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山動物園園長「紅」了:現代城市為什麼需要動物園?

2021-01-08 新華報業網

  用3D列印給打架打斷嘴的丹頂鶴裝了假喙,花3年時間讓一隻小黑猩猩重新回到自己的家族,受救助的小貓頭鷹要進「貓頭鷹學校」培訓,畢業一隻放飛一隻……

  因為最近在「一席」講壇作了演講,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園長沈志軍火了。這個演講讓人們發現,生活在鋼筋水泥森林的城市裡,我們對動物和自然仍然有發自本能的關心,看到動物過得快樂,我們也會發自內心地感到快樂。

  可是,現代城市為什麼需要動物園?只是為了讓我們看到世界各地的動物嗎?城市需要什麼樣的動物園?除了把動物養好還能做些什麼?11日記者到紅山動物園進行了實地探訪。

  關愛每隻動物,就是尊重每個生命

  沈志軍原定的演講題目叫《生命與生命對話》,主辦方覺得這句話很溫暖,但可以應用到很多場景,不夠精準,因此最終改成《一個動物園的追求》。

  其實原標題更是沈志軍的心聲,關愛每一隻動物,就是尊重每個生命。

  曾有人問過他:「動物就應該自由生活在大自然,把它們關在動物園裡不是違反它們的天性嗎?」在一些人看來,動物園有「原罪」。

  沈志軍卻說:「把動物園看成是獵奇和娛樂的地方,是一種誤解,動物園首先是物種保護和繁育的基地。」

  紅山動物園有一級、二級和重點保護動物120多種,佔動物總數近50%。比如鶴鴕生活在澳大利亞,野外只有15000隻,極度瀕危;紅猩猩野外只有三四萬隻,長臂猿全中國野外不足1500隻,除此之外,還有亞洲象、東北虎、金絲猴等,它們中不少比大熊貓更有滅絕的危險。

  物種消亡的速度遠超人們想像,在你讀完這篇文章的時間裡,可能就有一個物種永遠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動物園有時是物種的最後保存地,讓它們有機會「絕處逢生」。例如麋鹿原本已在中國滅絕,從西方的動物園引進後才重建種群;普氏野馬也是從外國動物園引進後,目前正在新疆進行野化,讓它們重歸自然。

  動物園的第二大功能是社會教育。當人們親眼看到這些動物時,物種的多樣和自然的神奇就不再只是一種觀念或視頻影像,而是一種直觀體驗。而動物園要傳達的是,不僅要保護動物,還要保護它們的棲息地,進而保護整個大自然。例如紅猩猩面臨最大的威脅是棲息地縮小,太多原始森森被砍伐了種棕櫚樹,紅山動物園的社教活動會告訴遊客少採購棕櫚油製品。參加過大象研學營的人,會知道出國旅遊時不應該騎大象。一個好的動物園會告訴遊客,如何做負責任的地球主人。

  動物園裡的動物,是來自大自然的使者,人類應該提高動物福利,給它們更符合天性的環境,讓他們可以像在野外那樣覓食、躲避、社交、求偶、育幼……

  2018年紅山動物園引進了兩隻考拉,館裡除了按照每天日出日落的時間精準開燈、關燈,天冷不能戶外活動時給它們補充照射紫外線,還給他們聽相聲,讓它們熟悉中國的環境。而早在4年前,動物園就試驗在南京種桉樹並派飼養員去臺灣和德國學習。

  「我們給考拉吃的桉樹葉近30種,5種是主食,相當於人類的米飯,10多種是輔食,相當於人類的肉菜蛋奶,還有10多種是零食,像是我們吃的瓜子、巧克力。」沈志軍說,「在南京種桉樹很難,以前有學者嘗試種過但失敗了,我們用大棚成功種出了10多畝。其實考拉吃的桉樹葉都是兩天一次從廣州和昆明空運而來,南京基地是『備胎』,防止惡劣天氣航班中斷。」

  如今,這兩隻考拉已經在南京生了兩個寶寶。

  有一群人,把動物當成自家孩子

  沈志軍的演講,讓人們對動物園裡的靈長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它們的現狀如何呢?

