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原創「掃一掃及統一發碼」發明專利解析

2020-11-30 齊魯晚報網

  快捷方便接入服務,尤其是在真實世界,快速實現數位化接入,而非單純讀取信息(在網際網路的IP的世界裡),是物聯網資訊時代最關鍵的實用技術。

  今天,「掃一掃」(掃碼支付,掃碼購物,掃碼登錄,掃碼開鎖等)已經成為物聯網、行動支付和數字貨幣時代不可或缺的實用技術。掃一掃(一維碼、二維碼、多維碼)讀取各類信息並快速接入服務也正被廣泛應用到各行各業中。

  但一段時間來,很多人一直不清楚,掃一掃和二維碼,是兩個來自不同國家發明的實用技術。

  二維碼的前世今生

  說到二維碼,就不得不說到最早出現的條形碼。最早提出條形碼概念的人是IBM的諾曼·伍德蘭。他最初是基於摩爾斯電碼(Morse code)發明條形碼的。諾曼·伍德蘭於1952年申請了這一概念的專利,但當時距低成本雷射和計算機技術出現還有數年時間,他未能在該概念基礎上做進一步開發。到了1973年,諾曼·伍德蘭和在IBM的同事喬治·勞雷爾(George J.Laurer),共同發明了通過掃描可以快速識別產品及其價格等的通用產品代碼(UPC)即條形碼。該技術的誕生改變了全球的商業活動形式,使得收銀員的工作效率大幅提高,顧客可以節省更多的排隊時間。不過初代的條形碼採用的還是環形設計,想要完成掃描還需要額外安裝一部500瓦特發光體的巨型掃描儀。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由寬度不等的多個黑條和空白組成的一維碼(條形碼)開始暴露自身的缺點,例如數據容量較小(30個字符左右)、只能包含字母和數字、條形碼尺寸相對較大(空間利用率較低)、條形碼遭到損壞後便不能閱讀的缺點。為了彌補這些缺陷,這個時候人們開始尋找更佳的代替方案。

  進入上個世紀60年代之後,日本迎來商業黃金期。商場超市裡一派繁榮景象的背後,很多收銀員卻因為要不停輸入產品信息和價格,患上了「腱鞘炎」等職業病。當時正在從事條形碼讀取機研發的電裝旗下子公司DENSOWAVE,懷著「一定要滿足客戶需求」的心願,投入到了新碼的研發中。當其他公司把研發方向停留在「如何納入更多信息」時,研發小組的原昌宏已經在開始考慮應用層面的問題,1994年,日本電裝公司正式宣布公開首個QR Code(二維碼),而QR的全稱就是「Quick Response」,翻譯過來就是「快速響應」,包含著追求高速讀取能力的研發理念。

  QR Code(二維碼)通過獨特的圖案提示編碼位置。採用在票據等當中出現頻率最小的四角形圖案。將印刷在廣告單、雜誌、紙板等處的繪圖和文字全部變成黑白兩色,並在對其面積比率進行徹底的調查比對後,查明了印刷品中「最不常用的比率」,即1:1:3:1:1。並以此為依據確定了定位圖案黑白部分的寬幅比率,所形成的結構從360度任何方向掃描,都可計算出編碼的位置。在發布二維碼之初,日本電裝公司並沒有很大的把握可以讓二維碼完全取代傳統的條形碼(事實上目前二維碼確實也還沒有完全取代一維碼)。

  DENSO WAVE雖擁有QR碼的專利權,但他們卻並不打算行使這項權利。他們希望這個發明能給更多的人帶來便利。為此,他們公開了QR碼,使之成為人人都能自由使用的編碼,這一開放性的舉措,讓QR碼得以在全世界得到廣泛應用。

  二維碼相比一維碼(條形碼)具有數據容量更大、超越了字母數字的限制、條形碼相對尺寸小、具有抗損毀能力等優勢,不過由於二維碼的解碼數據更加複雜,所以在同樣的硬體下它的運算複雜程度也要更高,耗時也會更長。

