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這家動物園因一篇演講「走紅」了:我們為何需要動物園?

2021-01-08 澎湃新聞

用3D列印給打架打斷嘴的丹頂鶴裝了假喙,花3年時間讓一隻小黑猩猩重新回到自己的家族,受救助的小貓頭鷹要進「貓頭鷹學校」培訓,「畢業」一隻放飛一隻……

因為最近在「一席」講壇作了演講,南京紅山動物園園長沈志軍火了。這個演講讓人們發現,生活在鋼筋水泥森林的城市裡,我們對動物和自然仍然有發自本能的關心,看到動物過得快樂,我們也會發自內心地感到快樂。

可是,現代城市為什麼需要動物園?只是為了讓我們看到世界各地的動物嗎?城市需要什麼樣的動物園?除了把動物養好還能做些什麼?11日記者到紅山動物園進行了實地探訪。

關愛每隻動物,就是尊重每個生命

沈志軍原定的演講題目叫《生命與生命對話》,主辦方覺得這句話很溫暖,但可以應用到很多場景,不夠精準,因此最終改成《一個動物園的追求》。

其實原標題更是沈志軍的心聲,關愛每一隻動物,就是尊重每個生命。

曾有人問過他:「動物就應該自由生活在大自然,把它們關在動物園裡不是違反它們的天性嗎?」在一些人看來,動物園有「原罪」。

沈志軍卻說:「把動物園看成是獵奇和娛樂的地方,是一種誤解,動物園首先是物種保護和繁育的基地。」

紅山動物園有一級、二級和重點保護動物120多種,佔園內動物總數近50%。比如鶴鴕生活在澳大利亞,野外只有15000隻,極度瀕危;紅猩猩野外只有三四萬隻,長臂猿全中國野外不足1500隻,除此之外,還有亞洲象、東北虎、金絲猴等,它們中不少遠比大熊貓更有滅絕的危險。

物種消亡的速度遠超人們想像,在你讀完這篇文章的時間裡,可能就有一個物種永遠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動物園有時是物種的最後保存地,讓它們有機會「絕處逢生」。例如麋鹿原本已在中國滅絕,從西方的動物園引進後才重建種群;普氏野馬也是從外國動物園重新引進後,在新疆進行野化,讓它們重歸自然。

動物園的第二大功能是社會教育。當人們親眼看到這些動物時,物種的多樣和自然的神奇就不再只是一種觀念或視頻影像,而是一種直觀體驗。動物園要傳達的是,不僅要保護動物,還要保護它們的棲息地,進而保護整個大自然。例如紅猩猩面臨最大的威脅是棲息地縮小,太多原始森林被砍伐改種棕櫚樹,紅山動物園的社教活動會告訴遊客少採購棕櫚油製品。參加過大象研學營的人,會知道出國旅遊時不應該騎大象。一個好的動物園會告訴遊客,如何做負責任的地球主人。

動物園裡的動物,是來自大自然的使者,人類應該提高動物福利,給它們更符合天性的環境,讓它們可以像在野外那樣覓食、躲避、社交、求偶、育幼……

2018年紅山動物園引進了兩隻考拉,館裡除了按照每天日出日落的時間精準開燈、關燈,天冷不能戶外活動時給它們補充照射紫外線,還給它們聽相聲,讓它們熟悉中國的環境。而早在4年前,動物園就試驗在南京種桉樹並派飼養員去中國臺灣和德國學習。

「我們給考拉吃的桉樹葉近30種,5種是主食,相當於人類的米飯,10多種是輔食,相當於人類的肉、菜、蛋、奶,還有10多種是零食,像是我們吃的瓜子、巧克力。」沈志軍說,「在南京種桉樹很難,以前有學者嘗試種過但失敗了,我們用大棚成功種出了10多畝。其實考拉吃的桉樹葉都是兩天一次從廣州和昆明空運而來,南京基地是『備胎』,防止惡劣天氣航班中斷。」

如今,這兩隻考拉已經在南京生了兩個寶寶。

有一群人,把動物當成自家孩子

沈志軍的演講,讓人們對動物園裡的靈長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它們的現狀如何呢?

