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安海曾埭村500畝花菜滯銷:1天訂購了1萬公斤

2020-11-26 東南網

本報昨日刊發「500畝花菜滯銷」報導引發熱烈反響

1天訂購了1萬公斤,還有大量援助正趕來……

東南網2月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王敏霞) 8日,本報在3版《助村》欄目以「500畝花菜滯銷,曾埭菜農盼援手」為題報導了晉江安海鎮曾埭村花菜滯銷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和熱烈反響。永輝、喬丹等企業和永春、德化、南安等地的經銷商紛紛聯繫採購,福州很多熱心市民也踴躍加入團購行列,湧動的愛心讓曾埭菜農倍感溫暖。

8日下午,晉江的一名蔬菜經銷商當即到曾埭村採購5000公斤花菜,並將計劃繼續收購5萬公斤。

「我想帶3噸花菜回重慶。」8日,重慶的楊先生致電曾埭村主任黃維滿。楊先生是來廈門跑貨運的,通過微信看到福建日報的報導,低廉的價格讓他萌生運回重慶銷售的想法。目前,楊先生正積極聯繫買主,協商包裝等事宜。

昨天一整天,黃維滿的電話應接不暇。喬丹體育當即敲定採購1200公斤花菜;永輝集團副總裁翁海輝從朋友圈看到消息後,立即和福建日報編輯聯繫,並派蔬果採購部負責人和曾埭村對接,表示要派專人到村裡實地查看,商談相關事宜。永春、德化、南安等地經銷商紛紛致電,表達採購意願;泉州海景國際小區物業要舉辦活動,也在聯繫集中採購。

很多福州市民的手機被團購愛心花菜的消息刷屏,大家紛紛轉發。

福建日報社(報業集團)微信沸騰了一整天,大家發起愛心團購花菜的接龍,到中午便超70箱(每箱15-17.5公斤)。「我的爺爺、叔叔都是種菜的,所以一聽說菜農有困難,毫不猶豫就要團購。」東南網的卓越除了自己買,還積極發動親友團購,她兩個開餐廳的朋友毫不猶豫各訂購100公斤。福建日報社(報業集團)的子報刊網和部門也積極行動起來:福建日報社食堂採購100公斤,東南網團購52箱,行政後勤中心15箱……

據統計,截至昨晚發稿時,福州團購數量已超200箱。

「沒想到反響這麼熱烈,1天就訂購了1萬公斤,菜農們有希望了。」黃維滿說,很多網友在曾埭村的微信公眾號留言和諮詢購買。他們正在統計數量,希望以最快速度,把最新鮮的花菜送到愛心人士手中。

福建日報的報導,亦引起媒體的跟進關注。人民網、東南網轉發報導,福建電視臺、東南早報正在關注採訪此事。曾埭村的花菜將持續供應到農曆三月,希望您持續關注。

記者感言>>>

連續幾天跟蹤採訪,親身感受到農業靠天吃飯的無奈,對報導反響熱烈有點出乎意料。在感嘆「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愛心偉大同時,更感到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一方面,菜農嘆息銷售無門;另一方面,是巨大的消費市場。如何引導農民調整種植結構、實現農產品供需信息有效對接,值得深入研究。

