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清潔空氣」關鍵詞 「北京藍」入選
1月18日,北京市環保聯合會聯合公眾環境研究中心、自然之友等環保組織和北京環保公益大使馬布裡、海清,共同發布了「北京市2015清潔空氣十大關鍵詞」。史上最嚴環保法、紅色預警、「北京藍」等環保事件入選。
「史上最嚴環保法」:
一年開出罰單1.83億元
2015年1月1日起,新修訂的被稱作「史上最嚴」《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開始實施。去年,全市環保部門共開出環境違法罰單近1.83億元。全年共立案處罰固定汙染源環境違法行為3495起,處罰金額1.5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6.9%和93.4%。其中,大氣環境類違法行為1937起,處罰金額4404.23萬元。利用新環保法賦予的按日計罰、行政拘留、限產停產等新措施,從嚴查處了298起違法行為。
北京藍:
一級優天數增加13天
年初,北京市環保局曬出2015年「藍天清單」:全市空氣品質達標天數186天,佔全年天數的51%,較2014年增加14天,其中一級優的天數增加13天。PM2.5等四項主要汙染物濃度繼續保持下降趨勢,其中二氧化硫降幅最大。去年8月20日至9月3日實施保障措施期間,本市PM2.5濃度和世錦賽賽時臭氧濃度全部保持在一級優水平,市民紛紛曬出北京最美藍天。
「紅色預警」:
啟動紅警削峰霧霾
去年12月,本市相繼啟動兩次重汙染紅色預警,採取停產限產、工地停工、機動車單雙號行駛、中小學和幼兒園停課等應急措施,並協調周邊省市開展應急聯動。初步評估結論表明,實施紅色預警應急後,主要汙染物平均減排量達到30%左右。啟動空氣重汙染應急措施,對重汙染過程起到了「削峰、降速」作用。
「區域協同共治」:
京津冀主要汙染物全下降
空氣流動不受區劃限制,改善空氣品質需要京津冀聯防聯控。北京市正牽頭組織編制《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深化大氣汙染控制中長期規劃》,提出區域空氣品質分階段改善目標,三地統籌規劃區域的協同治汙。在2015年,北京市分別與河北省廊坊市、保定市籤訂了大氣汙染防治合作協議,建立了大氣汙染防治結對合作機制。
其他關鍵詞
去煤化:去年,二氧化硫同比下降幅度為歷年最大。
「特京五」柴油車標準:2015年5月,國務院批准北京市自2015年6月1日起重型柴油車全面實施「國5」排放標準。
排汙透明:2015年底,北京上線新平臺,覆蓋各重點排汙單位,企業自主填報汙染物排放檢測數據,公眾可及時、便捷查詢。現階段,已經有200餘家企業在「平臺」上開通了信息公開網頁。
「對標」全球:截至2015年底,北京市擁有地方環保標準61項,部分已達國際先進水平。
嚴控揮發性有機物(VOC):VOC是北京大氣中的重要汙染物,也是生成PM2.5的重要前體物之一,本市通過一系列舉措,去年共減排VOC1.5萬噸。
全民參與:2015年,全市累計400萬市民參與「清潔空氣為美麗北京加油」、「首都環保獎評選」、「文明北京藍天行動」等系列環保公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