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鄉致富「豆」——恩施硒土豆產業發展觀察

2020-12-04 荊楚網

恩施是全省最大的馬鈴薯主產區,也是實施馬鈴薯主糧化開發的主戰場。

馬鈴薯主糧化上升為國家戰略,恩施州作為馬鈴薯主要產區,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在馬鈴薯產業發展上率先有所作為。近年來,一顆小小土豆,成為恩施群眾脫貧致富的「金豆豆」。

標準化種植成為「新潮」

3月29日,恩施市三岔鎮鴉沐羽村馬鈴薯基地,幾位村民正在田間進行管理。

放眼望去,323畝馬鈴薯梯田美如畫卷。基地裡,馬鈴薯出芽甚好,一輛山地單軌運輸車、一套馬鈴薯晚疫病監測預警系統格外引人注意。

標準化、機械化、綠色化生產種植成為「新潮」。

山地單軌運輸車投入使用後,一車可載重200公斤,只需10分鐘,幾百米外的馬鈴薯就可運達目的地。「馬鈴薯基地帶動了周邊75戶農戶。為了延長馬鈴薯產業鏈,村裡投資115萬元建設馬鈴薯儲藏倉庫,一年可儲存上千噸。」村支書熊緒祥介紹。

熊緒祥從2013年開始種植馬鈴薯,每年不低於100畝。在他的帶領下,村裡的種植大戶越來越多。村裡陸續引進市場主體,實行訂單種植,馬鈴薯種植效率和收益穩步增長。

2018年10月,在北京舉辦的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上,恩施市榮獲「全國十大馬鈴薯主食化示範基地縣」稱號。不僅恩施市,其他縣市的馬鈴薯標準化種植基地也遍地開花。

目前,全州馬鈴薯常年種植面積158萬畝左右,佔湖北省馬鈴薯總種植面積的一半以上,鮮薯年產量160餘萬噸。

產業化發展成為「浪潮」

恩施州委、州政府將馬鈴薯產業作為富民強州的重要抓手,在做大規模、做強產業、做優品牌上下功夫,大力推進馬鈴薯主糧化。

2015年,國家啟動馬鈴薯主糧化戰略,州委、州政府順勢而為,將馬鈴薯產業與精準扶貧結合起來,納入「十三五」規劃,設立全國第一個馬鈴薯產業發展局,出臺實施意見,設立獎補資金,支持新品種培育、種薯補貼、新產品研發、營銷平臺建設等,組織國內外知名專家參與我州馬鈴薯主糧化產業規劃編制。

州財政從2015年起每年安排1000萬元獎補資金,各縣市每年相應安排500萬元產業發展資金,重點支持馬鈴薯種薯補貼、主食產品研發、營銷平臺建設及馬鈴薯龍頭企業培植等。

全州八縣市高山鄉鎮建立標準化、規模化原種生產基地,已建立起馬鈴薯三級種薯繁供體系,恩施州成為武陵山區乃至西南地區重要的種薯供應基地。

原農業部在全州建立了中國南方唯一的國家級馬鈴薯研究中心,2006年又批覆成立國家馬鈴薯改良中心恩施分中心,恩施州馬鈴薯品種選育能力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為馬鈴薯產業發展提供支撐。

企業是帶動產業發展的龍頭。在政策推動下,企業紛紛聞訊而動,馬鈴薯產業活力空前。在湖北武陵山生態農業公司,投資6000萬元引進荷蘭馬鈴薯全粉生產線;平安農業建成年生產薯片10萬袋的薯片生產線;恩施州亞麥食品有限公司首批入選國家馬鈴薯主食產品及產業開發試點項目企業……一系列舉措,讓恩施在馬鈴薯產業發展上走在前列。

目前,「恩施硒土豆」已成為恩施州繼「恩施硒茶」之後第二大脫貧產業,輻射帶動100萬農戶實現穩定增收。

品牌化銷售成為「熱潮」

恩施有句俗話:「高山的洋芋低山的苕。」恩施馬鈴薯具有優良的內在品質,這是國內許多專家的共識。

「恩施硒土豆」的好品質,得益於恩施得天獨厚的條件。恩施州地處武陵山腹地,土壤富硒,高中低海拔立體分布,是雲貴高原東北延伸部分,與馬鈴薯原產地自然條件極為相似,境內溫度、雨量、陽光極其適宜馬鈴薯生長,成就了恩施馬鈴薯的特殊品質。

2018年11月27日至28日,內蒙古烏蘭察布考察團赴利川考察馬鈴薯產業。考察團先後參觀了汪營「小豬拱拱」馬鈴薯品牌營銷流水線、齊嶽山馬鈴薯種植基地、團堡鎮四方洞馬鈴薯種植基地,全方位了解利川馬鈴薯產業發展現狀和特色產業優勢後,給予利川小土豆極高評價。利川發展的小土豆品牌「小豬拱拱」,在沿海賣出每公斤19.8元的高價。第五屆世界硒都(恩施)硒產品博覽交易會期間,「恩施硒土豆」館作為該屆硒博會的特色館之一,展示了近年來該州在馬鈴薯科技生產、主食開發、公用品牌建設及農旅文化等方面的重大成果,參展企業18家,參展產品達200餘款。「恩施硒土豆」系列產品受到廣大客商青睞,來自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的200多家營銷企業現場籤單,包括銷售鮮土豆4萬餘噸、種薯2000餘噸、營銷額達2.8億元。