演講裡提到的黑猩猩小童一家,關係堪比宮鬥劇:家族「話事人」母猩猩小玉生了「嫡子」黑豆,因此容不下「二夫人」小珊養娃,動物園迫不得已對小珊的孩子烏豆進行了人工餵養。被人類帶大的烏豆不懂得黑猩猩群體裡的等級制度,在長達3年的回群訓練中被揍是家常便飯。

這個充滿戲劇性的故事其實還有後續,飼養員竇海靜為烏豆設計了一個「限寬門」——烏豆挨揍時可以通過這裡鑽進避難所,成年黑猩猩則鑽不進去。老挨揍為什麼還讓烏豆回群?竇海靜說:「因為要讓它做一個真正的黑猩猩。如果它一挨打就讓它回到我們身邊,那它永遠也學不會在等級森嚴的群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有個避難所可以讓它更從容一點學習群體秩序。」

天氣酷熱,當記者上午9點多見到亞洲靈長館的飼養員徐曉娟時,滿頭汗水讓她的眼鏡幾乎滑到鼻尖上。兩個小時前她就進了館,為川金絲猴和長臂猿準備食物。不過哈密瓜和甘藍等好吃的食物不會送到它們面前,而是藏匿在讓它們意想不到的地方:最高的樹枝頂部,草地上的石塊背後,院牆的小洞裡……這種給動物們找麻煩更給自己找麻煩的做法可以增加動物的運動量,瘦身減肥,更重要的是模擬了它們在自然界為了生存而覓食的行為模式,讓動物對食物產生更濃厚的興趣。

顧逸如是36隻狨猴——一種原產自南美雨林的靈長類動物的專職飼養員,她負責的區域除了狨猴,還混養了1隻樹懶、4隻犰狳和1隻刺豚鼠,它們構成了一個小型的「南美生態圈」。狨猴體形不大,可以捧在手裡,照看過犀鳥和斑馬的她不由得感嘆:「它們好小,一定要很小心才行。」她完成的最艱巨的任務是給狨猴餵藥,一隻產後哺乳不順的狨猴不肯吃藥,幾次哄騙無效後,她來了一招「瞞天過海」:把一點點通乳顆粒混在奶粉裡,然後每天增加一點藥量,讓狨猴媽媽慢慢習慣藥的味道,花了半個月才達到治療劑量。

「我們經常要和動物鬥智鬥勇,但從來不強制或粗暴地對待動物。」顧逸如說,「別說感情豐富的靈長類對我們有依賴和信任,就是龜、蛇等冷血動物,聽到熟悉的腳步、聞到熟悉的氣味都會有反應,萬物皆有靈性。我們會把這些動物當成自己的孩子,我們不能辜負它們的感情。」

這種感情有多深?深到了可以克服動物天性。例如動物懷孕後要做檢查,尤其是做B超,可以檢查胎位並預測分娩時間,這需要動物把自己最脆弱的腹部暴露在人類面前,接受刮毛、塗抹耦合劑和長時間檢查。雖然這些靈長類動物都經過了行為訓練,但是動物對飼養員如果沒有孩子對父母般的信任,這樣的行為是不可想像的。


好的動物園,需要做到什麼

在演講中,沈志軍講到了鶴鴕的故事。2009年場館改造時,為了模擬自然環境,動物園把一片水杉林劃給了鶴鴕,那裡面還有薴麻、棕櫚、構林,可以讓動物自由地散步、覓食、談戀愛。

釋放了自然天性,落戶南京10多年的鶴鴕破天荒地開始生兒育女。走婚的鶴鴕少孵蛋才能多下蛋,園方希望把蛋撿走人工孵化,可是全世界都沒有相關經驗,於是他們設計了一個假蛋,放進鶴鴕窩。

假蛋裡的傳感器測量了鶴鴕孵蛋的數據,從此鶴鴕蛋可以人工孵化,從2013年開始,紅山動物園共繁殖了32隻鶴鴕,壯大了這個極度瀕危的物種。

一個好的動物園,可以走在物種研究的前沿,改變一個物種的命運。

近兩年學術界有個新發現,黃頰長臂猿和白頰長臂猿雜交幾代後,會出現繁殖障礙,就像騾子失去了生育功能一樣,這對保護兩種瀕危的長臂猿是極大的威脅,因此紅山動物園對兩種長臂猿進行了DNA檢測,鑑定它們的親緣關係,為繁育配對提供依據。在此基礎上,動物園正在編制《長臂猿飼養管理指南》,完成後將分享給全國同行。從這裡翻譯、編制的《指南》,還包括袋鼠、鶴鴕、紅猩猩、狨猴、考拉和大猩猩等。

