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星系可以為雙星、三星等,那麼一個恆星系最多能有多少顆恆星?

2020-12-06 百家號
圖:三合星

這類多星系統一般是這樣分類的:有兩顆恆星組成的系統為雙星系統;由3-7顆恆星組成的系統為聚星;由8顆及以上的恆星組成的系統為星團。聚星裡面的叫法為:三星組成的叫三合星、四星組成的為四合星、五星組成的為五合星,以此類推。

半人馬座α星(南門二)是一個三星系統,由半人馬座α星 A和半人馬座α星 B相互繞行(近時11個天文單位,遠時36個天文單位),另一顆半人馬座α星 C星在遠處1.5萬天文單位外圍繞著A和B星繞行。A星和B星是黃矮星(太陽也是),C星為較小的紅矮星。C星也叫比鄰星,是離太陽系最近的一顆恆星,約4.22光年。

這個系統裡面目前發現了兩顆行星,其中圍繞C星的那顆在宜居帶裡。小說《三體》裡的三體星大概就是以這個恆星係為原型改編的,只是小說中三顆恆星質量差不多大小,且無規律的運行,在實際的宇宙中是不可能長時間存在的。

圖:太陽與南門二三合星系統的比較

HD 98800是一個四合星系統,這個系統中有兩對各自獨立的雙星次系統。這兩對聯星距離為50個天文單位,約為太陽到冥王星的距離。

圖:HD 98800

北河二位於雙子座,是一個由6顆恆星組成的六合星系統。北河二在1678年就被發現,當時認為是雙星系統,後來發現這兩顆恆星都是一個雙星系統。再後來發現,在遠處還有一個暗伴星,這也是一個雙星系統。

圖:北河二在冬季的太空中非常顯眼

星團有兩種,球狀星團和疏散星團。

球狀星團由成千上萬顆老年恆星構成,它們被萬有引力束縛在一起形成的。它們的數量較疏散星團少,銀河系中大約有150多個,還可能有大約10多個沒有被發現。星系越大,這樣的球狀星團就越多,仙女座星系(估計質量為銀河系的兩倍)可能有500個球狀星團。

梅西爾92,是一個球狀星團,它是最古老的星團之一。其年齡為宇宙的年齡,即138億年。它是宇宙中誕生的第一批恆星組成的星團。距離太陽系2.67萬光年。

圖:梅西爾92星團是一個球狀星團

疏散星團一般由數百顆年輕的恆星構成。在銀河中發現了超過1100個疏散星團。

同一疏散星團的恆星都誕生於同一個分子雲中,疏散星團的恆星在運動時會受到這個誕生它們的巨大分子雲的影響,有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的瓦解。雖然星團中的恆星間不再受到它們之間的萬有引力的束縛,但仍能維持著大致相同的運動方向。這時,它們就被稱為星協或移動星群。

