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話
「變態」這個詞,在日常生活裡用得和「神經病」一樣多。相較「常態」面言,我們如果用比較溫和的詞語形容的話,可以將其稱之為「不正常」。在心理學層面,我們說一個人「不正常」,可能更加傾向於他可能存在某種「人格障礙」。
自戀、偏執、依賴、強迫、邊緣型、反社會……每個詞語都能讓我們在頭腦中浮現出「變態」兩個字。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中,將這種「不正常」稱為人格障礙,且將其定義為:持續性的思維及行為與個人所處的社會文化明顯不同,且至少有兩種以上異於常人的表現。
但是,在目常生活中, 相當一部分「變態」除了給自己與身邊的人造成無盡的麻煩與困擾外,在另一個層面,他們往往更容易取得成功。據國外媒體報導,一項最新研究指出,約有五分之一的企業高層人員的心理變態特徵屬於「極高水平」。
那麼,是不是越變態,越成功呢?或者天才向左瘋子向右,二者幾近無從區分?
來看大家都熟悉的曹操,在途經呂伯奢家時,呂家本以賓主之道相待,買酒殺豬,曹操反而顧忌多疑,一下殺死呂家八口。那句「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就是出自於此。
從這點看,曹孟德是一個典型的「反社會人格障礙患者」,殘忍、多疑、缺乏同情心,置良俗法度於不顧。但是,他不但是一個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還是一個偉大的詩人,作品大氣磅礴、流傳千古。他的個人魅力同樣勢不可擋,否則群雄歸附,建功立業絕無可能。
詩人顧城是一個迴避型人格障礙的代表,同時他又無比自戀。所以,他逃避過多的與人接觸,與妻子來到一個小島上,與世隔絕。同時,他如同一個孩子般,要求妻子接納他的情人……在妻子的面前,他一如暴君,恣意妄為。得知妻子可能離開他後,殘忍地殺死了一路追隨他的髮妻,隨後自殺。但是,就是這樣一個「變態」,寫下了太多如童話一般的詩歌被人們廣為傳唱。
著名的「偏執狂」、擁有強大的「現實扭曲場」的賈伯斯,讓同事和好友傷透了腦筋,但是若沒有他的「偏執」、苛求完美,就不會有如今強大的蘋果帝國。
日本心理學家岡田尊司如此形容人格障礙:他們有著過激的思維、 過激的行為方式;他們的共性便在於,過度重視自己,特別容易受傷。
高度的自尊與敏感,構成了他們獨特的世界。
這些人普遍活在自己的觀念中,有自己的處事原則與對人的理解。所以他們往往會以一種「不正常」的狀態出現,偏激、執拗、惹人不快,甚至傷人、傷己,違背道德、觸犯法律,各種思想、行為簡直讓人無法忍受。
但是他們也具有打破禁忌、突圍而出,展示人類無限自由的那一面,這種不斷去超越的精神具有無比的吸引力,這便是他們獨有的魅力所在。
同時,不肯長大的「孩子氣」讓他們保有童真,這種脆弱、敏感、任性、固執,讓他們在感知世界、觀照內心之上有著常人所無法企及的細膩與真實,當這些得以體現在他們的藝術作品上的時候,足以令人嘆為觀止。
他們可能有著不幸的童年,為了在艱苦的環境之中生存下去,他們會比所謂的正常人更加努力奮鬥、磨礪自己,將自己某方面的才能發展到極致,那些讓他們痛苦的一面,往往會通過另一面的極度發達來進行彌補,這也是他們獲得常人難以企及的成功的重要方面。
在我看來,這個問題的關鍵不在於一個人是否「變態」,而在於他們「變態」的傾向究竟是在導向創造,還是毀滅。
(責任編輯:羅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