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小麥曾搭神七遊太空 一畝多產百公斤(圖)

2021-01-08 青島新聞網

    核心提示

    2008年,我國神舟七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平度市四種優良種子也搭乘飛船遨遊太空並參與太空育種試驗。如今5年過去了,這些太空育種進展如何?昨天,記者來到平度青豐種子公司種植基地看到,第五代兩個品系共半畝多「太空小麥」即將收穫,歷經5年培育,這些「太空小麥」不但產量高且與傳統小麥相比非常耐旱,今年還將進行旱地培育實驗。據了解,另外幾個品種,經過5年培育則表現平平。

    太空小麥個頭高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平度蓼蘭鎮青豐種子有限公司種植基地看到,在一大片小麥種植區內,有兩大壟麥田裡種植著太空小麥,這些小麥與周邊傳統小麥相比個頭要明顯高了許多。記者注意到,周邊傳統小麥麥穗和葉片還有些發綠,但這些太空小麥則已成熟,麥穗和葉片已經全部發黃,單個麥穗也要比傳統小麥麥穗長了許多。

  「通過這些年的培育,已經是第五代了,現在已經到了收穫期,再過10多天就可以全部收穫了。」基地一名負責人告訴記者,從2008年開始,作為繁育太空小麥的基地之一,他們從搭乘「神七」飛船遨遊太空的47克「青豐一號」小麥良種中取回了一部分進行繁育,最初的種苗有上百棵,到今年繁育到半畝地面積。這名負責人表示,等到這些已經成熟的太空小麥進行收穫時,為了便於今後研究,基地技術人員會將成熟太空小麥連根拔起,並為每株太空小麥量「身高」、稱「體重」詳細記錄備案。

  一畝多產百公斤

  「通過這些年的培育,情況比我們預想得要好。」這名負責人說,傳統小麥一般畝產最高能達600公斤,單個麥穗麥粒數不到40粒,在生長後期還容易倒伏,抗病性也不太好。太空小麥「經歷」太空特殊的環境後,通常情況下基因都會發生部分變異。通過這幾年選育來看,一代成熟的「太空麥」穗層比較整齊,株高出現變矮或變高跡象,有的麥穗出現無芒等變異單株,各項性能差異表現得不明顯。到了第二代,通過區分選苗這些情況得到了很大改善,二代小麥植株明顯健壯了起來,抗病性也好了許多。從今年第五代來看,目前他們培育出了兩個太空小麥品系,這兩個品系小麥植株單株分櫱多達30多個,平均單個麥穗長可達18釐米,麥粒粒數達50多粒,千粒重達80到100克,相比傳統小麥要高出了很多,初步測算一畝地太空小麥要比傳統小麥多收近100公斤。

  「你看,受前幾天下雨颳風影響,有些傳統小麥倒伏了不少,你再來看這五代太空小麥,根本沒有受到絲毫影響。通過我們培育數據來看,在其它方面第五代太空小麥的品質都遠遠高於傳統小麥。」這名負責人說,除了產量高等這些優點外,五代太空小麥抗病性強,成熟時間更是比傳統小麥至少提前兩到三天時間。

  遠比傳統小麥耐旱

  「一到四代,還沒發現它有耐旱的特點,今年我們有意識做了一下實驗,這才發現它的耐旱性也超出了傳統小麥很多倍。」這名負責人說,傳統小麥以冬播為主,從種植、出苗、返青期、分櫱期到最後收穫,最少要灌溉四五遍水,才能保證小麥生長需求。從去年他們著手培育第五代太空小麥時,對兩個同時種植品系中的一個品系只澆了一遍出苗水和返青水,根據後期生長來看,從出苗、分櫱到成熟,這個澆水少的品系並沒有受到絲毫幹擾,相反小麥分櫱力強,抽穗期集中,麥穗粗大,還特抗白粉病、銹病和抗乾熱風。

  「太空小麥收穫後,經過幾天自然曬乾便會進行脫粒,我們將從中選出飽滿健壯的種子妥善保存。到了今年秋天,我們將加大面積進行第六代繁育。」這名負責人說,為了弄明白這兩個品系小麥的抗旱性,今年他們還將分別對兩個品系分開進行培育實驗,其中一個品系將採用無水旱地區方法栽培,以此來尋求抗旱性小麥新品種。

  預計5年後推廣種植

  「每一代太空小麥隔年繁育,田間管理會與前一代管理不一樣,都是由繁到簡慢慢向傳統小麥管理方式靠近。」這名負責人說,當初在繁育一代太空小麥初期,為了促進其生長發育,增加春季分櫱,他們採用小麥「入住」加蓋塑料薄膜製成的「拱棚」和24小時晝夜管理方式。二代繁育太空小麥時,他們則採用和正常小麥一樣的管理方式,以便於更好觀察太空小麥生長過程和變異狀況。到了第五代,無論在澆水、施肥、防治病蟲害以及田間管理上,這些太空小麥已經沒有了當初的特殊照顧。據這名負責人介紹,經過5年不間斷培育,目前太空小麥所表現出的品質已基本成型,通過今後繁育中的篩選變異單株,力爭在5年時間內選育出遺傳性狀比較穩定的優良小麥品系進行推廣播種。