一個好的動物園,應該參與行業標準的制定,告訴同行怎麼做才能讓動物過得更好。

當更多的學科嫁接到動物園裡,還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紅山動物園有3000多頭(只)動物,每天產生大量糞便,以前的做法是在動物園挖坑埋掉,不光臭氣燻天,發酵產生的熱量甚至能引燃周圍的枯草。怎麼解決?園方和高校、企業共同研發了密封發酵罐,用特殊菌種快速分解糞便和枯枝廢葉,在自然狀態下幾年才能分解的木質素和纖維素,現在70天內就能化作綠色的肥料,用在動物園的飼料基地,那裡有熊貓吃的竹子,考拉吃的桉樹葉,還有各種水果和青草。沈志軍在演講中開玩笑地說:「動物拉出來的,我們又種出來給動物吃回去了,實現了能量自產自銷的循環。」

他還希望,這項技術能被推廣到其他領域中,讓動物園的研究成果造福更多的領域。

在人和動物之間建立更深的關係,動物園還能做些什麼?紅山動物園推出了愛心認養計劃,個人、家庭、單位、班級、學校都可以認養大熊貓、環尾狐猴、東北虎、長頸鹿、考拉、金剛鸚鵡等,企業還可以冠名,其中個人認養每年的費用從500元至3000元不等。

今年5月31日,動物園舉辦了一次愛心遊園會,向疫情期間捐助防疫物資和動物口糧的愛心人士以及認養者們表示感謝。那一天,動物園準備的禮物極具特色,包括紅猩猩小黑的繪畫作品、動物便便有機肥和五年VIP遊園卡。

好的動物園,應該是一座橋梁,在人和動物之間形成情感的連接。

就在採訪結束前,紅山動物園宣傳部部長白亞麗說到了下個月動物園裡將落成一座去世的紅猩猩樂申的雕像。樂申是南京人心中的動物明星,去年6月,剛滿20歲的它用布條拽開電網,逃出籠子,為了不誤傷遊人,園方對它實施麻醉,在甦醒過程中,樂申發生併發症肺水腫去世。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大家都走不出來,常常聊天時聊到它就有人哭了。」白亞麗說,「美國貝林自然基金會捐贈了這個雕像,並和我們一起為樂申製作一個網頁,開發樂申的周邊產品。」

樂申是中國第一個會畫畫的紅猩猩,它的智力相當於5歲的孩子,曾畫過100多幅作品,20歲生日時,動物園還為它辦過一個藝術作品展。如今園裡另一個紅猩猩小黑也會畫畫,然而兩隻紅猩猩風格不同,樂申愛選紅色、橙色等暖色,就像它的性格那樣開朗,而小黑則愛紫色、藍色和綠色等偏冷的顏色,像它的性格那樣紳士、沉靜。

它們都像人類的孩子那樣,個性鮮明。

「我們有一個夢想,那就是中國動物園裡的每個紅猩猩都像樂申那樣會畫畫。」白亞麗說,就像人的幸福指數不僅來自吃好喝好,這樣聰明的動物同樣需要從挑戰成功中獲得喜悅,而這樣的行為訓練,只有它們對飼養員有發自心底的信任和依戀時才能做到,這時的它們一定生活得愜意和舒適。