圖:星雲

疏散星團的質量決定著它們的壽命,一般情況下只有幾億年,少數質量特別巨大的可以存在數十億年之久。

昴宿星團,由200個以上的恆星構成的疏散星團,也是一個移動星團。這是一個非常年輕的星團。

圖:昴宿星團

所以說,恆星最多的「恆星系」應該是球狀星團,它們最多可由上萬顆恆星構成。

相關焦點

  • 人類對恆星系最大的錯覺,宇宙中其實大部分恆星系都是雙星系統
    很多人都認為,一個恆星系能否孕育生命,一個根本的因素就是這個恆星系必須有穩定的恆星系統,也就是類似於我們太陽這樣的,一顆恆星在合適的位置牽引幾顆行星的模式,其實這是絕大的誤會。
  • 一顆恆星系和一個恆星系
    一個恆星系和一顆恆星系有什麼不同?一個恆星系是很多顆恆星系組成的恆星團或恆星雲。+行星+衛星+隕星+隕石+恆星(太陽)我們的太陽系是銀河系中眾多恆星中的一顆恆星系罷了!其實每顆恆星都有它自己的行星、衛星、小行星、隕星、隕石!把它們稱許許多多的太陽系也不為過。說白了一顆恆星就是一個像我的太陽系,只是太陽和我們的大小不一樣,行星、衛星等多少或大小也不一樣。我們可以說,除了我們太陽系外,宇宙中有無數個太陽系。可以稱它們是外星人的太陽系。
  • 銀河系中有多少太陽這樣的恆星?最近的恆星系就有兩個在抱團運行
    常有人說宇宙中的恆星就像地球上的沙子一樣多,但是即便如此,我們的太陽在宇宙中也只有一個,不過像太陽這樣的恆星卻非常多,僅僅在銀河系中就有數千億顆恆星,我們的太陽是一顆黃矮星,這種星體的數量在銀河系中佔2~5%,約有幾百億顆。
  • 四維矩陣和恆星系躍遷
    五個類似地球的行星便可以單獨成為一個有罪時空格點(三維世界 如太陽系)太陽系附近緊挨著五個有罪時空格點 類似一個環 接觸太陽系的一個面相便是有罪時空
  • 比鄰星不是固定的一顆恆星,而是一個3顆恆星換著用的頭銜
    比鄰星是一顆「單身狗」星,跟它一起玩耍的是一對「戀人」宇宙中有無數的恆星,恆星圍繞著恆星系的中心運行,許多恆星也會形成行星系,會擁有行星圍繞著這些恆星運行,太陽系就是這樣一個行星系。以前,科學家們認為單星是宇宙中比較少的存在,大多數為雙星或以上的恆星系統,但是後來又有科學家證實宇宙中有三分之二的恆星是單星。太陽是一顆單星,太陽的鄰居叫比鄰星,而這個比鄰星就是一個三星系統。
  • 140萬年後,太陽系可能會迎來第二顆「太陽」,地球有危險嗎?
    雖然太陽系只是一個恆星系,但是它的範圍卻非常廣闊,根據現在科學家對太陽系範圍的劃分,它的直徑大約在2光年以上。這是以奧爾特云為邊界的劃分標準。而整個銀河系直徑在15萬光年以上,存在的恆星大約有數千億個,它們都共同圍繞銀河運動。除了極少數的流浪恆星之外,其它的恆星基本都有自己穩定的恆星系。
  • 科學家用量子計算機模擬得出:我們的太陽系實則為三星系統
    天文學家探索研究宇宙的各種不同星系發現,無論是銀河系,還是河外星系的恆星系,大多數都是雙星系統,也有少數的三星、四星甚至六顆恆星構成的聚星系。只在銀河系之內的星系中,雙星系統——兩顆恆星構成的恆星系——便佔75%以上,單顆恆星形成的星系(一顆恆星與其它行星和衛星等)只佔不到20%,其它的是聚星系——即三顆或三顆以上恆星形成的星系。為什麼會出現單星、雙星和聚星這麼多種不同的星系呢?為什麼不是其中某一種固定的星系呢?
  • 恆星最大能有多大?科學家發現的這顆恆星顛覆了人們的認知
    過去科學家讓為,恆星屬於大質量天體,其最小質量大約相當於太陽的8%左右,或者說相當於木星質量的80倍,星體達到這樣的質量,其內部的高溫高壓就可以啟動氫核聚變,這個時候星體就可以稱之為恆星了,不過這樣小質量的恆星都屬於紅矮星,發光發熱都不太強。那麼恆星的上限是多少呢?
  • 41億顆恆星與太陽相似,3億顆宜居星球藏身銀河系,這說明什麼?
    銀河系內有多少顆類似地球的星球呢?人類對這個問題的感受可謂一波三折,起初科學家發現銀河系內存在不計其數的恆星系,即使每個恆星系中只有一兩顆巖質行星,那類地行星存在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然而在對太陽系及其周圍的恆星系進行探索之後,科學家們發現地球很可能是銀河系中的特例,它的存在並不普遍。
  • 41億顆恆星與太陽相似,3億顆宜居星球藏身銀河系,這說明啥?
