鏗鏘玫瑰 掃黑警花
低馬尾、一米六八,臉上總是樂呵呵的,一張口就是高分貝。熟悉她的人都說,她就是個「拼命三娘」,工作起來從不知累、從不埋怨。她熱愛公安工作,喜歡邏輯嚴謹的深邃感,喜歡案結偵破的成就感,但她最喜歡的還是老百姓發自內心的微笑和肯定,她就是龍裡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副教導員楊曉青。
手裡抱著一沓卷宗材料,楊曉青說:「從警16年來,我審核過的卷宗數以千計,成功梳理起訴的案件數以百計。自己也非完人,每一次任務的完成離不開天道酬勤,我為自己能成為了一名為民除害的人民警察感到光榮。」
楊曉青,女,1979年生,中共黨員,2004年參加公安工作。她曾任指揮中心副主任,現任刑偵大隊副教導員。她先後於2009、2011年因掃黑除惡工作表現突出,被省公安廳各記個人二等功一次。
從警16年,楊曉青紮根基層,勇於承擔責任,忠實履行職責,懷揣著對公安工作的熱愛、一腔矢志不渝的信念和熱情,她始終立足本職工作,兢兢業業,長期在基層派出所、法制、指揮中心、刑偵等部門歷練,只要是有關於掃黑除惡的專案行動,戰友們一定會捎上這位掃黑警花。
獎章證書 楊曉青
一碗麵湯激發正義感的女民警
涉黑涉惡線索核查工作是掃黑除惡工作最基礎、最關鍵的環節,也是最枯燥的一項工作,面對大量而繁瑣的舉報線索,楊曉青用紮實的專業素養解決法律適用中的種種瓶頸;用敏銳觸角探尋每一條線索背後隱藏的真相;用迎難而上的精神攻克了掃黑除惡路上的一個個難題。都說公安工作難,對於一名從事公安掃黑除惡工作的女性來說,所付出的努力遠比想像的更多。楊曉青辦理的掃黑除惡案件量大,截止目前,她參與龍裡縣公安局掃黑除惡案件共摧毀黑社會性質組織1個,惡勢力犯罪集團1個,惡勢力犯罪團夥3個;抓獲涉黑涉惡犯罪嫌疑人32人;破獲涉黑涉惡刑事案件11類36起,辦案質量也受到了省廳和州局的一致肯定。
在涉黑涉惡專項行動中,楊曉青主要負責執法質量審核、證據材料審查、日常事務協調等專案綜合工作。記得第一次參加涉黑涉惡專項行動時,楊曉青所在的專案組工作非常艱苦,但她依舊堅持了下來,就像冬天的梅花凝寒獨自開,也如鏗鏘的玫瑰一樣堅強。
每當吃湯麵時,楊曉青都會睹物思情回憶起當時被抽調到參加涉黑涉惡專項行動的經歷。被抽調到任務地點,楊曉青了解到情況十分嚴峻,工作環境特別艱苦。讓她最深刻的就是,有一天早上,梳理了一早上材料的她有些餓,許久後分到一碗麵湯喝,那碗麵湯的味道緩解了她的疲憊。也正是因為這一碗麵湯,使她深刻意識到涉黑涉惡組織犯罪給社會帶來的極大破壞和影響,暗下決心一定要將這幫涉黑涉惡的組織繩之以法。
那段時間,楊曉青從來沒有休息日,即使是節假日都是在專案組度過的。這是一個枯燥的時間戰,很多時候是在辦公室的長椅沙發上度過的,第一次參加涉黑涉惡專項行動,她從暖夏幹到了寒冬,從短袖幹到了棉服。她的案審職責是確保程序合法,她白天協調對接,晚上整理卷宗材料。身為「大管家」的楊曉青必須要清楚知道哪一份卷宗裝的哪一起案件材料,以便後續達到找組合材料的快、精、準,面對大量的卷宗材料,楊曉青做到了心中有數、遊刃有餘。
在第一次參加涉黑涉惡專項行動中,「大管家」楊曉青是最後一個離開專案組的人,我問為什麼呢?楊曉青說「因為要我掌握和確保這個辦公區域裡不能遺留任何一項還有文字痕跡的物品,我的工作職責在這,所以我要清查完了才能回家。」
楊曉青還說,來時回時她的印象都十分深刻,去時是冒著危險、硝煙去的;回時是頂著大雪紛飛、安寧回的。我又問你的感受是怎樣的呢?楊曉青說:「當時的事,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環境的艱苦和形勢的嚴峻,苦裡面帶著樂,苦是無辜百姓的苦和環境的艱苦,樂是我為安定環境的貢獻和年輕時我的熱血,其實當時我本人也不覺得很苦,但現在回想起來確實苦,畢竟在當時那種條件下堅持下來的女警就我一個,確實挺不容易的,但也正是因為那樣的堅守和執著,鑄就了我現在堅韌的品格和頑強的意志,同時我也積累了很多寶貴的經驗。」