看到動物園裡的動物活得愜意,我們人類也會感到愜意,那一刻正是發自心靈的「生命與生命的對話」,而這關乎所有物種和地球的未來。

(原標題為《紅山動物園園長「紅」了 ——   現代城市為什麼需要動物園 》)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紅山動物園園長「紅」了:現代城市為什麼需要動物園?
    用3D列印給打架打斷嘴的丹頂鶴裝了假喙,花3年時間讓一隻小黑猩猩重新回到自己的家族,受救助的小貓頭鷹要進「貓頭鷹學校」培訓,畢業一隻放飛一隻……  因為最近在「一席」講壇作了演講,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園長沈志軍火了。
  • 天津動物園「國字臉」黑帽懸猴走紅
    天津動物園「國字臉」黑帽懸猴走紅 (1/6) "← →"翻頁
  • 別讓動物園成為動物們的陵園
    近日連連出現的新聞,炸出了動物園血腥的一面。我們差點就忘了,這兒本該是個男女老少皆宜,充滿歡聲笑語的地方。後來獅子被證實死亡,該動物園又有負責人表示,是這頭獅子長期處於病態,曬太陽時跳進水池,因體力不支溺亡。
  • 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和紅山動物園成立「動物行為及認知聯合實驗室」
    揚子晚報網6月30日訊(記者 徐昇)空氣汙染嚴重時,為何信鴿飛回家的速度更快了?噪音汙染和遊人眾多,究竟哪種對動物影響更大?這些答案將在一個個實驗中得以驗證。為了更好地推動對動物行為和動物認知的基礎研究,提升紅山動物園動物科普教育和動物丰容,6月30日,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和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共同打造的「動物行為及認知聯合實驗室」正式揭牌。此前,南大生科院和紅山動物園在2010年的人工巢箱計劃、2017年的獼猴行為學研究已取得突出的研究成果。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和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共同打造「動物行為及認知聯合實驗室」。
  • 保定動物園火了!市民和網友為動物園鳴不平
    7月9日,一條名為「華北最強農家樂:保定動物園」的微博視頻,在網絡上迅速傳播,引起網友熱議。或許,誰也沒有想到,保定動物園以這樣的方式在全國出了名。不過,保定動物園,真的沒有網友說的那般簡單。值得一提的是,曹錕因極為喜愛太湖石,而當時無人看顧的圓明園又是太湖石最為集中的地方,於是他便派出車隊,將圓明園文源閣太湖石遺蹟中的太湖石搬到了保定,足足裝了十幾卡車。大量太湖石搬到城南公園,被曹錕搞成了各種假山景觀,包括我們在保定動物園看到的鷹山和猴山。園內的大象。隨著北洋政府倒臺,1928年城南公園更名為「中山公園」。
  • 這家動物園為了博眼球,居然讓大象表演遊泳,是「虐待」動物嗎?
    世界上養著千奇百怪小動物的動物園有很多,特別是許多歐美地區的動物園,因為發展歷程比較久遠,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對於野生動物有著更深入的了解,因此成就了許多世界頂級的動物園,不過這次我們要介紹的這家動物園並不在歐洲或是美國,而是在我們中國旅行者的出境遊首選——泰國。
  • 從門可羅雀到日本第一,這家動物園做了些什麼?
    從門可羅雀到日本第一,這家動物園做了些什麼? 1994年,由於園內出現動物因感染棘球絛蟲而死亡的情況,為保護遊客的健康安全,公園管理方不得不在旺季到來之前關閉了動物園。這起事件造成了遊客數量大幅下降,旭山動物園進入到了門可羅雀的蕭條期,這種景象延續了好幾年。 到了1997年,當時的管理層決定開始嘗試一些改變,以期挽救這家瀕臨倒閉的動物園。由於長期經營不善,旭山動物園並沒有什麼特殊的資源可供利用。
  • 網曝南京一動物園疑似用活狗餵老虎 被指炒作
    [關鍵詞]1.活體餵食2.老虎昨天,微博上曝出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疑似用活小狗餵老虎」。「小狗餵老虎」的傳言經過南京多家媒體官方微博轉發和求證後,於昨天全面發酵,引起眾網友關注。有意思的是,這個有關南京動物園的網絡傳言甚至引起了外地媒體的關注。遠在大連的半島晨報官方微博昨天轉發微博稱:「有網友稱南京紅山動物園用活生生的小狗餵養老虎!帖子還附上了視頻,小狗被關在虎籠旁。」
  • 《科學動物園》為何能闖出一片新天地
    2019年10月,《科學動物園》節目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科教頻道開播,激起觀眾濃鬱的科學興趣,引發如潮好評,有不少觀眾評論,「在節目中學到了很多動物知識,感覺突然被打開了一扇思維之門」「主題緊扣新知,達人演講很精彩,期待下一期」「激發了沉睡已久的想像力,讓大自然來到我們身邊,真是00後心中的『白月光』」……在當前電視科普節目不太受關注的情況下,《科學動物園》為何能闖出一片新天地?