    銀河系內有多少顆類似地球的星球呢?人類對這個問題的感受可謂一波三折,起初科學家發現銀河系內存在不計其數的恆星系,即使每個恆星系中只有一兩顆巖質行星,那類地行星存在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首先要找到和太陽相似的恆星系,因為像太陽這樣的恆星正處於主序階段,它的整體情況比較穩定。如果一個恆星系的規模和太陽系相當,那這意味著該恆星系內部也可能存在宜居帶,而宜居帶的存在意味著可能存在宜居星球。
  • 罕見的「洛希瓣現象」,科學院院士發現神秘雙星系統,其意義重大
    什麼是雙星系統?宇宙之大,總有一些我們想像不到的事情發生,例如,我們以前認為,恆星系都是由一顆恆星和多顆行星以及無數顆小行星等天體組成,但後來經過觀測發現,這種想法過於簡單了。在宇宙中,不僅存在以單顆恆星的星系,也存在以兩顆、三顆恆星的星系。
  • 最亮恆星系命名CR7 科學家:C羅給了靈感
    CR7將被用來給恆星系命名  近日,來自凱克天文臺、歐洲南方天文臺甚大望遠鏡陣、昴星團望遠鏡和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聯合觀測數據顯示,科學家們很可能觀測到了宇宙中第一代恆星的星光,這是早期宇宙中的發現的最亮恆星系。
  • 天上的星星,除了行星以外,背後可能都有一個「太陽系」!
    全天區肉眼能看到的星星大約有6000-7000顆,當然如果範圍擴大到天體的話,還會多幾個,不過這些天體看起來可能比較暗淡,比如M31或者M33,或者南天區大小麥哲倫星雲等,我們簡單來了解下肉眼看到的到底都是些什麼天體!
  • 地球暴露在1004個恆星系的視野內,外星文明或許早已發現地球
    其實在這方面我們還是頗有收穫的,迄今為止,我們已經確定了4000多顆系外行星,在它們之中,還有一些是與地球非常相似的宜居行星,在前些日子,科學家還一口氣公布了24顆「可能比地球更適合居住」的行星。,既然我們在不久之後就可能會找到存在生命的系外行星,那麼假如真有外星文明存在的話,他們可能也有能力做同樣的事情,如果真是這樣,地球會被他們發現嗎?
  • 地球暴露在上千個恆星系的視野之下!我們可能正被監視
    研究結果表明,在距離地球326光年(100秒差距)範圍內,就至少有1004個恆星系處於適合觀測地球的有利位置。因此,地球環繞太陽運轉的軌道平面成了一個重要的評判因素。另外,這些恆星大多(77%)屬於紅矮星。
  • 罕見的「洛希瓣現象」,科學院院士發現神秘雙星系統,其意義重大
    什麼是雙星系統?宇宙之大,總有一些我們想像不到的事情發生,例如,我們以前認為,恆星系都是由一顆恆星和多顆行星以及無數顆小行星等天體組成,但後來經過觀測發現,這種想法過於簡單了。在宇宙中,不僅存在以單顆恆星的星系,也存在以兩顆、三顆恆星的星系。例如,距離地球4.3光年的半人馬座α星就是一個三星系統,其中,比鄰星就是這個三星系統中的其中一顆恆星,由於相互運轉的原因,這個恆星系統中的每顆恆星都有可能成為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
  • 12.5光年外的不易發現的恆星系發現了兩顆宜居帶行星
    生命離不開行星的庇佑,生命的起源我們認為生命的最初起源於基於生命所需元素的物質的化學合成,並且需要有我們認為的宜居帶內的行星的適宜溫度的補給以及液態水的可存在,還有一些地質版塊活動的影響,當然還要需要能夠可以形成生命的行星的初始條件才可以。我們目前認為即使擁有合成生命的元素地球也不再擁有可以重新孕育生命的條件。
  • 當外國人在不同恆星系之間穿梭,他們都要感謝帶他們遨遊的中國人
    在這一個基地,人類可以進行非常多的宇宙外實驗,為登錄其他星球提前做好準備。未來,在其他的星球也會有發射戰艦的太空基地,前提是中國要有實力能夠支撐起整個宇宙的運輸物流,能夠在其他星球上建造太空基地。南門二,最近地球的恆星系。三顆星(G2, K1, M5)。其中 G2 為 G2 恆星;與太陽相似。2016年八月二十四日,向外宣布了星系中一顆類地行星比鄰星b的發現,它位於比鄰星的適居帶內。
  • 天上有2個太陽?這顆系外行星環繞雙恆星運行,運行軌道「錯位」
    雖然在我們太陽系內,只有一個太陽,但是在宇宙深處,確實存在一些多個太陽的情況,即在某些星球上,我們可以看到多個太陽。多星系統普遍存在太陽,即恆星,如果在一個恆星系中出現多個恆星,意味著會存在多個太陽。耶拿大學天體物理研究所和大學天文臺的研究表明,在我們銀河系內,存在很多個多星系統,目前我們已經發現距離我們大約1600光年的範圍內,存在200多個多星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