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四部門聯合發文推動淺層地熱能建築規模化應用試點

2020-12-06 湖南在線

不用再嫉妒北方的冬天供暖氣了

湖南四部門聯合發文推動淺層地熱能建築規模化應用試點

馬欄山區域智慧能源站北站效果圖。資料圖片

長沙晚報9月7日訊(全媒體記者 陳煥明)淺層地熱能是指蘊藏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範圍內巖土體、地下水和地表水中具有開發利用價值的熱能 是一種清潔的可再生資源。省住建廳、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日前聯合印發《關於大力推進淺層地熱能建築規模化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從今年起,湖南將在全省開展為期3年的淺層地熱能建築規模化應用試點,每年明確4至5個試點地區,以縣為單位進行申報。

淺層地熱能是地熱資源的一部分,其能量主要來源於太陽輻射與地球梯度增溫,國家已將地熱能應用納入《可再生能源法》。湖南省淺層(地下15米至200米埋深)地熱能資源豐富,是儲量大、分布廣、清潔環保、穩定可靠的可再生能源,但開發利用力度還比較小。《通知》指出,統一規劃、統籌推進湖南省淺層地熱能建築應用,力爭到2022年,全省試點區域居住、公共、工業建築(包括既有建築改造)實施淺層地熱能技術佔比不低於20%。

湖南將鼓勵淺層地熱能資源豐富、應用基礎條件較好的地區,按照「片區+園區+特色村鎮+重大單體項目」的思路,堅持規模、成片地實施淺層地熱能建築應用試點,並與國家或省級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區域發展規劃、生態城或生態社區規劃等國家和省級戰略政策相銜接。

《通知》提出,構建新能源建築應用技術聯盟,培育淺層地熱能相關市場主體,採取合同能源管理、區域能源系統特許經營等市場化推廣機制。同時,以嚴格保護生態環境和水資源為前提,不破壞地下熱平衡,不汙染水源,不消耗地下水。

湖南將加大資金投入、明確收費標準、強化項目落地、簡化審批流程等政策支持,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支持力度,探索通過股權融資、發行債券、資產證券化等方式拓寬融資渠道。