  演講裡提到的黑猩猩小童一家,關係堪比宮鬥劇:家族「話事人」母猩猩小玉生了「嫡子」黑豆,因此容不下二夫人小珊養娃,動物園迫不得已對小珊的孩子烏豆進行了人工餵養。被人類帶大的烏豆不懂得黑猩猩群體裡的等級制度,在長達3年的回群訓練中被揍是家常便飯。

  這個充滿戲劇性的故事其實還有後續,飼養員竇海靜為烏豆設計了一個「限寬門」——烏豆挨揍時可以通過這裡鑽進避難所,成年黑猩猩則鑽不進去。老挨揍為什麼還讓烏豆回群?竇海靜說:「因為要讓它做一個真正的黑猩猩。如果它一挨打就讓它回到我們身邊,那它永遠也學不會在等級森嚴的群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有個避難所可以讓它更從容一點學習群體秩序。」

  天氣酷熱,當記者上午9點多見到亞洲靈長館的飼養員徐曉娟時,滿頭汗水讓她的眼鏡幾乎滑到鼻尖上。2個小時前她就進了館,為川金絲猴和長臂猿準備食物。不過哈密瓜和甘藍等好吃的食物不會送到它們面前,而是藏匿在讓它們意想不到的地方:最高的樹枝頂部,草地上的石塊背後,院牆的小洞裡……這種給動物們找麻煩更給自己找麻煩的做法可以增加動物的運動量,瘦身減肥,更重要的是模擬了它們在自然界為了生存而覓食的行為模式,讓動物對食物產生更濃厚的興趣。

  顧逸如是36隻狨猴——一種原產自南美雨林的靈長類動物的專職飼養員,她負責的區域除了狨猴,還混養了1隻樹懶、4隻犰狳和1隻刺豚鼠,它們構成了一個小型的「南美生態圈」。狨猴體形不大,可以捧在手裡,照看過犀鳥和斑馬的她不由得感嘆:「它們好小,一定要很小心才行」。她完成的最艱巨的任務是給絨猴餵藥,一隻產後哺乳不順的狨猴不肯吃藥,幾次哄騙無效後,她來了一招「瞞天過海」:把一點點通乳顆粒混在奶粉裡,然後每天增加一點藥量,讓絨猴媽媽慢慢習慣藥的味道,花了半個月才達到治療劑量。

  「我們經常要和動物鬥智鬥勇,但從來不強制或粗暴地對待動物。」顧逸如說,「別說感情豐富的靈長類對我們的依賴和信任,就是龜、蛇等冷血動物,聽到熟悉的腳步、聞到熟悉的氣味都會有反應,萬物皆有靈性。我們會把這些動物當成自己的孩子,我們不能辜負它們的感情。」

  這種感情有多深?深到了可以克服動物天性。例如動物懷孕後要做檢查,尤其是做B超,可以檢查胎位並預測分娩時間,這需要動物把自己最脆弱的腹部暴露在人類面前,接受刮毛、塗抹耦合劑和長時間檢查。雖然這些靈長類動物都經過了行為訓練,但是動物對飼養員如果沒有孩子對父母般的信任,這樣的行為是不可想像的。

  一家好動物園,需要做到什麼

  在演講中,沈志軍講到了鶴鴕的故事。2009年場館改造時,為了模擬自然環境,動物園把一片水杉林劃了進來,那裡面還有薴麻、棕櫚、構林,可以讓動物自由地散步、覓食、談戀愛。

  釋放了自然天性,落戶南京10多年的鶴鴕破天荒地開始生兒育女。走婚的鶴鴕少孵蛋才能多下蛋,園方希望把蛋撿走人工孵化,可是全世界也沒有相關經驗,於是他們設計了一個假蛋,放進鶴鴕窩。

  假蛋裡的傳感器測量了鶴鴕孵蛋的數據,從此鶴鴕蛋可以人工孵化,從2013年開始,紅山動物園共繁殖了32隻鶴鴕,壯大了這個極度瀕危的物種。

  一個好的動物園,可以走在物種研究的前沿,改變一個物種的命運。

  近兩年學術界有個新發現,黃頰長臂猿和白頰長臂猿雜交幾代後,會出現繁殖障礙,就像騾子失去了生育功能一樣,這對兩種瀕危的長臂猿保護是極大的威脅,因此紅山動物園對兩種長臂猿進行了DNA檢測,鑑定它們的親緣關係,為繁育配對提供依據。在此基礎上,動物園正在編制《長臂猿飼養管理指南》,完成後將分享給全國同行。從這裡翻譯、編制的《指南》,還包括袋鼠、鶴鴕、紅猩猩、絨猴、考拉和大猩猩等。