相關焦點

  • 白鷺戲魚群 綠水映晚霞——安海曾埭村新增一處「好所在」
    晉江新聞網1月7日訊 藍天白雲下,行走在大盈溪曾埭段的河畔,溪水清澈,溪邊美人蕉、綠草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還有木棧道及古色古香的亭子木椅等景觀設施,可供遊人休憩;廣闊無邊的田園,辛勞的菜農們正忙著收割花菜等農作物,偶爾還有白鷺從上空飛過停留。夕陽西下,涼風吹來,意境頗佳,這就是晉江市安海鎮曾埭村一處新建的河道微景觀實景圖。
  • APP讓滯銷冬瓜一掃而光 花菜推遲10天上市菜農純賺5萬
    原標題:APP讓滯銷冬瓜一掃而光 花菜推遲10天上市菜農純賺5萬   這款叫「一畝田」的APP,實際上是一個掌上農產品信息平臺。農民可以發布供貨信息,批發商可以發布求購信息,發布和瀏覽信息完全免費。姚衛強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發布了一條冬瓜供貨信息。沒想到,立刻就有電話打了過來。第二天,就有保定的客戶過來看貨。
  • 溫州多地花菜嚴重滯銷 一些菜農無奈將菜爛在田裡
    蔣文廣 攝張釗 製圖  溫州網訊 「120多畝的花菜集中成熟,這十來天,我們都是凌晨3點去採摘,如果不搶收,花菜的花球會開散成次品,偏偏春節前工人緊缺,工資漲到每天每人170—200元,又遇上史上少見的花菜集中上市、嚴重滯銷,引發價格暴跌,花菜批發價從一個月前的每斤3—4元,跌到現在的0.3
  • 湖北天門12萬噸花菜盼買家 5分錢一斤無人問津
    求助:天門市數萬畝花菜滯銷,現在賣到一毛錢一公斤都沒有人收,很多花菜種植戶含著淚,直接在地裡把菜打爛作為肥料,再種其他作物,誰能幫幫這些菜農?昨日,一位徐女士在微博上發出這樣的求助信息。  昨日,本報記者聯繫天門市相關部門,了解到該市6萬餘畝花菜的確滯銷。
  • 晉江登上可口可樂罐,還有安海土筍凍······
    日前,來自青陽街道的李女士在逛大潤發超市時,發現了這樣一件趣事,可口可樂罐上有「拼搏晉江」的口號,底部還有安海土筍凍的畫面。看到晉江登上可口可樂罐上,李女士顯得特別激動,趕緊發朋友圈讓眾圈友知道此事。不少人看到李女士發的朋友圈,紛紛點讚留言,「厲害了晉江!」「晉江特別棒!」等。不少網友在感到自豪的同時也感到好奇,晉江究竟有啥獨特的魅力,讓可口可樂看上?為此,記者特意採訪廈門太古可口可樂公司相關負責人。針對晉江登上可口可樂罐上的事,不少網友紛紛稱道,晉江真是厲害。
  • 25萬公斤名貴舌鰨魚滯銷愁煞養殖戶
    25萬公斤名貴舌鰨魚滯銷愁煞養殖戶圖為養殖戶向記者展示長成的舌鰨魚。記者董鈞攝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春節期間,老百姓最愛說的一個詞就是「年年有餘」。然而,我市一些舌鰨養殖戶如今卻一籌莫展,往年這時節不愁銷路的舌鰨現在遭遇嚴重滯銷。飼養成本一天天增加,魚卻賣不出去,有些養殖戶已經面臨血本無歸的結果。  近日,記者來到曹妃甸區柳贊鎮一處舌鰨養殖基地。這裡是唐山地區唯一一處也是華北地區規模最大的舌鰨養殖基地。主廠區20餘萬平方米,有養殖戶10多家,以合作社方式經營。
  • 晉江安海姑娘閃耀八閩少兒春晚 合唱閩南語歌曲演繹拉丁獨舞
    據了解,此次福建八閩少兒春晚前期在全省各地市選拔演出人員,吸引了近萬名多才多藝的選手參加。選拔賽中,蘇安妮憑藉靚麗的外形,紮實的歌舞功底,一路突圍,成功獲得參與錄製的機會。本次少兒春晚,蘇安妮被委以重任,參與兩個節目的演出。為了呈現最佳表演,在繁忙的學習之餘,蘇安妮總是儘量抽出時間進行練習。  2月初,晚會在晉江進行錄製。
  • 晉江這些紅色微景觀很贊!
    LAO MIN NAN 節目視頻 在晉江,從抗日到解放再到家園建設,都有一批熱血兒女投身其中。他們不怕苦,不怕犧牲,勇挑重擔。紅色精神、紅色基因深深地鐫刻在晉江土地上。
  • 種花菜讓菜農悔得腸子都青了
    43歲的濱海人吳長春就沒有這麼好運氣了,在無錫市惠山區玉祁鎮打工多年,去年看見當地禮舍村種植花菜挺賺錢,便在當地租了30畝地種花菜,然而讓他始料不及的是,去年當地菜農一畝花菜能賺四五千元,今年他的花菜每畝卻要虧約1000元,最便宜時,菜販子只肯出每斤5分錢的價格來收購,今年的花菜讓吳長春損失了約3萬元。
  • 天門張港:花菜成為致富菜
    眼下,正是天門市張港花菜成熟上市的時節。據了解,該鎮37個村常年種植面積達10萬畝,是中國花椰菜規模化種植第一大鎮。在周鋪村一戶農戶的家門口,堆滿了剛剛從地裡收割下來的花菜,十幾個農戶圍繞著花菜堆,分規格、包花菜,裝車代發。今年65歲的黎世洪是張港鎮周鋪村的村民,過去家裡一直靠種植傳統農作物為生,產量低,價格一直都不太好。黎師傅家還要養活3個孩子,生活十分艱難,是村裡出了名的貧困戶。後來,村裡開始大面積發展花菜種植,經濟效益不錯。村裡的花菜合作社主動找到黎世洪讓他也學著種花菜。
  • 安海有位「蔓爬先生」 24歲的他酷愛「冷血寵物」