相關焦點

  • 湖南:淺層地熱能建築規模化應用試點啟動
    省住建廳等四部門聯合發文淺層地熱能建築規模化應用試點啟動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9月1日聯合印發《關於大力推進淺層地熱能建築規模化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稱,從今年起,在全省開展為期三年的淺層地熱能建築規模化應用試點,每年明確
  • 湖南省力推淺層地熱能建築規模化應用試點
    我省力推淺層地熱能建築規模化應用試點鼓勵按照「片區+園區+特色村鎮+重大單體項目」相結合思路,規模化、成片化實施記者14日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該廳正與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等廳局抓緊起草文件,擬在全省大力推進淺層地熱能建築規模化應用試點工作
  • 淺層地熱能建築應用啟動項目申報 每年在湖南確定4至5個試點地區
    淺層地熱能建築應用啟動項目申報每年在全省確定4至5個試點地區(項目)華聲在線11月16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陳淦璋)記者15日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為推動淺層地熱能建築規模化應用落地生效,省住建廳和省財政廳已經啟動試點申報,提出從今年至2022年,每年按照「一個連片地區、一個特色園區、一個特色村鎮、一至兩個重大單體項目」的思路確定4至5個試點地區(項目)。
  • 【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湖南力推淺層地熱能建築規模化應用試點
    記者5月14日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該廳正與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等廳局抓緊起草文件,擬在全省大力推進淺層地熱能建築規模化應用試點工作,從今年持續至2022年。  國家已將地熱能應用納入《可再生能源法》。
  • 淺層地熱能供暖在北京農村應用的調查
    根據主席關於清潔供暖的指示和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必須推動綠色產品和生態服務的資產化,讓綠色產品、生態產品成為生產力,使生態優勢能夠轉化成為經濟優勢的相關精神,2017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加快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促進北方採暖地區燃煤減量替代的通知》。
  • 淺層地溫能正走進越來越多的建築中 成都17個建築用上了「地熱空調」
    追問初期成本較高等制約推廣應用成都對淺層地溫能的開發利用,始於本世紀初。目前成都已有17個示範建築項目配備了地源熱泵系統,建築面積約130萬平方米,包括成都東站、環球中心、成都水文隊辦公樓、都江堰市醫療中心等。其中公共建築項目多,民用住宅項目偏少。「十一五」「十二五」期間建設項目多,「十三五」期間新上項目較少。
  • 望城獲批湖南省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試點 實施多能互補能源站方案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記者5月7日從望城區住建局獲悉,該區已獲批列入全省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試點,將發揮淺層地熱能資源富集和長沙市河西經濟發展火車頭的優勢,通過創建淺層地熱能建築示範區,實現淺層地熱能建築領域集中連片發展,建設「
  • 上海市採用淺層地熱能每平方米補貼55元
    上海市鼓勵利用太陽能、淺層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與建築一體化的居住建築或公共建築。對於符合可再生能源與建築一體化示範的項目,採用太陽能光熱的,每平方米受益面積補貼45元;採用淺層地熱能的,每平方米受益面積補貼55 元。
  • 能源局局長在地熱能利用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部署地熱能規模化開發工作。    去年1月,能源局會同財政部、國土部、住建部聯合印發了《關於促進地熱能開發利用的指導意見》。一年來,各地方、各企業認真貫徹落實指導意見,結合實際,積極推動地熱能開發利用,取得了良好開局,湧現了不少好經驗、好做法。去年9月,在河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國家能源局到雄縣調研了地熱供暖情況。這次會議期間,同志們也實地參觀了地熱開發利用現場,交流了雄縣、天津等地的先進經驗。
  • 國家能源局、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於促進地熱...
    根據地熱能資源特點和當地用能需要,因地制宜開展淺層地熱能、中層地熱能和深層地熱能的開發利用。結合各地地熱資源特性及各類地熱能利用技術特點,開展地熱能發電、地熱能供暖及地熱能發電、供暖與製冷等多種形式的綜合利用,鼓勵地熱能與其它化石能源的聯合開發利用,提高地熱能開發利用效率和替代傳統化石能源的比例。  加強監管,保護環境。
  • 供暖能源新觀察:發展淺層地熱能供暖 減少採暖地區燃煤消耗
    近年來,一些地區發展淺層地熱能供暖,在減少燃煤消耗、提高區域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取得成效。  什麼是淺層地熱能?中國地質調查局水環部主任郝愛兵介紹,淺層地熱能指的是地下200米以淺,儲存在巖石、土壤中或地下水裡的熱能。可供暖,也可製冷,「這個熱能是怎麼產生的呢?就是地球內部的熱和太陽輻射的熱兩相平衡的結果。
  • 能供暖能製冷 探秘淺層地熱能是如何做到的
    能供暖能製冷 記者探秘淺層地熱能如何做到既要藍天又要保暖央廣網北京2月22日消息(記者劉飛 見習記者王雪潔)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為了治理京津冀大氣汙染,預計到2018年底還會有不少地區的農村居民實現清潔取暖;
  • 2020年中國地熱紀要
    會上指出望城區將利用豐富的淺層地熱能資源,在全省率先開展大面積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試點,試點區域面積達31.4平方公裡。5月18日 中石油新增地熱勘查開發利用業務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調整經營範圍,增加「地熱的勘查、開採、利用」業務。
  • 淺層地溫能:等待深度開發的綠色能源
    北京市地勘局局長魏連偉介紹,在北京市1050萬平方米的採用淺層地溫能供暖製冷的建築中,包括國內目前運行的最大地源熱泵系統工程——中石化管理幹部學院地源熱泵空調系統、天湖國際會議酒店巖土源熱泵空調系統等;又有地下水源熱泵系統,如國內單體規模最大的地熱採暖工程——北苑家園地熱採暖示範工程、全國最大的燃煤鍋爐改為水源熱泵供暖項目——北京友誼醫院項目、北京第一個大型商用水源熱泵空調系統
  • 力諾瑞特推廣太陽能與淺層地熱相結合的採暖方式
    製冷快報 冬季建築採暖一直是寒冷的冬日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尤其是當下集中供熱消費逐步走高,卻又存在收費不合理、熱能浪費的問題。然而隨著節能減排觀念的日益深入,太陽能、地熱能等應用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在建築中的應用,太陽能採暖、淺層地熱採暖都成了當前普遍受歡迎的節能環保的建築採暖形式。力諾瑞特重點研究推廣的太陽能與淺層地熱相結合的採暖方式則更好的發揮了二者的優勢,開闢了更加節能環保的建築採暖形式。  淺層地熱能分布廣、儲量大,不但可以滿足供暖需求,同時也是節能減排的重要舉措。
  • 2020年中國地熱能開發利用行業發展 直接利用快速發展,地熱發電有...
    據統計,中國大陸336個主要城市淺層地熱能年可採資源量折合7億噸標準煤,可實現供暖(製冷)建築面積320億平方米;大陸水熱型地熱能年可採資源量折合18.65億噸標準煤;埋深3000-10000m乾熱巖型地熱能基礎資源量約為2.5×1025J(折合856萬億噸標準煤),其中埋深在5500m以淺的基礎資源量約為3.1×1024J(折合106萬億噸標準煤)。
  • 一線大咖說|可持續的地熱供暖如何做?
    從當前北京地熱供熱/供冷應用情況來看,截至2018年底,淺層地熱能供熱面積達到5218萬平米;深層地熱能供熱面積為336萬平方米。以淺層地熱能為主的土壤源熱泵,得到了政府大力扶持,但城區建築密度高,打井用地非常緊張;而深層地熱能尚處於試點開發階段,工程建設審批流程尚未完全明確。
  • 蝶變升級中的「灃西智慧」:中深層地熱無幹擾清潔供熱技術 服務...
    服務鄭州鯤鵬軟體小鎮10月末,河南省重點項目鄭州鯤鵬軟體小鎮(一期)首批主體結構全部封頂,與此同時,以中深層、淺層地熱能集成應用為特色的綜合能源系統,也正式開始在這裡建設施工。這是灃西新城將地熱能無幹擾清潔供熱技術成熟應用後,首次與外省開發區合作,共同推動無幹擾地熱供熱發展。
  • 關於地熱能利用的相關介紹
    地熱能可分為淺層地溫能、常規地熱能和乾熱巖地熱能。200米以淺的稱為淺層地溫能,200米至3000米的稱為常規地熱能,3000米至10000米的稱為乾熱巖地熱能。常規地熱能的高溫部分和乾熱巖資源供地熱發電利用,常規地熱能的低溫部分和淺層地溫能用作供暖和其他熱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