據了解,當時專案組工作、生活條件非常艱苦,楊曉青身為一名女警,與200餘名專案成員並肩作戰,克服種種困難,連續作戰6個多月,成功摧毀了5個黑社會性質組織,為安定有序的治安環境貢獻了自身的熱血。
紮實基礎練本領,刻苦專研擔使命
「我們青姐在8樓學習,你可以去那裡找她。」楊曉青的同事對我說。
走進龍裡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副教導員楊曉青的辦公區域,你可以看到乾淨整潔的桌面堆著一摞摞的文件。陽光下,面對又厚又多的卷宗資料,她耐心地梳理,認真地記錄和核對材料裡的內容。坐在辦公室裡,來來往往的同事也總向楊曉青請教著,她也總是笑嘻嘻的耐心答疑解惑,直到幫助前來請教的同事解釋清楚為止。
在同事眼裡,楊曉青不僅是一個「工作狂」,也是一個熱愛學習專研的「法律專家」,平時喜歡學習法律法規知識,目的是為了有一天能派上用場,同事們如果遇到有法律法規應用拿不準的都會去找楊曉青幫忙。
2018年,黨中央決定開展為期三年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專項行動。2019年5月,在指揮中心工作的楊曉青被抽調到刑偵大隊掃黑除惡工作專班工作。她在刑偵工作中繼續發揚不怕苦、不畏難的工作精神,快速轉換角色,由掃黑「新兵蛋子」向「行家裡手」的身份轉變,她不僅要認真核對上級下發的掃黑除惡舉報線索,同時還牽頭辦理本縣首例涉眾型經濟違法犯罪的涉黑案件線索進行了全面深入的梳理核查。
關於涉眾型經濟違法犯罪的涉黑案件在我縣沒有先例可循,沒有類似的案例工作經驗可以參照,再加上中央新出臺的法律法規,也需要和具體案例相結合和理解。那麼在這個時候,對法律知識的理解直接影響了案件的偵破和取證方向,在法律認知不明確的情況下,案件就進入了打不開局面的「瓶頸期」。
「在辦理整個案件前期摸排的過程中遇到很多困難,前期收到線索和情報存在不成熟條件,針對這個案件,我們總共梳理及摸排出50餘條線索,在這些線索當中,哪一些能構成案件的,哪些不能構成,哪些是有偵查價值的,我們就要逐條的核查、摸排和篩選,這就需要運用大量的法律依據和花費大量的時間」,楊曉青說。
隨即,楊曉青不斷深入學習兩高兩部《關於辦理黑惡勢力犯罪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及一些典型案例,努力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和法律素養。她不斷加強知識積累和經驗積累,認真鑽研,堅持學有所悟、學以致用,堅持以問題為導向,與隊內同事一起研究業務,帶領著大家認真研究制定線索流程和核查方案,積極指導專班的同事不斷攻堅重大疑難涉黑涉惡線索核查及案件的偵辦。
就算每天面對大量的案件線索、經手著大量的案件審核,楊曉青也會抽出時間加強對法律知識的學習,對其他案例進行研究和剖析,舉一反三,加強和相關單位的溝通對接,嚴格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及公安機關各項規章制度,做到令行禁止。對這50多條案件線索進行分析篩查和偵辦,最終明確了該案件偵查方向和取證方向,對該案件進行全面審核。
功夫不負有心人,她加班加點,「5+2」「白加黑」成為常事,犧牲了許多的雙休日和節假日,錯過了陪伴同樣奮戰在公安一線的丈夫和年幼女兒的幸福時光,與專案組同事一起在短時間完成了300餘份案件卷宗的審核工作,並出色完成了一個涉黑案件和兩個涉惡案件的執法質量審核把關工作,先後偵辦了多起具有重大社會影響的刑事案件及涉黑涉惡團夥案件等。
聽從命令,服從指揮,舍小家顧大局
「在命令面前,沒有性別之分,所以我不會因為我是女民警我就拈輕怕重,在我這聽從命令、服從指揮是第一要務。」楊曉青說。
2010年至2012年期間,楊曉青被省公安廳抽調去參加全省掃黑除惡專項工作專班工作,參與了思南縣、沿河縣、獨山縣、福泉市4起黑社會性質組織案件的辦理,很好的完成了工作任務。
在2012年,楊曉青被抽調參加掃黑除惡專項工作,那時結婚2年的楊曉青已經懷有身孕3個月了,但面對掃黑除惡專項工作,楊曉青沒有退縮,克服實際困難,反而懷著更大的動力激勵自己要勇挑重任,披荊斬棘,她沒有猶豫,再次投入到了案件審查工作中。