  • 為了養育大熊貓,這家英國動物園已經拼了,卻還是供不起
    由於財政危機,英國愛丁堡動物園正考慮將英國僅有的一對大熊貓提前送還中國。旅英大熊貓「甜甜」和「陽光」出生於2003年,在2011年年底被租借給了這家動物園,到今年年底租期屆滿。然而,疫情導致的封鎖使得愛丁堡動物園被迫在去年夏季關閉了三個月,帶來的累計損失高達200萬英鎊(約合1775萬元人民幣)。
  • 臺北動物園 一頁臺灣史
    1915年,日本殖民者的臺灣總督府為紀念統治臺灣20年,從大江氏手中收購了這家動物園,將之改為官營。臺北廳政府隨後對動物園進行了改造擴充,並於1916年4月20日下午,舉行了臺北圓山動物園開園儀式。據當時的報紙記載,動物園開園之初展出的動物有70種148隻,周末假日等閒暇時期的參觀人數每天可達800人,以當時臺北市僅17萬人口而言,這一去處可謂是人聲鼎沸、非常熱鬧了。
  • 南京第一家野生動物園,耗資8億,門票昂貴遊客卻眾多
    南京市是中國著名的旅遊城市,擁有眾多的旅遊景點,除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南京還有許多休閒景點,說起動物園,很多朋友會想到靠近邁斯特橋的紅山動物園,位於南京市,佔地68公頃,是國家4A旅遊景區,擁有超過2600隻動物,是家長和孩子們的最佳選擇之一,但它們卻被大量飼養,它們生活在自己的花園裡,與人隔絕
  • 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一赤袋鼠高福利裝「假牙」
    近日,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成功在一隻袋鼠身上完成了種植牙手術,這也是國內野生動物種植牙的第一例。國內野生動物種植牙第一例牙掉了咋辦?南京一赤袋鼠高福利裝「假牙」紅山動物園供圖南報網訊 (通訊員 陳園園 記者 徐寧)動物的牙掉了,無法咀嚼食物從而影響健康
  • 南京動物園驚現「鼠吃蛇」 專家:冬天餵蛇不科學
    中國江蘇網12月9日訊(記者 趙筱青)8日,南京市民劉先生在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見到驚人一幕:「動物園內用來餵養大王蛇的小白鼠,竟然把蛇咬了!」劉先生和許多市民都被這一幕驚呆了。據了解,蛇是一種需要冬眠的動物,有專家表示,動物園在冬天給蛇餵食顯然是不符合科學的飼養方式。  逆天!
  • 秦嶺動物園大猩猩看報紙走紅網絡 猩猩都這麼愛學習,你還有什麼...
    秦嶺動物園大猩猩看報紙走紅網絡 猩猩都這麼愛學習,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努時間:2020-01-15 11:04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秦嶺動物園大猩猩看報紙走紅網絡 猩猩都這麼愛學習,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努 1月12日,西安秦嶺野生動物園靈長館的工作人員偶然發現,館裡的兩隻大猩猩酷愛讀報
  • 南京一動物園首次成功繁殖藍舌蜥蜴
    南京市紅山森林動物園18日公布,該園兩棲動物爬行館5歲的藍舌蜥蜴產下8隻小藍舌,這是該園首次繁殖藍舌蜥蜴。  同期聲:南京市紅山森林動物園 工作人員 馬海燕  南京市紅山森林動物園18日公布,該園兩棲動物爬行館5歲的藍舌蜥蜴產下8隻小藍舌,這是該園首次繁殖藍舌蜥蜴。
  • 河南唯一有大熊貓的動物園,在一個縣城動物園,網友:鄭州很尷尬
    平時去旅行的時候,很多父母帶著孩子去動物園和海洋館玩,這兩個地方有很多種類的動物,孩子一般喜歡小動物,因此,到了這個時期,動物園裡有很多孩子,帶著孩子來這裡玩的話,不僅可以在附近看到這些動物,還可以通過當地的導遊讓孩子們知道更多的知識。
  • 屬於保護動物,已被送到南京紅山動物園
    昨天,因他飼養的蟒蛇屬保護動物,所以被南京警方沒收並送往紅山動物園,而他也將受到相關處罰。通訊員 鼓公 朱思遠  現代快報記者 李紹富  發現 他家像動物樂園,還藏著15條蟒蛇  7月1日晚上,南京市公安局鼓樓分局江東派出所民警在轄區內走訪時,發現江東北路某小區有居民家可能飼養了蟒蛇等動物。
  • 濟南動物園大猩猩「威利」因病去世 年齡44.5歲,為國內動物園壽命...
    12月19日晚,大猩猩「威利」因突發性腦部出血去世,年齡44.5歲(相當於人類90多歲)。圖為今年6月「威利」在自己的44歲生日會上。 新時報記者黃中明 攝今年六月二十一日,大猩猩「威利」曾舉行線上「生日趴」。
  • 我開動物園那些年:段佳澤的奇妙生活,破落動物園竟是千萬遺產?
    這次國漫派出的「戰將」是《我開動物園的那些年》和《妖神記黑獄篇》,今天我們來看看《我開動物園的那些年》是部什麼樣的番劇吧!男主角段佳澤在律師的威脅和逼迫下繼承了遠房親戚的千萬遺產,當然這可不是簡單的遺產。該遺產都在一家破落的動物園『海角動物園』的帳上,要想獲得財產必須繼承這家動物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