  太空芹菜育出兩個品系

  昨天,記者從平度農業部門獲悉,當初搭載神舟七號載人飛船上天的共有47克青豐一號小麥種子、20克馬家溝芹菜種子、21克明村大黃埠西瓜種子、10克櫻桃番茄種子這4個優良農作物品種,目前這些良種都已培育到了第五代。其中,太空小麥培育出兩個品系且表現狀況良好,馬家溝芹菜也已培育出了兩個品系,在植株生長、營養含量等指標方面比較穩定,但還存在植株個頭大小不一的不穩定因素。此外,大黃埠西瓜種子和櫻桃番茄種子,在經過5年培育後,目前還沒有完全表現出與傳統品種相比存在的優勢。

  高產抗病太空種子遍布全國

  浩渺的太空並不遙遠。您也許還不知道,咱們常吃的番茄、辣椒、芝麻、花生,其種子不少都遊歷過太空。不知不覺中,您或許已和太空有過了舌尖上的親密接觸。

  在通州、大興、房山,國家航天部門扶持的一處處太空種子基地已棋布沃野良田間,從1996年的返回式衛星到去年的神舟九號,中國的農作物種子已開始了太空遊歷,培育出了水稻、小麥、玉米、青椒等72個新品種。

  果實綠色抗病高產

  位於通州國際種業科技園的北京神舟綠鵬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國航天育種領域的龍頭企業。昨天,記者走進該公司的育苗大棚,綠油油的小苗精神壯實。

  「航椒8號」的原始種子11年前曾登上神舟三號飛船遨遊天宇。宇宙中的射線及微重力和複雜的電磁環境等,誘導種子很快發生變異。而科研人員正是從變異的種子中,篩選出抗病、高產又高營養的種質資源,然後在陸地上種植至少四代,確認種性穩定,品質優良後,最後投向市場。

  「通過物理誘變,不導入外來基因,再加上長時間的陸地試種,可以確保航天育種是絕對安全的。」公司負責人趙輝解釋說,更可貴的是這一變異過程,在宇宙中只需幾天;而如果應用傳統育種方式,要想獲得這一變異,可能要花上數年、數十年,或者更長。「在較短時間內,創造出大批優質的種質資源。航天育種可以說是緩解我國農作物優質種源貧乏的有效途徑之一。」趙輝說。

  不僅安全,太空種子的產量也有大幅提升。普通的菜椒,畝產上千斤已是不俗的成績;而「航椒8號」畝產可達萬斤以上,試種時,摘同一壟地的果實,剛剛摘完一遍,就會發現新的果實又已累累掛上枝頭。

  航天種子惠及全國

  取自天外的太空種子正在惠及全國,如太空苦瓜、太空辣椒、太空醉蝶、太空樹莓等,這些得天獨厚的種子,已銷往廣東、陝西、山東、河北等全國各地。搭載神舟四號飛船的巴西優質香蕉品種試管苗,經過科研人員優選,目前已得到「航蕉1號」和「航蕉2號」兩個航天香蕉新品系,其豐產、抗病,果皮金黃色,皮薄,無炭疽病,果肉細嫩,口感香甜。產量比普通香蕉提高約20%到30%。新品種已在深圳、海南、大連等地區試種成功,證明是適合華南地區商品栽培的優良品種。

  北京的航天育種還與國家空間技術研究院的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結合,首次在神舟飛船上實現了搭載植物試管苗的地面選育試驗。培育出的太空香蕉、太空樹莓、太空葡萄、太空蘭花、太空百合、太空月季等作物已供向深圳、海南、遼寧等地。

  航天育種創效益逾千億

  航天育種技術早已走進了我們的生活,並將深刻改變農業面貌。從1998年獲得第一個航天育種作物品種的短短十幾年間,保守統計,航天工程育種產業已經創造直接經濟效益1000多億元。水稻、小麥、玉米、大豆、油菜、棉花、花生、芝麻、番茄、青椒、苜蓿等多種作物的種子已先後送上太空。它們的後代,進入省級以上區域試驗的優異新品系有200多個,已育成並已通過國家或省級鑑定的新品種多達72個。

