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文鞭影》,這個書名乍一聽有些摸不著頭腦,這到底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龍文鞭影》最初名為《蒙養故事》,在傳統蒙學中有著承上啟下的意義,可幫助孩子在讀過「三百千弟」等識字課本後,打下進一步閱讀和寫作的基礎。「龍文」是古代一種駿馬的名字,和汗血寶馬一個級別,《漢書·西域傳》就有「蒲梢、龍文、魚目、汗血之馬充於黃門」的記載;「鞭影」是說鞭子揚起以後不打下來,只是像一道影子似的划過。蓋因良馬看到鞭影就會加速,無須真的用鞭子抽打。採納這個書名,意在表明用本書進行教育,容易取得「不待揚鞭自奮蹄」的成效。
徐悲鴻《奔馬》郵票
《龍文鞭影》是一本典故書,全書以不到五千字的四字韻語,濃縮了一千多個歷史典故,涉及古代社會的方方面面,從內容上說,舉凡天文地理、政治軍事、文學藝術、醫卜星相、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無所不有;從時代來說,上到三皇五帝,下到明末清初,無所不包。這麼一本「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裡」的書,稱得上了解歷史人物的「速成教材」。
三觀特正,素材新穎
《龍文鞭影》頌揚了忠貞、仁厚、俠義、誠信、節操等傳統美德,三觀特別正,對於一個人的人格塑造和價值觀的形成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以友情、仁義的主題而言,《龍文鞭影》裡有嵇康與山濤的「絕交」之誼、範式與張劭的生死相知,還有很多鮮為人知的「患難之交」,他們在危難時拔刀相助,在困境時不離不棄,處處閃耀著人性的光輝。比如「脂習臨喪」的典故,脂習是孔融的好朋友,我們都知道孔融是一位狂放不羈之人,最終因狂妄傲慢被曹操處死,當時,與孔融親善的許縣百官都不敢替他收屍或致哀,只有脂習到刑場,撫屍而哭道:「文舉,卿舍我死,我當復與誰語者?」曹操得知後,本想治他的罪,但不久又饒恕了他,並稱讚他行為「慷慨」。類似的還有「曇遷營葬」的典故,說的是劉宋、南齊之際的僧人曇遷,不顧被殺頭的風險,典賣衣物,為因謀反罪名被誅的範曄(就是寫《後漢書》的那位)家辦喪事。當時範氏一門同時有十二場喪事,沒有人敢接近範家,只有曇遷雪中送炭,把典當來的錢都用在了範家的喪事上。
還有「質願親賢」一條,和我們熟悉的範仲淹有關。範仲淹因上書言事被貶饒州,朋友王質此時正在生病,得知後卻抱病率子弟到開封東門外,設宴為範仲淹送別,並且流連數日。當時朝廷追查與其聲氣相求的所謂「黨人」,與範仲淹相友善的餘靖、尹洙、歐陽修等官員都被貶降,一時之間,形勢頗為緊張。王質敢於為範仲淹送行,是相當有膽識的。
電視劇《清平樂》中王質為範仲淹送行
再比如講到寬宏大度的話題,《龍文鞭影》中有「雅量劉寬」一條,據《後漢書·劉寬傳》記載,劉寬性情寬厚,非常有雅量,他的夫人想試試怎樣才能讓他發怒,於是在他已經穿好了朝服即將上朝的時候,讓一個婢女去送肉羹,故意打翻羹碗,將湯汁灑到劉寬身上,弄髒了朝服。婢女趕緊收拾羹碗,劉寬神色不動絲毫,反而慢慢地問婢女:「羹燙到你的手了吧?」如此好性情,令人動容。
這些素材和典故都十分新穎,如果你在寫作時能適當運用,一定能為你的作文增色加分。
注釋詳細,按語貼心
