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小麥收穫圓滿結束 機收小麥359.51萬畝

2020-12-06 河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截止到6月8日,開封市361.75萬畝小麥收穫全部完成。其中機收小麥359.51萬畝,機收率達到99.4%,累計投入聯合收割機1.03萬臺;播種玉米183.44萬畝,其中機播174.29萬畝,玉米機播率達到95%,「三夏」工作各項任務圓滿完成。

  及早下手積極準備

  5月初,市農機局制定《關於做好2018年「三夏」農機工作的通知》,明確任務,增強全系統幹部職工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為積極應對「三夏」天氣多變和農機作業市場的複雜性,該局及時下發《關於做好「三夏」應對降雨天氣的通知》,強化工作責任,努力化解各項不利因素。同時完善應急方案,要求各縣區按照稻麥聯合收割機保有量的10%準備應急車輛790臺,為預防麥收期間缺少聯合收割機及多雨天氣做好準備。

  精心組織優化服務

  「三夏」期間,開封市共出動27.64萬臺農業機械投入生產。其中,大中型拖拉機1.15萬臺,玉米播種機1.32萬臺,秸稈還田機0.94萬臺。組織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作業隊與農戶籤訂作業合同209份,合同機車1395臺,合同面積54.8萬畝。出動幫扶機具251臺,幫扶面積3.07萬畝。加強技術指導。為確保小麥顆粒歸倉,全市組織農機技術人員869人深入鄉村,培訓農機從業人員7847人次,指導機手檢修各類農業機械26.66萬臺。在重點區域、重要道路交叉口設立跨區機收接待服務站65個,為外來機手指引路線、安排作業。做好信息服務。麥收期間,市農機局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建立「三夏」值班記錄,及時接聽機手來電,主動解決機手遇到的各類問題。為農機人員免費發放服務簡訊,向廣大機手及時提供麥收進度、農機維修、天氣、交通等信息,引導農業機械有序作業、合理流動。

  部門協作全力保障

  圍繞「三夏」農機化生產,市農機局積極爭取交通、氣象、石油、移動等有關部門的支持,多措並舉、強化服務,營造良好生產環境。一是從交通運輸部門獲取麥收期間路況信息,更好引導機車有序流動。二是及時聯絡市氣象局,獲取早、晚天氣預報和災害天氣預警信息,指導機手抓住有利時機搶收搶種。三是積極協調中石化、中石油公司加大農機用油優惠力度,開闢綠色加油通道,確保農機用油。開封市各部門盡職盡責、緊密協作,為「三夏」農機化生產全力提供服務保障,確保了麥收圓滿結束。