  二維碼有不同的標準,不同標準下數據容量是不同的,目前共有四種標準化編碼模式,分別是數字、字母數字、字節和漢字以存儲數據。以40.40標準來作為示例,它的物理容量約為200個字節,目前已知的二維碼最大尺寸為Version40,它的尺寸長達為177x177,目前,對二維碼符號表示技術研究方面已研製出多種碼制,常見的有PDF417、QR Code、Code 49、Code 16K、Code One等。這些二維碼的信息密度都比傳統的一維碼有了較大提高,如PDF417的信息密度是一維碼CodeC39的20多倍。在二維碼標準化研究方面,國際自動識別製造商協會(AIM)、美國標準化協會(ANSI)已完成了PDF417、QR Code、Code 49、Code 16K、Code One等碼制的符號標準。國際標準技術委員會和國際電工委員會還成立了條碼自動識別技術委員會(ISO/IEC/JTC1/SC31),已制定了QR Code的國際標準(ISO/IEC18004:2000《自動識別與數據採集技術—條碼符號技術規範—QR碼》),起草了PDF417、Code 16K、Data Matrix、Maxi Code等二維碼的ISO/IEC標準草案。在二維碼設備開發研製、生產方面,美國、日本等國的設備製造商生產的識讀設備、符號生成設備,已廣泛應用於各類二維碼應用系統。所以二維碼不僅只有QR一種制式,還會有如下圖很多種(大約200)種制式,基本都叫「二維碼」。

  二維碼作為一種全新的信息存儲、傳遞和識別技術,自誕生之日起就得到了世界上許多國家的關注。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家,不僅已將二維碼技術應用於公安、外交、軍事等部門對各類證件的管理,而且也將二維碼應用於海關、稅務等部門對各類報表和票據的管理,商業、交通運輸等部門對商品及貨物運輸的管理、郵政部門對郵政包裹的管理、工業生產領域對工業生產線的自動化管理。

  由於4G以前的手機由於帶寬,CPU,內存等束縛,無法像現在一樣使用「掃一掃」的功能,因此傳統的二維碼的應用主要在B2B,B2G的手機終端的「識別領域」,信息的處理邏輯都是放在後臺伺服器。

  而「掃一掃」發明專利的核心,是「掃一掃」的處理邏輯,首先在手機裡處理,這樣才能實現二維碼/手機/後臺伺服器的「三位一體」的處理功能。

  而日本人在當初發明的時候怎麼也沒有想到,正是4G手機大規模普及,才使得這一次不起眼的發明,如今成了中國移動網際網路飛速崛起浪潮中的弄潮兒。而讓二維碼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成為飛速崛起浪潮中的弄潮兒,是中國的發明家徐蔚。

  橫空出世的中國發明全球專利「掃一掃」的掃碼技術

  徐蔚最早發明並應用「掃一掃」的應用案例是2011年5月給國家旅遊局長演示「一拍即買智慧旅遊」的「中國智慧旅遊服務中心」的項目。

  2011年5月15日上午,時任國家旅遊局局長邵琪偉在江蘇省副省長張衛國及鎮江市委書記許津榮等陪同下來到鎮江金山寺公園視察旅遊工作,就鎮江「智慧旅遊」的開展情況及實際的應用情況進行了深入而細緻的了解。

  

 

  期間,江蘇凌空集團「凌空網絡科技有限公司」CEO徐蔚親自為邵琪偉局長演示了由自主研發的「感動芯智慧旅遊卡」及「一拍即買即時交易」專利技術與商業模式在旅遊行業中對遊客,旅遊經營者,旅遊管理者的全新應用。

  2012年國慶節,亞洲最大的美術博物館一一中華藝術宮(世博會中國館改建而成)開門迎客。當遊客置身於這座藝術殿堂,感受賀天健、林風眠、滑田友、關良、謝稚柳等藝術大師作品帶來的震撼之際,忽然發現了解這些大師作品的最佳途徑不是聽解說員解說,而是展籤上的二維碼圖案。

  這是一個十分新潮的參觀體驗,只要遊客有一部智慧型手機,打開攝像頭掃描二維碼就可以即時連結獲取這些作品的詳細介紹,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只要遊客有意了解這些作品的誕生故事、拍賣信息以及參與互動等等,都能「立拍立享」。

  提供這項特別技術服務的是凌空集團創始人兼CEO徐蔚,凌空集團是一家在二維碼技術研究上有近十年積累的公司。在以二維碼技術為代表的物聯網應用興起之際,凌空集團攜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海世博信息館的「凌空感動芯」藝術與應用,從全國200多家信息通信公司中脫穎而岀,並且成功將技術應用於國內頂級藝術展。

