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的未來,讓時尚文創消費重新洗牌?

2020-12-07 騰訊網

3D列印距離我們的日常生活還有多遠?

早在2017年,比利時可持續建築公司Kamp C就曾宣布「將在三年內建成完全3D列印的房屋」。三年後的今天,該團隊使用一臺3D印表機,在沒有動用一名工人的情況下,用15天完成了一座90平米雙層樓房列印。這一事件立刻引發國內外熱議,3D列印或將改變我們的生活起居。

1、定義先鋒前衛3D列印 X 高定時裝

時尚圈最早開始探索3D列印技術是在2010年,如今被譽為「3D列印女王」的荷蘭先鋒設計師Iris Van Herpen在秀場展示了首個採用3D列印製作的服裝。

之後在2019秋冬高定時裝周上,Iris Van Herpen又將3D列印與科技、時尚完美結合,呈現了一出未來感十足的精彩大秀。

這個系列以「催眠」為主題,一件裙子需完全成型,要經歷從3D列印面料到手工縫製拼合的過程。Iris van Herpen將3D雷射列印、熱粘合和雷射切割技術結合,列印出一片片半透明如漣漪般的唯美裙身。

在時尚界,不止作為3D列印引領者的Iris Van Herpen從未停止探索的步伐,眾多國際品牌也都躍躍欲試,其中個別品牌也將之付諸行動。Karl Lagerfeld 曾在Chanel2015秋冬高定秀上,展示了一款3D列印的香奈兒套裝。

2、擁抱科技創新3D列印 X 時尚消費

3D列印技術不僅在時裝設計上備受重視,在日常的時尚、文創、消費等領域也有成為大勢所趨之態。不論是作為營銷噱頭,還是為品牌創新力發聲,3D列印技術與時尚消費品牌都在互相成就。2015年,Dior推出的一款3D列印製造的頭戴式虛擬實境眼鏡Dior Eyes。

2016年,Louis Vuitton在雪梨開設的快閃店狀似銀色穹頂,也是使用了900公斤的Massivit Dimengel紫外線可固化材料3D列印而成,最後再用Avery Supreme Silver包膜完成。

Adidas在2017年推出的世界首款可量產的3D列印運動鞋Futurecraft 4D,其鞋底由3D列印而成 ,一經推出就銷售一空。有意思的是,這款限量款球鞋至今都沒有盜版。因為3D列印需要聯網操作,使用限定材料、設備和資料庫才能完成,其他工廠即便有相同生產設備,也沒辦法進行生產。

在家居裝飾領域,3D列印技術的應用要更加爐火純青。3D列印的沙發等軟裝,更加具有前衛設計感。

3D列印的燈具,比平常機械化生產的燈具,擁有更複雜精細的結構和藝術感呈現。

美國電子產品批發商Monoprice的CEO曾表示,3D列印具有無限的可能性,當它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將幫助我們實現日常工作自動化,比如,我們也可以列印食物。

目前在大眾消費市場仍略顯尷尬,有點不溫不火的技術,在業內人士看來,勢必將經歷從高門檻、高端、小眾,到日常、大眾、廣泛應用的轉變,在未來重構消費品牌也不是空想。

3、創意藍海的未來3D列印 X 時尚文創

3D列印技術正在蓄力改變時尚消費和日常生活,這一技術也被認為是未來經濟增長潛力股。

目前,3D列印在時尚文創消費領域尚處於發展初期,可以想像,3D列印技術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將非常巨大,3D列印材料、設備研究員、機械設備工程師、三維建模工程師、工業建模師、人像建模師掃描工程師、逆向建模工程師、3D列印軟體開發員、3D列印產品設計師等相關專業人才或將成為熱門職業。

隨著設備、材料與技術應用的升級迭代,相信在不遠的未來,3D印表機或許會像今天的自動售貨機一樣遍布城市各個角落,走進千家萬戶。

(文章來源:微博-EST時尚人才共享平臺)