責任編輯:陳靜

相關焦點

  • 我市麥收工作圓滿結束!機收小麥453.16萬畝,機收率達到99.4%
    我市麥收工作圓滿結束!機收小麥453.16萬畝,機收率達到99.4% 2020-06-11 04: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唐山市167萬畝小麥機收圓滿結束
    河北新聞網訊(張永春、楊文進)截至目前,唐山市167萬畝小麥機收圓滿結束,機收率達到99.8%,秸稈還田率達到95%;已完成夏玉米播種152萬畝,機播率達到97%,實現了小麥顆粒歸倉、夏玉米適時播種。麥收期間,全市累計投入聯合收割機、拖拉機、播種機等各類機械8萬多臺(套),機具供應充足、調配有序、服務到位,作業秩序良好,沒有發生安全生產事故。
  • 今年全國冬小麥種子收穫面積1114萬畝_中國食品安全報
    總體看,全國秋冬種作物種子供應充足,質量良好,秋季市場運行平穩,冬小麥種子售價同比有所下降。 據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調度,2020年全國冬小麥種子收穫面積1114萬畝,繁種單產441公斤/畝,實際收穫種子共約49億公斤。預計今年冬小麥商品種子需求量在37億公斤左右,小麥種子供應充足。
  • 阜陽夏收工作已基本結束 小麥收購價1.18元/市斤
    截至6月6日17時,在各級各部門的有力組織和服務幫助下,全市已累計收穫小麥541萬畝,完成進度的74.1%,其中機收530.9萬畝,機收率達98%;另外,19.3萬畝油菜已完成收割,全市午收大局已定,夏糧再獲豐收。
  • 少林寺120多畝小麥成熟 武僧進田收果實
    少林寺120多畝小麥成熟 武僧進田收果實 (1/3) "← →"翻頁
  • 又是一個豐收年,夏收夏種工作圓滿結束!
    三夏以來,農業農村局堅持以服務「三夏」為宗旨,充分發揮農業機械在麥收中的主力軍作用,確保小麥適時收穫,顆粒歸倉。今年我縣小麥種植面積20.9萬畝,經過10多天的突擊搶收,至6月23日,夏收工作已經結束,小麥單產好於去年,接近常年,預計平均產量500公斤,又是一個豐收年。小麥市場價格約為1.1元/市斤。
  • 2012年巴彥淖爾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小麥套晚播雜交向日葵栽培技術...
    二、目標任務  (一)推廣實施地點及規模  小麥套晚播雜交向日葵栽培技術計劃推廣120萬畝:其中磴口縣7萬畝,臨河區30萬畝,杭錦後旗30萬畝,五原縣15萬畝,烏前旗18萬畝,烏中旗10萬畝,烏後旗3萬畝,農管局7萬畝。
  • 一邊收割一邊檢測小麥蛋白質含量,無人收穫技術讓麥作越來越「聰明」
    6月4日,在江蘇鹽城射陽臨海農場,小麥收穫機正開足馬力、並駕齊驅,其中的無人收穫機,全程無人駕駛,在後臺智慧麥作系統的操作下智能「吞」麥、精確「吐」粒。在這場「北鬥導航支持下的小麥無人收穫技術」現場觀摩會現場,南京農業大學智慧農業研究院的專家團隊在田間一線指導小麥收割,精準助力夏糧豐收。無人收穫機在收割同時,還能在線實時檢測小麥籽粒產量、蛋白質含量和水分。
  • 我國氣象雷達圖突然變空白 緊急查明助力夏糧收穫
    寒來暑往,中央氣象臺守護共和國70年,每年的這個時節,是全國小麥喜獲豐收的季節,氣象預報也成為農民朋友普遍關注的焦點。就在昨天,有網友發現中央氣象臺網站天氣雷達一欄突然變成了全國空白。目前,氣象雷達圖已經恢復正常,從最新的天氣預報來看,未來三天江南等地強降雨一發不可收拾,華北黃淮水少溫高——這對華北黃淮小麥主產區來說,是一個不錯的好消息。據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截至6月1日,全國冬小麥主產區已機收超1億畝,麥收進度過三成,比去年同期快14個百分點。
  • 種植小麥,一畝地播種多少斤種子最合適?看看高級農藝師怎麼說
    提要:種植小麥,一畝地播種多少斤種子最合適?看看高級農藝師怎麼說文/二狗現在正是國慶節假期,也是我國南北方大量種植小麥的黃金季節,目前種植小麥正是最佳的時候,所以農民正在搶收搶種。搶收田裡成熟的莊稼,畢竟霜降即將到來了,特別對於像紅薯等地下塊莖作物再不收穫有可能被凍壞的現象;搶種小麥、油菜籽、豌豆等之類的過冬的農作物,溫度現在大幅度的下降,寒冷空氣即將到來。所以現在種植小麥必須抓緊時間了,誤了一時就等於誤了一季。對於每畝地大約種植多少斤小麥種子最合適呢?
  • 小麥收穫後移栽萬壽菊,掌握關鍵技術,確保糧食和經濟作物兩不誤