  徐蔚在其編著的《碼鏈新大陸,物格新經濟》一書中介紹說,掃一掃二維碼專利技術源自凌空集團有長期積累的企業雲計算與傳感晶片技術,該技術充分發揮智慧型手機具備PC所不具備的特性:傳感接入、身份識別與隨時隨地;具體是指應用感動芯引擎轉化算法並驅動智慧型手機APP,使得智慧型手機能夠直接完成並生成企業級別的Busin.s Function(商務功能)進行Remote Function Call(遠程函數調用)的雲計算服務:使得感動芯二維碼在某種程度替代傳感晶片如NFC、ZIGBEE等,而不是簡單識別本身的問題。

  早在2011年,徐蔚利用二維碼信息量大這一特點,就發明了「採用條形碼圖像進行通信的方法、裝置和移動終端」,從伺服器編碼(動態碼)→終端掃碼-解碼-執行、可完成閉環交易系統的「掃碼」實用技術,才能實現二維碼/手機/後臺伺服器的「三位一體」的閉環交易處理功能。並於2015年8月26日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的專利號為:ZL 201210113851.8的發明專利權。目前已經獲得美國、日本、臺灣等國家與地區的專利授權。

  該專利保護的「掃碼」技術,包括一維碼、二維碼、多維碼在內的所有條形碼圖像。「掃一掃」採用條形碼圖像在移動終端與後臺伺服器之間進行通信的方法,實現的是對所有碼制的條形碼圖像都能進行正確解碼,並可保證用戶信息的安全性,也可以實現在沒有後臺伺服器的情況下,在移動終端一側即可完成服務的提供。

  截止目前,在掃一掃專利發明的基礎上,徐蔚陸續在100個國家申請包括「掃一掃的升級版看一看,統一發碼,離線錢包數字貨幣」等近百項專利,已先後獲得了美國、日本、新加坡、俄羅斯、新加坡、南非、韓國、中國臺灣、澳門等全球100多個國家或地區的知識產權局的發明專利授權,以上簡稱「碼鏈專利體系」。

  「掃一掃」專利保護的「掃碼」技術,包括但不限於「一維碼、二維碼、多維碼」在內的所有碼製圖像。

  從技術上而言,這一技術實現了物聯世界與網際網路融為一體的World2Web(世界2網)模式中的020(0ffine20nline,即從真實世界到虛擬世界)。而這項技術背後的市場潛力,將是網際網路規模的30倍。

  到今天,「掃一掃」這項掃碼實用專利技術已成為智慧型手機的標配和必配,手機只要搭載和安裝了帶有「掃一掃」功能的APP軟體,如「微信」「支付寶」「攜程」「淘寶」「美團」等大量軟體,用戶只要掃一掃碼,即可攝取到碼裡包含的各種編碼信息,同時又與對應的後臺伺服器完成閉環交易。當下,世界巨無霸蘋果、三星、Google(谷歌)、Facebook、Aamzon(亞馬遜)等各類特大型企業,都在使用「掃一掃」的接入方式。因此,「掃一掃」專利技術已被公認為是全球移動互聯和物聯網的連結神器。而基於掃一掃成為物聯網時代連結的主流,在網絡流動的信息其實就是來自於「掃碼的碼」。

  徐蔚的另一發明專利「統一發碼」,則是依託這種「手機掃一掃」在真實世界的連結方式,來取代「滑鼠點一點」的基於IP位址的聯網接入方式,從而開啟用碼來唯一對應「PIT即P-位置,I-身份,T-時間」,從而實現用「碼取代IP」,由於增加了「P-位置」這個關鍵維度,從源頭控制解決了網絡的安全。而基於「統一發碼」發明專利的「統一發碼」生態體系,應用於「金融科技,安全支付」領域,就可以構建「事前控制,事中監督,事後監管」的安全生態體系,從而解決「安全支付隱患,杜絕碼出多門;避免信息孤島,擊破獨立王國」。而依託碼鏈專利體系,助推DCEP央行數字貨幣在國內與國際的推廣。