三全本《龍文鞭影》對於每一句典故的注釋特別詳細,一般先解釋字詞,大致介紹人物的生平經歷,然後以儘量簡潔的語言進行全句通講,同時對典故涉及到的背景、內涵等一言難盡的,再另加按語,以幫助讀者理解。
《龍文鞭影》中有很多不同的條目講述同一人物的不同事跡,比如單就李白而言,就有李白乘驢過華陰縣衙門、貴妃為李白捧硯臺、李白仰慕偶像韓荊州、李白夢筆生花、李白騎鯨升天的傳說等條目,大致涉及到李白的著名事件。每個條目都有詳細的解說,不同的條目互相補充,可以欣賞到一個人物的不同側面。這一點類似《史記》的「互見法」,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龍文鞭影》可謂一部濃縮的人物小傳。比如北宋開國功臣曹彬,《龍文鞭影》採集了有關他的兩個典故:「國華(曹彬字)取印」和「彬下江南」,分別講曹彬小時候抓周抓到印章和做大將後徵討南唐的事跡,由此大致可了解曹彬的身份和性格特徵,而這兩條與2013年北京高考文言文閱讀材料所選曹彬的選段大致照應。所以,多讀讀《龍文鞭影》,還有助於備戰中高考文言文閱讀呢。
曹彬像
近年來,中高考文言文閱讀以人物傳記為主,選取的人物材料越來越偏僻,而《龍文鞭影》涉及的歷史人物典故多取材於「二十四史」,選取的都是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很容易作為中高考閱讀材料。再比如,2020年高考語文全國卷三的文言文閱讀材料是《晉書·王彪之傳》,王彪之這個人物比較陌生,《龍文鞭影》中有「元魯青箱」的典故,元魯是晉代王準之的字,注釋中提到王準之的曾祖是王彪之,王彪之博聞多識,熟悉朝儀,從他以後,世代傳承禮儀掌故,子孫都諳習江左舊事。王家將寫出來的相關文獻封緘收藏在青色箱子中,世人謂之「王氏青箱業」。這裡對王彪之「熟悉朝儀」的介紹,正好與高考材料中的文字呼應。
三全本《龍文鞭影》還有一個明顯的特色,就是在很多條目注釋之後還加有按語,對於典故涉及的複雜背景、來龍去脈等一言難盡的地方,再進一步解釋說明,以幫助讀者理解。比如「祖逖聞雞」這條,注者講到「聞雞起舞」時,將「起舞」解釋為「起而舞蹈慶賀」,這與今日約定俗成的「舞劍練武」說法不同,考慮到「聞雞起舞」比喻「發憤圖強」這一意義太深入人心了,所以注者將「舞蹈」演變為「舞劍」的過程作了說明,以免讀者誤解。
故事豐富,精彩好玩
《龍文鞭影》裡的典故,除取材於「二十四史」,還從《莊子》《搜神記》《世說新語》《酉陽雜俎》等古代神話、小說、筆記中廣泛收集故事,有很多典故相當精彩好玩,令人大開眼界。如「超宗鳳毛」一典,講的是謝靈運的孫子謝超宗文採甚好,宋孝武帝稱讚他說:「超宗殊有鳳毛,恐靈運復出。」「鳳毛」本指鳳凰的毛,古人用來比喻珍奇事物,又藉以誇獎某個人有才華。當時恰好武將劉道隆在場,聽到「鳳毛」的說法,以為超宗家裡真的藏有鳳凰的羽毛,於是出宮後去拜訪謝超宗,很認真地問道:「聞君有異物,可見乎?」超宗聞言,轉身就進屋了,劉道隆還以為他進去拿鳳毛了,結果不僅白白在門口等了一天,還無意中侵犯了超宗的家諱(謝超宗父名鳳),終為笑談。
《龍文鞭影》也講到一些有特異功能或有特殊癖好的人。比如東漢欒巴有奇術,對著西南方噴酒,就可以撲滅本鄉成都的大火。聽著特別帶勁兒對吧?還比如北宋文人石延年喜歡豪飲,有一天和劉潛到酒樓喝酒,終日對飲而不醉,被傳言為兩位仙人下凡。
掃碼進入中華書局官方旗艦店購買本書
(統籌:陸藜;編輯:思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