    東南網-晉江經濟報9月19日訊(記者 王婉芳 實習生 蘇明明 文/圖)晉江安海有一位寵物達人,因為夢想有一天和自己的寵物們住進爬滿藤蔓的閣樓,被朋友戲稱為「蔓爬先生」。他,就是今年24歲的安海青年李曉龍。李曉龍學的是室內設計,畢業已兩年,也曾朝九晚五地上班,但他覺得那樣的生活太枯燥,於是辭職成了自由職業者。他說,這樣悠閒的生活適合他,平時能將更多的精力給他的愛寵們,偶爾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喝喝茶、聊聊天、交流一下經驗,很快樂。
  • 鹽鹼地也能長莊稼:年內將推廣至10萬畝 仍有2億畝空間
    6月8日,在海拔2800米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河西農場,經過4天插秧,海水稻的試種植面積已經達到28畝。這是海水稻首次在高海拔的青藏高原試種植。6月5日,袁隆平在海水稻全國聯合插秧活動上表示,2020年中國海水稻的推廣面積將達到10萬畝。該日山東青島、濰坊、青海格爾木、浙江溫州等四地已同期啟動海水稻插秧。
  • 瀘西今年發展萬壽菊種植1.2萬畝
    今年,全縣通過龍頭企業瀘西博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帶動,在全縣6個鄉鎮發展萬壽菊種植12000畝。據悉,今年,瀘西博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派種植生產技術指導人員到鄉鎮村寨,實行掛點片區包幹負責制指導當地群眾發展萬壽菊種植。全縣從5月25日至6月10日,在最佳節令完成萬壽菊種植12000畝,其中,帶動建檔立卡戶422戶發展萬壽菊種植。
  • 晉江警方查獲一制假窩點 簡單過濾地下水變身名牌礦泉水
    13日,晉江經偵大隊和內坑派出所在內坑內山尾村一無名工廠內,查獲一個制假窩點,當場查獲某名牌礦泉水成品962箱。33歲的晉江安海人陳某,因涉嫌假冒註冊商標罪被刑拘,而26歲的晉江內坑人柯某,昨天被上網追逃。
  • 1公畝=2畝嗎?關於計量單位的那些冷知識
    1公畝=2畝,對嗎?不對,正確答案是:1公畝=0.15畝。那麼,1公升=2升,對嗎?不對,正確答案是1公升=1升。市制的各主要單位同公制的比較標準是:1市尺=1/3米,1市畝=6000平方市尺≈666.67平方米,1市升=1升,1市斤=500克。
  • 1公斤曾賣1.4萬,如今跌至3千,又是崇洋媚外後果,不少人上套
    今天我們的主題是「1公斤曾賣1.4萬,如今跌至3千,又是崇洋媚外後果,不少人上套」。 隨著農業得快速發展,農作物越來越多樣化。其中不乏國內自身培育的新產品,也包括從國外引進的各種物種。此時秋收已經告一段落,擺在農民面前的就是明年該種什麼,不該種什麼。對於農民來說今年的作業已經告一段落,無論是分收還是虧損,都已經是過去的事情了。
  • 晉江「追星人」,贊!
    晉江「追星人」,贊!一輪明月、浩瀚星空 寄託著人們無限的遐想…… 在古鎮安海 有一位天文愛好者顏明哲 他從事機械行業技術設計工作 自製了一部直徑400毫米 和一部直徑500毫米的牛頓式反射望遠鏡 安裝在自家民房4樓屋頂
  • 消費扶貧,貴州花菜將走上廣州人餐桌
    大洋網訊 「多虧了廣州的扶貧幹部,幫我的花菜找到銷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他種植的花椰菜面臨滯銷,眼看著就要爛在地裡了,可沒想到,廣東省第一扶貧協作工作組黔南組甕安工作隊得知其銷售困境後,第一時間找到他,幾經努力幫他銷售了近8噸花椰菜,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 晉江企業與國家級研究所籤約 填補運動營養食品空白
    近日,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所長謝敏豪現身晉江安海,他表示,運動營養食品在國外非常流行,國內卻是空白。­  當天,福建親親股份有限公司和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共同開發運動營養食品,合作參與冬季奧運會科技項目,共同發展大眾健身與健康管理市場,合作開展各級運動營養師培訓,建立產品基地,共建實驗室和研發中心等合作內容。
  • 德國又現500公斤二戰遺留炸彈,近1.3萬人緊急疏散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芊潤】據美聯社7日報導,德國炸藥專家當地時間6日已經成功拆除並處置了該國一枚重500公斤的二戰遺留炸彈。報導稱,在炸彈拆除工作進行的時候,附近地區約1.3萬居民被緊急疏散。(資料圖)美聯社報導稱,當天在法蘭克福,德國炸藥專家成功地拆除了這顆500公斤的炸彈。報導提到,這枚炸彈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遺留在此地,並在3日施工過程中被發現。報導提到,當時德國黑森州專家在拆除炸彈時,大約1.3萬人被疏散離開該市的加盧斯地區,火車也停止駛入該地區。