  據了解,發碼行已通過與北鬥衛星數據打通地理位置坐標,正與華為、小米、微信等共同落實「統一發碼」,構建基於下一代網絡的「物格數字地球」生態體系。

  另據了解,為維護「掃一掃」的專利權,2020年8月14日,由掃一掃發明人徐蔚先生創立,負責掃一掃專利全球授權和統一發碼的發碼行公司,已通過司法起訴蘋果公司侵犯「掃一掃」專利權,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已受理立案。拉開了「掃一掃」專利從中國授權到全球授權的大幕。

  

 

  筆者認為,在「掃一掃」這一中國原創發明專利在全球行動支付領域已佔據絕對主流的當下,面對全球高科技市值已經兩萬億美元的蘋果公司,發碼行的這次起訴,開啟了東方文明孕育的新四大發明與西方科技頂尖力量的較量,給中國高科技產業中如中興、華為等企業接連受到美國打壓之下的暗夜,帶來了黎明的曙光。

相關焦點

  • 「掃一掃」系列專利迎來了授權的春天
    國家知識產權局先後於2011年12月21日,2013年11月6日,2015年8月26日對這三項發明授權專利。同時,這一技術還獲得了包括美國、日本、俄羅斯、新加坡、韓國、中國臺灣地區等全球100多個國家或地區的知識產權局的相關發明專利授權。
  • 我國科研單位成為國際發碼機構 為工業網際網路國際化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我國科研單位成為國際發碼機構 為工業網際網路國際化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2020-07-01 16: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商丘發明家成功獲得中國發明專利申請號
    (原標題:豫東常見植物抗病毒效果好——商丘發明家獲發明專利申請號) 「貓耳眼」「傷力草」,是豫東常見的植物,但許多人沒有注意到它們的藥用價值。
  • 中國企業專利排行榜發布:紫光居半導體發明專利授權量第二
    近日,由智慧財產權產業媒體IPRdaily與專利檢索分析公司合享智泉聯合發布了「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企業專利授權量及發明專利授權量排行榜(TOP50)」。  在該榜單的半導體領域中,紫光集團2020年前三季度的專利授權量及發明專利授權量均位列中國前三。
  • 貴州航宇科技發明專利 獲第二十屆中國專利優秀獎
    本報訊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公示了第二十屆中國專利獎的評審結果,貴陽企業貴州航宇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718Plus合金的鍛件成形方法」發明專利榮獲中國專利優秀獎。  航宇科技本次獲獎的發明專利「718Plus合金的鍛件成形方法」,解決了目前環鍛件在製造過程中易開裂等技術難題,目前已應用於航空航天、燃氣輪機、核電、船舶、離心機等領域內異形環件製造。
  • 通訊領域的「愛迪生」:30年270多件專利,推動發明專利產業化
    堅持原創研究擁有270多件專利他是通訊領域的「愛迪生」
  • 南開大學一項發明專利獲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優秀獎
    日前,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公布了《關於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授獎的決定》。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王建友領銜研發的專利「含有保護水流的電去離子方法與裝置」獲本屆中國專利優秀獎。據介紹,本次獲獎的發明提供了一種含有保護水流的電去離子(EDI)方法和裝置,通過「濃縮室-保護室-淡化室」的三隔室基本工作單元設計,在保護室中分層填充樹脂並引入保護水流,使得EDI即使在高硬度原水條件下也能夠安全、穩定運行,克服了其用於純水製備時要求進水硬度必須低於1mg/L的固有缺陷,使得即使在10mg/L的進水硬度條件下,也能連續穩定地生產電阻率15MW×cm以上的超純水。
  • 懷柔科學城中科合成油的發明專利 獲中國專利金獎!
    近日,懷柔科學城內的中科合成油技術有限公司參評的發明專利《用於費-託合成的氣-液-固三相懸浮床反應器及其應用》(專利號ZL200710161575.1)獲得了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金獎。「中國專利獎」是由國家知識產權局設立的政府部門獎,是我國唯一針對已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創造所給予獎勵的最高獎項,得到聯合國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的認可,代表著中國自主創新的最高水準。