    另外為了鼓勵農戶種植積極性,政府免費為種植戶提供萬壽菊種苗和地膜,大大地降低了種植成本,農戶種植一畝萬壽菊的成本只有200元左右,純收入2100元左右,管理好的話純收入可以達到2500元,比常規的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收入高出很多。
  • 冰雹大風砸掉果子吹倒小麥 辛集果農預計產量只剩二三成
    正值生長期的小麥、果樹等農作物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記者從來自辛集市南部鄉鎮的種植戶了解到,昨日的冰雹天氣造成小麥倒伏,正值長果期的桃也被砸到地面,今年的收穫將受到一定影響。據一位種植戶估計,產量預計只有往年二到三成。正值上漿期的小麥出現倒伏。
  • 平度小麥曾搭神七遊太空 一畝多產百公斤(圖)
    昨天,記者來到平度青豐種子公司種植基地看到,第五代兩個品系共半畝多「太空小麥」即將收穫,歷經5年培育,這些「太空小麥」不但產量高且與傳統小麥相比非常耐旱,今年還將進行旱地培育實驗。據了解,另外幾個品種,經過5年培育則表現平平。
  • 河北小麥的進化之路
    當時,為了解決傳統農家種產量低、易感銹病等問題,河北農科院原農作物研究所培育了石家莊407、辛石麥等小麥品種。這些品種具有抗寒、抗銹病、高產穩產等特點,品種產量可達100—150公斤/畝,全省小麥平均畝產也由36公斤提高到50公斤。
  • 小麥《小麥低溫期使用除草劑應謹防四大藥害》
    廣大農戶要抓住近日晴好天氣開展麥田封閉化除,待降溫降水過程結束後,日均溫達5℃以上,根據小麥田間苗情、墒情和草情開展精準用藥,確保除草劑安全使用。 而且異丙隆會降低麥苗的抗凍能力,施用短期內小麥遇到低溫霜凍天氣,會出現「凍藥害」現象,小麥葉尖乾枯,葉片似開水燙過一樣。 如果施藥後夜間出現霜凍,嫩苗、積水田其藥害會更加嚴重。
  • 聽說花生種植比小麥種植畝收益更高?這些高油酸花生品種可以考慮
    花生訂單種植比普通小麥種植畝收益要高,這是豐景惠訂單種植反覆實踐得出的正確結論!為什麼要選擇種花生。今年山東在《關於加快推進現代種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中強調明確育種方向,在主要農作物方面,重點培育「優質專用、綠色高效、抗逆性強且適宜機械化」的新品種,高油高油酸花生等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含有花青素的「回源小麥」你吃過嗎?
    「實際上,古代一直有『粟有五彩』的說法,原始小麥也不是現在我們熟悉的『白麥』。是人們千百年來的選育,讓小麥的顏色統一。」新鄭市溱洧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技術員侯紹軍說。 為了賦予小麥更多的營養、回歸本味,溱洧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用幾年時間,將普通小麥和「野草」的遠緣雜交,讓小麥裡有了花青素,回歸了部分原始小麥的特性,也獲得了漂亮的色彩。
  • 陝西涇陽縣:搶抓時機科學防治小麥條銹病
    植保工作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查看小麥條銹病情況,指導群眾科學防治。在陝西涇陽縣中張鎮劉解村種植大戶吳長利的麥田地裡,他正在查看自家小麥的長勢情況。他告訴記者,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在不同區域的小麥植株葉片上都出現了條銹病,這讓他有些擔憂。吳長利說,小麥條銹病是典型的氣傳流行性病害,擴散區域廣、流行速度快,一旦大面積流行將嚴重影響小麥產量。正在他一籌莫展之時,涇陽縣植保植檢站的工作人員來到了田間地頭,請來的專業防治隊利用植保無人機,不到兩個小時就完成了小麥條銹病防治。
  • 小麥的「前世今生」
    小麥,由新石器時代人類對某類野生禾本科植物馴化而來。據考證,小麥「祖籍」西亞,早在公元前7000—公元前6000年,西亞地區已廣泛種植。在中國,公元前3000年左右,黃河流域最早開始種植小麥。現今,小麥已是中國第二大糧食作物,僅次於一萬年前就「主場作戰」的水稻。究其原因,一是小麥「怎麼樣能養活更多人」的問題完美解決。
  • 小麥打甲哌嗡有什麼好處?
    首先告訴題主的是小麥打甲派鎓的好處主要表現為:促進小麥根系生長,加快小麥葉齡進程和分櫱,抑制小麥莖稈與基部伸長,改善葉片功能提高小麥抗寒性,增加小麥有效穗數從而提高小麥產量。首先說說甲哌鎓促進小麥的根系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