相關焦點

  • 青島平度:利用地磅幹擾器詐騙「偷吃」小麥的「耗子」被捕了
    魯網11月5日訊(記者 馬超群 通訊員 段亞麗 呂衛紅)地磅稱被有心之人暗地操控,小麥在眼皮底下不翼而飛,小小麵粉廠因此損失巨大!近日,平度市人民檢察院以涉嫌詐騙罪對犯罪嫌疑人劉某偉依法批准逮捕。  「我們季度盤點的時候,發現帳面庫存小麥和實際庫存相差懸殊,想想這麼多小麥不可能憑空消失,當時就懷疑可能有人賣給我們小麥的時候做了手腳,於是我們把收來的小麥,按照客戶單獨區分存放,發現就是劉某偉送的小麥比過磅時候稱重的少了,知道是他在搗鬼,當場就報警了。」福加德麵粉廠的工作人員如是說道。
  • 今年全國冬小麥種子收穫面積1114萬畝_中國食品安全報
    總體看,全國秋冬種作物種子供應充足,質量良好,秋季市場運行平穩,冬小麥種子售價同比有所下降。 據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調度,2020年全國冬小麥種子收穫面積1114萬畝,繁種單產441公斤/畝,實際收穫種子共約49億公斤。預計今年冬小麥商品種子需求量在37億公斤左右,小麥種子供應充足。
  • 河北小麥的進化之路
    當時,為了解決傳統農家種產量低、易感銹病等問題,河北農科院原農作物研究所培育了石家莊407、辛石麥等小麥品種。這些品種具有抗寒、抗銹病、高產穩產等特點,品種產量可達100—150公斤/畝,全省小麥平均畝產也由36公斤提高到50公斤。
  • 揭秘神七七大看點 3000萬航天服助太空漫步(圖)
    圖為神舟七號飛船轉運至發射塔架  神舟七號今晚發射,解密七大看點  3000萬元航天服助太空漫步  ■太空槍林彈雨,出艙航天員要「躲、藏、擋」  ■神八後中國將具備建空間站能力如果不出意外,神舟七號將在這一時刻衝向太空。  和神五、神六相比,飛船在改進,航天員在增加。「太空漫步」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神七」到底有了哪些突破?它最大的看點是什麼?  為什麼要為「太空行走」研發價值達3000萬元的國產戰袍?因為航天員出艙要面對「槍林彈雨」;為什麼航天員在太空中不能飲用啤酒?
  • 平度通用機場開建 計劃申請兩條民航航線(圖)
      平度航空小鎮效果圖。   半島記者 孫桂東  通訊員 張德傑 張敏  12月26日,由平度市人民政府、青島航空產業投資服務中心有限公司主辦、平度市舊店鎮人民政府承辦的青島平度航空小鎮暨慈航通用機場奠基儀式在舊店鎮舉行。
  • 七氟丙烷多少錢一公斤,七氟丙烷藥劑充裝多少錢一公斤?
    上圖是2020年七氟丙烷滅火劑不同時間段市場均價,當然你去找七氟丙烷設備源頭廠家廣東鼎亞消防價格肯定會比這個便宜很多,畢竟是七氟丙烷設備源頭廠家嘛,肯定有優勢。
  • 2012年巴彥淖爾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小麥套晚播雜交向日葵栽培技術...
    一、指導思想  小麥套晚播雜交向日葵栽培技術是在小麥套種常規向日葵種植模式基礎上,經過技術改進後發展而來的先進適用高效栽培技術。該技術具有縮短兩種作物共生期、改善通風透光條件、產量和效益雙增長等顯著優勢。
  • 鉤沉|全國重要優勢產區之一 河北小麥的進化之路
    當時,為了解決傳統農家種產量低、易感銹病等問題,河北農科院原農作物研究所培育了石家莊407、辛石麥等小麥品種。這些品種具有抗寒、抗銹病、高產穩產等特點,品種產量可達100—150公斤/畝,全省小麥平均畝產也由36公斤提高到50公斤。
  • 開封小麥收穫圓滿結束 機收小麥359.51萬畝
    截止到6月8日,開封市361.75萬畝小麥收穫全部完成。其中機收小麥359.51萬畝,機收率達到99.4%,累計投入聯合收割機1.03萬臺;播種玉米183.44萬畝,其中機播174.29萬畝,玉米機播率達到95%,「三夏」工作各項任務圓滿完成。
  • 豪言推廣一億畝
    晚稻現場測產結果顯示:平均畝產達到了911.7公斤,加上此前測得的早稻平均畝產量619.06公斤,雙季稻畝產量達到了1530.76公斤,實現了袁隆平院士雙季「畝產3000斤」的目標,袁老及其團隊再次刷新了雜交稻的畝產紀錄。
  • 長安區百畝大草海,採摘,燒烤,體驗農莊生活,露營看星星
    在西安周圍農家樂、採摘園很多,近期小口又發現了一個與傳統休閒場所不一樣的地方,是個百畝草海與觀光農場相結合的天然營地,遠眺雄峻的秦嶺山脈。長安區新建百畝大草海,採摘,燒烤,體驗農莊生活,晚上去露營看星星。