  一個好的動物園,應該參與行業標準的制定,告訴同行怎麼做才能讓動物過得更好。

  當更多的學科嫁接到動物園裡,還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紅山動物園有3000多頭(只)動物,每天產生大量糞便,以前是在動物園挖坑埋掉,不光臭氣燻天,發酵產生的熱量甚至能引燃周圍的枯草。怎麼解決?園方和高校、企業共同研發了密封發酵罐,用特殊菌種快速分解糞便和枯枝廢葉,在自然狀態下幾年才能分解的木質素和纖維素,現在70天內就能化作綠色的肥料,用在動物園的飼料基地,那裡有熊貓吃的竹子,考拉吃的桉樹葉,還有各種水果和青草。沈志軍在演講中開玩笑地說:「動物拉出來的,我們又種出來給動物吃回去了,實現了能量自產自銷的循環。」

  他還希望,這項技術能被推廣到其他領域中,讓動物園的研究成果造福更多的領域。

  在人和動物之間建立更深的關係,動物園還能做些什麼?紅山動物園推出了愛心認養計劃,個人、家族、單位、班級、學校都可以認養,大熊貓、環尾狐猴、東北虎、長頸鹿、考拉、金剛鸚鵡等,企業還可以冠名,其中個人認養每年的費用從500元至3000元不等。

  今年5月31日,動物園舉辦了一次愛心遊園會,向疫情期間捐助防疫物資和動物口糧的愛心人士以及認養者們表示感謝。那一天,動物園準備的禮物極具特色,包括黑猩猩小黑的繪畫作品、動物便便有機肥和五年VIP遊園卡。

  好的動物園,應該是一座橋梁,在人和動物之間形成情感的連接。

  就在採訪結束前,紅山動物園宣傳部長白亞麗說到了下個月動物園裡將落成一座去世的紅猩猩樂申的雕像。樂申是南京人心中的動物明星,去年6月,剛滿20歲的它用布條拽開電網,逃出籠子,為了不誤傷遊人,園方對它實施麻醉,在甦醒過程中,樂申發生併發症肺水腫去世。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大家都走不出來,常常聊天時聊到它就有人哭了。」白亞麗說,「美國貝林自然基金會捐贈了這個雕像,並和我們一起為樂申製作一個網頁、開發樂申的周邊產品。」

  樂申是中國第一個會畫畫的紅猩猩,它的智力相當於5歲的孩子,曾畫過100多幅作品,20歲生日時,動物園還為它辦過一個藝術作品展。如今園裡另一個紅猩猩也會畫畫,然而兩隻紅猩猩風格不同,樂申愛選紅色、橙色等暖色,就像它的性格那樣開朗,而小黑則偏愛紫色、藍色和綠色等偏冷的顏色,像它的性格那樣紳士、沉靜。

  它們都像人類的孩子那樣,個性鮮明。

  「我們有一個夢想,那就是中國動物園裡的每個紅猩猩都像樂申那樣會畫畫。」白亞麗說,就像人的幸福指數不僅來自吃好喝好,這樣聰明的動物同樣需要從挑戰成功中獲得喜悅,而這樣的行為訓練,只有它們對飼養員有發自心底的信任和依戀時才能做到,這時的它們一定生活得愜意和舒適。

