大大簡化了原有解碼系統所需的周邊電路及其元器件,降低了成本和功耗,提高了可靠性。

作為物聯網產業的關鍵技術之一,二維碼可廣泛應用在物流、金融、交通、工業等領域。長期以來,二維碼識讀核心技術為歐美少數企業所掌握,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在國內的發展與推廣。

相關焦點

  • 中國版二維碼問世 新大陸漲近4%
    16日,國家質檢總局下屬的中國物品編碼中心召開"漢信碼應用推廣新聞發布會",宣布我國第一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二維碼--漢信碼--生成和識讀軟體研製成功並上市使用。這意味著,我國正式推廣中國版二維碼,並推動其國產化進程。作為中國版二維碼產業化的早期推動者,新大陸等公司有望分享這場行業"盛宴"。
  • 中國首顆「基因晶片」誕生!打破美國晶片壟斷:國產化意義不尋常
    」之下,幾乎全球晶片廠商都必須要獲得美國出貨許可,才能夠向相關的客戶出貨,對此我國也開始加速國產晶片產業鏈的投資,以研發打造屬於我們自主可控的國產晶片產業鏈。 就在2020年1月初,國產晶片也再次傳來了好消息,中國首顆「黃牛高密度SNPs晶片」成功問世,這顆晶片由西農大學所研發,主要針對秦川牛早期選種,可以加快秦川牛肉用新品系的選育過程
  • 芯翼信息科技:那顆「全球首顆「CMOS PA Inside NB-IoT晶片,量產了!
    而在眾多優秀的NB-IoT創業公司以及一些其他領域大公司新開拓的NB-IoT新產品中,那顆「全球首顆」集成CMOS PA的NB-IoT晶片及其團隊,用不懈的努力和強大的實力,繼續將領先優勢從技術突破夯實到了產品商用,已經領先於一眾友商,率先實現了量產商用!
  • 中國將發射全球首顆晨昏軌道極軌氣象衛星
    中新社北京6月10日電 (郭超凱)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獲悉,未來中國將發射全球首顆晨昏軌道極軌氣象衛星,預計這顆衛星將於2020年底具備出廠條件。據介紹,由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風雲系列氣象衛星曆經近50年的發展,實現了兩代四型高低軌兩個系列共17顆衛星的研製和發射,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同時擁有高低軌氣象衛星的國家,為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保障生態文明建設等作出了重要貢獻。
  • 全球首顆6G衛星不存在,炒作背後其實別有「用心」
    當然,此次長徵6號運載火箭搭載了10顆國外衛星和國內3顆衛星,成功實現「一箭十三星」。當然,最受關注的當屬以電子科技大學校名命名的「電子科技大學衛星」,畢竟這是號稱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發射成功#專家闢謠!
  • 華為5G遭封鎖後,中國發射全球首顆6G衛星,美:差距又拉大了
    圖為6G衛星發射目前世界通訊技術的核心在於5G技術,而華為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就在華為5G遭到美國的封鎖之後,中國卻在這時候發射了全球首顆6G衛星,得知消息之後,美國感嘆差距又被拉大了,看來這一次中國又一次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既然中國已經成功發射了全球首顆6G衛星,那麼美國的封鎖還有用嗎?繼續封鎖無疑是自欺欺人。
  • MCU累計出貨5億顆!GD32閃耀2020中國芯應用創新設計IAIC年度大賽
    2020年11月27日,中國芯應用創新高峰論壇暨IAIC大賽頒獎典禮在南方軟體園松山湖園區隆重舉行,標誌著2020中國芯應用創新設計大賽完美收官!現場300多位中國芯品牌企業、電子信息行業知名廠商、各大媒體及投資機構嘉賓共同見證了這歷時7個月的創新盛事。兆易創新作為大賽合作夥伴受邀出席了本次活動。
  • 我國發射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6G關鍵技術取得突破進展
    11月6日11時19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13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在這13顆衛星中,有一顆名為「電子科技大學號」,它是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電子科技大學衛星產業技術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徐揚生教授表示,此次研製發射的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是太赫茲通信在空間應用場景下的首次技術驗證,標誌著我國航天領域探索太赫茲空間通信技術有了突破性進展。
  • 中國將發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
    月16日 06:41原標題:揭秘 全球首顆量子衛星 量子通信關鍵技術「成都造」 在酒泉 衛星發射中心,...而 中國即將發射的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將有可能幫助解決關於量子糾纏的...16日 11:26記者15日從中科院獲悉,我國即將發射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被命名為「墨子號」。」