「恩施硒土豆」的品牌魅力,浪襲全國。(記者 彭信瓊)

相關焦點

  • [喜迎黨代會]大美恩施 「硒」引特色增長極
    [收起]圖為:春到富硒茶山 文林 攝硒產業,既是綠色產業、新型產業,又是民生產業、健康產業。恩施州委、州政府將發展硒產業作為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抓手,出臺支持意見,落實保障措施,營造開放環境,全州硒產業取得突破性發展,正在成為州域經濟新的增長極,演繹新傳奇。
  • 朱述耀:發展硒產業要四措並舉
    原標題:朱述耀:發展硒產業要四措並舉  據中國硒都網載:恩施市召開促進硒產業發展座談會,研究全市硒產業當前發展形勢,討論今年硒產業發展工作要點。   作為有「世界硒都」美譽和世界上唯一硒礦床的恩施市,在硒產業開發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獨一無二的潛在優勢,對推動現代農業發展起著極大的促進作用,擴大了恩施「世界硒都」的影響力,提升了恩施對外開放水平。但要進一步發展壯大富硒產業,仍任重道遠,有許多工作要做。   要進一步提升人們對硒的認識。硒究竟是什麼,硒元素對人體健康究竟有何作用,如果人體缺硒會產生什麼後果?
  • [喜迎十九大]世界硒都的「硒引力」
    政府對硒產業的助推力度,讓他充滿了信心,神奇的硒元素更是為農產品鍍上了一層「金」,越銷越遠,今年產值已突破2000萬元。翻閱州硒產業規劃,得以知曉羅子傑成功的奧秘。根據《恩施州硒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2016-2020)》,我州實施「硒+X」產業發展模式,推進產業融合發展。
  • 恩施盛家壩:黃桃變身致富果
    本報恩施圖片庫吳娜 王繼遠 攝影報導8月10日,在恩施市盛家壩鄉下雲壩村,一場別開生面的黃桃品鑑會,吸引了1000多名當地村民、果農及遊客前來參加恩施金正大肥料銷售有限公司為獲獎者友情贊助肥料。品鑑會現場售出黃桃2500多公斤,銷售額達5萬餘元。此次活動主辦方為恩施市盛世錦繡黃桃種植專業合作社。
  • 專訪神農硒茶有限公司董事長朱自斌:千年茶鄉新發展 神農硒茶走世界
    時至今日,我國茶葉生產快速發展,面積不斷擴大,產量不斷增加,成為世界第一大產茶國。然而,我國茶產業大而不強、大而不精、大而不彰,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差距明顯,影響了茶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當前,我國農業發展進入新階段,「一帶一路」戰略加快實施,發展方式加快轉變,消費結構加快升級,脫貧攻堅加快推進,茶產業發展迎來難得的機遇。
  • 恩施悉心培育「科企森林」
    恩施州科技局負責人說:「工業是恩施的短板,在州委、州政府領導下,州科技局在體制機制改革、高新產業發展、創新平臺建設、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不斷加大工作力度,讓科技為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新動能。今年已有28家企業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專家評審環節,全州高新技術企業總量有望達到62家。」
  • 硒產業謀定功能性農業-萬祥軍:「兩會」提案推農業大健康
    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湖北省農業龍頭企業和湖北省硒產業協會會長單位,緊密圍繞特色植物硒資源開發與應用致力於農業硒產業化的恩施德源健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儲震說。  硒產業魚龍混雜監管乏力。當前,我國硒產業進入一個快速發展階段,在國際上處於領先水平。
  • 白柚進城,斑馬會員助力恩施農品上行
    斑馬會員作為紮根杭州西湖區的知名電商企業,與恩施結緣已久。2018年8月,在杭州市商務部門的推薦下,時任恩施州政協副主席、商務局局長劉曉冰一行參訪格家網絡,開啟了斑馬會員與恩施州政企合作的序幕。 當年10月,「恩施州硒品入杭暨工業招商推介活動」在杭州舉辦,斑馬會員·中國田籤約恩施州電商公共服務中心。
  • 恩施富硒茶榮獲「中國十大富硒品牌」
    恩施眾森綠色產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被組委會評選為中國富硒行業十大風雲人物。 據介紹,硒在地殼中的含量僅為一億分之一,與黃金和鉑金的密度相當,而且分布很不均衡。 中國硒都網訊(記者 袁航 通訊員 錢國軍)6月9日,中國富硒生態產業高峰論壇暨中國十大富硒榜頒獎儀式在北京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 恩施硒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助力飛馳環球藝術之光當代中國書畫展