  看到動物園裡的動物活得愜意,我們人類也會感到愜意,那一刻正是發自心靈的「生命與生命的對話」,而這關乎所有物種和地球的未來。

  交匯點記者 王宏偉 傅秋源

  實習生 吳博佳 何君成

  視頻、攝影 何君成

相關焦點

  • 南京這家動物園因一篇演講「走紅」了:我們為何需要動物園?
    用3D列印給打架打斷嘴的丹頂鶴裝了假喙,花3年時間讓一隻小黑猩猩重新回到自己的家族,受救助的小貓頭鷹要進「貓頭鷹學校」培訓,「畢業」一隻放飛一隻……因為最近在「一席」講壇作了演講,南京紅山動物園園長沈志軍火了。
  • 《秘密動物園》:不是誰都有機會成為動物園園長,先要懂得裝熊
    #在當今這個社會,疫情襲擊、人心惶惶、焦慮無助,有太多負面情緒圍繞在我們四周,如同一面面到處都是裂縫但外面捆綁著沉重枷鎖的牆,堵得我們心慌,因此,我們需要更多的正能量作為精神食糧,那麼這部《秘密動物園》是挺值得讓我們放鬆一下。
  • 與動物做同事:「理想動物園」是什麼樣的?
    人們到動物園能觀察到動物的自然行為。包括它的天敵是什麼?它怎麼樣去談戀愛,如何繁殖,它的生態環境是什麼樣子?」沈志軍告訴我。他是紅山動物園的園長,戴著一幅黑框眼鏡,濃濃的學者氣息。紅山森林動物園園長沈志軍。他說動物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豹子越越帶給我的驚訝一點不次於憨憨——它只有三條腿。
  • 梅拉尼婭參觀的是一家怎樣的動物園——訪北京動物園園長李曉
    光明日報記者 董城  11月10日,美國總統川普的夫人梅拉尼婭來到北京動物園,和孩子們一同參觀了動物園裡的熊貓館。不僅是梅拉尼婭,近年來,北京動物園頻繁接待外國政要及夫人。到底是一家怎樣的動物園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帶著這個問題,記者採訪了北京動物園園長李曉光,請他將這所動物園的特別之處一一道來。
  • 屬於保護動物,已被送到南京紅山動物園
    因為,他飼養了15條蟒蛇,而且這些蟒蛇有些是非洲的球蟒,有些是加勒比海一帶的紅尾蚺。昨天,因他飼養的蟒蛇屬保護動物,所以被南京警方沒收並送往紅山動物園,而他也將受到相關處罰。通訊員 鼓公 朱思遠  現代快報記者 李紹富  發現 他家像動物樂園,還藏著15條蟒蛇  7月1日晚上,南京市公安局鼓樓分局江東派出所民警在轄區內走訪時,發現江東北路某小區有居民家可能飼養了蟒蛇等動物。當民警敲開這戶居民家的門,進入其中一個較為陰暗的房間時,發現房間內就像個動物樂園,有蜥蜴、小白鼠、蜘蛛,甚至連平時大家最討厭的「小強」——蟑螂都有。
  • 動物園憑藉北極熊喝可樂成為網紅,爆笑韓國電影《秘密動物園》
    這部2020年的韓國喜劇電影《秘密動物園》,儘管題材比較老舊,但是很有創意的情節設計非常不錯,只是頭尾有點冗長和乏味,一開始需要少許耐心。環保的主題還是比較容易營造溫情的氛圍,這部喜劇不乏諸多沙雕設計,讓人忍俊不禁,但是最後還是以一種溫情的方式進行收尾。故事並不複雜,卻能用一種異想天開的爆笑模式包裹住動物保護的和人性反思的內核。
  • 亂投餵勸都勸不住,紅山動物園籠舍裡遍地垃圾零食
    10月5日,現代快報記者來到南京市紅山動物園,也看到一些不和諧景象:雖然動物園裡到處都有「禁止投餵」的警示牌,但部分遊客熟視無睹,亂投餵的行為屢禁不止,動物籠舍裡遍地是零食和垃圾,如花生殼、塑膠袋……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見習記者  王子揚 文/攝  鳥類園是亂投食物重災區
  • 為什麼動物園裡養得起大熊貓,卻養不起小兔猻?園長說出原因
    大熊貓不僅數量稀少,對生活的環境也要求非常高,所以很多人都認為大熊貓是最難養的動物,但是動物園還是養得起它的,然而動物園裡卻養不起小兔猻,這是為什麼呢?園長含淚說出原因,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動物園園長表示:原因主要有3點。
  • 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一赤袋鼠高福利裝「假牙」
    近日,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成功在一隻袋鼠身上完成了種植牙手術,這也是國內野生動物種植牙的第一例。國內野生動物種植牙第一例牙掉了咋辦?近日,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成功在一隻袋鼠身上完成了種植牙手術,這也是國內野生動物種植牙的第一例。今年春節期間,紅山動物園裡一隻約10歲的赤袋鼠不小心撞掉了1顆上門牙。飼養員檢查發現,這隻赤袋鼠6顆上門牙僅剩了1顆,且在採食過程中喜歡吃軟性食物,吃食速度也較慢,還存在咀嚼不充分的情況。「由於年紀較大,老態感明顯。」飼養員介紹。
  • 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和紅山動物園成立「動物行為及認知聯合實驗室」