相關焦點

  • 3D列印文創街頭藝術之大鵝「DAY ANYWHERE」,快來打卡!
    隨著3D列印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行業開始使用3D列印,在過去幾年裡,我們開始看到許多主流藝術家在他們的創作中使用3D列印技術。無論是時尚藝術設計、還是奇妙的透光浮雕、甚至包括一些雕塑創作,這項技術正在藝術的各個領域展示自己的價值。
  • 3D列印,解密未來製造業的「潛力股」
    2019年聖誕節,諾丁漢大學工程學院的研究生製作了200多個3d雪花送給本科大三的學弟學妹們。每一片雪花都是由我們目前正在攻讀增材製造與3d列印碩士學位(additive manufacturing and 3d printing msc)增材製造和3d列印碩士專業的學生親手製作的。
  • 2020年中國3D列印材料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金屬3D列印...
    未來金屬3D列印材料將迎來新爆發期經過30多年的發展,3D列印技術不斷完善,目前已形成了3D生物列印、有機材料列印、金屬列印等多種列印模式,我國3D列印材料仍以工程塑料為主。2019年7月,主營業務為金屬列印的鉑力特在科創板上市,前瞻預計未來金屬3D列印材料將迎來新的爆發期。
  • 「3d掃描儀結合3d列印技術」學校3d創新教育的一把利器
    解決好如何培養創新型人才這個問題,關乎民族未來,國運興衰,意義重大而深遠。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創新型人才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d創新教育是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為價值取向的新型教育。在3d創新教育中,我們要如何讓「3d掃描儀、3d列印技術」這兩把利器發揮重要作用呢?
  • PURE TOUCH&抖音文創 「NEO·新生」跨界呈現時尚盛宴
    9月18日晚,大華時尚旗下品牌PURE TOUCH攜手抖音文創,亮相2020北京時裝周,在王府井百貨戶外廣場舉辦「NEO·新生」2021SS產品發布會,呈現了一場融合傳統與未來、聚焦理性思考與創新突破的時尚盛宴。
  • 3D列印藝術:這5種3D列印方式推動藝術創意的新方向
    感覺3D列印技術就是為創造新事物而生的,為設計和製造過程帶來了新的方式。因此,我們看到藝術家開始注意並利用該技術的獨特品質來創作3D列印藝術。通過逐層製作授予的設計自由度和3D可列印材料的多功能性為各類藝術家開闢了新的前沿。經濟實惠的3D列印技術有助於在雕塑,時尚,裝置藝術等領域的設計和規模創新,以及跨學科的合作。
  • 3D列印技術:3D列印珠寶首飾
    根據設計需求,我們可以應用多種不同材料來進行3D列印珠寶,比如多功能塑料、金屬銀,鉑,黃銅,青銅和鋼,針對金和銀等材料。那麼怎麼根據這一些材料進行3D列印呢?目前珠寶3D印表機主要有兩種技術,一種是能夠直接列印出貴金屬實體模型的3D列印技術,即雷射燒結技術;另一種是運用了3D列印技術先列印出蠟模,然後再應用失蠟法等工藝,將貴金屬澆築翻模,再進行簡單後期加工處理,即可得到珠寶首飾成品。
  • 3d列印材料大全,看看你知道幾個
    在3d列印領域,3d列印材料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3d列印材料是3d列印技術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在某種程度上,材料的發展決定了3d列印能否得到更廣泛的應用。目前,3D列印材料主要包括工程塑料、光敏樹脂、橡膠材料、金屬材料、陶瓷材料等。另外,彩色石膏材料、人工骨粉、細胞生物材料、砂糖等食品也用於3D列印領域。
  • 3d列印價格為何這麼高
    3d列印一直都是人們心中的願景,希望其能實現許多無法實現的東西,尤其是在外科手術中,如果能列印心臟、腎等器官該是多麼令人欣喜的事。但是3d列印的面世並沒有帶給人們預期的喜悅,引得人們好評如潮,反而引發了人們的吐槽,說我明明能花很少的錢到市面上去買一個東西,為什麼要花幾倍甚至幾十倍的錢去3d列印一個呢?
  • 最新款3D列印筆,低溫無線充電,孩子自己畫玩具,兒童禮物新選擇
    關於3D列印,大家的了解有多少呢?聽說過3D列印主要在建築、醫療和消費類產品等領域的應用,比如不久前竣工的阿聯杜拜市政府辦公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3D列印建築。佔地640平方米、高約9.5米、雙層、白色連體結構……
  • 傳統變時尚,揚州臺灣文創設計大賽45件獲獎作品精彩亮相