  • 沒想到,「黑麥茶」的發明專利人是咱......
    日前,小編偶爾一次喝茶時,聽朋友們說:有一種用彩色小麥加工生產的茶,品味很好,而且含有人體所需的各種微量元素,是不可多得的養生佳品,更重要的是:這款「富硒黑麥茶」是由焦作萬德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創始人、董事長兼總經理鄭偉先生在「彩色小麥之父」周中普先生的太空育種及遠緣雜交基礎上,培育、研發出的彩色小麥,經過科學、嚴謹、考究的工藝加工而成。
  • 東方雨虹已授權發明專利「非固化瀝青膠」榮獲「第十八屆中國專利優秀獎」【企業】
    12月13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對外發布了《關於第十八屆中國專利獎授獎的決定東方雨虹已授權發明專利-非固化瀝青膠(專利號:ZL 201010618185.4)榮獲中國專利優秀獎。據悉,設立於1989年的中國專利獎是我國唯一的專門對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創造給予獎勵的政府部門獎,得到聯合國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的認可,在國際上有一定的影響。
  • 【歷史上的今天】中文打字機獲發明專利
    編輯:一顆銅豌豆 1828年,美國人威廉·伯特發明「排字機」,這是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打字機。
  • 一個民間發明家的傳奇故事:專利生存
    民間發明家常給人懷才不遇、苦悶連連的印象,徐士龍是個例外。如今他在上海市中心擁有一棟高層辦公樓的整個頂層,座駕是奔馳350,沒有一分錢貸款。不過10年前,創業中的他曾長期蝸居在一個帳篷裡,出入要長時間地坐公交車,更被幾百萬債務壓得喘不過氣。為了5000元專利申請費,他和妻子商量了三天到底花不花這個錢。
  • 怎樣讀懂特斯拉專利,專利體系和專利符號解讀
    1 概括了解美國專利制度1)美國專利管理部門美國專利和商標局(uspto)2)專利申請原則所謂先發明原則是指同樣的發明創造,原則上授予較先作出發明的人。它與先申請原則截然不同(我們中國是先申請原則),後者規定同樣的發明創造的權授予較先提出申請的人(自然人或法人)。
  • 真正中國創造!全球氫能發明專利排行榜,中國企業佔據半壁江山!
    那一定是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 因此你會看到這樣的現象:無論是你在街頭買的某國快時尚品牌的服裝還是幾千塊的外國電子產品,它們的加工廠可能就在中國,甚至就在你所在的省市。
  • 武漢先進院2項發明專利再獲授權!今年新增授權發明專利11個
    近日,武漢中科先進技術研究院獲得2項碳材料技術相關的中國發明專利授權!截至目前,今年武漢先進院新增授權發明專利已達11個。發明專利「一種功能化碳材料的製備方法」利用碘單質對碳材料進行活化,同時碘單質輸運磷單質與碳發生反應,以製備出磷酸功能化碳材料。與現有製備方法相比,該方法新穎獨特、簡單高效,在不破壞碳材料本體結構的基礎上,穩定形成功能化基團。
  • 「名人愛專利」傑克遜發明「前傾45度反重力技術」
    「專利制度是給發明之火加上利潤之油」,這段話出自美國歷史上最成功的總統亞伯拉罕·林肯。林肯不是空喊口號,他還以身作則,成功申請了一項專利。  有人說,發明是人的本能,名人當然也不會例外。剛剛去世的「流行天王」麥可·傑克遜正因一項專利成為網民獵奇的對象。在他一生眾多的標誌性舞步中,唯有《犯罪高手》中表演的一段「前傾45度反重力技術」被他申請了專利。
  • 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揭曉 戰略性新興產業發明專利佔比超六成
    據統計,在766項獲獎發明專利中,戰略性新興產業發明專利佔比為62%,智慧財產權(專利)密集型產業發明專利佔比為83%。40項金獎獲獎項目從實施之日起至2018年底,新增銷售收入6600億元,新增利潤629億元,新增出口1363億元,效益十分顯著。中國專利獎於1989年設立,已成功評選了21屆。
  • 全球半導體技術發明專利榜TOP100:中國佔22家
    全球半導體技術發明專利榜TOP100:中國佔22家金羊網  作者:蔣夢娜  2019-04-16 近日,IPRdaily發布了「2018年全球半導體技術發明專利排行榜」。榜單統計了2018年公開的全球半導體技術發明專利申請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