    為了更好地推動對動物行為和動物認知的基礎研究,提升紅山動物園動物科普教育和動物丰容,6月30日,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和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共同打造的「動物行為及認知聯合實驗室」正式揭牌。此前,南大生科院和紅山動物園在2010年的人工巢箱計劃、2017年的獼猴行為學研究已取得突出的研究成果。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和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共同打造「動物行為及認知聯合實驗室」。
  • 去動物園玩VR,廣州動物園「六十大壽」搞搞新意思
    去動物園玩VR,廣州動物園「六十大壽」搞搞新意思2018-01-04 10:05出處/作者:OFweek中國高科技門戶整合編輯:Evelyn責任編輯:huangshihong 廣州動物園在2018年迎來了自己60歲的生日,「廣州動物園建園60周年紀念活動」的帷幕也在元旦當天拉開了,作為廣州動物園轉型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
  • 東京動物園園長淚灑記者會 民眾悼念熊貓寶寶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據日本《產經新聞》7月12日消息,東京上野動物園中國大熊貓寶寶出生後一周夭折,引起上野動物園方面及日本各地民眾唏噓。動物園園長在11日的記者會上幾度哽咽並深表遺憾。與此同時,原本希望藉助熊貓生子招攬客戶的東京上野地區,商戶們紛紛將與熊貓有關的商品撤櫃,以示悼念。
  • 景點介紹書:紅山森林動物園,喜歡動物的朋友們可以出發啦
    紅山森林動物園在現在這個很多人都喜歡養寵物的時代,在這個很多人都非常有愛的時代,很多的小動物可以說是非常幸福了,如果小動物們遇到了有愛的主人,那麼他們一定會很幸福的,那麼問題來了,你有愛心嗎?你喜歡養寵物嗎?
  • 紅山動物園首次成功人工孵化它
    而交匯點記者今天上午卻在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看到了一隻「食火雞娃娃」,這是該園近日成功人工孵化了一隻食火雞,在全國動物園裡也是首次。紅山動物園食火雞繁殖技術世界領先交匯點記者獲悉,目前全國共有12家動物園飼養食火雞,一共46隻個體。
  • 旅日大熊貓回國在即,日本上野動物園園長:利於香香找對象
    旅日大熊貓回國在即,日本上野動物園園長:利於香香找對象 海外網12月4日消息,12月末,日本上野動物園的人氣大明星香香將被送返中國,這一消息讓很多日本民眾十分失落。4日,東京舉辦活動「謝謝你!
  • 廣州動物園建園60年謀轉型 VR動物園正式迎客
    廣州動物園建園60周年紀念活動現場 程景偉 攝中新網廣州1月2日電 (程景偉 梁毅飈)1月1日,60名打扮成各種動物的小朋友,以歌舞表演《快樂的動物大家庭》拉開「廣州動物園建園60周年紀念活動」的帷幕。
  • 南京紅山動物園大象、河馬 吃上霸氣的「荷葉南瓜粽」
    掃碼看視頻揚子晚報訊(記者徐昇)昨天是端午節,吃粽子是人們必不可少的傳統習俗,南京紅山動物園裡的動物們也享用起各具特色、風味不同的「粽子」,大飽口福。昨天,17戶愛心家庭齊聚熊貓館教室,摩拳擦掌為動物們準備端午大餐,跟動物園的老師學著包粽子。
  • 湛江的城市動物園,未來應該是什麼樣的?
    帶著網友們的疑惑湛報君再次走進寸金動物園走近動物們的生活日常一探究竟該動物園的環境和它背後的經營管理方式此前曾有網友反映寸金動物園的動物生活環境不理想那麼動物們的生活日常是怎樣的?即便動物園做了一系列改善但在發展方面依然面臨著擴建難和停車難等諸多問題特別是旅遊大巴的停放問題已經成為近年來動物園吸引遊客的頭等難題園長劉本武表示:「去年,茂名市還組織了一場一萬人的秋遊活動。
  • 「五一」去動物園看啥?快報記者為你找亮點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
    紅山動物園  春天的動物園喜訊不斷,繼前兩天長頸鹿館誕生「三王子」後,近日,紅山動物園環尾狐猴館也迎來好消息:四隻母猴相繼產崽,前後共下6隻小猴,其中有兩對是雙胞胎。  現代快報記者 吳怡  小環尾狐猴還不能離開媽媽  小頭、大眼、長尾巴,環尾狐猴的長相很有特點。
  • 廣州動物園元旦迎來60周年園慶
    園長梁風雲簡短致辭,感謝開園至今艱苦創業、不忘初心的員工,感謝廣州這座開放和包容的城市,令廣州動物園成為令人自豪的城市動物園。園方特別邀請8名小朋友,代表每一代在廣州動物園獲得過童年快樂時光的廣州人,向第一代動物園人敬禮,並送上紀念冊。廣州動物園的老園長梁潤添回憶了動物園創建初期的艱辛和對動物園的深厚感情。梁老先生是第一代動物園人,擔任動物園的領導長達28年,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廣州動物園經濟多元化發展的主要規劃師。問及梁老園長在動物園建設過程中,印象最深刻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