    以文創為媒,匯聚兩岸的智慧力量,共同推進揚州文化建設高質量發展。在昨日舉行的月亮城杯「2019揚州·臺灣文創設計大賽頒獎典禮上,45件作品從600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相比上一屆,本屆參賽作品更加豐富,設計更加精美,巧妙將各種揚州傳統元素變身「時尚作品」,其中有5件作品更是順利籤約,成為了「產品」。文昌閣變燈具,「小獅弟」代言獅子頭揚州傳統元素變身「時尚作品」讓文化走向市場,為傳統注入時尚。
  • 北京麋鹿文創大會成功舉辦 麋鹿文創繽紛未來
    11月20日,以「麋鹿IP繽紛未來」為主題的北京麋鹿文創大會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起航。會上,大興區人民政府和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共同成立了全球首個以麋鹿文創為核心的「麋鹿文創聯盟」。麋鹿文創聯盟成員和業內相關專家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報告廳匯聚一堂,圍繞文創領域前沿話題、熱門熱點,深度挖掘麋鹿文化,共同探討麋鹿文創的未來,著力打造麋鹿文創品牌。傳統文化正成為「活」在當下的潮流文化,以麋鹿IP構建為核心,繼而打造中國文化符號的全新文化產業方式是文創發展的新趨勢。
  • 揚州傳統元素變身文創時尚作品
    金獎作品《逢光》在昨日舉行的「月亮城杯」2019揚州·臺灣文創設計大賽頒獎典禮上,45件作品從近600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各類獎項。相比上一屆,本屆參賽作品更加豐富,設計更加精美,巧妙將各種揚州傳統元素變身文創時尚作品,其中有5件作品順利與企業籤約。文昌閣變燈具,「小獅弟」代言獅子頭奇思妙想為傳統注入時尚讓文化走向市場,為傳統注入時尚。此次大賽中,來自兩岸的文創工作者充分發揮奇思妙想,一個個揚州傳統文化元素,在設計師們的精心設計下,紛紛變身時尚作品。
  • 周末多場活動啟動,助力北京「時尚消費月」
    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琳)本周末,北京多場大型活動啟動,點燃「時尚消費月」活動。記者從北京市商務局了解到,本月圍繞時尚潮品、體育健身、休閒娛樂、文化旅遊、科技智能等5大要素,將舉辦200多項各類活動,促進消費市場全面回暖。
  • 未來器官也可以用3D列印——3D生物列印技術
    Charles.Hull(3Dsystems公司創始人)和Scott Crump(Stratasys公司創始人)是3D列印技術的先驅人物,3D列印與傳統製造業的最大區別在於產品的成型過程上。3D列印可以克服一些傳統製造上無法完成的設計,製作出更複雜的結構。
  • MODE TALK REVIEW | 循環時尚 —— 重新思考服飾的未來
    那麼如何從可持續發展方向重新思考服飾的未來呢?在SS2021_MODE TALK行業聚談中,我們邀請到了中國紡織行業聯合會可持續發展項目主任胡柯華、H&M集團中國生產辦公室利益相關負責人夏豔宏、商業生態工作室聯合創始人&主編孫海燕,以及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中國區循環時尚項目負責人範華星,與我們共同探討循環時尚。
  • 好智力3D列印模型推送:狗首
    但隨著3D列印技術及3D掃描技術發展,以數位化形式建立「文物數據檔案」變成了可能。3D列印技術與文創相結合,拉近了普通消費者與文物的距離,3D印表機為這個時代的創新事物,本身就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消費者操作機器列印出自己喜愛的「文物」真正做到讓文物活起來,走入人們的生活。
  • 這些時尚服裝都是3D列印出來的
    早在2010年,時裝設計師就已經使用3D列印材料。但直到最近,設計師們才打破3D列印的技術限制。  全球3D技術展會3D Printshow內容策展人菲斯·羅賓遜(Faith Robinson)表示:「3D列印部件受限於印表機可列印的材料。鑑於此,設計師往往受限於最終視覺效果。
  • 3D列印技術助力非遺傳承
    結合文創打造年輕化產品但無論「 生斑」還是「熟斑」,當年輕人成為新一代消費主力軍時,雲南斑銅這個非遺老字號怎樣才能煥發新的光彩,走進尋常百姓的生活?「在一些年輕人的固有印象裡,雲南斑銅產品多以孔雀瓶、香爐為主,為使斑銅產品讓更多年輕人所喜愛,近年來,我們也做了很多探索。」
  • 懸浮生物3D列印:履行生物列印漂浮的承諾
    3D生物列印在懸浮介質策略中的示意圖。(A)在自愈懸浮介質中寫入生物墨水材料。移動的擠出機噴嘴使介質流化,允許沉積印刷材料。然後,該介質迅速在列印的燈絲周圍重新分解,提供結構支撐。介質的屈服發生在局部的注入點,對介質的大部分幹擾最小。(B)計算機輔助設計複雜的、非自支撐的動脈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