  • 晉江安海曾埭村500畝花菜滯銷:1天訂購了1萬公斤
    本報昨日刊發「500畝花菜滯銷」報導引發熱烈反響 1天訂購了1萬公斤,還有大量援助正趕來……東南網2月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王敏霞) 8日,本報在3版《助村》欄目以「500畝花菜滯銷,曾埭菜農盼援手」為題報導了晉江安海鎮曾埭村花菜滯銷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和熱烈反響。
  • 白皙、小麥膚色的穿搭範本!找到合適色讓穿搭從此不再出錯!
    很多女孩都很羨慕天生白的人,但其實不管你是什麼膚色,只要穿搭對了都能散發女神光芒,為此小編特別整理了完整膚色穿搭範本,女孩只要找到專屬自己的合適色避開所謂的地雷色,就能夠讓穿搭從此不再出錯,現在趕緊跟著小編看下去!
  • 高鈣生物菌肥:創造小麥高產增收的奇蹟
    (一)增產奇蹟:小麥畝增產150公斤5月16日,本網和河南科技報記者專程從鄭州市乘坐高鐵奔赴豫南駐馬店市,對傳說中的小麥高產配套產品——高鈣肥突出的增產效果進行了專程採訪。該產品推廣全國營銷總經理(負責人)、駐馬店市波爾森農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同民陪同記者,對遂平縣文城鄉魏灣村種田大戶魏磊的600畝連片小麥田塊進行了實地考察,施用高鈣肥的小麥比鄰近麥田長勢明顯茁壯、根莖發達、籽粒更飽滿、穗多穗大、千粒重提高,抗倒伏、抗病蟲害能力增強(同樣的小麥品種、施不同的肥料)。
  • 臺南自由行,搭船遊臺灣袖珍版亞馬遜河
    導語:臺南自由行,搭船遊臺灣袖珍版亞馬遜河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曾看過許多人拍攝臺南四草的照片,綠色隧道與河面倒影形成如同置身熱帶雨林的景致,讓我驚呼這真的是臺南?
  • 擴種13.4萬畝,今年南充糧食播種面積將達850萬畝,「米袋子」有保障
    天成專合社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專合社流轉土地1300畝,主要用於糧食種植,其中,種植水稻300畝,預計年總產量15萬公斤,種植高粱800畝,預計年總產量24萬公斤,種植小麥200畝,預計年總產量6萬公斤。
  • 百公裡氣耗32公斤,重汽天然氣車火了!
    百公裡氣耗32公斤,重汽天然氣車火了!   最近重汽銷售部朋友圈裡有一句話傳炸了,「中國重汽德國曼天燃氣發動機MT13,自重最輕,馬力最大(430馬力),百公裡平均氣耗僅為32公斤,僅32公斤!僅32公斤!」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 聶海勝太空發福?稱重胖了7公斤引發5大猜想
    20日,王亞平在太空授課中演示了如何在太空中測量航天員的質量,以「助教」身份出現的聶海勝親自上陣示範。最終太空上的質量測量儀器顯示,聶海勝的質量是74公斤。公開資料顯示,聶海勝體重多年一直保持67公斤。
  • 納米研究新成果:金屬納米粉體運用於小麥 大面積試種獲高產提質
    甘肅省科學院納米研究團隊在河南、新疆和甘肅試種的大面積納米冬小麥和納米春小麥提質增產。圖為河南襄城縣冬小麥對比照片(右側為納米小麥)。甘肅省科學院近日披露今年5月到7月的實收實測結果顯示,河南省襄城縣試種的冬小麥846畝,將納米粉體浸種和兩次噴灑處理,畝產提高27.3%;在新疆種植的600餘畝冬小麥,兩次納米噴灑處理,平均畝產提高13-15%。
  • 種植小麥,一畝地播種多少斤種子最合適?看看高級農藝師怎麼說
    提要:種植小麥,一畝地播種多少斤種子最合適?看看高級農藝師怎麼說文/二狗現在正是國慶節假期,也是我國南北方大量種植小麥的黃金季節,目前種植小麥正是最佳的時候,所以農民正在搶收搶種。其實這並不是一個固定的數據,根據高級農藝師介紹,這需要根據小麥的品種以及當地的土壤的肥力和水源的條件、氣候狀況等原因來決定。對於那些高產優質的小麥品種,而且土地比較肥沃,特別對於平原地區的小麥種植基地而言,每畝地種植小麥種子在15~18斤即可。一旦過了10月15號以後,每過一天可以增加0.8斤的小麥種子,畢竟隨著時間的推移,溫度不斷的降低,小麥的分櫱時間越來越短,也就使得小麥的分櫱數量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