    本網訊(楊東亮 報導)2020年6月30日上午,由北京宣和書畫藝術研究院唐山分院、東方收藏家協會河北分會、北京弘鈺博華夏文物鑑定有限公司、飛馳環球(北京)文化傳播集團有限公司主辦、唐山運昌工貿有限公司承辦、唐山市書法家協會、唐山市美術家協會大力支持,恩施硒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贊助支持的
  • 2020兩會「硒」聲!農業大健康·萬祥軍: 謀定功能性農業
    巴州政協委員索衛華:鄉村振興最重要的是產業振興。大力發展富硒產業,對於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幫助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們要繼續助力發展好富硒產業,讓富硒產業真正變為富民產業。陝西省人大代表、安康市市長趙俊民:發揮好富硒優勢,讓市場主體起決定作用,更好發揮好政府的作用,使產業惠及到廣大的農業,讓貧困群眾不僅脫貧還能致富。
  • 恩施八寶之貢水白柚
    貢水白柚從農戶房前屋後自產自銷的尋常果樹成長為宣恩縣的農業支柱產業,造福百姓,實現了從醜小鴨到白天鵝的華麗轉身。貢水白柚因自身品質而聞名,從被發現到現在,也一直因為品質而取勝,成為全省水果名品,在全省果品界立於不敗之地。貢水白柚不僅味道甘美,還富含生命元素硒,作為唯一的水果躋身於「恩施八寶」行列,貢水白柚當仁不讓。
  • 建設新農村的藝術佳作——電影《山鄉書記》觀後
    影片內容以上世紀80年代修路扶貧,90年代辦學、搞產業結構調整,今天招商引資搞產業開發為主要脈絡,著力展示主人公經常深入農家訪貧問苦,扶貧幫困,用求真務實、帶頭苦幹、克己奉公的實際行動,引導貧困山區幹部群眾,轉變固有思想觀念的過程,形象地詮釋了胡錦濤總書記對黨員幹部提出的「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要求。該片細節豐富,有些地方是能打動人的。
  • 湖南首個縣域公共品牌――「硒有慈利」成農民「致富密碼」
    全省首個縣域公共品牌大放異彩「硒有慈利」成農民「致富密碼」華聲在線3月31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寧奎) 「種植『富硒醜柑』4120畝,帶動367自然優勢如何轉化為產業優勢?去年,慈利創造性地推出了全省首個縣域公共品牌「硒有慈利」,突出品牌引領的產業戰略,重點打造富硒產品集群產業,實施「網際網路+硒有慈利+扶貧」方式,引導農民走上脫貧致富路。
  • 「硒肽結合·健康中國」 硒肽產業發展高層論壇在太原召開
    「硒肽結合·健康中國」 硒肽產業發展高層論壇在太原召開 2018-09-09 20: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富硒產業"3+N" 龍頭品牌助推紫陽"硒谷"追趕超越
    魔芋深加工 產業化運營打造「紫陽模式」近年來,紫陽縣委、縣政府圍繞境內獨特的自然氣候條件和生態立體農業戰略布局,將魔芋產業作為全縣重點產業,全力推進魔芋產業跨越式發展。2017年,全縣魔芋種植面積6.8萬畝,已建成魔芋專業合作社15個,產值達2.5億元,戶均產值達2萬元以上,實現芋農人均增收達到2200元,魔芋產業已成為紫陽中高山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產業之一。
  • 「蘑菇叔叔」的一千零一夜:百轉千回,山鄉巨變!
    「蘑菇叔叔」的一千零一夜:百轉千回,山鄉巨變!今年秋天,村裡的二號食用菌基地迎來建成後的首次豐收,小山村找到了致富的「金鑰匙」。久困於窮,冀以小康。脫貧路上,寫滿了無數奮鬥者的故事。那年,來自廣州市人民檢察院的幹警萬國付成為了扶貧工作隊長、駐村第一書記。剛到青石村時,村委會還在小學教室裡辦公,泥濘的道路連路燈都沒有,他深一腳淺一腳地挨家走訪。
  • 中國(山西)硒肽產業發展高層論壇在太原舉行
    9月9日下午,中國(山西)硒肽產業發展高層論壇在太原舉行。本次論壇主題為「硒肽結合 健康中國」,邀請國內外專家從不同領域和角度就「硒肽」對人體健康的貢獻做了權威解讀。  在本次論壇上,六位專家將就目前大眾關心的飲食健康、身體亞健康、城市病等一系列問題展開討論交流,對大眾的健康理念、生活方式、「硒肽」產品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做了全面的探討。(王媛)
  • 硒多寶獲省重大創新項目立項支持
    恩施日報訊(記者姚代鳳 通訊員柯宗林)日前,省科技廳對2019年湖北省技術創新專項(重大項目)擬立項項目進行公示,恩施州「基於植萃活性硒的植物原飲生產技術研究」項目獲重大創新項目立項支持。該項目申報單位為硒多寶飲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項目實施期為3年。
  • 只聽說過硒茶·沒聽說硒茶粉 國硒「有機硒茶粉」系列新品上市發布...
    The selenium selenium tea powder series new product launch 2018(本網訊記者:劉陽 通訊員:陳松高)4月22日上午,由北京和諧永康惡性腫瘤醫學院研發,湖北華中農牧業發展有限公司生產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