  • 中國原創「掃一掃及統一發碼」發明專利解析
    該技術的誕生改變了全球的商業活動形式,使得收銀員的工作效率大幅提高,顧客可以節省更多的排隊時間。不過初代的條形碼採用的還是環形設計,想要完成掃描還需要額外安裝一部500瓦特發光體的巨型掃描儀。  橫空出世的中國發明全球專利「掃一掃」的掃碼技術  徐蔚最早發明並應用「掃一掃」的應用案例是2011年5月給國家旅遊局長演示「一拍即買智慧旅遊」的「中國智慧旅遊服務中心」的項目。
  • 美俄仍在追趕,中國全球首顆6G衛星已經上天,為何我國能領先?
    不得不說,我國在衛星領域已經領先了眾多國家,這不近期中國又發射了全球首顆6G衛星!圖為 中國發射全球首顆6G衛星此次最令外界注意的就是這顆「天雁05」號衛星,由於該衛星作為電子科技大學和國星宇航等眾多科研機構共同研製而成,再加上它又是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因此它的順利升空也標誌著中國的6G技術已經逐漸形成了一個初形。
  • 全球首顆!中國將於2020年底發射晨昏軌道極軌氣象衛星
    2020年06月11日 11:01 來源:東方網 作者:解敏 編輯:潘曉明   東方網記者解敏6月10日報導:記者今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八研究院
  • 全球首顆!中國將發射晨昏軌道極軌氣象衛星
    這顆晨昏軌道氣象衛星預計將於2020年底具備出廠條件並擇機發射。發射後,將成為世界首顆晨昏軌道民用氣象衛星,我國屆時將成為世界首個同時具備在晨昏軌道、上午軌道、下午軌道同時進行全天時全天候高光譜三維定量遙感的國家,實現4小時全球範圍極軌氣象衛星數據探測的更新,提升全球數值天氣預報水平,增強服務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保障生態文明建設的能力。
  • 中國樓市的終極解碼,看完醍醐灌頂!
    當今中國,房子是第一等的大事。  吳曉波在分享他的投資理財經驗時,曾驕傲地宣布:十多年來,他堅持的一個原則,是一年買一套房子。他為何如此青睞房產?  「高鐵一通,人去樓空」,是什麼意思?  王健林是怎樣通過造樓實現人生逆襲的?
  • 我國發射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成功發射! 「電子科技大學」微信公眾號11月6日消息:11月6日11時19分,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星時代-12/天雁05)搭載長徵六號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戳視頻,一起看震撼發射現場!
  • 網絡無差別全球覆蓋,中國 「虹雲工程」首顆衛星即將發射
    IT之家12月21日消息 據報導,中國「虹雲工程」天基網際網路首顆技術驗證衛星將於明天(12月22日)上午8點左右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11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預計到2022年,「虹雲工程」將完成156顆星座部署,未來將用上航天科工自主研發的「星鏈」WiFi,實現網絡無差別的全球覆蓋。
  • 有裡程碑意義的小排量渦輪引擎,解碼長安1.4T的「芯」密碼
    為此,4月17日,長安汽車於全球研發中心舉行「藍鯨密匙 解鎖動力『芯』知識」大型直播活動,首次展示藍鯨NE1.4T高壓直噴發動機的組裝過程,讓消費者了解到了高自動化的發動機生產線等核心科技,展示長安汽車強大的造車實力。
  • 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升空
    一對纏繞的光子將被拆散,從太空發射到地面,開啟人類保密通信的新歷史。絕對保密的通信依靠量子糾纏,也就是愛因斯坦說的「幽靈般的超距離作用」來工作——兩顆光子無論相距多遠,總是「心靈感應」:一個變化,另一個就保持同步。 中科院上海光機所研製的空間高速相干雷射通信載荷搭載量子衛星發射升空,將開展衛星與新疆、北京地面站之間的高速相干雷射通信技術驗證。
  • 他終結了中國無芯的歷史,是中國芯之父!也是最年輕的工程院院士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他是最年輕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他是數字多媒體晶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他是「星光中國芯工程」總指揮他也是中星微集團創建人和董事長他放棄了美國大好前程 毅然回國發展他就是被稱為「中國芯之父」的鄧中翰
  • 中國將發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
    中國的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即將發射,鋪天蓋地的報導讓不少人都能把這當做茶餘飯後的談資。  不過,恐怕沒人敢拍著胸脯說自己精通量子論,連當年創立和發展量子論的物理學大佬們都覺得這玩意兒難懂,普通人就不用說了。  與經典物理學和其他許多學科不同,量子論特別違反常識和直覺。一些看似不關聯的現象竟能結合成一體,讓人哭笑不得,如此無釐頭的理論,如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