「我印象中青姐特別喜歡吃楊梅,每天往嘴裡塞大把大把的楊梅,我現在回想起來都覺得好酸啊。」當年同楊曉青一起去專案的男民警對我說。
懷孕3個月的楊曉青,早孕反應特別大,面對這唯獨自己一個女生的專案組,楊曉青沒有多言。幸運的是那個時候是楊梅成熟的季節,楊曉青每天都會起個大早去菜市場稱上好幾斤的楊梅放在辦公室裡,再看材料,身體出現噁心不適時就立馬抓一把楊梅塞進嘴裡壓制著這種早孕反應。「現在回想,我覺得那時候可能有點『憨』,我應該跟專案組那幫兄弟們講明我自己的身體狀況,起碼他們會照顧下我,就不會一直跟著他們瞎吃,沒有忌口。」楊曉青激動地回憶道。
楊曉青往嘴裡塞了一個月的楊梅,終於把案件全部梳理完畢,直到工作交接完畢回到自己的崗位上,當時的專案組也沒發現楊曉青懷孕的事兒,大家只是依稀記得青姐是酷愛楊梅的「酸大姐」。
當時你有身孕在身,面對這麼大的工作量,你為什麼不說呢?楊曉青堅定回答我說「使命和責任!」話音剛落,我開始明白一聲聲爽朗的「青姐」為何而來。
楊曉青的愛人也是一名光榮的人民警察,現在法制部門工作,作為雙警家庭,在生活上,她比其他同志承擔了更多的責任,也面對著了更多的困難,但她從來沒有喊過一聲苦,叫過一聲累,從容的去面對。
當我們走進楊曉青辦公室,總是會看到一個小女孩坐在大桌凳上寫寫畫畫,而這就是在楊曉青肚子裡吃了1個多月楊梅的女兒陽陽,由於兩家的老人都不在龍裡,陽陽放學以後都是在爸爸媽媽的辦公室度過的。以前讀幼兒園的她總是班上最後一個走的,習以為常的她從來不會因為爸爸媽媽晚接而在學校大哭。現在陽陽已經上小學了,懂事的她說得最多的就是:「爸爸媽媽你們去忙吧,我會照顧好自己的」。
「青姐是我們專案組的定海神針,她帶著年幼的女兒長期定在專案組,研究分析每一起案件、每一份證據材料,青姐是專案組的中堅力量,時常帶領我們學習掃黑除惡相關規定及法律法規知識,為專案偵查提供法律支撐及證據鏈把關,為案件辦理中遇到的困難出謀劃策。」楊曉青的同事對我說。
16年的從警生涯,曉青已不再是當年的「曉青」,在掃黑除惡工作中,她已經是同事們口中的「青姐」,而這一聲聲「青姐」給她的更多是責任和擔當,是帶領掃黑除惡專案組攻堅克難的無畏,是戰勝困難的勇氣,是突破「瓶頸」的睿智,是業務上的尖兵,也正是「青姐」的忠誠、擔當、專研和睿智,才使參與偵辦的每一起涉黑涉惡案件成功偵破。
楊曉青,她是一位母親,當案件進入攻堅克難階段,她舍小家為大家,全身心投入到案件中;她也是一名女警,大敵當前,巾幗不讓鬚眉,用自己的滿腔熱血譜寫人民警察的擔當與作為;她還是一名中共黨員,始終堅持黨的領導,認真履行組織交給的任務,奮鬥在掃黑除惡工作的第一線。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攻堅戰需要勇士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的勇氣,將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進行到底,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公安為人民」的責任與擔當。
當平凡的人、走平凡的路、做平凡的事,成就不平凡的工作業績。楊曉青日復一日地從事平凡而又繁瑣的案件審核工作,既非常平凡又那麼關鍵和重要,在她的心裡,永遠裝著規範執法的信念和為民執法的理念。在她眼裡,服務人民、確保案件質量和打擊違法犯罪就是自己的職責所在,既然從事人民警察這份工作,就會竭盡全力確保每一起案件辦成鐵案,經得起實踐的檢驗和人民群眾的質疑。這就是人們眼裡從警16年的鏗鏘玫瑰、掃黑警花楊曉青。
來源:貴州高院
原標題:《【掃黑除惡進行時】鏗鏘玫瑰,掃黑警花——記龍裡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副教導員楊曉青》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